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389节

第603章 不得不还的债

然后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出了问题总要人来背黑锅,就像出去吃饭,总要人来买单一样,按照一般人想的,既然背黑锅自然是要找不那么重要,但是看样子分量又足的人,到是当时美国海军规模才多大?能参与到决策的人又有多少?

杜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不是他参战,而是留在美国本土的话,那么这个锅十有要甩到他头上,毕竟他曾经是美国海军远东舰队司令,毕竟情报大部分都是他搜集的,毕竟是他同意和日本开战的,高层不过是受了蒙蔽而已。

但是结果呢?杜威参战了!而且还战死了!更重的是死的还很壮烈,甚至连同样参加海战的埃森事后都发表章称他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和杜威一起战死了数千的美军,他们奋战到了最后,这些人用鲜血和生命告诉世人他们无愧于美利坚合众国,他们是政界要人最重要的遮羞布,把污水泼到他们身上,先不问那些老爷们是否同意,美国海军上下和那数万名死了亲人的家属就不同意。再说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人都死了,谁还会追着人家生前的战略错误不放?

杜威是准将,地位已经很高了,然后再比他高,和这件事情有直接关系,还能管事带舰队的人就不多了,辛普森也就是个将……。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能背这个锅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辛普森将军,另外一个就是美国海军部次长,这个人的名字叫西奥多.罗斯福!

如果不考虑个人因素的话,罗斯福背黑锅的概率要比辛普森大多了!首先,这个决定最终是由海军部下达的,辛普森作为美国本土舰队的司令他更重要的是执行,甚至连自己支持这个计划都可以找到说辞,第一,自己并不在远东,不知道远东的情况,一切推断都是根据海军部的情报做出的。第二,他是舰队司令,人家在古巴打西班牙舰队做的还不错,也算是有功。

那么好了,罗斯福呢?他本身就是海军部次长,所以他没有能量让海军部长顶缸……。然而他又负责日常工作,那么好了,让副手顶缸这几乎是海军上下的共识。而且实际上这个决定确实是罗斯福主导的,让他顶缸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十分正义并且正确的决定。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他还阴差阳错的将两艘原本可以加入俄国或者西班牙海军的主力舰给推到了日本人这一边,而这两艘战舰的加入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这事要是翻出来,拉出去枪毙十次都够了!这是妥妥的卖国啊!而且还是光卖了,自己还没得到什么利益那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或者说不出什么地震级别意外的话,流血流汗打赢了西班牙舰队,并且和决策部门有一定距离,还知道罗斯福一些隐秘事情的辛普森将是绝对不会有事的,他提醒过罗斯福关注两艘战舰的去向,提醒过罗斯福关注日本人,提醒过罗斯福小心英国人。客观来看,辛普森把能做到的都做了!

但是最后的结果偏偏就是辛普森去背锅了,黯然的被迫退役,然后接受调查,差点没有免了牢狱之灾,多少年的付出化为泡影。荣耀和激情随风而去。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不是别人,正是辛普森自己!因为他直接主动去背黑锅了!甚至在此之前没有和罗斯福说一声!

当本来就差点认命的罗斯福找到了赋闲在家的辛普森,并且许下承诺保证补偿的时候,后者只是摇摇头问道:“你能让我重新成为海军将吗?”罗斯福坦言做不到。要知道美国海军当时一年可以提拔的上尉也不过7个!还想让一个犯错误的人重新当将,开什么玩笑?

“你能让我去打英国佬和日本矮子吗?”辛普森将继续问道。

“这不可能。”罗斯福有些心虚的说道。

“那好吧,希望有一天,你可以为我们报仇,否则我和曾经在远东奋战过的海军官兵做鬼也放不过你!”辛普森最后说道。辛普森的决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认为罗斯福是个能办事的,是个能发展海军的,并且最有希望报仇雪耻的。人有的时候就那么高尚,就因为这些希望,他为罗斯福背了黑锅,然后黯然离职,而对于罗斯福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偿还的人情!一个海军将一生的荣耀和汗水,甚至连后代的前途都搭上了,你让罗斯福怎么还?

