帝国的崛起 第660节

那么好了,在这种一旦同盟国进攻,自己肯定守不住,自己撤退同样守不住的情况下,俄军该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硬抗着,通过巨大的牺牲和损失死死拖住对手然后逐渐后撤拖延时间之外,俄国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英法盟友商议,希望后者能拉自己一把!

现在时间是2月份了,按照原来的计划,最晚英法应该在3月旬,也就是一个月后发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但是因为日本海军许诺的两艘快速战列舰无复到位,同时伴随的日本陆军也死的七七八八了,所以整个计划被拖延,在3个月之内,日本海军是不会派遣新的战列舰了,但是没关系,英国皇家海军可以考虑暂时派遣一个战列舰分队补上这个缺口,当然,代价也是明显的,这段时间皇家海军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港口,在飞机、水雷阵和潜艇的保护下蹲坑。

但是损失等到陆军和技术装备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英法非常明白,德国西线陆军也休息了一个冬天了,在来年肯定会找个机会好好活动一下筋骨。所以,整个西线的英法陆军严阵以待。原本被派往达达尼尔海峡的军队大部分以殖民地军队为主,再加上日军组成了打击主力,然而现在,在主力不在的情况下,自然没法按照原计划行动!「不要看不起殖民地军队,澳新军团还是很猛的」

于是,在好说歹说之下,在英法做介,俄国人又给日本人提供了一批硬通货比的情况下,日本人终于决定再派遣一批陆军,用来补全之前的差额。不过即使这样这批陆军到位时间也拖延到了4月旬,而因为日本舰队在印度洋的惨重损失,由此还造成了连锁反应,比如说希腊的犹豫,这让英法做好了采取“特殊措施”为希腊换个领导的准备,但是不管如何,整个战役将被拖延到5月初才可以进行!

不过即使这样,俄国人一方面要求英法将攻击时间提前到4月底的同时,也确实在向南线调集部队,这个时候的俄团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全面进攻了,所以,他们只能在一个点进攻,试图通过不断连续而短促的进攻来拖延时间,他们这一次选择了奥匈军团的匈牙利部队,而下一次,也就是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开始的时候将选择德队!

老实说,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后,俄团也确实恢复了一些力量。至少他们把人员都补充的差不多了,而且还有所超出。火炮和机枪保有量在件上看略有上升,但是至于具体可以动用的数量则存疑。

俄国陆军已经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反坦克作战的话,他们就很难遏制对手的攻势,而使用单纯的牵引火炮以及掩体火力点进行防御又太过被动了,所以俄国人也学习对手,利用卡车搭载加农炮用于防御作战,不过因为3寸速射炮的存量也不够用,于是他们再一次从海军、仓库以及英国人提供的物资筛选出来一批诸如6磅炮的小型火炮,本着先数量再质量的原则,试图阻挡德国人的装甲洪流,当然,具体效果如何,只能看战场情况了。

空军也是有些起色的,从北冰洋航线运过来的其它东西也许很难立即抵达前线,但是发动机之类的还是很快的,所以俄国人用这些发动机重新武装了他们的空军,并且在波兰战区保持了一支大概有400架各种飞机的航空力量。

然而因为之前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新手经验很少,所以战斗力比较低。而且俄国人似乎对于对地轰炸非常的执着,在进口发动机数量并不算多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生产了部分轰炸机。

至于海军?埃森上将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被限制在芬兰湾内不许轻易外出,潜艇和驱逐舰的行动范围也大大缩水,这是因为德国海军在去年的战斗表现的太彪悍了,公海舰队主力在和英国大舰队的对抗屡屡获得优势,而斯佩伯爵表现也不错,在俄国人有英国轰炸机掩护的情况下,一战灭掉了俄国黑海舰队,而黑海舰队挂掉之后,俄国人实在不敢再把波罗的海舰队送上去。

而且说真,因为之前陆军从海军手调走了大量火炮,不少俄国驱逐舰、巡洋舰甚至是主力舰上的副炮数量都不够......。王子从德国公海舰队筹集火炮是好借好还,而且相当一部分是从仓库,而非一线筹集。但是对于俄国海军来说,陆军拿走火炮的那一天起就没打算还回来......。而且也绝对还不回来,这些火炮大部分要么被摧毁,要么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

