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242节

虽然谢林伯爵是名义上的最高代表,但是谢林伯爵对于金融了解比较有限,实际上这次金融方面的谈判主要是由劳拉女伯爵负责,而后者已经成为了巴伐利亚王室和奥匈帝国玛丽公主一系在金融领域的代言人。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599章 针锋相对 1

“对于贵国的关切,我们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贵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完成战备以便应对不可预料的未来,这一点我们十分理解,所以我们决定将每年贷款的金额提高到8000万美元,并保持期限不变。”短暂的寒暄之后,罗斯福提出了修正后的谈判条件。

“罗斯福总统,我们关心的并不是多少钱的问题,您应该非常清楚,美国即使把贷款数量翻一倍,我们依然有偿付的能力。我们缺的是流动资金,而在限定了不少物资只能从美国购买后,其实货币就只是一种符号了,即使我们要求每年2亿美元的贷款,德国依然有能力偿付,您承认这一点吗?”鲁普雷希特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德国有钱吗?如果说政府的流动资金可能少一些,但是如果说固定资产的话那可是相当多了,不要说国内那些了,即使单纯投资到国外的资产那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即使拿出其非常小的一部分也足够抹平美国人的贷款和利息了。

历时上,1900年,德国对外投资总额就有150亿马克!到了1911年就有350亿马克!虽然依然比不上英法这些老牌帝国,但是对外投资量也有英国的一半、法国的三分之二了,不要忘了英法两个国家可是几百年来的对外投资积累,而德意志帝国的对外投资是从第二帝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

而因为这个位面美德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频繁,德国在美国也有大量的投资,在战争时期这些资产完全可以用来弥补对外采购的费用,350亿马克也有将近17.5亿英镑,哪怕只有四分之一可以被美国人接受,也足够补偿美国人的贷款和利息了。所以,看样子美国人的风险挺大的,其实一点都不大。甚至还可以趁着战争时期低价收购德国在外资产。

“恐怕您和您背后的美国议会以及那些资本家们已经开始考虑在战争爆发后如何分配德意志帝国在海外的资产了吧?你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纸转让协议,你们就可以趁火打劫,然后以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从我们手收购各种资产。你们用一点点的流动资金来换取了美国经济的大扩张。这个道理我懂。”王子话语透出了一股浓浓的不屑。

“但是我们依然解决了贵国现在最需要的流动资金问题,这已经是很重要的支持了不是吗?”一旁的鲁特说道。

“有德意志帝国的海外资产做担保,我们也可以向贵国的财团和银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钱的话,这个谈判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吸引力。所以,我想谈谈别的。”鲁普雷希特盯着对面的鲁特说道。

“我曾经和鲁特国务卿谈过这个问题,我需要一个保证,一个切切实实的政治保证,在德意志帝国和协约国集团交战的时候,美国至少可以保持立,但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对于盟友来说最低的要求,您和您政府却一直没有给,你们在待价而沽,只要情况合适,利润合理的时候,你们会毫不犹豫的在背后捅我们一刀。也许不是您,但是可能会是别人。”

“大家都是政治家,我们应该清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吧?尤其是贵国,一个简单的民意和政府的更换都可以让以前的协议变成废纸。在经历了之前的事情之后,我对您和您的政府做出的承诺保持怀疑。”王子现在有些感谢那些波兰后裔了,因为他们给了****殿下可以质疑美国政府公信力的借口,而面对这样的质疑,罗斯福也无法反驳。毕竟没人能永远是总统。

“那您想获得一个什么样的保证呢?”鲁特说出这句话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带入了对方的节奏。

“一个让贵国无法承担的违约责任!我们在远东的殖民地在战后交割只是协议的一小部分,光这点东西并不能让我们感到安心,我要求美国给予我们的贷款其的一部分必须以黄金的形式支付!”鲁普雷希特说道。

