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425节

“很不错的设计。”鲁普雷希特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心同时还有些得意,要问什么炮弹最难防御?那么八成就是水弹了,这个和打垂直装甲或者水平装甲不一样,面对垂直装甲,即使到了2战时期,使用了脱被帽理论的倾斜装甲也足够应对大部分的对手,比如说维内托的70mm外板加280mm的倾斜装甲足够应对除大和的460重炮之外的大部分舰炮。当然,如果距离太近的话,就当我没说。

至于水平防护吗?这个稍微有些难搞,毕竟历史上美国人的mk6型16寸l45舰炮加mk8型1225kg的超重弹实在是有些可怕。黎塞留的170mm主水平装甲加40mm的穹甲都没能挡住美帝堪称bt的16寸炮和炮弹。要知道黎塞留级战列舰的主水平防御可是世界第二。不过水平防御虽然难搞一些,但是也不是不行。有一种说法是将两者的防御位置换一下,让较薄的40mm装甲再加厚一点,放到上面,用于剥离炮弹被帽,然后下层厚度170mm装甲用于硬抗弹体可能会比较好一些,或者直接两层装甲叠加在一起,210mm厚的装甲防御效果肯定好过170mmaa40mm。这样的话都有可能挡住mk6的远距离吊射。(当然,这个距离也不能太远,你要说35km外一发水平炮弹的话,那神也救不了你--!)

但是有水弹绝对是最难防御的,因为水弹的打击范围太广了,从水线以下到船底都是水弹可能打击的范围,就算主力舰的吃水深度9米吧,你不可能在如此大的高度上弄上足够厚的装甲(实际上炮弹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弹道就乱了,所以水弹主要打击的范围还是水线以下较为考上的部分。)。想象一下,如果以6米计算的话,加上水线上的部分,这个侧面装甲的高度就超过9米了!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毕竟世界上主装甲带最高的战列舰也只有7米,这就是2战时英国人建造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也许到了2战,或者有穿越者的情况下,能够想起装甲带乡下倾斜延伸的类似大和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水下防御体系,但是在这个位面的其他国家,能够在水下防御体系的后面弄一层30mm到40mm的高弹性钢板就已经很有良心了。而这个程度的水下防御体系是绝对挡不住大口径火炮的水下弹的。这才是这款新式15寸火炮最大也是最有效的杀手锏,因为几乎所有的战舰面对它都是不设防的。

看看历史上,那些了水弹的战舰,几乎没有好结果,吕措夫号被水弹引爆了鱼雷舱的压缩空气。俾斯麦号被水弹废掉了大量的燃油,而在海军打靶实验,日本的土佐号战列舰也被水弹重创。所以结合自己的经验,鲁普雷希特特别要求炮弹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水弹道的稳定性。让炮弹尽可能的在书运行较长的时间,实际上,现在的70到80个弹径的长度并不算特别出色,历史上日本人经过特殊改进的炮弹在水可以运行110个弹径的长度......。

昨天订阅雪崩--!作者君泪奔--!求订阅求打赏~~~!

第701章 巅峰之作—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2

“水弹既然如此厉害,那么我们新设计的战舰自然也要防御这种炮弹的攻击,我们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已经采用了比较成功的措施,那就是装甲带倾斜下延。而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也是这样,从主装甲带向下,装甲厚度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削弱,一般在100mm到50mm之间。而除了增加装甲带厚度之外,我们还在内层的隔舱加入了一些防水钢管来保证战舰的浮力。”艾登继续介绍道。而在水下防御体系内部加上钢管则是参考了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的改进型以及维内托的水下防御体系。

“战舰的动力和电力系统布局我们也进行了优化,整艘战舰一共有三个电机仓,其2号炮塔和3号炮塔后面各有一个电机仓,两个电机仓已经可以满足战舰的正常需要了,还有一个电机仓在船体部,可以作为备用。”

“锅炉和轮机舱使用的交替布局,不会造成一发鱼雷或者一发水弹导致整个轮机舱被毁的情况,4台轮机分成了三个仓,其负责间两个传动轴的轮机舱位于三号和四号炮塔之间。另外两个轮机舱和锅炉仓混合布置,采用两排锅炉仓和一个轮机舱一排的部署方式。”艾登介绍道。

“不错的想法。”鲁普雷希特点点头,这套防御系统结合了锅炉仓和轮机舱的交替布局以及德国1战时大名鼎鼎的三层锅炉仓布置,整个防御体系的冗余非常大,以锅炉仓为例,即使一段锅炉仓两边同时被鱼雷命并且击破的话,间的锅炉仓依然有很大的概率幸存。