总之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在大战开始之前,俄国人的应对并不积极,而且以拖为主,这不能全怪俄国指挥官的鼠目寸光,更重要的是俄国的国力已经被透支,如果在去年的时候,俄国能果断选择收缩放心,放弃俄属波兰,那么现在的情况会好很多,但是在现在,损失了大量的有经验的官兵以及技术装备之后,现在即使意识到收缩的好处也有些力有未逮了。

然而历史,或者说德国人并不愿意给俄国改正的机会,就在俄国人还考虑如何稳定战线,静待转机,英法正在准备那场已经被拖延的,期待打破局面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时候,同盟国东线军团已经整装待发,即将发动今年的第一次进攻战役!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336章 风暴前夜

1913年2月15日,火炮连续不断的轰鸣终于缓缓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在俄属波兰的西面和西南两个方向,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奥匈军团和承担佯动攻击的巴伐利亚军团发动了今年第一轮攻势!在火炮准备了1到2个小时之后,已经休养了一个冬天的德军踏着初春的积雪向着目标冲去。

“德国人行动了,罗兹、托马舒夫等地都传来了求援电报,第三集团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最外围的防线已经被突破,马卡洛将军已经开始逐次投入他的预备队。”在华沙,俄国前线大本营的,担任总参谋长的博鲁西诺夫向前线总指挥尼古拉耶夫上将汇报了最新的战况。

“我们来看一下沙盘,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尼古拉耶夫带着众人级部来到了巨大的沙盘之前,从沙盘上,众人可以清楚的看到现在的形式,经过一个冬天的整合,虽然前线的集团军数量降低到了5个,但是每个集团军的兵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一个集团军有30万上下的部队,这在开战之初是无法想象的。

而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除了对方太强大,需要更多更高效的集兵力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装备优先,虽然集团军的规模比之前普遍提高了6成以上,但是装备数量并没有相应的提升,如果依然保持原来的编制的话,那么装备会太过于分散的,火力集化,是在重装备密度不够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把大量应该配属给下级单位的武器装备抓到上级,以求在关键时刻打出一波决定性的攻势,而代价就是,下级单位在和敌人同级对抗的时候会非常非常惨!

目前,俄国5个集团军部署的形式是这样的,第一集团军的防御核心是东普鲁士,这个集团军的兵力并不强,大概只有28万人,但是在俄国人看来,却是最安全巩固的,因为这支部队依托了开战之前修筑的防线,而且这里虽然是平原,但是却有不少树林,容易通行的地方有要塞。依靠钢筋混凝土工事和里面火炮机枪,包括博鲁西诺夫在内的俄军高层认为,这里是安全的。

然后沿着双方边界线部署的是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其第二集团军兵力有35万人,而且他们装备较好,他们的位置恰好处于俄德对峙的部分,按照计划,是用于抵御马肯森的东普鲁士集团军,以及部分巴伐利亚军团。第三集团军处于后世的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线附近,这支部队兵力只有30万,主要作用是用于防御奥匈帝国,因为奥匈军团的战斗力表现的很差劲,所以,俄国人并不是很在意对手。兵力和战斗力略弱是肯定。

逆时针环绕快一圈之后,在从卢布林到布列斯特以南地区,这里是俄国人另外一个重兵集群,这里整整集了40万俄军,兵力处于俄属波兰地区5个集团军之冠!而且装备也是最好的,所有的师一级速射炮几乎满员,重炮的满员率也在7成以上!这支部队由库罗帕特金亲自指挥,甚至还配属了专门的空军,和俄国目前3成以上的卡车反坦克炮部队。

之所以第四集团军能有如此强大的兵力是有原因,因为俄国人认定巴伐利亚军团的主力会在这个位置,因为去年巴伐利亚军团就是从这里深深的楔如俄军阵地的,而在冬季,利奥波德亲王又把罗马尼亚搞定了,多达至少6个师的兵力依然停留在这里,俄国人也意识到德国人可能从自己脑后这个位置狠狠再插一刀,所以,即使再困难的情况下,这里的守军依然是最强大的!这个巨大的编制完全可以称之为集团军群!即使历史上开战之初,对德国发动攻势的西北战线的两个集团军加一起也远不如这支俄国最后的精锐兵团!

