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657节

因为已经实现标定了距离,同时也进行了预瞄准,所以精度问题没事,完全是看火炮的穿甲和破坏能力!伴随着演习开始的命令,1号炮组首先开火!伴随着一声巨响,一团火焰从炮口飞出,巨大的后坐力让整个火炮向后一缩,甚至车辆本身都有些晃动,重达17.5kg的被帽穿甲弹呼啸着飞向了远处的目标。几秒钟后一团灰黑色的烟柱腾空而起,伴随着剧烈的爆炸,这个模拟炮巢被炸塌了半边!

然后是第二发,剩下的一半也塌了差不多了,第三发炮弹飞过去的时候,整个掩体被炸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26章 帝国利器 2

然后是88mm高射炮的表演。不得不说,88mm高射炮的射速确实快一些,「能不快吗?这东西炮弹轻啊。整装弹重量还没人家一个弹头沉呢。」但是为何就看不到效果呢?

轰!轰!伴随着一次次的爆炸,掩体周围已经被火焰和浓烟所笼罩,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就没看见远处的掩体被摧毁,在打了1打炮弹之后,马肯森终于忍不住了,他命令停止射击,然后亲自查看。

“你们这是故意的吧?”马肯森脸皮抽抽着说道。要说靶子构筑标准那是肯定没问题的,两个靶子完全一样,一样的混凝土标号,一样的厚度,一样的夯土层!但是毕竟两种火炮的穿甲能力有差距,在1200米的距离上,107mm加农炮可以一击打穿夯土层和里面厚度达0.7米左右的混凝土层。但是88mm高炮在这个距离上就有些困难了,开始的几发炮弹甚至没有彻底击穿。而后面的炮弹虽然击穿了,但是内部的装药太少,破坏性也十分有限......。

面对强悍的杀伤力,马肯森无话可说。不过他依然对这款武器的所谓稳定性表示怀疑。“只要你们能保证他们可以在战场上顺利使用就可以,如果出现车辆倾覆或者其它什么毛病的话,你们就自己处理吧,不要指望别人能帮助你们,这东西太重了。”

然而事后,甲虫型自行火炮的表现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虽然装甲防护很差,但是依靠威力巨大的火炮,这款武器可以在安全距离上将目标一个个清理干净,而且因为单发炮弹威力巨大,实际上,同等重量的炮弹所带来的毁伤能力是高于88mm速射炮的,按照后来德国陆军的说法,一发107mm穿甲弹的毁伤效果是88mm的2倍到3倍。而榴弹的话,一发107mm榴弹可以顶3.5发88mm炮弹!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而当马肯森看到另外一款战车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三观再一次被刷新!因为这款自行火炮看样子比甲虫还要极端!“这东西就像是一只肥胖的黄蜂!”马肯森评价道。

“您说的没错,这款战车的名字就是胡蜂!上面装备一门150mm重步兵炮。您可以将其理解为常规使用的150mm榴弹炮炮管截断后的产品。”旁边的巴伐利亚军官解释道。

这款被称为黄蜂的火炮整体布局和甲虫差不多,一门150mm重步兵炮「也可以称其为榴弹炮,总之炮管比一般的榴弹炮要短一些,大概是10倍身管左右。」这款火炮的定位是伴随步兵近距离支援,防御作战,以及使用特殊炮弹对付坚固掩体。

“有必要吗?这东西能装几发炮弹?”马肯森发现自己的脑洞和巴伐利亚人是真的不在一个档次上。「说装不上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2战德国人用1号坦克底盘弄得自行150mm步兵炮。同样是胡蜂的地盘,装个150mm步兵炮不过分吧?」

“最多可以装16发炮弹和发射药筒。射程比较近,大概有7000米吧。至于说作用,这款火炮最大仰角可以达到75度。也可以平射,可以同时覆盖平射炮和大部分迫击炮的射界。这款火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威力足够大,48kg的重榴弹炮和重达98kg的混凝土穿甲弹完全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目标,而在防御作战更是好用。”一名巴伐利亚军官解释道。

一发150mm榴弹威力有多大?按照后世俄国人的测试,一发炮弹落在地上可以炸出一个深度1.8米,直径5米多的巨大弹坑......。而弹片更是可以分布在上千平方米的范围!150mm步兵炮的威力绝对是师一级的,但是却可以配属给团甚至是营级!这对于基层战斗力绝对是一个强化。「2战德国一个步兵团有2门150mm重步兵炮,这种火炮在防御作战效果非常不错。」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应该还会装备大量迫击炮吧?”马肯森对于巴伐利亚军团对于火力极致的追求算是彻底无语了。