除了鲁普雷希特特意提及的水弹和水下防御体系之外,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侧舷防御也得到了改善,这一次,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终于使用上了后世鼎鼎大名的重点防御理念,果断的舍弃了炮廊装甲带和部分上层装甲带,但是主装甲带的高度有了空前的提升!算上水上和水下部分,主装甲带高度达到了5.5米,正常装载情况下,水上部分是3.5米的高度,水下部分是2米,然后下部是防雷用的倾斜装甲带。

整条主装甲带的长度达到了全长的55%。船首是150mm轻装甲带加穹甲挡水,后部是250mm矮装甲带加穹甲,一直延伸到船体尾部的舵机。主装甲带采用的是70mm外板加250mm主装甲,倾斜角度是18度。而后部保护传动轴部分的装甲带是50mm外板加上200mm装甲带,倾斜18度,实际上这个厚度用于防御1战英国的炮弹都是足够的。

这艘战舰的主水平装甲依然是90到110mm。基本上不存在可以将其打穿水平弹。炮塔正面装甲加厚到400mm。侧面280mm,顶部150mm。后部200mm。嗯,就这样,以至于整艘战舰的设计蓝图出现之后,海军部惊呼这几乎就是一只覆盖着全身甲的恐龙!

除了主炮主炮之外,巴伐利亚号还装备了16门150mm副炮,分布于战舰两侧的8个双联装炮塔之。这些炮塔采用了有限防护的模式,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200mm。几乎可以面议13.5寸以下火炮的攻击。

为了兼顾反雷击和防空,巴伐利亚还有16门88mm高平两用炮。这些火炮就没有专门的防御了。同时还将装备20门左右的2磅炮,用于辅助反雷击和对付飞机。对于速射炮的装备,德国海军内部是有些意见的,他们认为这是鲁普雷希特刻意推广自己的产品。

但是不管如何,多层次的舰炮体系让这艘战列舰达到了德国1战战列舰的火力的巅峰。足以应对一战情况下任何海上和空的威胁。

除了披坚持锐之外,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相对于历史上最大的跨越就是航速!计划完全采用煤油混烧的小水管锅炉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拥有最大8.5万马力的额定输出,再配上经过优化的船型后,这艘战舰的理论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6节以上。想想这个正常排水量达到3.2万吨,长度205米。最大宽度32米,最大航速26节的重甲重炮战舰在海面上奋战的场景,就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按照您的计划,我们去掉了鱼雷武器,以便防止意外的发生,而剩下来的重量我们用于加设了航空设备。”艾登说着,又展开了另外一张图纸,上面画的就是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机库设施。

作为一个穿越者,鲁普雷希特怎么可能不给战舰按上水上飞机这种高大上的玩意?这东西可不仅仅是时髦的问题,关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侦查手段,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炮术手段。飞艇这种东西虽然滞空时间长,但是实际侦查效果并不好,高度有些高,会被云层阻碍,而且本身的侦查即时性也差一些,数量也太少,但是如果主力舰能有一定数量的水上飞机的话,不用多了,没艘主力舰容纳3架水上飞机。那么舰队本身就拥有了极强的侦查能力。而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为炮术提供支持。

“介于我们的水上飞机比较大,而且还配有机库,所以我们将航空设备放到了战舰的后部甲板上。整个机库可以容纳2架水上飞机,而机库外面还可以停放2架。在机库旁边我们有专门吊放水上飞机的起重机。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炮管做吊杆。”艾登爵士说道。

“我们准备搭载由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鸬鹚水上飞机,这款飞机是双人飞机,起飞重量比较大,航程比较远,所以我们专门准备了航空油库,就在机库的下方,处于装甲的保护之。同时考虑到飞机可能携带照明弹或者发烟罐等物品,所以我们也为这些东西预留了空间。”

“就这样吧,按照这个设计标准开工建造吧。我们这第一批四艘战舰的命名问题解决了吗?”鲁普雷希特问道。

“首艘战舰是巴伐利亚号,第二艘是符腾堡号、第三艘是萨克森号,第四艘是巴登号。”艾登爵士回答道。

“呵呵,不错啊,帝国剩下三个王国和最强的大公国都包括了。”鲁普雷希特笑着说道。

上一章忘写序号了,都是按照顺序来的,不会出错,今天依然三更!求订阅求支持~~~!

第702章 出乎意料的巴尔干战争

按照鲁普雷西特的想法,最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大家好好暴兵,然后一决胜负就行了。但是很快,事实就告诉鲁普雷西特什么叫事与愿违!除了攀科技、进行军事改革、积累物资之外,在德国第一艘超无畏赫尔格兰号的带领下,四艘德国无畏和超无畏舰组成的编队开始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而就在德国舰队刚刚进入加勒比海域,准备和盟友美国人聊聊天的时候,巴尔干地区终于出事了!

