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471节

“奥匈帝*队现在的情况非常糟糕,虽然在战役开始的时候,奥匈军团的进攻给俄国人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并且在局部取得了突破,甚至逼迫俄国部分集团军转入防御。开始的时候奥匈军团的战斗也比较顽强。但是非常可惜,俄国人在兵力和装备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而在长时间的消耗之后,这种优势逐渐积累成胜势。奥匈军团的情况开始恶化,当康拉德意识到军力的失衡之后,他打算收缩防线,而这个时候俄国人的装甲车部队和骑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勇敢的在奥匈集团军之间穿插,攻击侧翼、阶段后援。配合正面的俄军突破防线,整条战线很快变的支离破碎。大量的部队被分割。”

“在这个时候奥皇向我们求援,按照您当初的命令和布置,利奥波德亲王带着3个军和1个快速师的兵力从波西米亚进入加利西亚,亲王阁下首先碰上的是俄国第四集团军的右翼,这场战斗进行的很快,呈扇形展开的4个师很轻松的击退了对手reads;。但是当我们靠近第一个目标克拉希尼克「现在波兰的卢布林省的一个城市」的时候,却发现奥匈军团已经离开了......。”

“然后亲王殿下只能带着部队向后撤离,避免遭到德国第四和第集团军的围攻,最终我们在普热米什尔和奥匈帝国第二集团军回合,我们总算稳住了半边战线。但是东面的半条战线的情况却十分糟糕,俄国人攻占了利沃夫,并且有继续西进的打算。”巴伐利亚军团总参谋长库尔将将战况简要的介绍了一下。

“亲王最近有没有新的电报?”王子问道。

“殿下在刚才发过来一封电报,电报上说,奥匈第四集团军被困在了距离普热米什尔要塞东北越60公里的地方。两个俄国集团军一共15个师的兵力已经将其包围,亲王想让我们派遣更多的援军来救援这个集团军。”库尔将军说道。

“第四集团军司令是奥芬贝格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的军团应该是以德意志人为主。”王子陷入了沉思之。按照之前奥匈帝国提供的数据,奥匈第四集团军一共有4个军「9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以及580门火炮。这个师一半人是德意志人,另外还有3成的捷克人。从亲疏远近的角度来看,属于王子必须争取的。德意志人是未来新帝国的核心种族,而捷克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政治和民意的角度来看,应该同意亲王的计划。

但是问题是,咬住这个集团军的可是15个俄国师!虽然这些师不可能和开战之前那样满编、但是至少凑出20万部队和700门火炮问题不大,现在奥匈第四集团军还有多少人这是一个问题。而亲王的部队本身只有7个师。这些部队需要协助防御普热米什尔要塞的同时还要再救援的话,恐怕有些难度啊。

而且相距要塞60千米,这段距离光走就需要2天的时间。要知道,巴伐利亚军团大量的车辆都被王子暂时抽到西线了。利奥波德亲王的部队缺乏机动性啊。帮忙捞人王子是支持的,但是捞不出来。把自己搭进去就麻烦了。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的战场情况完全可以用混乱来形容。奥匈军团全面溃退,亲王如果想要行动的话,想要找到帮手都不可能啊。

巴伐利亚军团确实厉害,但是你要是把装甲部队、自行火炮、空军以及大量的运输车辆从部队抽离后,这支军团就一般了,更何况亲王的部队本身还有一些捷克师充数。想要从15个师的俄*队手救出奥匈第四集团军恐怕有些困难啊!

