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79节

“就是他了,如果意大利人需要的话,我会推荐他们购买这款战舰的。”汉密尔顿勋爵点点头说道。

“对了,据说海军大臣先生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还订购了一款玩具,那才是未来皇家海军的坚力量,据说被称为一切巡洋舰的杀手,是这样吗?”正事办完之后,放松下来的汉密尔顿勋爵突然问道。

“是有这么一个计划,据说要装备12寸舰炮,排水量和外形比战列舰都要大,它们拥有战列舰级别的火力,但是航速足以超过现有的所有巡洋舰,火力上和航速上足够压制德国人的美因茨2级装甲巡洋舰。而防御虽然较为脆弱,但是也可以抵挡现有的12寸舰炮的攻击!”胡德校想了想说道。

“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吗?”汉密尔顿勋爵问道。

“您是打算看哪个设计方案?所有的预案都在讨论,我甚至不知道有几个预案通过了外围的选拔。他们还在设计师的绘图板上,我估计这些战舰服役要经过至少3年的时间。”胡德校说道。

费舍尔爵士如同历史上一样开始琢磨着战列巡洋舰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美因茨2级装甲巡洋舰其实已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战巡了,而费舍尔也明白单纯依靠同级别同吨位的战舰想要压制这款设计上已经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的战舰十分困难,所以他决定建造一款可以终止一切装甲巡洋舰的终极快速战舰!这就是后世的战列巡洋舰!

英国人研发战巡的时间要比历史上早一些,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什么提升,依然是防御装甲巡洋舰的6寸侧弦装甲,以及呈四边形布置的4座双联装12寸主炮塔,以及蒸汽轮机。

“能说说那些绘图板上的巨兽吗?汉密尔顿勋爵问道。

“装甲会保持不变,动力会采用新式蒸汽轮机,这些新设备在海军的实验船上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可靠性和经济性更好。最大的改进是火力,我们可能要在这艘战舰上装上超过一打的9.2寸炮后者6门以上的12寸炮。”胡德校想了想说道。

“一打以上的9.2寸炮?那它的火力比敏捷还要厉害!”汉密尔顿勋爵有些吃惊的说道,他没想到这位新上任的海军大臣居然会有如此的魄力。“这艘战舰的吨位一定不会小。说不定会破纪录的!”

“其实费舍尔先生还是在两种火力选择之间犹豫,如果意大利人真的要从我们这里购买战舰的话,也许实战会告诉我们哪种选择会更好。”胡德少校说道。历史上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曾经出现过一个装备了16门9.2寸炮的方案,这说明在战巡最初的设计方案,英国人还是较多数量的口径火炮和较少数量的大口径火炮之间徘徊。当然,最终他们选了后者。

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无敌号建造的同时,以米诺陶为首的末代装甲巡洋舰也在建造,甚至后者完工时间更晚,这就和无畏号建造的同时,英国人的末代前无畏纳尔逊级也在建造一样,财大气粗的英国人始终在做两手准备,新的创新能成功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不成的话,还有旧式战舰撑着!

“好吧,我们可以先给意大利人提个醒,看看他们该如何处理,是提前发动战争呢,还是等到从我们这里买到战舰再进行,我很想知道这次意大利军力到地如何,是否真的值得我们拉拢。”汉密尔顿勋爵最后说道。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

第430章 备战 1

在维也纳郊外的一座兵营里,驻扎着陪同王子一起来到奥匈帝国的巴伐利亚近卫团和另外2个皇家骑兵连。这支部队的作用不仅仅是给王子撑门面,同时,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将携带武器弹药作为巴伐利亚派往利比亚的先遣部队,而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卡尔校正在做出发前最后的动员!他们这次面对的将是一个欧洲列强。考虑到补给的困难,他们的准备工作必须相当细致!

这次带来的车辆虽然没有拖曳火炮等重武器,但是同样携带了大量的弹药,同时因为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军工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接,部分武器可以使用奥地利的弹药和配件,虽然弗里茨对这次战争态度冷漠,但是在王子表示愿意照价购买之后,奥匈帝国也愿意为这支远征军提供弹药。

“连同骑兵在内我们第一批一共有1500人,考虑到弹药补给的困难,我们携带的75mm火炮数量很少,只有4门,主要武器以机枪和迫击炮为主,我们连同备用的机枪一共有120挺,还有20门60mm迫击炮、20门82mm迫击炮以及12门120mm迫击炮。”当鲁普雷希特王子亲自来检查备战情况的时候,卡尔校将携带武器的清单汇报上来。

自己一个团的兵力自然用不了这么多武器,实际上1战开始的时候,德国一个师也没有120挺机枪,据说整个西线爆发时德军集的机枪数量也不会超过2000挺。这些武器很大程度上是给部分土耳其军队准备的。

“那相关设备呢?”王子问道。按照历史上意土战争,双方直接打了1年多的时间,自己带过去如此多的机枪和迫击炮想要靠战前运送的弹药撑下去恐怕有些困难,所以这一次卡尔校还要带上一条建议的子弹复装线、简单的枪炮修理设备以及零配件。

