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570节

于是乎,皮球又被踢回到马肯森那里了。实际装甲迈克是打算主动出击的,但是侧翼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师,上去一个师。你再厉害也打不过人家4个。所以要去,就两个师一起去,这样才有胜算。但是这种决定不是他能下的,要马肯森排板。毕竟要是出了一些纰漏,迈克可是承担不起啊。

迈克的话说的很明白,让我防御可以,但是太过保守,我打算进攻,但是即使进攻不顺利,我也可以为部队赢得调整时间。说实话,如果马肯森此时放弃前进,转头对付侧翼袭来的俄军的话,虽然重炮上可能吃点亏,但是打赢师没问题的,但是原本的战略八成就要泡汤。于是,一场战略性胜利和实验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换成了战术性胜利。这个在德军方面看来是可惜的,但是却也是一个保底收益。

“那就上吧!”马肯森也不是墨迹的人,在稍微权衡了一下之后决定让侧翼主动出击。他也厌倦了钝刀子割肉一般的交战,这对于俄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不算什么,而对于家底比较淡薄的德国来说却耗不起。他认为,如果不能快速的给俄队进行几次大的放血,那么整体形势会越来越不利,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搏一把。

“那个,之前我们分配给突击旅的炸弹配额似乎没用上?”马肯森转头问参谋。

“是这样的,飞机还没有飞到,俄国人的战线就已经被突破了。”参谋回答道。

“这些家伙不但是短腿的兔子,更是跑的贼慢的蜗牛!”于是马肯森对空军的意见又增加了一些,冥冥之,马肯森感觉在未来空军会变成和陆军的国内大敌。就像海军一样……。“那就让他们支持迈克少将的第十快速师吧。”

“还有,再问一下王子殿下,新的援军什么时候到。嗯。”最后,马肯森又补充了一句。于是乎,现在的焦点核心就是自己侧翼的两个快速师能否在野战打退俄国人的进攻,如果他们能打退,甚至只是暂时阻止了对方的进攻,那么事情就妥了。等到俄国人第二波进攻抵达的时候,自己的后续部队也应该到了,这个时候,主力部队继续扑向科威利。后续部队挡住俄国第八集团军,必要的时候来个反杀都是可能的!

在当天下午,位于主力侧翼的两个快速师调转了矛头,组成一个硕大的钳子飞速向进攻的俄国部队冲去,按照迈克的估计,他们部队急行军8个小时,然后休息半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和俄国人接触!如果天气预报没错的话,明天应该是晴空万里,很适合装甲突击和空轰炸,是一个适合决战的日子!

“让所有部队准备好足够的补给,一旦明天开战,我们就不能停,要么,是我们把他们冲垮,要么我们被他们耗死!”迈克少将拔出自己的将官佩剑,一边擦拭,一边说道。

这可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装甲迈克也算是德军第一流的师一级军事主管了,他的直觉是非常敏锐的。对面的俄军和那些新补充上来的重建军团不一样,

第1095章 给德皇打个电话

反盗版章节~~~!今天5月第一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如果从俄国东南三个集团军发动攻势开始计算,整个东加利西亚战役持续时间长达45天,在这45天的时间里,俄国3个集团军,算上增强的直属军团足有70万的庞大兵力的军团和奥匈军团两个半集团军,以及陆续赶到战场的巴伐利亚和普鲁士15个师一共62万人,展开了一场东线有史以来技术水平最高,消耗最大,战况也最为惨烈的会战。

在这场战役,俄国第七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被重创,两个集团军一共损失了近7成的人员和八成以上的部的重装备,阵亡受伤和被俘人员35万,创下了俄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而两个集团军在开战之初拥有的1500多门火炮、自行火炮、列车炮在战役结束之后只剩下了300门左右。而作为总预备队的俄国第十集团军也在科维利城下损失了4个师的兵力,将近6万的部队,在三天之内被马肯森打的七零八落。