“把俄国集团军的情况给我调出来,我看看。”打仗绝对不能意气用事,本着这个原则,王子在决定前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而当库尔总参谋长将相关资料拿来之后,王子总算对俄国人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负责围攻奥芬贝格集团军的师俄国第四集团军和第集团军,其第四集团军在之前的一周刚刚被利奥波德亲王打过一次,虽然损失不太大,但是军团司令扎利茨还是将攻击轴线向东移动,所以才有了和第集团军一起围攻奥芬贝格军团的事情。

俄国第四集团军几乎位于整个加利西亚战役群的最西面。也就是说,除了他们自己之外,没有人再去给他们提供掩护和侧翼的保护了。再加上当初刚开战的时候,俄国第四集团军几乎就是挨着被歼灭的第五和第两个集团军,对于巴伐利亚军团的凶残程度,这位扎利茨司令官肯定是心有余悸的,所以当巴伐利亚军团打过来的时候,他选择避其锋芒并且和第集团军靠近那就可以解释了。

整个俄国第四集团军一共有3个军,8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如果亲王殿下之前的情报没错的话,巴伐利亚西进军团那一战虽然只是击溃战,但是也至少能让1个步兵师和半个骑兵师失去战斗力。骑兵师攻坚能力有限,那么也就是说,第四集团军最多能动用的兵力也就是6个步兵师不到。恩,大概是这样吧。

然后剩下就是这个第集团军了。

海战正式开始之前,先处理一下东线,嗯~~~!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815章 这下稳了

“原来第集团军是新组建的啊!嗯,这下就稳了。”看到第集团军的情报之后,王子终于放心了。开战之初,俄国人在东线一共有8个集团军,2个集团军盯着东普鲁士,两个集团军被王子打了个乱七八糟。还有4个集团军盯着奥匈帝国。

而这个新出来的第集团军明显是在华沙地区仓促组建之后就拉上来的。而且王子可以断定,这个集团军波兰人的比例肯定很大,因为从准备时间来看,俄国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十几万将近二十万炮灰从纵深拉到前线……。

巴伐利亚当年可是帮俄国人讨论过火炮如何运输的问题,顺道把俄国的铁路运输情况摸了个透。按照相关人员提供的情报描述,一名俄国士兵如果想从乌克兰、莫斯科地区赶往波兰地区的话,那么在上火车之前,他们需要走大约200到250公里的距离,用双脚走这么远然后上火车,再到前线,有了人之后再重新组建军团……。战争一共才开始多长时间?不过3个多月而已。俄国人多是不假,但是就以俄国人的铁路线,在补充其它集团军战损的同时再重新从纵深拉过来一个集团军的人员,这个,王子是太相信的。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第集团军群有大量的波兰人!而因为有波兰人的存在,那么第集团军的战斗力恐怕就要打一个折扣了。

波兰人能打吗?怎么说呢?应该说还是比较能打的,同等规模和装备下的话,应该能和俄国人打平,反正肯定比奥匈强多了。但是前提是要看波兰人为谁打!要是为自己的话,那没说的,历史上1战结束后的华沙战役不就让苏联红军折戟沉沙?甚至让波兰人占领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部分地区。

至于说2战直接被德国秒杀,那不是波兰人太弱,而是德国太强,看看被称为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在英国牛的帮助下才坚持了多久?看看苏联开战之初的一溃千里reads;。就能明白了。波兰人的战斗力其实不算弱。

但是现在,这个位面就不一样了。王子对俄属波兰地区一直很关注的,因为这是德奥两大帝国必须将其收入囊的地方,现在的情况已经极大的偏离了历史,俄国人在俄属波兰地区部署了远超历史的军队,算算人口,巅峰的时候也是有6到7个集团军,加上要塞守备部队的话,将近160万人的部队!「参加加利西亚战役的部分俄*在乌克兰地区也有。」而波兰地区一共才12.8万平凡公里!

而这么一片地区要是塞进160万军队的话,波兰本地的粮食可就根本不够吃了,而如果要运输的话,俄国本来就不堪重负的运输线直接堵死都是有可能的。什么?有人说不可能?那么这么说的人都是一个棒槌!

俄属波兰在1900年时就1000万人口,这个数量对于这个地区的面积来说已经有些偏多了。而加入160万的部队可不仅仅是加了160万人的胃!不要忘了军队粮食消耗人吃的是小头,马匹才是大头!