1908年9月15日,三艘悬挂着希腊国旗的丹东级战列舰出现在爱琴海。而在第二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黑山四个国家突然宣布成立巴尔干同盟,但事件到了1908年9月20日的时候,四国同时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猝不及防之下,土耳其帝国只能依靠其在欧洲的不到10万军队抵抗对方第一波多达40万大军的进攻!

而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群民族主义上头,砸锅卖铁搞军备,同时又获得了协约国大力支持的巴尔干联盟(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拿来扩军备战了),仓促应战的土耳其自然是被打的损兵折将。而土耳其的增援计划也因为三艘悬挂着希腊国旗的丹东级战列舰而告吹。想走陆路从帝国纵深调兵是很缓慢的,而走海路的话根本过不了爱琴海,土耳其海军唯一一艘还算比较现代化的阿尔伯特亲王号装甲巡洋舰根本干不过比自己大一圈的丹东级准无畏舰,更何况人家还有三艘!

小弟猝不及防之下被打了,自己短时间内又无能为力,那么自然要找大哥,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土耳其驻德国大使就发出了求援的外交照会。而当天下午,相关的件就以电报的形式送到了鲁普雷西特的办公桌上。

“这个时间找的不错啊。”鲁普雷西特不得不承认,这一次自己有些失算了,他没想到在现在俄国实力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协约国居然还敢策动巴尔干4国向土耳其发动战争。而同时,巴尔干四国的爆发力也让鲁普雷西特有些意外,怎么说呢?概括起来就是战斗力有些高啊!

四个国家加在一起总人口也就刚过1000万,但是第一波军队就攒出了50万大军,百分之五的从军率啊!这个军队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战后期的德国了。德国第一波也不可能动员占总人口5%的军队,那可是350万大军啊!实际上,德国第一波参与进攻和防御的不对连250万都没有!但是问题是,德国是这个星球上数一数二的工业国,而巴尔干四国算什么东西?

尤其是让鲁普雷西特感到恐怖的是,塞尔维亚这个总人口不过291万人,男子数量不过150万,适龄兵员人口不过53万的国家,居然在第一时间就动员了17.5万的部队!三分之一的适龄男子都参军了!说是拖家带口一波流也不为过啊!就这种拼命的劲头,难怪在1战一个小小的塞维尔亚居然让奥匈帝国都如鲠在喉!

除了塞尔维亚之外,希腊王国也不弱,拥有260万人口的希腊也动员了将近10万兵力,在四国排名第二,而且希腊王国的海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希腊利用一艘从意大利购买的装甲巡洋舰稳稳的压住了土耳其海军,并且掐断了海上运输线。而这一次,拥有三艘丹东级战列舰的希腊海军甚至有足够的余力为陆军提供支援,于是,希腊陆军在海军的支持下,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沿海地区都纳入到了自己的控制之。这手以海制陆玩的很不错啊。

协约国和巴尔干联盟选择的时间点确实不错,普鲁士陆军在经历了上次演习场的惨痛失败之后正在进行陆军改革,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土耳其的事情,或者换句话说,为土耳其让德国内部的军事改革拖延或者止是一件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不要说德国总参谋部了,连鲁普雷西特本人都不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大动干戈。

使用海军震慑也是一个办法,至少可以保证土耳其的海上运输更通畅一些,但是现在,德国公海舰队的4艘主力军都在美洲,本土舰队实力大减,根本抽不住一支拥有足够震慑力的舰队去地海维护土耳其的利益,要知道巴尔干联盟的背后可是协约国啊,人家在地海可谓是优势巨大啊。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鲁普雷西特认为协约国应该不敢对土耳其动手了,但是实际上,人家还是动手了!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德国政府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在战争爆发后1周,马肯森代表普鲁士陆军总参谋部来到了巴伐利亚,想和鲁普雷西特讨论一下土耳其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帝国并不方便插手,帝队的情况您知道,我们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攸关的改革。任何外部事情都不应该影响到这次改革,而且帝国直接参战很有可能将战争演化成一场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大战,现在的时机并不合适。但是殿下手的巴伐利亚军团已经完成了改革,战斗力非常高。同时以贵国精锐力量为基础的蓝色军团在远东、南非和北非的表现都非常抢眼,所以,帝国央政府,希望这一次巴伐利亚王国能向力挽狂澜,帮助我们的盟友渡过难关。”马肯森顿了顿接着说道。