而一直利奥波德亲王打阵地战的俄国第集团军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那边毕竟有3个巴伐利亚师协助防御,双方大战一通之后,俄国人扔掉了将近5万人的伤亡之后,成功的撤退。虽然损伤有些大,但是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

对了,还要说一句俄国空军的损失,在这场战役爆发之前,俄国空军集了将近400架各种飞机,其包括将近60架的伊利亚4发重型轰炸机,而让王子感到意外的是,俄国人在战役开始后又陆续补充了150架左右的飞机,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吧。但是王子依然想知道,这个位面的俄国,他们凭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补充这么多的飞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可能确实不错,但是你要说莫斯科郊外的飞机制造厂......。洗洗睡吧。不说俄国,历史上奥匈帝国从1914年打到1918年一共才造了5400架飞机!俄国更被说了,别看他们造出来历史上第一种四发轰炸机,但是,呵呵,3年多的时间才造了3500架飞机!

这么说吧,俄国人把战前以及战争前几个月的产量都压上,能憋出来400架飞机,这个王子相信,毕竟有之前的积累。但是这绝对是俄国空军砸锅卖铁后的总数了。要想再临时生产然后再补充?咱们就算历史上俄国人打了40个月吧,实际上平均一下每个月根本不可能产出100架飞机,而且后期产能肯定比前期要高。所以,这个时候,王子是真不信俄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一个月之内补充150架飞机!

好吧,即使王子这个蝴蝶影响了历史,让俄国人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和金钱来扩建空军。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瓶颈,那就是发动机问题,这个可不是单纯靠投钱可以解决的,这就好比,历史上的2战纳粹搞不出尼恩发动机、bm801拼死上不了2200马力。俄国人搞不出堪比jumo213的发动机一样。这是技术差距,和金钱以及国家规模有关系,但是不是正比......。

好吧,不管如何,这场战役俄国先后投入了550架左右的飞机,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虽然他们也死磕掉了大约100架巴伐利亚空军的飞机吧。但是真的把俄国到现在所有的空军老本都搭进去了,根据截获的俄国人电报和自己的统计来看,550架飞机最后能飞回来的数量估计不超过三位数......。剩下的大部分被击毁,一小部分被遗弃或者被缴获。如果按照历史上俄国人的表现的话,那么几乎未来一年俄国空军都不会有什么起色了。

但是王子心还是感觉有些不安啊。他能想到俄国人肯定用外国发动机了,而且他也知道有些航线是无法封堵的,比如说绕过挪威的北极航线,实际上,这个航线在一战就有,但是奈何沙俄时期的毛子实在是不给力。运到了摩尔曼斯克之后,想要南下运到战场可不容易。

对了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马匹和车辆的损失。在这场战役,俄国人损失的自行火炮大约有90多门,不要看数量少,这也是俄国工业努力数个月的结果了。机动车辆方面损失的数字大约在800辆左右「包括火车头」。至于说马匹?连带打死的、累死、病死的以及缴获的,俄国人一共损失的马匹数量在15万到18万左右!嗯,很好。这个损失估计能让俄国人未来的机动能力再次下降一个档次。毕竟俄国人的马匹比人少多了,补充起来很不方面。弄了这么多马匹,以至于王子都开始考虑,是不是弄一个马肉罐头厂来消耗这些多余物资呢?而施密特将表示这个没问题,马肉吃起来还算不错。

好了。不过不管如何,这是一次胜利的战役,干掉了俄国40万大军,摧毁、缴获的俄国火炮数量超过1500门!还把俄国空军彻底打残了,可以想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俄国人想要把这些损失补充上,不太现实,即使放你4个月,王子相信,兵力上俄国能补上,但是火炮、机枪尤其是空军,俄国人想要补充那是相当困难的。

至于说马匹吗?王子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比摧毁俄军的重武器更重要,虽然俄国人后期在册的军用马匹数量达到过300万,但是那是彻底压榨了一国力量之后的结果,而且这些马匹和战争之初那些尽量军马肯定不是一个档次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个年代农业都是靠牲畜为主,美国也不能免俗,更何况俄国乎?真正让俄国崩溃的其实是俄国内部的经济体系的崩溃,而农业和运力的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王子相信,以俄国人一贯的做法,在发动波兰口袋战役的时候,俄国是有能力重新把东线的9个集团军补充起来的,但是,呵呵,1战最初和结束的时候,德国陆军的规模至少扩大2倍有余!