“不,这一次我们并不打算装备太多的迫击炮,因为在这种长距离进攻作战,大口径迫击炮实际上并不算好用。”旁边的巴伐利亚军官摇了摇头。

“首先,迫击炮的优点在于弹道弯曲,可以部署在掩体或者反斜面阵地,避开对方的直瞄火力,另外一方面在于短时间内大量的投射量。而缺点也很明显,无法直瞄射击,射程较近,精度较低,而随着口径的增加,当迫击炮口径超过160mm之后,射速反而会下降,因为迫击炮大部分是前膛火炮,你需要把一发重达30多公斤的炮弹从高昂的炮口装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您就绝对不应该对射速有多高的期待。”马肯森并不是炮兵出身,所以一些专业的技术问题还需要人专门解释一下。

迫击炮好用吗?当然好用,2战苏联步兵支援火力成来自迫击炮。德国人也是这样,美国人82mm迫击炮和107mm化学迫击炮也是很有名的。但是问题也是很多的,否则的话,迫击炮就直接取代身管火炮了。

对于进攻方来说,供应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需要把弹药和油料从上百甚至几百公里外运输到不断延伸的前线。迫击炮是很轻,但是同时精度却不高。即使你可以通过增加膛线的方式提高精度,但是毕竟和身管火炮没法比。当完成任务的弹药需要量超过了火炮本身的轻便提供的重量优势之后,在长距离奔袭作战,迫击炮的效率比就会下降,从而变得不如身管火炮好用。

另外一点就是缺乏平射能力,实际上,以迫击炮的低初速以及弹重。「同口径的迫击炮炮弹重量低于身管火炮。」对于高强度掩体的杀伤效果非常有限。几根圆木加上一层夯土就能挡住口径迫击炮的攻击,毕竟穿甲是靠动能和弹体强度,而不是单纯靠炸药......。当然,你要非说聚能装药的话,这是个例外,甚至2战德国也考虑过为迫击炮配属聚能穿甲弹。但是可惜的是,战场上并不好用......。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327章 帝国利器 3

而平射火炮呢,因为精度高,可以通过反复直瞄射击来干掉掩体,无论是坦克还是碉堡,所谓的防御xxx口径的火炮,那是挡一次可以,要是连续命一个区域的话,无论是钢板还是混凝土,最后都要跪。所以理论上平射炮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摧毁这类掩体时,肯定是平射炮更好用。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射程,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东西用在炮兵方面绝对是正确的,如果在平原地区野战,肯定榴弹炮更加厉害。迫击炮更适合防御不假,因为你可以构筑阵地,甚至改变地形。但是拜托,现在你是进攻......。射程远的火炮肯定更好用。

至于说大口径迫击炮能否改成后膛装填,增强身管,提高初速什么的?当然可以了,但是这样一来造价和重量会直线上升,而且因为结构的问题,你在射程和精度上肯定不如身管火炮。至于你非要加一个平射属性的话,提高射程和精度的话也可以啊,2战后有一种叫榴迫炮的东西......。这个不是现在能出现的。

超重型火炮和臼炮是由军级和集团军来掌握的,在突破防线后,和突击部队关系不大。真正可以伴随着快速师和装甲师突破的,可以提供随叫随到火力支援的就只有甲虫和黄蜂了。前者是攻坚利器,对付各种掩体,间或还可以提供火力压制,毕竟提高射击仰角后,高达15千米的射程也不是闹着玩的。后者是野战步兵克星,专治各种人海。一远一近都包括了。

可以这么说,在没有遇上俄军特别加强的部队时,有巴伐利亚机动炮兵支援的快速师在火力层级上完全是俄一级的标准!毕竟经过1年的血战,俄国重炮损失也十分惨重,缺编甚至不编的情况非常多。军一级原来还有120mm加农炮,到是现在,不少新编军都没有了,能给你107mm加农炮算对得住你,甚至有的军清一色都是3寸速射炮,没办法,俄国人现在就这东西还算比较多......。

至于说既然你这边有穿越者,能不能再加强一些?比如说弄个150mm自行加农炮什么的?这个啊,想搞自然可以搞出来,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君不见法国人连194mm舰炮都可以装在履带底盘上吗?

