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207节

第502章 炮兵和炮兵是不同的!

如果说航空力量培养可以披着一个“航空俱乐部”的幌子进行的话,那么装甲力量总没有办法了吧?毕竟前者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而后者带上了装甲和大炮之后,你说民用也不搭边啊。虽然普鲁士明面上管不了,但是暗地里也是挺惦记的,小毛奇如此,施利芬等人更是如此。施利芬还专门以德国总参谋部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去询问那些装甲部队到底怎么编制,并且明确表示,你巴伐利亚改换部队装备可以,但是你要是额外增加一个师以上的规模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

然后双方就一个师到底是什么规模打起了口水仗,这年代一个师的规模可是大小不一啊,比如说俄国人大概是2.2万人一个师,法国人是1.6万人一个师,除了巴伐利亚之外的德意志师1.7万人一个师。而巴伐利亚方面一个师的编制大概是2万人左右......。

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俄国人是因为步兵单位比较多,俄国一个师的下属编制是16个步兵营。而法国和德国是12个步兵营。所以俄国人虽然炮兵少一些,但是总人数依然搞出了一大截。

而巴伐利亚师就不一样了,巴伐利亚虽然也遵循德国师的编制,比如说一个炮兵连是6门火炮,但是这6门火炮没说是什么啊,德国一般师用的是6门75mm速射炮,每个师的速射炮和轻型榴弹炮的比例是3比1。但是这事放到巴伐利亚就不一样了,人家一个师的75mm速射炮和105mm榴弹炮的比例是1比1......。同样一个榴弹炮连的人数自然要比75mm速射炮要多一些。

作为普鲁士主抓军备生产的主管,小毛奇曾经算了一笔账,如果同样是一个师的话,巴伐利亚的炮兵战斗力至少要比普鲁士高3成足有,那可是105mm榴弹炮啊!而更大的战斗力意味着较高的后勤需要,在开始普及机动车的巴伐利亚军队,后勤部队因为车辆的使用人员反而有所减少。那么好了,除了炮兵增加人员之外,那么其它方面又拿增加人员了?

一般而言,德国骑兵团是分别配属给师的。普鲁士是这样,巴伐利亚也是这样。但是同样挂着骑兵的名字,普鲁士人骑的是马,巴伐利亚人坐的是车......。在搞出十几吨重的战车之前,巴伐利亚其实早就开始动心思了,他们将部分骑兵部队改成了马匹和装甲车混编的部队。来提高侦察部队的战斗力。编制上大体没变,但是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

当然,这个巴伐利亚军队一个师2万人的规模是小毛奇等人自己估计的,实际上巴伐利亚每年的军事报表上还是1.66万人左右。各个部队的编制大小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小毛奇等人都知道有猫腻,但是知道了,你也没办法,总不能派一批人去军队里一个个人去数吧.......。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如果说原来的时候,巴伐利亚使用的武器至少在德**还算有迹可查,还算体制内的话,那么你突然在军出现了一堆十几吨重的家伙的话,这又算什么?你要是一个师装备一个装甲团的话。那无形之你又扩军不少了,虽然普鲁士总参谋部管不了你太细,但是人员一下增加上万那也是绝对不行的,否则的话,王子直接扩充基层部队规模就行了,那还用那么费劲的和德皇讨价还价?

除了王室直属的部队之外,如何给这些铁家伙一个名分以便塞进部队之,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这一次,王子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他声称这些东西应该隶属于炮兵!一般而言,德军一个师理论上拥有14个炮兵连,一般而言是9个75mm速射炮炮兵连,3个105mm轻型榴弹炮炮兵连和2个150mm重炮炮兵连,每个连6门炮。

而鲁普雷希特王子的安排是这样的,巴伐利亚军队不是有12个轻炮连吗?其105mm轻型榴弹炮连的数量是6个,这个目前暂时不打算改变,但是6个75mm速射炮连要改成突击炮兵连队,简称突击炮......。按照王子的话说,他们不过是把用马匹和车辆拖曳的36门速射炮换成了自行的速射炮而已......。管子总数保持不变,这个不算违规......。

“卧槽,这好有道理,我居然无言以对了......。”当施里芬伯爵看到了所谓的突击炮兵的说法之后也瞬间傻眼了。而当一旁的小毛奇看到这份件之后,他只是对施里芬伯爵报以少见多怪的眼光,因为这些能够给他看到的件所说的事情和自己件看到的事情相比那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啊!