160万军队要多少马匹?历史上德国人告诉你,平均三到四名士兵可以分摊到一匹马!也就是说160万的军队至少要有40到50万匹马才能支持起来,而这些4条腿的士兵的消耗量是普通士兵的10倍!那么好了,仅仅是这些部队和这些马匹给波兰带来的粮食压力几乎是增加了7成左右的!

所以,做事比较粗暴,同时又直线思维的俄国人开始大量迁移波兰人去内陆,想想看,1900年就1000万的波兰人,在开战的1912年有多少人?现在只有600万了!没错,你没看错,整整十二年的时间波兰人口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4成!这都是俄国人在最近6年内做出来的事情!这效率,让王子都感到可怕啊!当然了,期间不免会发生一些起义啦、暴动啦、流血冲突什么的,那是肯定要杀一批,然后再非正常死亡一批的!

所以说,波兰人现在对俄国人的仇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在暴力强迫下征调的波兰人组成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这就真是个问题,在顺风仗的情况下,在俄国人刺刀的威逼之下,也许还有些战斗力,但是如果一旦遇上挫折,那就真的呵呵了。

更何况除了波兰人的逆反情绪之外,一个新组建的军团战斗力也是会比较低的,预备役人员和新参军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时间太短,根本无法接受足够的训练就投入战场。再加上装备问题和之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现在俄国第集团军能有多少战斗力还真的很难说,所以,利奥波德亲王提出的计划也是可行的。风险不是那么大。

不过即使这样,7个师的兵力也未免有些不够,毕竟俄国第集团军旁边还有俄国第三集团军……。这个集团军也是有9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的外加600门大炮的。所谓料敌从宽就是这意思。

7个师啊,没有装甲部队和空军压阵的巴伐利亚师,这对于俄国人来说很有诱惑力啊,如果能吃掉其3到4个师,那在俄国人看来简直比干掉一个奥匈集团军还有成就感啊!尤其是现在,在奥匈军团全面后撤,俄国人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说句不好听的话,给我一个不打你的理由!

“看来我们的计划要改改了。我们现在有多少可以抽调的部队?”王子问道。

“东普鲁士方面下周就能归还2个师,我们可以再压缩一下正面的部队,俄国人应该不会主动进攻的,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再集3个师,波西米亚军团是抽调不出来了,亲王之前就已经抽空了所有可以调动的部队。这样的话,仅仅计算前线,我们一共有5个师。”

“如果调动心动员的部队担任后勤运输和预备队的话,我们可以抽出来多少?”王子问道。

“3到4个师没问题。”库尔将军回答的十分干脆。

“很好,再给我抽调4个装甲营和7个轰炸机队,我们要好大规模进攻的准备!”

第四更奉上~~~!任务完成~~~!求订阅求打赏~~~!

第816章 解围战 1

“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的部队撤下来了吗?”奥皇略带压抑的声音再一次在霍夫曼皇宫响起。

“第二集团军已经撤到了普热米什尔。其它几个集团军也在迅速后撤。但是收容个部分其它集团军人员,并且执意保留重武器的第四集团军却距离预定阵地还有50千米以上的距离。”奥匈军团总司令康拉德有些惭愧的说道。此时,他的心情和一个月前战役刚爆发时可谓是天壤之别,一个月前的康拉德可谓是意气风发,而现在呢?脸色几乎和霜打的柿子差不多……。

“第四集团军为何不遵守总指挥部的命令?为什么?”奥皇的话语已经有些愤怒了。

“因为霍芬贝格将军认为,如果部队悍然撤离的话,他们会遭到至少两个俄国集团军的追击,俄国第四集团军已经击溃了我们的第二集团军,并且因为巴伐利亚军团的到来,他们向第集团军靠拢,在不算宽阔的正面上集了大量兵力,再加上尾随的俄国第集团军和俄国人数量众多的骑兵,一旦脱离坚固阵地,那么没了火炮、阵地的帮助,整个撤退很可能演变成溃退。”康拉德说道。

“但是霍芬贝格不可能挡住俄国人的反击然后再从容撤退啊!我们的将军什么时候变得如同一块朽木了?”奥皇现在已经出离愤怒了!