为什么带那么多迫击炮?原因很简单,炮弹生产简单啊,廉价的生铁就可以制成弹壳,爆炸后产生的弹片一点也不比铜弹壳差。如果没有无烟火药的话,黑火药也能凑合当发射药用。射程近一些,换一套炮表而已。凑合着用吧。

“根据您的想法,我们已经设计出了两款简易的四轮马车用来运输机枪和迫击炮,而相关的订单也已经发下去了,他们将以普通马车的名义在埃及生产,然后通过特殊通道运过来。”卡尔校说道。

实际上这种马车并不像普通的运货四轮马车那样,它其实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个装载着弹药和维修工具的前车,以及一个装备着机枪的后车,后者通过链接设备搭在前车上。

一挺新式的mg98式机枪被固定在后车上,机枪通过枪架几乎和车体联为一体,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卸下来可以按上普通的三脚架。

“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这辆后车就是一个可靠的火力点。”卡尔校走上前说道。他打开机枪右侧的一个盒子,从拽出一条弹链。“车体内部右侧的弹药箱至少可以装下2000发子弹。

“左面是冷却水箱。我们用一根导管直接和机枪的冷却水桶相连。里面有大概50公斤水。”说完卡尔校又打开了左侧的冷却水箱子。mg98和历史上的德国人1战大量使用mg08型机枪使用同等大小的冷却管,装满后需要4l的水。

机枪这种东西除了消耗大量的弹药之外,同时也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液[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尿......。]这个位面上的mg98机枪是仿制英国人威克斯机枪,在保证较轻的重量的同时,也把浪费水源的问题继承过来了。

根据卡尔校等人的实验,在外面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连续射击500发到600发子弹就会让机枪冷却水桶水沸腾,温度高到了可以煮鸡蛋......。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愿意松开扳机的话,那么平均每1000发子弹将蒸发1.5品脱的水。[1品脱约等于0.57l水]并且长时间的射击会导致枪械损伤。

如果是在普通环境,这个水源消耗虽然会很麻烦,但是距离致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一次,蓝色军团要去的地方是北非啊!水源问题就很严重了,为何非要弄这款马车?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证人员和机枪的水源!

卡尔校在了解了情况之后还怕50kg的淡水不够用,希望量产版机枪马车的储水箱能有80kg以上.......。mg98型机枪的冷却水可以顺着一个胶皮导管重新进入另外一个水箱,这个是冷凝水收集箱,用来尽可能的减少水源的浪费。

“这个车体后面的挡板似乎可以向上翻转?”靠近马车车体的王子好奇的看了看挂在车体后面的一块钢板说道。

“是这样的,在进入战斗位置后,这块钢板可以上翻作为机枪射手的护盾。而且这辆后车有独立刹车设备,只要拉起刹车,然后将支架打开,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设计平台。”

“让我看看你们的迫击炮。”王子对这款机枪马车还算满意。

“如果是60mm和82mm迫击炮的话,直接使用同样马车就可以了,甚至60mm迫击炮可以轻易的从车上卸下了射击。而82mm迫击炮的底板就是车辆本身。炮身也固定在车上。最麻烦的是120mm迫击炮,这款火炮自重就达到了225kg以上。所以我们为它安排了这个。”

卡尔校指着远处那个建议的炮车说道。一般而言所谓的炮车都至少是4匹到6匹马。但是为了机动灵活,所有的马车都是以双马为标准,这就要求整个马车的重量必须尽可能的低,前者加后车的重量最好在800kg以下,要知道,一门120mm迫击炮的重量就有225kg。所以卡尔校干脆直接在火炮两边加上2个轮子直接当后车,前面弄个连接杆和弹药车相连了事。

一发120mm迫击炮的炮弹重量高达15kg,一辆双人马车除了携带一门火炮之外,还需要携带25发迫击炮弹和相应的******,这已经几乎接近了马车携带辆的极限,毕竟你也不能指望非洲的道路情况有多好。

“我们的大部分武器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无法让进攻的部队同样获得足够的火力掩护。”踌躇了一下之后,卡尔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疯的影子、渔夫之、贰零壹叁丶伍月、海有边的打赏~~~!以及书友追猎者阿尔法、linar、肥猩、徽葛子0015、飞翔宇宙间等书友的月票支持~~~!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431章 备战 2

“难道使用60mm迫击炮和掷弹筒还不能满足你们的需要吗?”王子好奇的问道。巴伐利亚军团装备的96式60mm迫击炮是标准的连级装备,战斗全重22kg,可以把1.5kg的炮弹打出1200米的距离,而掷弹筒更多到了每个班一具。而且还可以使用普通手榴弹作为弹药。按说这个火力密度应该够了。

“60mm迫击炮用来对付不太坚固的掩体是很好用的,但是面对大量的步兵还是用机枪更好,冲锋枪,我们也装备了几把,但是这东西更多是用在近战,从500米到200米的距离上我们的火力始终欠缺。”卡尔校说道。

迫击炮是不错的支援武器,但是不可能什么事都用迫击炮解决,这种武器简单,投射量大,但是精度也比较差,摧毁相同的目标需要消耗的弹药会更多,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进攻的部队需要持续的火力封锁对方不易被摧毁的火力点,或者压制对方步兵的反击,而这一点迫击炮是不好用的。因为进攻的时候,步兵小队根本带不了多少炮弹,而且一个连只有2门!