“当然,这次贵团参战的军费将有帝国政府承担,而且贵国也可以和土耳其帝国达成一些经济或者贸易合作协议,这些帝国都是不会干涉的,”马肯森的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让巴伐利亚军团再当一次雇佣军,帮助土耳其解决这次的危机,然后有好处看着捞就可以了。

“不,这一次巴伐利亚军团并不适合参战。”鲁普雷西特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让马肯森颇感意外的回答。

第三更奉上~~~!巴尔干战争只是一个过渡,很快一战。

第703章 对策

“贵国已经参加了数次类似的战争,曾经和英国这样的世界大国,以及日本这样的地区强国交过手,并且不落下峰。为何这次会拒绝和巴尔干诸国交战呢?您是担心俄国吗?他们不会参战的话,如果他们参战,德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马肯森说道。

“这个情况,这个时间点,巴伐利亚军团都不适合参战。这场战争和以往的战争并不一样。”

“远东战争,蓝色军团不过是和小股日军进行了战争,在南非和北非进行战争规模虽然大,但是双方的兵力密度并不高,部队有极大的机动空间。而且在布尔战争,巴伐利亚主要是提供了军事技术支持,主要兵力还是布尔人。至于北非吗?双方打机动作战,意大利人的兵力优势被大大弱化了,再加上意大利确实弱鸡。所以打的顺风顺水。”

“但是这一次,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想想看,巴尔干诸国的几十万军队集在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而我的军队不要说准备充分了,我们甚至还没有办法选择一个合适的登陆点,并且稳定的获得后方的补给,从地图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我的部队最近的线路就是从巴伐利亚去奥匈帝国然后通过亚得里亚海去往巴尔干半岛,我们的部队从准备动员到巴尔干半岛大概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土耳其能否守住出海口都是个问题,而且这个过程全程都没有帝国海军的掩护,我不能拿数万将士的生命开玩笑。”

“如果要遏制巴尔干诸国的野心,那么这将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我们至少需要2个军左右的兵力才可以。而派遣如此多的兵力进行跨海远征,对于一个王国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我们有10万大军在巴尔干作战,还需要30万人为他们提供补给、装备、运输等各种支持,这对于巴伐利亚来说压力太大了。并且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你知道的,我的妻子玛丽公主现在成为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女大公。我们的后代之一将继承这顶桂冠,同时我们也需要承担这个地区的防御任务,巴伐利亚王国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强化这个地区,所以,我们真的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派遣2个军的部队去远征巴尔干,即使有帝国政府的支持也是这样。”鲁普雷希特说道。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确实是德国的盟友,鲁普雷希特也确实想帮助土耳其,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必须不考虑实际情况和代价的情况下提供帮助,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次战争爆发的有些突然,鲁普雷希特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看看之前巴伐利亚军队的几次行动,那一次不是准备了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下才开战的?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于仓促之投入近10万大军和对方几十万大军死磕,鲁普雷希特自认为没有那么傻。

而且现在的巴伐利亚也确实腾不出手来,玛丽王子妃已经获得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女大公的册封,鲁普雷希特也抓紧时间加派人手对该地区的军团进行重组和改革。相当一部分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都去了这里,再加上巴伐利亚也开始扩充自己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等技术兵种,在这种情况下,巴伐利亚能凑出2个军不假,但是能分配多少军官和老兵就说不准了。所以,鲁普雷希特是绝对不会派遣大量部队搀和这件事情的。

“但是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盟友,我们总该给土耳其人一个交代吧,而且您不认为如果土耳其失去了欧洲的全部领土,甚至是达达尼尔海峡的话,对于我们未来的计划有多糟糕吗?”马肯森言辞恳切的说道。在他看来鲁普雷希特这样做并没有错,作为一个王国的继承人自然要把王国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帝国央政府作为对外代表,无法有效承担对盟友的责任,那么自然也不可能要求下面的王国必须做出牺牲。的是,马肯森依然要一个结果,毕竟这一次巴尔干诸国的攻势有点猛,他怕土耳其扛不住。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拖延,土耳其不是没有军队,只是这些军队在帝国腹地,调集需要时间。当大量的军队赶到后,虽然依然无法夺回被占领土,但是稳定局势还是够得。土耳其没法打赢这场战争,但是依靠防御在巴尔干地区留下一个桥头堡还是可以的。对方进攻,我们防御,再加上一些经济支持的话,打的时间越长,巴尔干诸国越吃亏!”

“当然,作为盟友的话,我们对土耳其人还是要有所表示的,我们可以为土耳其提供一些技术军官和大量的军事装备,但是一定要让土耳其收缩防线,尽可能的守住部分关键地区。”鲁普雷希特想了想说道。

首节上一节425/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