因为在王子给小毛奇的信,这位王子提到了一种专门给150mm加农炮和210mm重榴弹炮使用的“履带型重型牵引车辆”虽然王子没有明说这个东东到底是啥东西,但是他在信提到了一点就是这种牵引车辆使用的底盘和突击炮的底盘完全一样,“拥有很好的越野性能和改装空间。”

当小毛奇惊讶的质问王子为何这样肆意妄为的时候,这位王子十分明确的说道,给小毛奇的信内容同样出现在给德皇的信,在增加德意志军力的问题上,德皇和巴伐利亚以及小毛奇等人的看法是一样的,他们拥有共同的敌人——普鲁士容克贵族保守派系。后者把持着德国总参谋部,这个把持可不是你换个人就可以了。即使小毛奇上台,也无法彻底改变整个局面,毕竟尾大不掉和阴奉阳违在国外也是有的。

而在面见德皇的时候,小毛奇也曾经以非常隐晦的方式提及这些事情,德皇一方面表示了对巴伐利亚行为的理解,同时也表示普鲁士军队不应该在这次变革落后,于是,最终才促成了小毛奇这次以私人身份前往巴伐利亚的计划。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毛奇会在施利芬退休之后接任普鲁士总参谋长之位,而到那时候普鲁士也可以推进一些军事改革了。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慢慢游k的打赏~~~!以及书友邪神v逆天、去死团团员、hongye4465、xiongxj11、星空封印的月票支持~~~!我能告诉大家昨天三更新增订阅比前天两更还少近400吗--!

第503章 近乎无解的西线

小毛奇的到来可以看作是德皇对巴伐利亚引领的这次新的军事变革的一个检验,如果效果真的有王子诉说的那么好的话,那么德国央政府将认真考虑这些事情,而作为回报,巴伐利亚在未来将获得注入拥有更大的编制、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一些行使其它事情的便利[比如说由王子负责东线对俄作战。]而如果失败的话,那么失望的德皇很有可能会终止一切改变。毕竟巴伐利亚的一些做法已经是在打擦边球了,如果德皇再不支持的话,王子的计划面对的阻力会非常大。

所以说这一次,王子一定要让小毛奇看到希望。并且告诉他身后的德皇,跟着自己混未来好处是大大的!但是同时又不能让他们看到一切,毕竟有些东西现在还很不成熟,比如说飞机。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如果普鲁士过早的将其纳入到管辖之的话,巴伐利亚的空军规模一定会受到影响。

“如果,一切都按照你设计的去做的话,你有几成把握可以快速解决西线的法国。”让王子想不到的是,在应付毛奇之前,自己的叔叔首先就提出来一个非常针对性的问题,那就是这套新的思路能否让德国干净利落的赢得战争。

“难,非常难。”王子想了想说道。2战的德国轻易的一****死了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这次成功震惊了世界。虽然王子也在搞坦克,搞飞机,但是论及核心思想却和历史上德国陆军2战时的闪电战完全不同。如果说2战的德国装甲部队是一柄利剑,在空军的掩护下快速的分割对手的防线,然后尽可能的向纵深发展。以吃掉对手的重兵集群为目标的话,那么这个位面,王子的装甲部队其实更像是磨盘,一点点碾碎对手。

“原来你和我说过的战术思想非常先进,装甲部队和骑兵不断的深入,将支离破碎的对手交给后方的步兵集团。不断的突击,让对手根本没有重建防线的机会,我曾经自己考虑过,并且组织过几次推演,感觉这是我们唯一能够快速解决西线的战法,而如果能解决法国的话,我们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甚至说解决了欧洲问题都不为过。”亲王有些失望的说道。但是依然没放弃。

“您真认为凭几百辆坦克就可以打败一个陆军强国了?开什么国际玩笑?”王子苦笑道。即使德国人能够逆天凑出1000辆所谓的各种坦克又能如何?即使德国再开挂,弄个金手指,搞出十几万辆各种汽车运输燃油又如何?闪电战是2战德国搞死法国的大招,但是如果认为闪电战的胜利只依靠坦克就能赢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看看历史上德国人开战时的阵容吧,德国在对法国作战前,一共只拥有10个装甲师,而且这10个装甲师大部分还都是1号、2号这些小豆坦克。所有这些坦克加在一起也不过2500辆。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差一些。同时期英法两军的坦克总量有2700辆左右,其还有德国坦克很难对付的b1坦克和玛蒂尔达坦克。德国人诚然有战术理论上的优势,但是光依靠10个装甲师和7个机械化步兵师想要长驱直入那还真是做梦!