“这个集团军到现在为止居然还能凑出多达1800门的火炮,我真是小看俄国人了,我的压力并不小啊。”在德国的电报,利奥波德亲王曾经这样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道。

至于剩下的部队则被集在华沙地区,作为整个战区的总预备队。这支部队的总兵力在25万左右,装备一般,位置靠后,由总司令尼古拉耶夫亲自指挥,是俄军在整个战线上最后的一根保险绳。而在俄国人的计划,这支部队多半是用在对南线的支持上。

“第三集团军面对的情况并不严重,最前面的防线被突破是正常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条警戒线,仅仅用于警戒。”尼古拉耶夫顿了顿说道。“在主阵地上,他们会被碰的头破血流。让第三集团军自己解决就好了。”

“第二集团军的情况怎么样?”尼古拉耶夫随后问道。

“很不好,马肯森的军团已经发动进攻,在大量坦克先导下,已经在我们的防线上打下了数个楔子。双方正围绕这些楔子争夺。部队预备队开始往前移动,希望可以将突破口控制住。”旁边一名军官说道。

“很好,现在我们至少可以和对方打的有声有色,这很好。”尼古拉耶夫长出一口气说道。要知道,在去年的战斗,德国装甲部队也许会被阻止,但是他们停下的脚步绝对不会再浅纵深,所以,虽然防线已经被打下数个突破口,但是尼古拉耶夫也必须用打的不错来形容。因为打的确实不错......。

“各位,难道大家没有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甚至可以用严重来形容的问题吗?对方这次攻击打的太分散了,太没有章法,而且太无力了!”一旁的博鲁西诺夫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他的观点。

“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巴伐利亚军团并没有参加战役。第二种可能就是他们有什么阴谋。”说着博鲁西诺夫快步走上前去,拿起沙盘旁边的推杆说道,“在我们的东南方向,那里一马平川,太适合大兵团突击了,而这条防线并不巩固,我们毕竟只修了3个月不到!”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37章 铁骰子转起来 1

“拙略的牵制。”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马肯森有些不满的说道。“不要说神似,连形似都没有。奥匈军团我可以理解,但是巴伐利亚军团?”

“这并不重要,是我特意要求的,奥匈那边先不说了,他们本来就打不出多好的战果,至于说接替你的战位的巴伐利亚军团,他们现在也是在隐藏实力,虽然理论上我们的攻击主要从北面的东普鲁士以及南面发动,但是谁能说佯攻不能变成主攻呢?”王子微微一笑。毫不介意马肯森的不满。

“作为攻击方,我们的形式还是很不错的,俄国人对他们的第一集团军很信任,兵力上没有额外的调动。以你一个半集团军的兵力打穿这层防线应该没问题吧?真正的难点还是南线。”王子指了指地图。

“即使那里是40万头猪,也够杀一会的了,俄国人这一次猜了一半。并且做了防范,我们硬打是可以的,但是是否能尽全功,是否能快速突进就难说了,所以,我们的计划依然是开始制定的南北夹击,但是同时,我们也保留从前线发动一场快速突击的能力。”王子笑着解释道。

“那么是利奥波德亲王先动手,还是我先动手?”马肯森想了想问道。

“当然是让利奥波德亲王动手了,这既是正面进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算牵制!”王子说道。既然俄国人已经有些提防了,那么倒不如先“照顾俄国人一下,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南边,这样的话,马肯森的攻击会更顺利,只有马肯森能打穿边境防线,那么在平原上,就不会再有人可以阻止王子的钳状攻势了!俄国人再nb,最多也只能暂时拖住某一个方向,只要有两个方向同时形成突破,那么这场战役就已经赢了大半了,剩下的就是看能抓多少了。

“如果,您在巴伐利亚西线的部队也发动进攻的话,那么会不会影响第二阶段登陆里加?”马肯森问道。

“不会,海军那边会提供几乎7成以上的炮兵和炮兵辎重。海军陆战队也会参战,我们可以动用的兵力额外增加了不少。”王子回答道。

“所以,从现在开始,决定三国命运的铁骰子已经开始旋转,3颗骰子,只要加起来总数大于6我们就能获得压倒性胜利!”鲁普雷希特已经厌倦了东线的久拖不决,他需要尽快、干净、利落的干掉对手!半个小时之后,鲁普雷希特就给利奥波德亲王发电报,要求部队在明天凌晨按照计划发动进攻。