“这不可能!”鲁特首先否决道,虽然这个年代依然是金本位制,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的黄金和贵金属可以和货币做到1比1的兑换,虽然理论上依然可以用纸币兑换相应的黄金,但是实际上这些昂贵的贵金属只是在平衡货币币值波动时才会动用,但是这依然不可否认,黄金就是财富的象征,1000万美元的美钞和1000万美元的黄金可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王子说的很容易,其实就是用大量的战略储备黄金作为两国信用的纽带,德国人自然不会用这些黄金去直接购买东西,至少和平时期是不会的,毕竟美元和马克在和平时期就是真金白银。

战时可能也会用一些,但是最关键的是,这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黄金本来就是一种保障,如果德国输了,那么这些黄金自然会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想让打得油尽灯枯的英法把几百吨上千吨黄金吐出来?想什么呢?而英法如果能获得这笔黄金的话,无论是英镑和法郎的稳定还是重新抢占失去的市场那都变得易如反掌了,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就必须指望德国胜利,至少也是战平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就算开战的时候不是罗斯福,换成某一个亲英法的总统,只要德国手握有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黄金[历史上2战爆发后,法国黄金总量也不过1500多吨。]。德国人只要自己不作死,美国是绝对不会和德国开战的,即使总统想打,议会也通过不了啊。这成本,这代价太高了!要是一意孤行的话,总统吃一发子弹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们不可能接受的。”罗斯福摇了摇头说道。美国人是抱着捡洋捞的想法做这件事情的,把德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吃掉,然后再顺道把德国在世界的固定资产投资吃掉,嗯,这就差不多了。至于德国赢不赢,美国人并不是很在意,至少大部分美国民众和资本家只是对德国保有好感。德国输了,美国情况自然不太好,但是战争美国人用一点点贷款就获得了大量收益,也算赚了,赢了的话,自然可以和德国一起继续挤压英法的生存空间。

感谢书友王耀的青年近卫兔、金螃蟹、flydragon、神前型熊子殿、兰泡温泉、、冷幻月、强林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求订阅求打赏~~~!

第600章 针锋相对 2

而且说实话,罗斯福对于德意志帝国还是很忌惮的,虽然这个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已经世界第一了,但是和后世相比还不是一个概念,精密机械和各种高技术的东西也玩的不怎么溜,和后世2战时美帝产能技术双王冠相比那是差远了!

这一点从机械出口角度就能看出来,虽然美国的工业在1战前已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但是出口量反而还不如德国,1913年的时候,德国机械产品出口总额达73840万马克,占到世界机械产品出口额的29.1%。而美国是68060万马克,大约是世界机械产品出口额的26.8%。而在化工行业德国的优势更是巨大,不要忘了,当时德国可是几乎垄断了世界所有的合成染料市场的!别看德国和俄国是敌对国家,在1战爆发前,就连苯类化工产品之类的化工产品都是从德国进口的。

所以说,美国人的工业主要体现在量上,美国那么大,资源那么多,单纯光靠采矿、钢铁工业都可以把美国的工业规模堆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要单纯看技术的精细程度的话,这时候的美国还是不太够看的。

所以,罗斯福巴不得双方打得惨一些,然后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而实际上不少美国实力派也都是抱着相似的看法的,说什么国与国的友谊?相信这个说法的人一般都会死的很惨。至少鲁普雷希特是不相信的。

“这是拿美利坚合众国的核心利益去赌博,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是欧洲的内部事务,合众国没有必要参加的这么深,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即使我同意了,议会也不会同意的,没有人会把自己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黄金作为普通货币交付给别的国家。”罗斯福说道。

“最关键的是,其的风险,如果合众国大量黄金储备转移的话,对于国内的金融稳定会有极大的影响,这对于贵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有很大的危险。不是吗?”鲁特国务卿说道。

“对我们当然有好处,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和协约国开战,如果我们从贵国购买东西的话,你们会收马克吗?同样的道理,你们会收英镑亦或者法郎吗?”鲁普雷希特反问道。

