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339节

“为了能够保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布尔人装备了大量的半自动步枪、机枪、新式臼炮(迫击炮)。前者极大的增强了步兵火力,在对方缺乏足够的压制火炮的情况下,很容易突破敌方的战线,而后者虽然射程近,精度低,但是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提供足够的火力密度,10分钟内发射1000发炮弹的效果要比30分钟内倾泻2000发炮弹的效果更好。而迫击炮这种结构简单,投射量很大的武器很显然适合我们的需要!”

俄国人喜欢简单实用投射量大的东东,而迫击炮显然很适合现在的俄国。迫击炮本身的生产工艺不难,炮弹生产也不难,而且骑兵其实用不了多少迫击炮,毕竟骑兵也带不了多少,将压制火炮的数量稍稍减少一部分就足够为部队装备大量的迫击炮了。不但骑兵要装备,步兵部队同样要装备这种可以方便生产的武器!

俄国人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迫击炮炮弹的生产问题,这个生产不是指工艺,而是说生产成本!俄国人在仔细比对了之后突然发现,即使在俄国最黑暗,完全不用考虑人工成本的作坊生产出来的迫击炮炮弹造价依然要比巴伐利亚生产的炮弹贵了三分之一以上!而且炮弹这东西产能还不够。

俄国人炮兵缺乏炮弹的情况其实贯穿整个1战前的历史,日俄战争因为运力不济的问题,俄国炮弹有一定的缺口暂且不提,毕竟俄国人可以为此找出一堆借口,比如说距离太远啦,运输能力有限啦,国家没有全力动员啦什么的。

但是实际上,在1战,俄国的军火生产,尤其是炮弹、机枪的供应依然存在巨大的缺口。俄国人在3年的战争一共生产了5800万发各种炮弹,但是每年消耗的炮弹高达5000万发!可以这样认为,三年战争生产的炮弹只够14个月打的......。那么剩下的缺口怎么办?自然是买啊!

根据史料记载,俄国仅三英寸炮弹就订购了5600万发,其到货的有1300万发,约占订购量的25%。然而这5800万发炮弹也不是都是俄国原装的,因为在同期,俄国人生产的炮弹信管一共只有不到5000万个,光有数据可查的从外国进口的信管就有840万个!世界大战的时候都是这样,那么日俄战争时期的情况只能更菜,根据史料显示,莫斯科地区周边的军工厂在长达1年零5个月的战争就生产了3万发3英寸炮弹......。原有炮兵的消耗都无法保证,那么增加了迫击炮之后,新增加的弹药谁来生产?

如果说炮弹生产已经很糟糕的话,那么机枪生产就更糟糕了,在历史上,1战爆发之前,俄国只有一家工厂可以生产机枪,他就是图尔武器制造厂,一年的产量也不过700挺!这还是在1战前的水平,而现在的产量更是只有100挺不到!而俄国人意识到机枪的重要性,突然决定要大量装备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在短时间内即无法扩大产能,有无法找到足够多的机枪......。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机枪和炮弹一样属于消耗品,(其实火炮也是,只不过大炮更结实一些,而且处于后方,不太容易被崔怀。)如果一切按照历史来的话,日俄战争机枪只是初步崭露头角,双方机枪装备的数量不超过300挺,但是一切都在变化,当人们发现了机枪恐怖的威力之后,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增加自己的机枪数量。而日俄战争,机枪也让双方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俄国人估计了一下他们需要的机枪数量,为了武装整个东北约60万的部队(按照俄国人的时间表,完成战争准备后的情况。)俄国至少需要4000挺左右的机枪(包括一线装备的和储备的库存。)按照俄国现在生产的机枪数量的话,需哟至少40年的时间......。而随着战争的开始,俄国人预计每个月至少要补充500挺机枪才能勉强维持战损。而要是打上1年的话,需要额外6000挺......。

如果说机枪、炮弹和火炮产量都不够的话,那么步枪产量总算够用吧?实际上恰恰想法,步枪这种东西损耗的更多!而战前俄国人的步枪产能同样少的可怜,每年几万支步枪够用吗?图样图森破啊!

