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74节

“嗯,不错,学的挺快啊,要是这样的话,慕尼黑级装甲巡洋舰很快除了以后留作纪念的慕尼黑号之外,恐怕很快都要处理干净了吧?”王子心腹诽道。美因茨号出来不久就战沉在东海了,可谓是“出生入死”。另外两艘同级舰在新的装甲巡洋舰服役之后就卖给了清国,再转卖一艘的话,那就是4艘了......。

“单纯一艘慕尼黑型装甲巡洋舰没什么用处。最多只能吓唬一下意大利人。实战方面的作用很小很小。”王子摇摇头表示反对。

“我们就是打算让土耳其人能够吓唬一下意大利人。您不能指望土耳其在海战上打赢意大利海军吧?这并不现实。”提尔皮茨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我们只是想让这艘战舰留在港口内部,在意大利人打上门的时候能够震慑一下就可以了。而且土耳其能筹集到的资金也只能买这样一艘战舰。”

“海军如果不能出港作战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如果舰队出海而不能获得战果,那么土耳其人浪费几十万英镑获得的战绩又有什么用处?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意大利放弃打土耳其的打算,而不是去处理一艘陈旧的战舰!”王子不满的说道。

“那您的意思呢?战列舰显然不可能,它们是德国海上力量的支柱,而如果慕尼黑级装甲巡洋舰不行的话,那就只有从4艘美因茨级装甲巡洋舰选择一条了。最为关键的是,土耳其人并没有能够驾驭这艘战舰的军官和士兵。”提尔皮茨顿了顿接着说道。

“您不会打算让德国舰队去代替土耳其人作战吧?我们并不是舍不得一艘战舰,但是德国绝对不能走到台前来,这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我们可以把战舰卖给土耳其人,然后把大部分德国人都撤走。”王子说道。

“那谁来驾驭这艘战舰?”提尔皮茨追问道。

“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还有土耳其司炉工!有些美国人也是可能的。”王子笑着说道。

“您的意思是让奥匈帝国插手这件事情?”提尔皮茨一脸震惊的问道。“他们会这样做吗?”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为什么不能?这就要看土耳其人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王子笑着说道。

“那购置舰船的资金怎么办?”提尔皮茨还是不想放弃。

“那就只能交给德皇决断了,是给土耳其提供部分贷款,还是租借,或者是其它什么方式。”作为执行者,永远不要把所有事情的决策权都攥在自己手,王子殿下果断将这个皮球提给了德皇,让他自己决断,当然,说实话,王子也不确定,这位皇帝陛下到底会怎么处理。

而出乎鲁普雷希特王子和提尔皮茨预料的是,原本认为德皇即使会同意,也会十分纠结,毕竟这是一级新式装甲巡洋舰,在一年前还给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现在突然要低价出售或者出租,德皇心会十分不满,但是实际上德皇答应的非常痛快,同意土耳其用德国贷款购买战舰。提尔皮茨曾经事后专门询问德皇为何同意。而德皇的回答十分干脆

“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新玩具了,还要旧的干什么?”德皇如是说。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慢慢游k、渔夫之、开心雄军、小人物跟班的打赏~~~!以及书友日眠动物、小三、hlmdyf、挖煤小能手、开心雄军的月票支持~~~!昨天作者君刚刚停止了反盗版,订阅立即跳水500.....。这是闹哪有呢--!今天继续三更~~~!!!!!