“为什么?为什么不好好的收拾一下英国人?你接受了英国人的贿赂了?”罗斯福一进门,辛普森站起来,快步走过去,指着罗斯福的鼻子骂道。

“怎么可能,我作为美利坚的总统,我……。”罗斯福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厉声反驳道。

“然后我们的总统先生在上任之前就亲自葬送了美国海军十几年的积累?”辛普森说这话已经有些威胁的意思了。原因很简单,他知道罗斯福的一些事情,而且如果他拿出来的话,会有人作证,毕竟作为一个海军将,几乎执掌美国舰队的存在怎么可能没有点自己的班底?马歇尔因为潘兴是五星上将而不接受更高级别军衔。虽然含冤下台,但是辛普森想要拉起一帮人来还是没问题的,尤其是在不缺钱的情况下。

更何况辛普森说的也不是空穴来风,英国人自然不愿意让美国和德国进一步靠近,毕竟美德的工业能力摆在那了,英国人更不愿意让同盟国变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同盟国集团……。他们的公关工作做得也很到位,贿赂、游说那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也确实有些人拿了英国人的好处。当然,一代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是没有拿的。不光是他,他身边的人也没拿。

现在的罗斯福是真的勤勤恳恳的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未来披肝沥胆啊。而且他的判断方向从穿越者鲁普雷希特****的观点来看确实很对,如果让德国渡过了一战,不要说多占便宜,只要能把布列斯特条约落实了,再过20年你回头再看……。

感谢书友金螃蟹、第一近卫坦克旅、蓝泡温泉、慢慢游k、cgfhfyy、肥牛大王的~~~!以及书友枫丹白露子爵、cllyf、马桶里的小鱼、风极轩、书友16092的支持~~~!明天三更!求订阅求~~~!

第604章 妥协

“我……。”整整踌躇了2分钟,罗斯福愣是一个字没说出来,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眼前这位为了帮助自己而身败名裂的老朋友。罗斯福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唯一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德国崛起的恐怖,德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具备一个国家崛起的所有因素,和平稳定的环境、广袤的国土和数量适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但是德国不一样!这个国家太可怕了,不过50万平方公里,放到美国也就是1到2个州的面积,结果就坐上了世界工业的第二把交椅。而且还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

当然,现在的罗斯福也就是想想,甚至他自己都对这个判断抱有极大的怀疑,他想的更多的是如果德国上去就被协约国揍趴下怎么办……。这也是绝大部分美国高层想的问题,否则他们就不会提出这个所谓的援助计划了。绝大部分美国政要都希望这场欧洲大国的混战能打的时间更长一些……。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人,又如何去说服别人?

“我们整整一代人试图让美国海军冲出美洲走向了全世界,然而十几艘战舰,上万名海军官兵的奋战和鲜血都无法还来一个在远东的落脚点。而现在,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只要你点个头,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代价,我们就可以在远东获得一个无法动摇的堡垒!整个威廉皇帝领地、俾斯麦群岛都是我们的!告诉我罗斯福,你到底为何而犹豫?”辛普森调整了一下自己,继续问道。

“我只是担心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大国。”罗斯福说道。

“拿破仑皇帝时期的法国不是强大?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到头来还不是英国人在我们家门口把五大湖的海军基地给烧了,对了还有后来的白宫?”辛普森嗤笑道:“亦或者,你认为,现在的英国不是超级大国。一个大国愿意把他的力量限制在欧洲和非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难道德国还能成为另外一个日不落帝国?”