但是这些火炮就肯定不是伴随一线部队行动了。而且说实话,对付俄国人,用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浪费,够用就可以了,而且黄蜂150mm自行火炮说是榴弹炮也可以,而你要是非上150mm加农炮的话,那就不是胡蜂突击炮的地盘可以承受的了,太大太重的地盘不太适合伴随快速部队突进。毕竟稳定性和速度会有很大问题。

这些火炮一般是以8门组成一个加强炮兵连,用于配属各个突击师。从技术上来说,这些加强炮兵连完全实现了摩托化开进,而且7成以上的车辆是半履带车和履带车。越野性能非常好。逼格那是绝对满满的!然而王子不光给马肯森准备了数支摩托化自行火炮部队,同时为了让这些部队走的更顺畅,更麻利,还额外配属了志愿部队,从架桥铺路到保障维修、通讯联络一应俱全!相对于那些看得见的硬实力,这些软实力同样十分重要!

实际上坦克这种东西是十分娇贵的,不要说现在了,就算到了2战甚至是冷战,坦克的摩托小时都是十分珍贵的。「就是坦克利用自己的动力行军时间,」一般坦克机动都是依靠火车,而在陆地上赶往前线的过程也会利用拖车辅助。否则坦克到了阵地之后所做第一件事情不是战斗,而是检修发动机,甚至直接换一台......。

而考虑到1战的技术条件,以及俄国人悲催的道路情况,这些坦克在突袭了150到200公里之后发动机就需要大修,如果一口气开250千米的话,基本上等着换发动机吧,所以说,根据目前的战场情况,几乎所有的坦克都至少需要更换一次发动机......。至于说战斗被打断履带、负重轮或者悬挂的情况就更多了,所以在远距离突击,保障一定要跟得上。

于是,为了保证装甲单位快速突击,鲁普雷希特王子为马肯森的军团准备了2种修理车,其一种是被称为护士的半履带地盘抢修车,车上装备有最基本的拖曳设备,简单的起重机和脚手架,各种简单配件,比如说履带板和负重轮等等,主要用于修理轻伤坦克,或者把受损的坦克拖离战场。

而另外一种则是被称为医生的履带型抢修车,车上装备有攻略较大的起重机,可以完成包括更换炮塔和发动机在内的比较复杂的保养工作。而在有足够备件的情况下,顺手把变速箱修理一下也是可以的。

而除了抢修设备之外,作为矛头的快速军团同样还配属了超额的工兵单位和施工车辆,为了保证最大超过20吨以上的部件可以安全的渡河以及抢修俄国人破坏后的桥梁,德国陆军第一种架桥车辆也出现在了,这种被称为摆渡者架桥坦克利用预先准备好的钢结构部件,在工兵的帮助下可以迅速搭建一条足够分解的重型攻城炮通过的桥梁。

而为了保证通讯联络的顺利进行,每一个师级突单位还额外部署了一个通讯连。这些装备了巴伐利亚电子技术集团与西门子合作生产的新式多频段大功率电台的单位可以保证师之间,以及师与团级单位的有效联络。

除了这些来自巴伐利亚的产品之外,马肯森还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大礼包,那是来自大洋彼岸的馈赠,整整2500辆道奇3.5吨卡车,对于来自美利坚合众国的车辆,德军的评价是虽然做工不够精细,但是非常皮实,即使超载到5吨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因为装备了新的宽轮胎,所以对野地适应性也比较好。这些车辆的一部分被改成了油料运输车,以便为消耗巨大的装甲部队提供足够的燃油。

“对于这一次战役,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后勤压力恐怕比对面的俄国人还要可怕。不过有了足够的准备后,我相信完成合围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马肯森在日记这样写道。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28章 脱胎换骨的空军 1

从上一次战役结束一直到波兰口袋战役开始之前,巴伐利亚军团和整个东线军团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在养精蓄锐并且接受训练和装备新的武器。这段时间对于本来损耗就不是很大的巴伐利亚军团来说,已经足够让他们恢复到最佳状态并且在规模和质量上有长足的发展。

陆军是这样,空军更是这样!陆军好歹在当初西线战役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而空军的状态则比陆军还要好很多,在细线刚开始的时候,英法两国空军尚且弱小,而等到生产力上来,新的技术开始广泛使用,各种妖孽横生的时候,巴伐利亚空军已经转移到了东线。而俄国空军,你懂的......。除了伊利亚轰炸机曾经给王子的雄鹰们造成一些小麻烦之外,剩下的过程完全可以用泰森吊打小学生来形容......。