“是利奥波德亲王,我们查阅过最近的军事通讯记录,利奥波德亲王希望奥芬贝格将军尽量收拢残兵,以及保存尽可能多的装备,并且表示巴伐利亚军团会竭尽全力去解围!而因为这样一封电报,奥芬贝格就信了!他就这样相信了这位巴伐利亚亲王!”一旁的卡尔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出离的愤怒了!

作为奥匈军团名义上的2把手,未来帝国继承人的有力人选,卡尔大公愤怒的不仅仅是因为奥芬贝格的选择,而是因为奥芬贝格做出这样一个选择的根本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位不指挥奥匈帝国的人的一封电报reads;!

“他居然如此相信巴伐利亚人,把巴伐利亚当成了他的主子!我们才是代表奥匈帝*事力量的最高指挥层!他这是渎职!他这是犯罪!”当卡尔大公第一次收到奥芬贝格发来的电报后,在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部,他当着康拉德等一干高层的面大发雷霆!从奥芬贝格的举动他看到了奥匈军团高层的倾向同时也让他意识到皇储的位置离自己越来越远……。

“大公阁下,您最好注意自己的发言,巴伐利亚王国是我们的盟友,而利奥波德亲王更是刚刚帮我们稳定了部分战线,这种情况下说出这种话是极端错误的!即使陛下也不会容忍的。”刚刚被利奥波德亲王解救出来的奥匈第二集团军司令克韦斯将军立即说道。

克韦斯属于奥匈军团本来就和巴伐利亚走的比较近的人。而在政治上更是希望玛丽公主能够上位。所以他的话说的毫不留情。而很快在场的其它人也表明了卡尔大公的话不合适或者过分的意思,这让这位大公非常的生气。而这一次,他终于决定在奥皇面前提出这个事情,他认为,有必要依靠奥皇的权威重新集一下军事上的指挥权了!

“那么现在利奥波德亲王什么意思?”奥皇根本没有理会卡尔大公,对方在总部大吵大闹的事情奥皇已经知道了,在他看来,卡尔没有军事上的才能尚且可以容忍,但是政治上的不成熟是绝对不可以的,也许鲁普雷希特的政治手腕不算太高,但是至少说的过去,再加上强悍的实力,人家自然可以表现的强势一些,但是卡尔,一个不到30岁的人,又没有自己的嫡系和实力,他凭什么这么跳?最近卡尔的表现可真是让奥皇失望啊!

“利奥波德亲王再三表示会去援助奥芬贝格将军,而且鲁普雷希特王子殿下已经回到了慕尼黑,但是他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而是直接去了前线,王子殿下通过私人渠道表示愿意亲自带领巴伐利亚军团援助奥芬贝格将军。而现在,巴伐利亚军团确实出现了调动的迹象。”康拉德说道。

“私人渠道?”奥皇若有所思的说道。

“嗯,是谢林伯爵。他表示王子将会出于盟友的道义和民族的感情来解救第四集团军,但是仅此而已。”康拉德说道。

“看来,我们之间的误会需要解决一下了。”奥皇苦笑道。“既然巴伐利亚军团愿意提供帮助,那么我们就竭力配合好了,无论是物资还是运输都尽量支持,毕竟,我们是在拯救自己的部队。”奥皇说道。

随后不理会还想说些什么的卡尔大公,奥皇直接摆摆手示意散会,已经年迈的他需要好好静一静,然后做出一个最有利于帝国的决定,有些事情,也到了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首节上一节471/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