至于掷弹筒这东西确实增加了步兵班火力的灵活性,是个好东西,但是对于这个比迫击炮还要简单的武器想要有多高的命那就真难说了,60迫击炮好歹有瞄准镜,掷弹筒就一个标尺,一般还没有炮架,老兵能保证200米的命已经相当不容易了,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从500米到200米,火力怎么解决?一个连不能都靠两门60迫击炮吧?

卡尔之前想过用mg98型机枪伴随步兵前进,但是这东西还是偏重,带上冷却水光枪体重量就高达18.3kg.......。而三角架的重量更是高达22.6kg。而且为了保证机枪的持续射击,你还需要带上大量的冷却水。而非洲的环境,你懂的。这重量加着加着就超标了。

一般而言,按照巴伐利亚军团的规定,想要移动一挺mg98型机枪至少需要4个人,主射手带着三角架,副射手拿着机枪枪体,三号射手带着水壶和500发帆布子弹带[实际上这点水和这点子弹根本不够用]。而四号射手带着工具和备用的枪管,没错,你没看错,水冷机枪也需要更换枪管的,按照历史上英国机枪组的经验,实战最好打掉5000发到6000发子弹后就更换一下枪管。

想象一下,4个人背着这么多东西吭哧吭哧的行走在战场上,而架好机枪后,所携带的弹药只能打一分钟,这是多么坑爹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一般来说,机枪组还需要在增加3个人,这3个人都是负责运送弹药和淡水的!而且一个250发的弹药箱就重达10kg。即使再加三个弹药手,携带的子弹数量也就是再增加1500发左右。

mg98型机枪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终归还是属于野兽级别的,重量太大,消耗太大,火力持续性很好,但是对于伴随步兵进攻来说意义有限。毕竟伴随步兵进攻要求是你能跟得上步兵分队,没让你蹲一个地方就打半天。

“我们曾经做过实验,把三角架去掉,使用两脚架,然后使用更小的水桶,我们最终的将整枪的重量降低到了19.5kg左右,一个人勉强可以带的动,但是机枪射击并不稳定,因为水流在冷却桶运动会造成机枪晃动,而且两脚架也不是很巩固。当然,用水量依然是个大问题,3l的冷却桶需要你更加频繁的更换冷却水......。”卡尔校指着旁边的一挺经过魔改之后的mg98型机枪说道。

“我记得你应该见识过一款使用风冷桶的机枪吧?”王子对手下示意了一下,几分钟后,一挺外形酷似历史上的刘易斯型机枪的东西摆在了卡尔校面前,对于剽窃上瘾的穿越者来说,这款名为1号实验型机枪的武器是他另外一款剽窃英国人的作品。这款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轻,算上机枪上部的47发弹鼓也就15kg,一个人都可以端起来射击,

“这款机枪很不错,重量上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唯一的感觉就是射击手感不好,而且容易出故障。”卡尔校脸微微一红,他是去参观过普鲁士军团和俄**团的,老实说,巴伐利亚军团的装备已经够人性化了。机枪重量几乎是所有军队最轻便的,mg98型机枪比德国陆军使用的mg97型机枪至少轻了三分之一以上!普鲁士军团使用的机枪完全就是历史上mg08型机枪的翻版。

当一名普鲁士少校看到巴伐利亚的mg98型机枪后,惊呼他简直一个人就能拎起这挺机枪![不包括冷却水,不包括弹药。]并且在拆开携带之后表示,巴伐利亚的兄弟们简直太幸福了。不但重量很轻,而且专门设计的携带工具让机枪的重心和人的重心几乎一致,行走非常方便。

也许是因为鲁普雷希特王子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太好了”,让士兵逐渐挑剔起来,在讲求武器威力和性能的同时,还是追求卓越的人机性能。而此刻,卡尔校正拿着这款机枪给王子解释,这东西有啥不好用的。

“前面的抽风管的重量有些大,所以射击的时候有些头重脚轻,而且里面的结构很复杂,一旦进入灰尘或者砂砾会造成效率的下降,甚至完全失效。上部的弹鼓不错,但是装弹比较麻烦,而且枪支重心不好。射击的时候整个弹盘是转动的,影响机枪的稳定性。这挺机枪的机匣部分是密封的,如果进入灰尘和砂砾的话,我们很难清理。”卡尔校说道。

“这......。”王子真想说一句,爱用用,不用滚......。哪款武器没有弱点?想找点毛病不容易?世界各国还不是继续使用?再说了,刘易斯机枪已经很良心,你这样做有挑刺的嫌疑啊!王子心疯狂的吐槽道。

首节上一节17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