第459章 太弱了 2

俄国在1战爆发前只有三个步枪厂,分别是图尔、伊热夫、谢斯特列奇。在1913年一共就生产了6到6.5万支步枪!当然,这是非动员情况下,动员后俄国人的产能还是很恐怖的,但是依然不够用!开战的时候,这些工厂满负荷运转的产能是52.5万支步枪,到了17年,产能上升到了170万支,但是即使这样,在进口了250万支步枪之后,俄国人的步枪保有量距离理论需要的数字依然有近700万支的缺口!而在1901年,这个缺口肯定更大!

更不要说,俄方准备装备大量的半自动步枪来加强火力,这东西俄国人就没有大规模生产过吧,虽然拿过来一把德国造,拆开之后可以copy一把,但是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质量就难说了。而要建立一条生产线的话,花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时间!俄国人不知道日本会什么时候发动战争,但是他们知道,日本人肯定会在西伯利亚铁路修好之前发动战争!

“迫击炮炮弹的问题我想还是可以解决的吧?毕竟使用铸铁都可以作为弹壳,内部的结构也很简单,除了一个引信之外,没有任何需要技术的地方。”库罗帕特金看着手下送上来要求增加军火订购的件之后皱着眉头说道。“把引信交给别人去做,这样应该能节省很多的经费。”

“尊敬的将军阁下,即使按照您的计划,我们依然需要从外国购入大量的物资。不光需要技术的引信,我们连炸药和炸药相关的化学品数量都不足!比如说,生产*******炸药的关键成分——甲苯。我们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噗的一声,库罗帕特金一口水全吐桌子上了!

这位属下说的没错,不要说现在,就算1战前俄国的爆炸品和化学品产量也都是相当悲催的,比如说甲苯,1913年,整个俄国的甲苯产量也不过1000普特,如果换算成大家理解的单位的话,那就是1普特等于40磅,约等于16.38kg。而俄国人在1913年产量不过16.38吨的甲苯......。甲苯这东西很好生产,但是奈何德国化工太厉害了,要不是爆发战争的话,俄国化工根本起不来啊!

而另外一种炸药的原料酚类的生产情况更加悲催,在1战之前,俄国几乎是不产酚类的。(这不是别人说的,是出自俄国自己的资料。)到了1916年,才产了6400普特的酚类。

“仅仅从生产炮弹的角度来看,完全自产的炮弹成本高于使用外国引信和装药生产的炮弹,而组装炮弹的生产成本高于从国外进口的炮弹,如果我是财政大臣维特的话,那么我们必然会选择从国外进口,而不是进口原料生产。”下属的最后一句话,打破了库罗帕特金的美梦,除非他想让自己的炮兵没有炮弹可用,或者说打算打实心炮弹......。

当俄国负责军火生产的官员将这份资料提交之后,首先疯掉的不是财政大臣维特,因为这哥们见多识广,他已经看到过库罗普特金提出的那个关于用6560万英镑来更换陆军火炮的计划了。(这个是事实。当然,具体落实多少就不好说了,不过俄国人在日俄战争火炮总量是占优的。)而是俄国总参谋部,因为他们已经突然发现,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的话,那么即使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后,俄国也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战争准备。

“那就去买吧,好歹法国人给的钱足够我们支撑这场战争了,我们对远东势在必得,无论谁挡在我们前面,日本人也好,英国人也罢,我们都会把他们碾压成碎片!俄国的双头鹰必然雄踞欧亚大陆!”最终沙皇尼古拉二世拍板决定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到哪买去?当俄国人拿着大把的法郎满世界寻找买家的时候(没错,你没看错,就是法郎!),他们突然发现,能供应一支50万到60万现代化军队的厂家居然不多!