而实际上,德国陆军之所以能够快速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空军的帮助,1940年4月的时候,德国空军已经拥有1620架战斗机,419架俯冲轰炸机,1726架轰炸机、46架对地攻击机,671架侦察机,外加466架的运输机......。法国人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脱德国人的空侦察,而不大的面积上3000架以上的各种飞机每天狂轰滥炸疯狂攻击之下,法国人怎么可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同时期法国空军才有1648架作战飞机,其战斗机946架,轰炸机更是只有216架......。先不说质量上法国人也就有最近的d520可以和bf109打打,数量上就差了相当一截。当然,英国皇家空军飞机数量不少,但是考虑当时喷火悲催的航程,基本上也就驻扎在法国的飞机能勉强用一下,而同时期英国皇家空军全部各种飞机加一起也不过1800架。数量上和德国人轰炸机数量差不多......。

也就是说,依靠德国空军的帮助,600多架侦察机可以清楚的掌握对手的动态,1000多架战斗机可以稳稳的压住对手的空军,另外将近2000架各种轰炸机和攻击机可以轻易的将道路上、阵地上、掩体所有碍眼的东西逐渐清除掉,正因为有绝对制空力量,所以德国区区10个师的1号、2号、3号、4号才可以轻松的长驱直入。这些翱翔在天空的第三帝国之鹰们就已经为装甲部队提供了需要的火力支援和火力遮蔽。这个情况,2战可以这样打,但是1战绝对不行。

[说明一下,这是双方飞机的保有量,不一定是一线就直接使用量,毕竟作者君没法把英国人和法国人那些飞机用了,那些飞机没用都查出来......。]

没有足够强大的空军如何打乱英法的部署?没有足够强大的空军,如何让数百辆坦克面对1000个连的75快炮?没有足够的空军,那些要塞只能用重炮一点点堆死。而每一门攻城炮的运动和架设都是需要时间的。看看2战德国陆军高歌猛进的时候那一次不是空军占优?而1战,空军开始不行,那不是给钱就可以解决的,而是科技树太难爬啊!空军在1战初期还没有成为一种可以严重影响战争天平的武器,至少在技术装备众多,兵力密度极大的西线是不行的。

开两个挂的情况下尚且不行,那么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的话,成功的可能性更小,首先,普鲁士军团在开战前能装备多少坦克都是个未知数。其次,普鲁士军团能在容克贵族的抵制下装备多少卡车是另外一个未知数。王子管不了普鲁士,只能管自己,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王子真的负责东线的话,西线普鲁士能有历史上的表现就可以了,等到东线打完后,就准备求和吧......。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79章 注定失败的计划

“如果阁下需要的话吗,在德皇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仔细的探讨一下这个计划,在您了解之前,就否认这个计划并不好。”伯爵说道。

“相关的演习计划和兵棋推演的资料我看过一些,这份计划确实是一份堪称完美的兵棋推演,在演习也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在实际意义十分有限,因为它太苛刻,太复杂了,以至于根本无法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我相信国内的铁路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问题是,您如何保证部队可以成功的接收比利时和荷兰的铁路系统?您又如何保证铁路部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理工作?面对塌方的隧道和炸断的桥梁,您打算怎么办?”鲁普雷希特问道。

“我们准备了60个连以上的铁道兵连还有民用铁路的修理人员,他们将伴随部队前进。”施里芬说道。

“破坏速度远比推进速度快,而且比利时的要塞也会延缓我们的推进速度。即使我们可以勉强接收部分铁路,等我们跨过比利时之后,疲敝不堪的军队恐怕就要面对法国人的主力了。”王子摇摇头说道。

“法国人不会知道我们的计划的,他们的主力应该集在左翼。而我们只用少量的兵力就可以拖住对手,即使暂时损失一些领土也没关系。”施里芬反驳道。

“这只是理论计算,你能想象有一种专门破坏铁路的列车,可以以每小时25千米以上的速度将整段路基彻底摧毁吗?如果战争开始的话,估计比利时国内3000千米的铁路线我们能够成功接受的不会超过800千米,而对于这个问题您如何解决?60个铁道兵连队可以在多长时间内修复这个铁路线?”王子问道。

“而且即使一切都顺利,在我们成功的通过了比利时,那么从法国和比利时边境地区进入巴黎的最后一段距离怎么走?这段距离平均有80到120千米左右!没有铁路,只有公路,所有的部队、给养和弹药武器都需要用公路运输。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大兵团每天前进的极限距离是25千米以内。那么你告诉我,这个又该如何解决?”