第1096章 多方反应 1

反盗版章节~~~!第二更奉上~~~!

如果从俄国东南三个集团军发动攻势开始计算,整个东加利西亚战役持续时间长达45天,在这45天的时间里,俄国3个集团军,算上增强的直属军团足有70万的庞大兵力的军团和奥匈军团两个半集团军,以及陆续赶到战场的巴伐利亚和普鲁士15个师一共62万人,展开了一场东线有史以来技术水平最高,消耗最大,战况也最为惨烈的会战。

在这场战役,俄国第七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被重创,两个集团军一共损失了近7成的人员和八成以上的部的重装备,阵亡受伤和被俘人员35万,创下了俄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而两个集团军在开战之初拥有的1500多门火炮、自行火炮、列车炮在战役结束之后只剩下了300门左右。而作为总预备队的俄国第十集团军也在科维利城下损失了4个师的兵力,将近6万的部队,在三天之内被马肯森打的七零八落。

而一直利奥波德亲王打阵地战的俄国第集团军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那边毕竟有3个巴伐利亚师协助防御,双方大战一通之后,俄国人扔掉了将近5万人的伤亡之后,成功的撤退。虽然损伤有些大,但是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

对了,还要说一句俄国空军的损失,在这场战役爆发之前,俄国空军集了将近400架各种飞机,其包括将近60架的伊利亚4发重型轰炸机,而让王子感到意外的是,俄国人在战役开始后又陆续补充了150架左右的飞机,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吧。但是王子依然想知道,这个位面的俄国,他们凭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补充这么多的飞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可能确实不错,但是你要说莫斯科郊外的飞机制造厂......。洗洗睡吧。不说俄国,历史上奥匈帝国从1914年打到1918年一共才造了5400架飞机!俄国更被说了,别看他们造出来历史上第一种四发轰炸机,但是,呵呵,3年多的时间才造了3500架飞机!

这么说吧,俄国人把战前以及战争前几个月的产量都压上,能憋出来400架飞机,这个王子相信,毕竟有之前的积累。但是这绝对是俄国空军砸锅卖铁后的总数了。要想再临时生产然后再补充?咱们就算历史上俄国人打了40个月吧,实际上平均一下每个月根本不可能产出100架飞机,而且后期产能肯定比前期要高。所以,这个时候,王子是真不信俄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一个月之内补充150架飞机!

好吧,即使王子这个蝴蝶影响了历史,让俄国人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和金钱来扩建空军。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瓶颈,那就是发动机问题,这个可不是单纯靠投钱可以解决的,这就好比,历史上的2战纳粹搞不出尼恩发动机、bm801拼死上不了2200马力。俄国人搞不出堪比jumo213的发动机一样。这是技术差距,和金钱以及国家规模有关系,但是不是正比......。

好吧,不管如何,这场战役俄国先后投入了550架左右的飞机,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虽然他们也死磕掉了大约100架巴伐利亚空军的飞机吧。但是真的把俄国到现在所有的空军老本都搭进去了,根据截获的俄国人电报和自己的统计来看,550架飞机最后能飞回来的数量估计不超过三位数......。剩下的大部分被击毁,一小部分被遗弃或者被缴获。如果按照历史上俄国人的表现的话,那么几乎未来一年俄国空军都不会有什么起色了。

