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46节

“难道俄国人都不行吗?他们的士兵是最好的士兵,坚韧、顽强。还有哥萨克骑兵,他们小规模战斗能力很强的。”马肯森来的比较晚,对俄军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对克里米亚战争的水平。

“但是他们的士兵缺乏一种灵活性,没有指挥官的命令,他们什么都不能干!他们犹如机械一般,与其说是坚韧、顽强,倒不如说是麻木!哥萨克骑兵更接近土匪,打顺风仗可以,一但遇上挫折,很容易出事!更何况,我们之间没有最基本的信任。”施密特子爵有些担忧的说道。

经过几个月的交往,施密特算是对俄军的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俄官素质较差,而且行动偏向保守。而士兵虽然听话,但是仅仅也是听话而已,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士兵能在混乱的战斗发挥多少战斗力可真的难说。

至于哥萨克骑兵,这东西给施密特的感觉就是抢劫搜刮侵略如火,碰上强敌转进如风!哥萨克骑兵看历史也不是刚正面的主啊!而且现在时代变了,在各种步枪和火炮的打击下,骑兵能有多少作用真难说,在施密特看了,未来骑兵的最终结果就是变成骑马步兵......。

“所以你决绝了让蓝色军团防御鸭绿江的建议,而是部署在后面,就是为了防止己方被包围?”马肯森若有所思的说道。当初清国指挥官之一宋庆想让施密特子爵守卫鸭绿江,而这个建议被后者断然拒绝。而现在,马肯森算是明白了深层次的原因。

清军的防御都是一条简单的线式防线,没有足够的纵深,只要打破一点连足够预备队都没有,自己的部队虽然有大量的马匹,但是因为部队自动武器很多,弹药和辎重同样很多,要是万一侧翼的友军被击败。(在施密特看来这简直是一定的)那么自己这不到2500号人很有可能被包围!

你一共才2500人,如果真是陷入了被夹击的境地的话,你说怎么跑?满打满算不过十几门各种火炮(算迫击炮)就算再能打面,对如同潮水一般涌来的日军那也挡不住啊!施密特作为最早接触速射炮和机枪的巴伐利亚军官,他对这两款武器有这十分清楚的认识,虽然速射武器可以极大的优化防御部队的优势,但是射程有限,火力缺乏足够的延伸,这个时代在火力掩护下,用人海冲还是能冲下去的。所以施密特的意思是在外线作战,不和日军大军团硬碰硬。

所以,最终施密特的蓝色军团被部署在了二线,本着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的想法,在施密特的计划,鸭绿江防线是守不住的。而根据日本人的兵力和战略需求,他们的第一攻击目标会是辽东半岛,那里有北洋舰队的基地,而且日本人的兵力不可能够直扑东北纵深的。所以在鸭绿江边初次和日本人交战后,蓝色军团将退向辽阳方向,然后依托辽阳的补给,和对方打一场有限度的阵地战!

“我们为什么不发动一场有限度的进攻呢?如果你的估计没错的话,我们应该正好处于日本军队的侧翼,他们脆弱的运输线和后方部队都暴露在我们面前,发挥俄国人的骑兵优势,我们完全可以重创对手。“马肯森若有所思的说道。他比施密特男爵的计划更大胆也更激进!

“那是俄国人的事情,我们的部队不适合,让一支带着大量重型武器和弹药的部队高速攻击是不现实的事情。在对方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骑兵攻击步兵未必会有优势,这个现象在拿破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普法战争我们胜利的关键是火炮和步兵,而不是高机动性的骑兵。”施密特反对这个计划。

“少校先生,这一次机会难得,我们至少要实验一下这个战术,它有可能是我们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依靠快速的部队携带少量高性能的武器快速攻击击垮对手的关键节点,然后顺势锁定胜局!帝国不可能进行持续战争的,干净利落的解决对手才是关键。您明白我的意思吗?”马肯森诚恳的说道。

“所以你把这场战争当成了一次实验,而我的士兵是你的试验品?是这样吗?”施密特脸色有些发阴,语气也有些冷淡,似乎在极力压抑自己的怒火。

感谢书友连天一色,波林神尊的打赏~~~。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105章 没有最坑只有更坑!