即使德国人的战略意图隐蔽的再好,即使法国人再迟钝,当德军主力越过比利时之后,法国人肯定已经发现了德国的战略企图,然后有充分的时间来利用铁路线完成部队的调动。历史上双方在边境地区的交战以法国人的失败而告终,但是法国主力军团损失并不大,甚至连小毛奇都承认,法团主力尚在,因为如果是德国获得决定性胜利的话,那么应该抓住大量的俘虏,但是实际上很少。

而法国人的阻击成功的拖慢了德国人的步伐,同时消耗了德军的给养。有人说随后的马恩河战役救了法国,其实即使德国人挡住了法国人的反击,筋疲力尽的德团依然会选择撤退,缩短补给,因为他们的车辆损失一半以上,能用的战马也急剧下降,而此时比利时的4000千米铁路线才恢复了600千米,43座大型铁路建筑只有3座修复完成,没了补给的德军必须撤退。

而且历史上一战的施利芬计划是经过修改后的,左右两翼的兵力比例从原有的15比100变成了42比100。有人说小毛奇把施利芬计划的精髓给改没了,其实仔细研究一下战史和后勤情况的话就可以发现,马恩河战役的失败不是兵力不够,而是部队太过疲劳。

纵然有更多的军队又能如何?没有足够的运力把他们运往前线,运过去之后也没有足够的补给,而且小毛奇在修改施利芬计划的同时也缩小了攻击面,放弃了对荷兰的攻击,这就意味着不用考虑对付荷兰本土的9万部队。至少节省了2个军的兵力,而在发动攻击后,经过协调的德国本土运输线也没在运输兵力方面出现延误,攻击面太窄不够部队展开的情况也不存在。

所以说,小毛奇的计划其实比原来施利芬的计划更合理,小毛奇的计划都失败了,那么施利芬的原有计划更不可能成功。相对于纯作图整出计划的施利芬来说,小毛奇还是意识到了后勤对于军队的限制,并且极力改善了,不过可惜的是,他是在和这个时代的限制作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也许有人又要问了,为何小毛奇明知道这个计划可能失败,却依然坚持这个计划呢?这个问题王子没法回答,不过从目前来看,极大的可能是德国人对俄国这个庞然大物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他们不怕法国,但是惧怕俄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北极熊给人一种无法战胜的感觉。以至于德国人根本没想过先打趴下俄国然后再解决法国。

同时一种速战速决的思想弥漫在德军高层,他们将战争看成了一种短时间内的交手。没有意识到总体战的重要性,后来鲁登道夫意识到了,德国1战也算拼的油尽灯枯了,但是结果最终还是失败了,1战开始前,德国一直认为战争将在3个月内结束,但是实际上,整整打了4年!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个在演习都已经验证过了,铁道兵部队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施利芬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不用问,今天开会的内容在不久之后肯定会出现在德皇的桌面上。

和威廉二世的半吊子军事水平不同的是,眼前这两位一个资历比自己还老,一个是进入80年代后,德国陆军唯一制定过实战战略的人。蓝色军团打得不错,背后的王子功不可没,这不是你能无视的。如果自己不能给出要给解释的话,那么皇帝对施利芬计划的怀疑会更加严重。

“而且阁下对军队需要的弹药和补给的估计太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您的计划,炮弹备弹量是普法战争的三倍。但是实际上在远东那场并不激烈的战斗,每一门火炮的弹药消耗达到了普法战争量的5倍左右!而如果考虑人数变化的话,一旦再次开战,子弹的消耗总量将是普法战争子弹消耗量的15倍左右!你计算的基础就有问题。”王子随后补了一枪。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504章 排练

“这就是我们目前所有的胡蜂式突击炮?”在铁堡的演习场上,王子指着远处零零散散的9辆战车说道。

“是这样的,这9辆除了一辆是准备装备电台的指挥车之外,剩下的8辆分属三个不同的型号,其两辆是最初的原始型号,另外5辆是改进后的,其3辆是增加了正面装甲,还有两辆胡蜂突击炮c型则是换装了新式发动机。当然,重量业逐渐增加到了19吨。”迈巴赫说道。

首节上一节20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