“德国不会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他已经从远东撤离了他的力量,美洲是我们和英国人在争夺,在战争期间,我们就可以彻底压倒英国人在美洲的势力。非洲太遥远也太贫瘠,我们没必要下大力气。”罗斯福说道。

“我们仅仅是提供贷款,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而且几乎没有风险。即使德国失败了,我们也只是少拿了一些,而如果德国胜利了,我们在远东就彻底站稳了脚跟,那位****的信誉还是不错的,至少他答应的事情不会食言。而且这一次他是德皇的特使,有德国政府背书。”辛普森顿了顿接着说道。

“虽然我听说德国人希望我们用部分黄金来付账,但是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旦战争开始,即使他们可以打破英国人的封锁,能够用来交换的也就是贵金属,他们早晚会回到美利坚合众国的,而且英国人也需要从合众国购买商品,他们也必须支付贵金属。我们的金融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你的老朋友们,比如说威廉.鲁弗斯.戴伊他们都希望你能和德国人搞好关系,他们还让我帮忙送一封信给你。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说着辛普森讲一封信交给了罗斯福。

戴伊、信件?!罗斯福脑海立马蹦出了一种危险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辛普森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威尔逊先生,我记得你们当初似乎共事过,他托我给你带个话,他说他希望美德之间的友谊可以持续下去,不要因为某个细小的问题而出现波折,毕竟有些事情的容错率是很低的。

卧槽,这什么意思?罗斯福这次可是真的怕了!相对于其他人,辛普森纯粹一些,就是一个军人,政客的身份要少一些。这种人比较好忽悠。自己过来表个态或者服个软表示可以考虑一下就说不定能把这个瘟神送走。但是后面的那两个人可不是白给的,一个是美国的国务卿,另外一个是美国未来的总统,这种人是好糊弄的?

再听听威尔逊那包含威胁的话,罗斯福不用看戴伊的信件也知道对方想说什么,因为他们都是有黑历史的人,属于一起“卖国”的人,虽然表面上参加那次谈判的人没有几个,但是他们身后的人可就太多了,如果这事翻出来的话,死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在厉害的人也不可能和政党和财团对抗。尤其是这次来谈判的****殿下可是有他们全套证据的人,或者说,要是真到了某一步的话,先不说这个谈判能否谈成,估计分分钟让自己身败名裂没太大问题……。

“让我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我不是反对美德的接近,我只是想让合众国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利益。相信我,威尔逊,我比你更痛恨英国人和日本人。”对于需要仔细思考的事情,罗斯福自然要先把眼前这位打发走再说。

“那你需要快一些,因为包括你的好朋友威廉.霍华德.塔夫在内的人也会来这里劝你,他们希望你能干净利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时候再犹豫是不适当的。”辛普森已经是赋闲在家了,自然不可能逼迫罗斯福当场作出决定,能让对方松动,并且仔细考虑一下其的厉害得失就可以了!

“我会认真考虑这个意见的。”罗斯福有些憔悴的说道。如果说鲁普雷希特****和他的谈判让他感到棘手,国会和财团联手带来的巨大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那么当前海军将辛普森到来之后,罗斯福终于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支持下去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边缘,也许再往前迈一步。自己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没有哪个政治家不关心自己的政治生命的,也没有那个政治家不像孔雀一样爱惜自己的羽毛的。尤其是在自己都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的情况下,尤其是确定美国确实会获得相当大利益的情况下,罗斯福最终决定屈服了,他给自己找了无数的理由。每个都十分有道理,比如说为美国在亚洲寻找到一个落脚点,比如说借用德国的力量打击了英法。但是这都无法掩盖他退却的本质!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605章 签署条约

不过最终西奥多.罗斯福还是顾及了这样一个条约背后代表的政治姿态,所以最终双方还是签署了一个半密约的形式,即承认德美双方之间签署了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协议,但是具体内容无可奉告。当然,英国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这个条约的内容,但是即使他们获得了条约的原件哪又如何?反正美国政府是不承认。你爱咋地咋地。

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1905年开始到1915年,美国为德国提供1.2亿到1.5亿美元的授信额度,其规定8成以上的资金将用于德国从美国购买商品。双方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大量的美元流动,德国政府动用这笔资金购买的时候,由美国政府直接付款并记账。

这笔贷款将有10%的贷款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进行支付,这些支付将运往德国本土用作德国从其它国家购买紧俏物资以及维持战时金融和货币稳定的作用,在战争结束后,德国政府将在8年内将这笔贷款以贵金属的形式偿还。