“不会,绝对不会!因为处于战争的国家的货币是不值钱的,他们的波动太大,而且一般会贬值,所以,为了保证你们的利益,你们只会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者资产抵押!”还没等鲁特说什么,王子就给出了答案。

“但是我们可以收美元。我们给贵国的贷款也是美元贷款!”鲁特说道。

“但是我们不可能只从美国进口东西,真金白银永远是最好用的。而且说一句不恰当的话,贵国从英法获得大量黄金储备之后,美元也可以多印一些了吧?在战争时期,贵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大量的黄金,贵国民间也有大量的黄金,只要不是来自国内的问题,在战争期间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动摇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实力的国家正在参战,没参战的国家没有实力。“王子没有丝毫的让步。

“我们的谈判似乎进入了僵局。贵国试图绑架合众国,而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罗斯福平静的说道。

“德意志帝国用贵国最需要的殖民地都无法交换贵国一个不支持协约国的许诺,既然如此,也确实没有必要谈了。钱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我想,德意志帝国在海外的各种资产已经能让我们获得足够的贷款了,我来美国的目的很明确,钱我们会找财团借贷,我之所以会和您坐在这里谈论这些,根本目的是政治!但是很可惜,我我无法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罗斯福用断谈判做威胁,鲁普雷希特也不介意,反正时间还长,而且正如他说的那样,德国从来没打算在美国政府这棵树上吊死!

就在鲁普雷希特****和罗斯福的谈判陷入僵局的同时,劳拉女伯爵和美国各大工业巨头之间的谈判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相对于锱铢必较的政治谈判,经济上的合作显然畅快很多。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关系了,而另外一方面是德国在战时开出的条件也让这些大财团无法拒绝!

而且在美国,不光政治家和游说团体可以影响政治,大财团和金钱的更是能影响政治的决策,而那些竞选总统的人有的时候可不管钱是从哪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他们只知道拿钱需要办事!

“我们对贵国在和平时期的支付和偿付能力没有任何疑问,毕竟无论是机械光学或者电器产品还是化工原料方面,贵国都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即使我们财团和贵国之间实施易货贸易也是可以的,但是关键是战时的偿付手段!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是我也学过地理,我也知道皇家海军的强大,而在战争的时候,英国一定会对德国实施全面封锁的,即使我们可以不考虑运输问题,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贵国的支付手段。”j.p摩根说道。

“我们有在世界各地的固定资产,我们的支付是分成两种的,一种是购买商品的照价支付,而另外一种则是友情支付,这一笔支付的总金额不下于10亿马克!而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合众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劳拉女伯爵笑着说道。

“10亿马克的各种资产,您不是在说笑吧?”一旁的洛克菲勒也有些惊讶了,10亿马克约合5000万英镑,换成美元也没有1.25亿了!关键是这是白送的!白送的!白送的!因为重要所以说三遍!而条件只是让美国站在德国一边!说实话,这点要求对于在座的数位财团老大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但是却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偿!

而且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些资产的送出,他们可以顺势占领德国势力撤走后留下的市场!这可比单纯的金钱更有价值!总量多是一个方面,但是同时分的可是各个大财团,这些财团之间可是有竞争的,你多拿一些,别人少拿一些,自己的力量就强那么一些,以后的博弈也会占一定的优势,虽然目前看来还没有落实,但是从之前的合作关系来看,这个事情还是很稳的。

第二更奉上~~~!本书到现在已经600章了~~~!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如何?!