但是王子心还是感觉有些不安啊。他能想到俄国人肯定用外国发动机了,而且他也知道有些航线是无法封堵的,比如说绕过挪威的北极航线,实际上,这个航线在一战就有,但是奈何沙俄时期的毛子实在是不给力。运到了摩尔曼斯克之后,想要南下运到战场可不容易。

对了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马匹和车辆的损失。在这场战役,俄国人损失的自行火炮大约有90多门,不要看数量少,这也是俄国工业努力数个月的结果了。机动车辆方面损失的数字大约在800辆左右「包括火车头」。至于说马匹?连带打死的、累死、病死的以及缴获的,俄国人一共损失的马匹数量在15万到18万左右!嗯,很好。这个损失估计能让俄国人未来的机动能力再次下降一个档次。毕竟俄国人的马匹比人少多了,补充起来很不方面。弄了这么多马匹,以至于王子都开始考虑,是不是弄一个马肉罐头厂来消耗这些多余物资呢?而施密特将表示这个没问题,马肉吃起来还算不错。

好了。不过不管如何,这是一次胜利的战役,干掉了俄国40万大军,摧毁、缴获的俄国火炮数量超过1500门!还把俄国空军彻底打残了,可以想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俄国人想要把这些损失补充上,不太现实,即使放你4个月,王子相信,兵力上俄国能补上,但是火炮、机枪尤其是空军,俄国人想要补充那是相当困难的。

至于说马匹吗?王子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比摧毁俄军的重武器更重要,虽然俄国人后期在册的军用马匹数量达到过300万,但是那是彻底压榨了一国力量之后的结果,而且这些马匹和战争之初那些尽量军马肯定不是一个档次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个年代农业都是靠牲畜为主,美国也不能免俗,更何况俄国乎?真正让俄国崩溃的其实是俄国内部的经济体系的崩溃,而农业和运力的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王子相信,以俄国人一贯的做法,在发动波兰口袋战役的时候,俄国是有能力重新把东线的9个集团军补充起来的,但是,呵呵,1战最初和结束的时候,德国陆军的规模至少扩大2倍有余!而如果开战一年了,俄国人在东线的军队还要是维持在9个集团军的话,那就真是糟糕透了,毕竟,俄国人原地踏步,而对手的实力则在飞速增长!你凭什么不败?

第1097章 多方反应 2

反盗版章节~~~!老时间改过来~~~!

如果从俄国东南三个集团军发动攻势开始计算,整个东加利西亚战役持续时间长达45天,在这45天的时间里,俄国3个集团军,算上增强的直属军团足有70万的庞大兵力的军团和奥匈军团两个半集团军,以及陆续赶到战场的巴伐利亚和普鲁士15个师一共62万人,展开了一场东线有史以来技术水平最高,消耗最大,战况也最为惨烈的会战。

在这场战役,俄国第七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被重创,两个集团军一共损失了近7成的人员和八成以上的部的重装备,阵亡受伤和被俘人员35万,创下了俄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而两个集团军在开战之初拥有的1500多门火炮、自行火炮、列车炮在战役结束之后只剩下了300门左右。而作为总预备队的俄国第十集团军也在科维利城下损失了4个师的兵力,将近6万的部队,在三天之内被马肯森打的七零八落。

而一直利奥波德亲王打阵地战的俄国第集团军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那边毕竟有3个巴伐利亚师协助防御,双方大战一通之后,俄国人扔掉了将近5万人的伤亡之后,成功的撤退。虽然损伤有些大,但是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

对了,还要说一句俄国空军的损失,在这场战役爆发之前,俄国空军集了将近400架各种飞机,其包括将近60架的伊利亚4发重型轰炸机,而让王子感到意外的是,俄国人在战役开始后又陆续补充了150架左右的飞机,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吧。但是王子依然想知道,这个位面的俄国,他们凭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补充这么多的飞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可能确实不错,但是你要说莫斯科郊外的飞机制造厂......。洗洗睡吧。不说俄国,历史上奥匈帝国从1914年打到1918年一共才造了5400架飞机!俄国更被说了,别看他们造出来历史上第一种四发轰炸机,但是,呵呵,3年多的时间才造了3500架飞机!