如果说这一次的陆战对于东线的德军能称得上一次考验的话,那么对于现在空军来说,压制俄国残存的空军和进行武装游行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空军决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尝试一些新的战术,熟悉一下手的新式武器。

交战,彼此的装备落在对手手,并且被破解和研究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持续不断的交战,德军也获得了来自对手的赠礼,并且从吸取经验和技术。比如说英国人装备的新式胜利v12型引擎,这种引擎的初期版本就有高达375马力的输出,这个功率在历史上几乎是碾压除了英国之外所有各国飞机引擎的记录,虽然这样的性能在英国国内也只能算2流。

然而在拿到了不少于8台以上还算完整的引擎之后,「从被击落的英国轰炸机、战斗机上拆下来的。」再加上诸如冷器和化油器这些看成逆天的设备之后,巴伐利亚航空公司与戴姆勒奔驰生产出来的新式db203型发动机成功的把功率提高到了425马力左右。

虽然单纯从功率上来看,和历史上v1500使用的最终500马力的版本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那不是因为技术达不到,而是因为重量比较小,毕竟巴伐利亚想要的是一款可以同时装在战斗机和轰炸机上的发动机,以提高产能和后勤保障能力。而要用在战斗机上的话,就必须考虑风阻。正面不易过大,对功重比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因为有增压器的存在,飞机的使用高度有了较大的提升。高空性能稳压英国飞机。

而正是因为冬季东线的休整期,让巴伐利亚空军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充分消化自己的技术果实以及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曾经在去年的战争为德意志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j-1型战斗机已经即将处于停产的边缘。「至少在巴伐利亚国内是这样。」因为过小的机体不适合容纳更大的发动机以及更多的武器。

目前空军正在换装的是j-3型隼式战斗机,这台飞机装备一台功率为400马力的db203a型发动机。依然是双翼飞机,机长7.2米,机高2.65米。机翼展开9.2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220千米。最大使用升限提高到6500米。

为了对付越来越多的英国轰炸机,这款飞机重新优化了它的武器系统,一门20mm机关炮从发动机轴心穿过。新式的20mm机关炮结构和历史上的厄利孔ff机炮相似,但是使用的是20mm*99mm炮弹。每分钟射速约在250到300发上下。按照空军对这款火炮的测试,杀伤效果上,一门20炮至少能顶3到4挺12.7mm机枪。「这个2战20mm机关炮的火力和50机枪的关系也差不多是这个标准,不要相信一挺20炮等于1.5挺机枪的传言。那是胡扯的,不要以为美国人就不会脑残。」

同时,还有在机翼侧面还装备有2挺12.7mm机枪或者7.92mm机枪作为副武器。因为发动机性能的提高,这款j-3型飞机还能兼顾一定对地攻击任务,在保证航程的情况下,最大可以携带不超过200kg的炸弹或者其它武器执行轰炸对地压制。比如说携带机炮吊舱。在战争后期,就出现过j-3战斗机带着20mm机炮吊舱或者12.7mm机枪吊舱长时间在一片范围内反复扫射地面目标的战斗记录。而根据地面部队的反应,大量机枪对地扫射对于压制轻装甲目标非常好。而因为火力的提升,这些j-3型飞机本身就有对付型和大型轰炸机的能力。

而随着20mm机炮的出现,另外一个收益者就是原来的猎空者们,他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武器,机头的4挺12.7mm机枪被移除,在加长之后换成了3挺20mm机关炮。换装发动机之后,这种被称为长鼻子猎空者的新式k-4m型截击机直接腰身一变,变成了真正的巨人杀手!当然,到了后期,在后期也同时兼职步兵杀手和汽车终结者的职责。携带炸弹后者机枪对地进行攻击。被协约国后勤人员称为空的子弹喷淋器和快速炸弹卡车。

当然无论是j-3型战斗机还是改进后的k-4m型轰炸机,他们和真正的全新的轰炸机k-6型轰炸机比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这款飞机最新改进型比英国人的fb27型轰炸机要大一些。

机体长度15米,机翼展开20.5米,飞机高度5米,空重3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500公斤,最大载弹量达到1400kg。位于机腹部的挂架可以携带一发750kg的鱼雷或者炸弹。如果是经过改进的特殊型号,携带一发1000kg的炸弹都是可以的。

首节上一节65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