面对俄国人准备的重兵集团,王子的信心还是很充足的,甚至比作为一线指挥官的利奥波德亲王都更自信,这不仅仅是因为装备优势,同时也是一种战略战术上的优势,如果说在2战陆军快速进攻的战术的话,无非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德国的闪电战,另外一种就是苏联的大纵深作战,至于说英美?你可以说他们没机会,也可以说别的什么原因,但是论陆战,和东线的苏德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鲁普雷希特曾经分析过后世两种战法的区别。如果要简单的来说的话,闪电战更像是一种在第一波攻击直接使出全力,突破对方防线后,快速向地方纵深突进,这种战术对于浅纵深部署的敌军来说效果非常不错,对付闪电战的关键不在于你第一道防线能修多解释。相信我,你防线修的再结实也是可以突破的......。因为从战略上来讲,进攻放掌握了攻击时间、地点以及兵力优势。人家之所以选择打这个点,肯定有相当的把握。

而且防线是死的,机动军团是活的,你防线修的再好,人家可以炮兵和空军敲开,可以用伞兵直接突袭你的关键节点。可以用空军遮断你的增援。多管齐下,肯定能把你的防线打穿,或者说绕过去。这种战术对于防线来说肯定能打下来的,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是这么完蛋的。苏联2战初期的筑垒区也是这么完蛋的。

真正对付闪电战的办法是什么?大纵深防御啊!闪电战在力量使用上属于那种全家老小一波上去,能打死就赢了,打不死就输了。在战役开始之初,实施闪电战一方的力量是最强的,但是随着不断的推进,战损固然会削弱力量,同时,机械故障,补给问题也会消耗力量。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层层设防,同样的兵力拉大防御纵深后不但可以消耗对手,而且可以让进攻方很难合围大量的部队。要知道,闪电战进攻的刀锋那是相当锐利的,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自行火炮以及大量的空军。到是后面的步兵就不行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远远跟不上前面,如果仅仅是合围而不能吃掉大量的敌军的话,那么闪电战的战略意义就差很多了!

而大纵深作战呢?其实主要步骤分成两个,第一个步骤是全线攻击,同时在多个方向压迫防御方。然后在获得突破之后,进入第二步骤,由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组成的军团从切口冲进去,然后扩大战果,而第三个梯队就是支援梯队。这种战术专门为了对付对方的纵深防御而设计。如果仅从规模和对纵深的破坏上来说肯定比闪电战要好的。但是王子认为,大纵深战略和闪电战不能简单的拿出来类比,因为他们适用的国家和情况不一样!

说简单点就是丝国家适合闪电战,因为他们国力有限,兵力也就有限,你还玩全线突击同时压缩防御阵地?这个无疑是分散了力量。集在一起,也许你还能突破,分散了怎么突破?而大纵深作战呢?他至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适合于顺风局而不是逆风局。「另外闪电战也好,大纵深作战也好,只要是进攻战役似乎只要成功的都是掌握制空权的一方,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38章 铁骰子转起来 2

大纵深战术理论这东西在2战前就有了。比如说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诚然,苏联打出过类似斯大林格勒这样的出色反击,但是同样也出现过哈尔科夫反击战、火星行动这种糟糕的结果。尤其是火星行动,被称为朱可夫元帅一生最大的败笔......。诚然,你可以说苏联在那个时候的战略战术还不成熟,但是,王子认为,最关键的是,优势还不够大......。比如说后世比较有名的巴格拉季昂战役,看看乌克兰阳台德国可怜的兵力以及苏联调集的兵力吧,德国肯定挡不住,就是看能跑多少了。

到了十次斯大林突击的时候,第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了,用于东线的总体力量已经很少了,面对回血回蓝而且有外援的苏联,输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注意,不要看东西线坦克有多少,认为德工重点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的人都是不懂的,德国工业投入最多的是两个,一个是弹药,一个是飞机,后者最高的时候占到了军工总产值的38%!坦克才多少?最多似乎不超过10%!」

而这个位面的巴伐利亚军团呢?开战之初的时候,王子使用的战法更倾向于闪电战,因为毕竟是刚从和平时期转入到战争时期,军团规模和装备还没有提升上来,而俄国人又不知道部署纵深防御,所以这个时候在技术装备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使用类似闪电战的做法,在一次攻击竭尽全力,然后分割包围显然是比较正确的。「当然,因为技术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你想一周之内突进xxx公里也不现实啊!」

首节上一节660/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