马肯森在总参谋部混过,前两年还当过死亡骑兵团的团长。有在参谋部推演沙盘的经历,也有指挥过骑兵的经验,于是乎马肯森校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是可惜的是,这是巴伐利亚军队,马肯森在普鲁士军队的权利和想法拿到这里压根一点用都没有......。观察团、观察团。好好看看就行了,没事指手划脚干什么?

就在两人相持不下,眼看一场嘴炮大战就要发生的时候,从营帐外面传来的微微炮响让两人顿时心生警惕!“这就开始了?”施密特心有些紧张,也有些临战时的兴奋!德国陆军几十年来第一次战斗将在自己的指挥下打响!

“传令官,立即命令部队准备战斗!派遣侦查部队探知敌人的方向!同时通知俄国骑兵,让他们掩护我们的两翼!”施密特命令道。

“我去组织预备队。”马肯森也知道现在不是争执的时候,在战场上哪怕自己是校,对方是少校,但是军队主官大于一切,自己配合他做好战备。

此时蓝色军团2500人和配属的1500名俄队正处于虎山后方的连城。原本按照施密特的想法自己是作为总预备队,在前线出现漏洞之后迅速补充,而从清国的军报上来看,现在虎山目前还算僵持,至少以施密特的语言字能力理解,支持一个晚上不成问题吧?

再加上德军、俄军与清军的联络指挥问题,施密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往虎山作战。而是一边战备一边等待聂士成的10个步兵营和1个骑兵营约5500人到位,这些部队主要是配合俄军守住侧翼和搬运给养。

然而施密特还是低估了日本的战斗力,或者说高估了清军的战斗力......。虎山防线一天被破,和历史上一样!而第三师团师长桂太郎已经带着部队杀过来鸭绿江!好吧,说一天攻破有些过分了,准确的说,如果从清军发现日军渡河,到清军败北,一共只打了5个小时的时间!

“这战斗力似乎真的惨点!”站在连城城头,施密特都可以看见在虎山方向的一堆堆篝火。日本大部分不少是涉水过来的,过河后自然要烘干衣服,而在夜晚,几千上万号人一起点火烤衣服的壮观景象甚至连连城都能看见!从这个阵势上,施密特知道对面的第一军相当多的部队似乎已经过来了!

“少校,清军那边似乎有异动!”上帝似乎觉得德国人的麻烦还不够多,就在这时候,驻守在连城旁边的铭军刘盛休部居然准备闪人了!历史上这家伙就是不战而逃,这个位面依然如此!

“聂!我们加在一起有一万多人!而对面的日本数量不会比我们多,而且我们是据城而守。保护我们的侧翼和后路,剩下的都不用你们管,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防御地点,如果我们守不住的,那么我们将无法再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战场!”施密特对赶来的聂士成说道。

“我会安排专门的炮兵部队支援你们,但是如果你们要走的话,那么后果将非常严重,我现在就需要您去弹压一下刘盛休的部队,他的部队已经很不稳了!”施密特想了想还是认为聂士成处理清国内部的事情比较好。

“自当竭尽全力!友军不走,我亦不走!”刘盛休的不战而走,让聂士成也羞愧难耐,于是只能表示,自己和施密特共存亡!至于刘盛休,看情况吧!

以聂士成的眼光来看,虽然眼前这支德军是拿钱办事的雇佣军,但是绝对比清王朝的军队要敬业的多了,看看人家的装备!一支2500人的部队的武器足够装备清军至少8000人,而且素质很高,至于说聂士成怎么看出来,至少每一个巴伐利亚士兵身上都带着工兵铲,到了一处阵地上,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用铲子挖出来一个各个四通八达的堑壕体系!

总之,在聂士成看来,这支部队处处透着诡异,虽然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感觉厉害了的样子!