第601章 他们必须同意

“所有的合同都会得到德国皇室和巴伐利亚王室的认可,他们不会随政府的更迭而失效,因为这笔资产并不是购买商品所得,贵方完全不用担心损失什么,难道不是吗?你们只用稍微释放一些影响力就可以了。”

“按照协议,在战争期间,我们将会把相关资产转移到一个基金会的名下,而这个基金会将有德方和各位一起掌管,到了基金会使命完成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些资源。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转移资产,也不用担心分配的不公。”劳拉伯爵最后说道。

”这个意见非常诱人。我原则上同意。”j.p摩根第一个表态,而随后和德国有密切粮食贸易关系的芝加哥财团也表示支持。再然后是梅隆和洛克菲勒。实际上作为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洛克菲勒还是十分犹豫的,可以预见的是,战争爆发之后协约国一定会从美国大量采购原油或者石油加工品。

作为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光吃一家怎么行,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吃了这家吃那家,两头都吃,如果有第三家介入,那么,最好把他们都吃掉才好,按照洛克菲勒的想法,光吃同盟国和协约国是不行的,如果美国能参战的话,不管是帮那一边,国内的原油需求恐怕是大增吧?

他原本是打算做一些小动作的,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没办法了,洛克菲勒财团实力确实很强,但是奈何对方人多势众啊!摩根财团第一个表态很正常,他们主要出售各种矿石,并且在非洲有大量的投资,德国无论如何都需要进口各种矿石,在美国政府的促进下,美国的矿石在德国市场上优势很大。

而殖民地的资产也让摩根财团和德国政府绑在了一起,一旦英法胜利了,摩根财团在非洲的资产恐怕也会被没收把?所以摩根财团没有别的选择。至于说英法从美国进口资源?这个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不太可能的,想想看,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家缺什么资源?在非洲有各种血汗工厂,黑人工人干活几乎不给钱,再加上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和世界金融心,英国人犯得着从你那进口资源?

即使到了2战,作为享受租借法最多的英国也大部分都是买工业产品和武器,如果非要说资源的话,那也是石油最多,至于从美国进口矿石?那还真没多少。

芝加哥财团的那些农场主们支持德国也是可以理解的,德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小麦和接近一半的大麦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来的时候或者说历史上的时候,德国的粮食进口大部分都是俄国,但是现在,有美德之间的贸易协定支持,也更为了打压俄国经济,德国的粮食进口开始转向了美国,俄国固然有地理优势,但是奈何美国的大农场和德国的大轮船以及贸易协定太给力了。

而且因为德国是一个王国联合体,各个王国都有土政策,从目前来看,芝加哥财团出口到巴伐利亚王国的粮食是非常廉价的,因为王子通过和德国政府的协商,以减少王室拨款为条件,降低了进入巴伐利亚王国的粮食关税,所以芝加哥财团对于巴伐利亚王国还是很有好感的,至于说巴伐利亚本地农民怎么办?要么去更赚钱的工厂,要么直接拿补贴种地……。知道历史的王子是绝对不会在粮食问题上省钱的!

梅隆财团支持德国也有必然的原因,首先他们在美国国内的石油市场占得本来就少,所以走出去是必须的,但是现在的石油可不是2战后的石油市场,属于工业血液级别的。看看现在世界上什么用燃油?除了汽车其他大部分能源都可以用煤炭啊。飞机?这是什么东东?战舰或者轮船虽然可以煤油混烧,但是人家8成以上的航程是烧煤的。也就高速段不得不喷油。汽车?这东西需要烧汽油,不对,不一定,蒸汽汽车也是火过一段时间的。

而且相对于各种摩根财团的各种矿产,德国其实也是不缺燃油的,只是德国旁边就是罗马尼亚,巴伐利亚在土耳其也是有油田的,而土耳其是同盟国成员,梅隆财团的优势并不大,所以他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不会放弃这个庞大的合作客户,而且有摩根和芝加哥财团打头阵了,梅隆跳出来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以上三个财团的表态洛克菲勒都可以理解,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杜邦财团也表示支持了。在这种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场合下,可不是政治上打个嘴炮,转过头不承认就可以的,既然大家要订立攻守同盟了,那么肯定会有相当的限制,任何背叛的行为都将成为大家共同的敌人。除非美国人这边都反水,但是反水的可能性几乎为0……。所以洛克菲勒的在快到最后的时候表态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大家都交底的情况下,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了……。

首节上一节242/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