其次、德国政府从1910年开始按照规定偿付这笔贷款,同时以德国在海外的资产作为抵押。德国政府不需要偿付利息,但是却需要按照美国的要求开始改造远东各个岛屿的基础设施。

从贷款开始后,美国将在1910年获得德国在远东的加罗林群岛作为殖民地,1912年将获得马里亚纳群岛。并在1914年获得包括关岛在内的原西班牙王国转移给德国的殖民地。并且在贷款期结束前,德国将把所有的远东殖民地移交给美国,包括但是不限于德属几内亚。

而作为回报,美国政府将在欧洲大战爆发后保持立,秉承航行和贸易自由原则,继续保持和德国的贸易。美国政府不建议属于美利坚合众国的船舶为协约国运输物资。由此引发的灾难将有船运公司自行承担。而德国政府确定不会对欧洲范围之外的悬挂着美国国旗的船舶进行攻击。如果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事情,那么双方应该秉承合作的态度解决这些争端,并且尽量将影响压制到最低。

从这个条约的基本内容来看,前面的部分大家都能理解,几乎就是用美国的金钱换取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同时美国为德国提供部分黄金贷款,一边在战时依然可以购买外部的物资。但是后面的关于航运问题却让不少人想不明白。

“商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赚足足够的利润,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商人就会变得活跃,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商人就干铤而走险,百分之百的利润会让商人冒着绞刑的危险去做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商人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的道德和法律。我们在战时是不可能阻止美国商船给英国人运送物资的,总有一些人会在高额利润的影响下采取行动。

这种事情是阻止不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和美国政府,或者说和美国政府的一部分人打好招呼,除了和德国利益息息相关的大财团之外,经过****殿下的多年培养,美国政界确实有那么一批人对于英法怀有极大的敌意,而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定不移的站在德国一边。所以虽然无法彻底禁止,但是****也希望美国政府能尽可能的限制对协约国的出口和运输,并且减少擦枪走火造成两国关系恶化的可能。

对于美帝的恐怖,****殿下可是有相当的认识的。不要说作为穿越者的鲁普雷希特****了,就连狂妄之极的小胡子也对美国相当的忌惮,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小胡子也在极力避免和美国之间的冲突,所有的潜艇都被告知不得向美国船舶发动攻击,而美国人一方面不断给英国人输送物资,另外一方面还划定了航行的范围,甚至到了距离欧洲几百海里的地方,并且美国驱逐舰还为船队护航。

不能说没有德国潜艇和美国船舶发生冲突的事情,但是极少。这种情况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结束。鲁普雷希特****不知道在这个位面下德国二战的时候能不能斗得过美国,但是他知道,如果美国参加一战的话,那么德国是绝对打不过的!****殿下对外工作的核心就是让美国尽量远离战争,而到现在,美国已经有8成以上的概率不会参战了。

“我们这样做真的合适吗?”在协议签署之后,谢林伯爵问道。在他看来,德国为了这个协议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成本和代价。

“殿下,如果一切按照协议来办的话,我们即使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也只不过是给美国人打工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在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对德国固定资产的侵吞就可以抢占我们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开拓的市场,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国内资本家的反弹?”谢林伯爵有些担心的说道。

德国政府没有多少海外资产,而所有的抵押资产绝大部分都是德国资产阶级的,这样的行动无疑是得罪人的!拿别人的东西送礼,德国政府自然大方,而签署条约的人自然要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点****殿下非常明白,而虽然这些条约内容都是王子和美国政府敲定的,但是整个德国谈判代表团却是赫伯特为团长,而最后签约也是他签署!这个时候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这是德皇授意,鲁普雷希特****殿下操刀,赫伯特背锅的行为!如果没有德皇的首肯的话,区区一个****殿下是绝对不敢许下这样的诺言的!甚至说,如果没人背锅的话,德皇也不会干这么利落!

首节上一节38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