毕竟和平的国家不会没事扩军生产,而正在打仗的国家又不会卖给俄国人武器!世界上就那么几个大国,英国人正忙着和布尔人死磕,急需各种军火,而且就算不和布尔人,也不会卖给俄国人。

法国人正处于和平时期,虽然前一段法德因为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弄得有点紧张,但是业仅仅是紧张而已,并不至于开战。而且如果向法国人购买武器的话成本也比较高,(同样的炮弹,比克虏伯生产的至少要贵三分之一以上)除了作为拿法国贷款而必须购买的份额之外,俄国人不想多给法国人一个卢布!

美国人的工业实力十分雄厚,而且目前似乎确实正在和英国人pk,但是奈何人家用的是德国武器,本工,尤其是陆军装备几乎处于停顿的状态,美国陆军太安逸了,几乎没有扩充的需要,当然美国人可以提供诸如苯酚、甲苯、炸药这些原料,但是这些东西加上运费的话,似乎高了一些......。

至于俄国人继续的半自动步枪、机枪这些武器,似乎有且仅有一家可以大量提供廉价的产品,那就是巴伐利亚!原因很简单,这些武器都是巴伐利亚设计生产的,诸如克虏伯、莱茵公司这些巨头确实也可以提供,但是需要上缴专利费啊......。如此一来,成本上就很成问题了。

当然,巴伐利亚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足够多的新武器。但是俄国人最近收到一条消息,那就是巴伐利亚准备更新他们的军队了,大量的机枪、半自动步枪和弹药都在出售范围之内......。

没错,巴伐利亚要处理军火了,因为有了新式的机枪和冲锋枪之后,旧式机枪将被淘汰。而原有的老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也将处理。(不要以为俄国人只有莫辛纳干,实际上在1战前,俄国人的仓库还拥有大量的老式单发步枪。)这些比新品低一些的旧货很适合现在的俄国人啊,虽然口径上可能有些麻烦,但是胜在量多!而且现在就可以大量提供!整出几个德式装备部队就可以了!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460章 平衡

俄国人有巨大的装备缺口,存在换装压力。而日本人呢?同样如此啊!现在的日本论工业能力那是远远不如俄国的,日俄战争对于俄国来说不过是一次区域战争,对于日本来说那就是一场国战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日本现在的情况虽然比历史同期要好一些,但是在王子穿越后,提前放出了大量的“新科技”之后,日本人的换装压力那是相当的大。

而且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英国人此时还在和布尔人死磕,历史上已经快要平息的布尔战争在这个位面依然打的如火如荼!布尔人现在还御敌于国门之外,甚至还还数次派骑兵杀到约翰内斯堡郊外,整个南非现在是烽烟正盛啊!而这也意味着英国不可能照单给日本人提供军火,有钱也不行啊!

而日本人的工业问题更大,历史上1901年八幡制铁厂成立后,全日本的钢铁自足率也不过是生铁53%,钢材83%。炮钢还需要进口。你试试,八幡制铁厂的在1904年的全年钢产量不过10.3万吨。1905年的产量为12.9万吨,而其它所有小型工厂的产能加一起也不过7万吨。总计20万吨,而日本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又进口了20万吨钢材!

“寺内陆相,(寺内正毅)帝国已经给了陆军多达3000万日元的拨款了,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购买武器,为何还要来找我?知道吗?山本海相已经连续三天上门指责我处置不公了。”桂太郎苦笑道。

日本能有如此充裕的资金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是,这个位面没有出现八国联军入侵事件,而历史上日本人可是为了这场战争花费了4400万日元的战费,而现在这笔战费被用来购买武器了!