这么说吧,俄国人把战前以及战争前几个月的产量都压上,能憋出来400架飞机,这个王子相信,毕竟有之前的积累。但是这绝对是俄国空军砸锅卖铁后的总数了。要想再临时生产然后再补充?咱们就算历史上俄国人打了40个月吧,实际上平均一下每个月根本不可能产出100架飞机,而且后期产能肯定比前期要高。所以,这个时候,王子是真不信俄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一个月之内补充150架飞机!

好吧,即使王子这个蝴蝶影响了历史,让俄国人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和金钱来扩建空军。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瓶颈,那就是发动机问题,这个可不是单纯靠投钱可以解决的,这就好比,历史上的2战纳粹搞不出尼恩发动机、bm801拼死上不了2200马力。俄国人搞不出堪比jumo213的发动机一样。这是技术差距,和金钱以及国家规模有关系,但是不是正比......。

好吧,不管如何,这场战役俄国先后投入了550架左右的飞机,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虽然他们也死磕掉了大约100架巴伐利亚空军的飞机吧。但是真的把俄国到现在所有的空军老本都搭进去了,根据截获的俄国人电报和自己的统计来看,550架飞机最后能飞回来的数量估计不超过三位数......。剩下的大部分被击毁,一小部分被遗弃或者被缴获。如果按照历史上俄国人的表现的话,那么几乎未来一年俄国空军都不会有什么起色了。

但是王子心还是感觉有些不安啊。他能想到俄国人肯定用外国发动机了,而且他也知道有些航线是无法封堵的,比如说绕过挪威的北极航线,实际上,这个航线在一战就有,但是奈何沙俄时期的毛子实在是不给力。运到了摩尔曼斯克之后,想要南下运到战场可不容易。

对了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马匹和车辆的损失。在这场战役,俄国人损失的自行火炮大约有90多门,不要看数量少,这也是俄国工业努力数个月的结果了。机动车辆方面损失的数字大约在800辆左右「包括火车头」。至于说马匹?连带打死的、累死、病死的以及缴获的,俄国人一共损失的马匹数量在15万到18万左右!嗯,很好。这个损失估计能让俄国人未来的机动能力再次下降一个档次。毕竟俄国人的马匹比人少多了,补充起来很不方面。弄了这么多马匹,以至于王子都开始考虑,是不是弄一个马肉罐头厂来消耗这些多余物资呢?而施密特将表示这个没问题,马肉吃起来还算不错。

好了。不过不管如何,这是一次胜利的战役,干掉了俄国40万大军,摧毁、缴获的俄国火炮数量超过1500门!还把俄国空军彻底打残了,可以想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俄国人想要把这些损失补充上,不太现实,即使放你4个月,王子相信,兵力上俄国能补上,但是火炮、机枪尤其是空军,俄国人想要补充那是相当困难的。

至于说马匹吗?王子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比摧毁俄军的重武器更重要,虽然俄国人后期在册的军用马匹数量达到过300万,但是那是彻底压榨了一国力量之后的结果,而且这些马匹和战争之初那些尽量军马肯定不是一个档次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个年代农业都是靠牲畜为主,美国也不能免俗,更何况俄国乎?真正让俄国崩溃的其实是俄国内部的经济体系的崩溃,而农业和运力的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王子相信,以俄国人一贯的做法,在发动波兰口袋战役的时候,俄国是有能力重新把东线的9个集团军补充起来的,但是,呵呵,1战最初和结束的时候,德国陆军的规模至少扩大2倍有余!而如果开战一年了,俄国人在东线的军队还要是维持在9个集团军的话,那就真是糟糕透了,

第1098章 猜测和推断

反盗版章节~~~!今天先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首节上一节570/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