“我将亲自率领一个炮兵连支援阁下的部队。”马肯森这个时候也不含糊,立即表示愿意为聂士成提供火力支援。虽然蓝色军团的75mm速射炮的数量配额只有6门,但是在连城据点,实际还存放了一些库存火炮,这也是为何施密特不想不战而走的原因,因为有些火炮根本带不走,总不能砸了吧?

“再联络一下康特拉琴科校,我需要他再派至少一个团的俄军来支援我们作战。”现在施密特可是对清军的战斗力非常的不信任!现在看来,虎山表现还算好的,至少打了几个小时,而旁边的猪队友连打都不敢打!

而此时,就在施密特少校一边准备备战,一边弹压可能不战而逃的友军的时候,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已经在虎山附近展开,桂太郎的第三师团为右翼,立见尚旅团为路,而大岛义昌旅团(第旅团)为左翼,于凌晨5点向连城方向进攻,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在上午10点前展开对连城的攻击!

“据说,在连城有德国人和俄国人帮助清军。我们这一次一定不能大意。各部队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警惕来应对可能的意外。海军在德国人手吃了大亏,我们陆军军队不能重蹈覆辙。”山县有朋在当晚的军事会议上强调道。

“德军只有不到3000人,而且缺乏重型火力,他们的编制都是以师为单位形成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而现在看来,他们的兵力远远不够,所以战斗力未必能有多强,而且据说这支德军的主力并不是正规的德国部队,只不过是某一个国王的私兵而已!”桂太郎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不能说这哥们的话完全错了,施密特子爵的蓝色军团确实是国王的私兵。但是整个德国的军队都是国王的!而且虽然挂着巴伐利亚x军的牌子,但是历史上无论编制还是装备,那都是一般德军无二的!如果要说这个位面的话,那是比一般德军更强的存在!

“关键是俄国人!他们有大量的骑兵,有机动优势,我们必须加强侧翼防御力。”大岛义昌的想法和桂太郎差不多,德军怎么了?再厉害,人数也少,在他看来,被称为欧洲压路机的俄国人似乎更加让人难以对付。

“好吧,不管如何,明天一定要拿下连城!”山县有朋今天心情不错,又看到手下一个个信心满满,也就不多说了。就等着明天进连城了!

感谢书友sk狼烟四起、orcatiger的打赏~~~,昨天收藏才涨了20个......。作者君已经无语了--!

第106章 火力为王

“少校先生,刘盛休的铭军已经表示了愿意和我们并肩作战。”当施密特在指挥部对战斗部署进行最后的调整时,马肯森终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几天第一个好消息!

“没发生火并吧?”施密特看了看马肯森有些担忧的说道。在聂士成去弹压刘盛休之前,马肯森强烈要求自己也去。在施密特同意之后,马肯森带着一众死亡轻骑兵团的同僚前去弹压。施密特还担心双方打起来呢,结果事情似乎很顺利,至少一晚上没听见几声枪响!

“你太高看他们了,刘盛休就是个懦夫,我们很容易就控制了他,在答应他和我们一起行动后,这个家伙果断下达了战斗命令。然后我们又控制了马匹和粮食,他们想要走几乎和找死没区别,而聂士成还有一些威信。最终压服了这些家伙。”不得不说马肯森的手段还是不错的,知道光来硬的不行,知道先控制高层,并给他留后路,刘盛休说白了更在乎自己的安危,至于他的部队,则要排着后面!

“俄国人的援军很快也回到,如果单纯算兵力的话,我们一点也不吃亏,清军有8000人,就算按战斗力算,打两个对折,算2000人的战斗力吧,再加上俄军一个团和配属给我们的1500人的骑兵,至少有4000人左右,再加上我们,和日军打一场足够了!”马肯森对这场战斗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现在俄军的步兵团还没来吧......。

“这个......。”当大岛义昌到了连城外的时候,位于城墙外的一条条堑壕让大岛义昌头都大了!他不是没见过堑壕,但是眼前这个和他所见的完全不一样啊,四通八达的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一般以连城为心迅速展开,清军一般都拒城而守,而眼前的德军似乎不按常理出牌,整个防线的纵深一直向外扩展了800多米!这对于步兵的冲锋压力一下就变大了!