“我头一次因为钱花不出去而烦恼。就在昨天,帝国驻英大使青木周藏刚刚回电,说英国政府可以满足我们的购舰要求,但是陆军方面的订货却无法满足。法国人不会卖给我们武器,美国人也是这样。而德国人吗?克虏伯工厂正在为普鲁士陆军换装新式速射炮。而巴伐利亚那边,正规渠道无法获得进口。”寺内正毅说道。

“我们可以扩大产能,生产国造三一式山炮。你们陆军有钱了,如果扩大产能的话,应该可以满足部分需要吧?”桂太郎说道。

“三一式山炮的射程只有4600米。而新式的友版式速射炮的射程也不5500米。而且射速只有每分钟4到5发,炮弹重量也不过5kg。而俄国人的1900年式3寸火炮则可以以8发作于的射速将7kg的榴弹射到6400米元的地方!说实话,陆军对本国生产的火炮非常不满意,而且如果战争要在1904年爆发的话,国产依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缺口!”寺内正毅说道。

“既然外部采购和内部订购都无法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你来找我有什么用?还是说,你已经找到了办法,需要从我这里获得一个许可?”老谋深算的桂太郎颇有些深意的说道。

“是有一些门道,但是不是正规渠道,而且有一些风险。”寺内正毅想了想说道。他也是考虑很久才决定找首相说说的。

“是吗?说出来看看吧。”桂太郎眉头微微一皱,随后还是决定先听一下。

“巴伐利亚军方据说要大量换装了,他们将要几乎淘汰掉所有的旧式火炮,包括机枪、火炮、大量的弹药等等。这些库存的量非常巨大,所以有一些德国贵族通过自己的渠道搞到一些武器,他们现在正在向外贩卖,其以各种枪支为主,不过我们联系的这个人手段有些高超,据说可以为我们提供至少80门以上的火炮和10万发以上的炮弹,而且价格只有新品的7折。”寺内正毅说道。

“这个应该有官方背景,不过也不排除有诈骗的嫌疑。”桂太郎说道。

“他们提出的是当年交货付款,军火首先运到荷属印度尼西亚,然后在码头交货。可以用银行支票,也可以采用黄金、白银等硬通货币。甚至他们还暗示用橡胶、铜矿来交易也是可以的。”寺内正毅说道。

“这个交货方式不存在风险。那么你有什么紧张的呢?”桂太郎好奇的问道。

“因为那个叫马斯的商人还说可以从官方渠道订到新货,主要以各种步枪为主,但是这些货就需要预付货款了。”寺内正毅说道。

“步枪他们能提供多少?有那种不用上子弹,只用扣动扳机就可以连续不断射击的枪吗?”桂太郎说道。

“当然有,他们将其一部分武器向民间推广,其不少用于出口美国,在美国、加拿大是可以合法持有步枪的。当然还有俄国人的哥萨克骑兵,以为产能有限,所以这些武器比较抢手。需要预付定金,而且绝对不会改口径。”桂太郎想了想说道。

“他一次能搞到多少?机枪可以搞到吗?德国陆军用的那种。”桂太郎问道。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少在和巴伐利亚蓝色军团交手之后,他们突然发现战斗的先进姿势原来是这样的,日本陆军内部的德国派最终彻底压倒了法国派,强调火力而非近战。而日本人随后发现,他们的经济似乎并不能支持日本建造一支德国式陆军。

“虽然巴伐利亚王国只有7.8万平方公里,但是他们拥有的常备兵力却达到了帝国的6成以上。而战斗力绝对不会低于日本陆军。”寺内正毅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论调,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他也是比较认同这种观点的,毕竟现在巴伐利亚还是有3个军和2个额外师的,即使不算预备军,也有将近14万人以上了!而要论火力装备的话,人家扔下来的东西,都比日本强......。机枪多、火炮多、重炮更多,这就是日本一般陆军官兵对巴伐利亚军团的认识。

“如果资金够的话,三个月内至少可以搞到1000支半自动步枪,而且机枪也可以提供。但是要预先支付5成的货款。”寺内正毅说道。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461章 乌克兰攻略 1

“这个生意做的不是很大啊,你可以拍板啊。“桂太郎还是能感觉到寺内正毅还在隐瞒什么。火炮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存在风险。步枪虽然有风险,但是金额不高,就这么点事,还有必要和我一个首相捣鼓?

“他想做长期交易,我们用黄金和橡胶支付,但是价格必须低于市场价,而他可以通过周转第三国为我们提供武器。”寺内正毅说道。

首节上一节33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