“要不,还是按照剧本来一次吧!先把城头的火炮轰掉吧!”虽然日本陆军开始师承法国,但是集火力还是懂得,作为一个旅团,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是也是可以集出12门火炮的。按照他的想法,一支2000人的部队没有独立炮兵,最多也就是4到6门炮吧,自己的火炮数量多了一倍,就算对方占据地利,能打得更远一些,自己也能赢吧?而且当时的火炮都是直射,曲射研究的很少,大家都是拿火炮当大号步枪用。有效射程都那样啊!

于是乎,整整两个连,约12门火炮的炮队在德国人面前展开,他们按部就班的在德国人的注视下将火炮从马车上解下来,然后布置炮兵阵地,将火炮放置到炮位,炮组成员从弹药车上取下弹药,指挥官开始测距准备炮击,日本的训练还是不错的,整个过程大概仅仅持续了15分钟!

“嗯,开火吧!动作快点!”看着城外正在准备的日本炮兵,施密特略带怜悯的说道。为了守好这座城池,施密特把方圆几公里范围内所有可能影响射界的东西都清除掉,而所有地形也被作为了炮击的参照物。只要站在城头,看到日军,德国炮兵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对方的距离和方位!甚至连校射都可以省了!

这个年代怎么说呢,处于火力彻底统治战场的前夜,虽然有高爆弹、无烟火药各种火炮、还有一些早期的机枪,但是因为远程重炮和间接射击理论还没有完全成型。没有大量的机枪和冲锋枪,所以战争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靠步兵解决的,尤其是在远东这个比较落后的战场上。

日本人的战术也不复杂,就是火炮加步兵板载,最多加一些侧翼迂回战术,面对交战时跑的次数比打的次数多的清军,日本能打赢七成原因是对手太弱了,日俄战争日军的素质和战术确实比较厉害,但是现在,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了!

“细节做得太差劲了,还不如王子殿下做得好。”如果鲁普雷希特在这里,施密特男爵可不敢这样说!王子当时的战术水平说半拉半都有些过,不过一些想法确实不错。而学习了鲁普雷希特先进战斗姿势后,施密特感觉日本陆军的战术太过粗糙了!说白了就是火炮一响,然后莽一波的节奏......。

步兵冲锋是有距离的,跑上一千米然后再打明显是扯淡的节奏。尽量缩短冲击距离才是关键。不过现在的情况下,连城下非常的暴露,想找遮蔽物也不容易。更何况日本人自认为火力占优,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大炮一响就准备收割吧,二般情况下,侧翼再打了个钉子,然后大炮一响等着收割......。

要说日本人还是密集阵型玩排队枪毙那是冤枉他们了,但是要说拉出几条多高明的散兵线、三三小组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土工作业更是有限,至少不像德国人这边,每人配一个工兵铲......。

日本人的炮兵正在准备,步兵也开始逐渐靠近德军的防线,这年代除了火炮就是步枪,机枪简直比大熊猫都少,而且八成还是类似手摇加特林的......。所以说,除了火炮之外,这个年代几乎没有武器能威胁到400米外的敌人,步枪400米外能打目标的那是特等射手,而且这年代还没有足够先进的光学瞄准镜,不要说风偏什么的了,距离都全靠猜啊!

日本人开始构筑建议的出发阵地,前沿部队也开始移动,部队开始一一就位,就等着火炮准备到位开始炮击了。按照以往的经验,既然是攻城,那就先把城墙砸掉吧,然后莽一波看看情况。

而当日本人忙碌的时候,蓝色军团同样在做着最后的战斗准备。城头上的4门75mm速射炮就先不说了,那自然是远距离压制的。剩下的机枪和迫击炮都已经部署到事先安置好的机枪巢和炮巢,部队以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展开。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火力确实强悍,依靠将近半数的半自动步枪,德国人的近战火力可不是日本人那些单装步枪可以比的。

首节上一节46/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