第419章 涌向维也纳的滚滚铁流

“如果你不站在滚滚的车流面前,那么你永远无法体会到其蕴含的力量和所带来的震撼!整整280辆各种汽车和装甲车拍成了一条机械铁流从宽阔的道路上流过。这些车辆搭载着士兵和装备,每小时可以行进25千米左右!他们一小时走的路程就相当于一支步兵部队一天行走的距离!”负责陪同鲁普雷希特王子前往维也纳的奥匈方面代表丹克尔将军在日记这样写道。

“好了,准备出发吧,丹克尔少将,我想这一段旅程会给您留下一段深刻的影响。”在王子的邀请下,这位来自奥地利的特使可以和王子一起搭乘同一辆轿车。这是一辆特制的轿车,绝非现在的量产货色可以比拟。即使已经稍加修饰,但是这位经验丰富的军人依然可以看出这辆车的整个车体都是用厚重的装甲板围成。

这是一辆防弹车,受到历史上刺杀费迪南大公事件的影响,王子认为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一号人物,敌人和朋友一样多,要是万一出去的时候,遭到了枪手刺杀那怎么办?一发子弹就可以让王子几十年的努力化为泡影啊,在自己的安全方面,王子是绝对不会放松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辆重量达5.5吨,4开门,豪华防弹车。车体大部分都是用厚度7到8mm的装甲钢制作的。并且使用了80马力的发动机。轮胎使用的也是实心轮胎。

“这支车队的规模真是庞大啊。”丹克尔少将看着首尾足有8辆轿车,以及后面的10辆运送侍卫队的卡车后说道,对了,首尾还有8辆装甲车开路和殿后。这种装甲车装备了两挺机枪。在巴伐利亚国内被称为鼬鼠式装甲车。负责部队的侦查。

“我想阁下似乎理解错了,这只是一部分,我的幕僚和亲卫人员乘坐的车队,就在距离这里10千米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大部队,我们将和他们汇合,前往维也纳。”王子颇有些自豪的说道。要论出行的逼格,自己这一次也算欧洲贵族的头一份了,德皇一次重要宴会,2000多名贵族和侍者驾到欢迎,规模是大,但是缺乏内涵啊。看看自己。嗯,铁血、雄壮、碾压一切啊!

当一连串灰黑色的身影出现在丹克尔少将眼前的时候,他才知道所谓的大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概念,200多辆各种车辆组成长龙排出了4千米的阵势!也多亏这几年巴伐利亚政府有钱了,这次王子选择的道路是一条双向4车道的高标准公路,否则这个车阵会更加漫长。这条灰色巨龙此时蛰伏在地上就让人感到震撼和恐怖,他难以想象,一旦动起来的话,那将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

“怎么能用到如此多的车辆?”丹克尔少将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说道。

“一个近卫团的兵力,他们将携带自己的礼仪用品、补给品前往维也纳,我将这次出行同时也看成是一次拉练,我想知道,这样一支机械化的部队到底能走多快,不过可惜的是,根据两国之间的约定,我们不能携带重型武器,否则的话,这次演习会更贴近实战。”王子笑着说道。

“一个团,全部乘坐机动车辆?”少将彻底震惊了,要知道,现在即使再维也纳,一辆汽车的售价也接近1000英镑左右。一些小贵族在购买前都要考虑一下,而眼前这位王子居然用如此贵重的车辆用来运输一支部队!在奥匈帝国国内,虽然也有卡车,但是普遍认为性价比不如马车,毕竟前者太贵了。

“我试图建立的快速机动师将以此为模板,所有的火炮和重型设备完全依靠卡车运输,人员也可以部分乘车,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足够的诚意,但是却没有获得报偿,我的爷爷和父亲对此有些不满。”王子指着远处的车队说道。

而就在这时,王子的车队已经驶近。伴随着指挥官的命令,所有护送人员起立致敬。同时高呼口号——巴伐利亚万岁,王室永昌!

“您的士兵对于王国十分忠诚。”丹克尔少将略带羡慕的说道。作为奥匈帝国的贵族,他曾经参加过奥匈帝国和普鲁士的王室活动,久经沙场的他能够非常敏锐的发现那些人是真心拥护,而那些人迫于压力,或者是干脆的应付。

在他看来,奥匈帝国皇室更多的是和资本家和旧贵族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双方是盟友关系,或者说相互依存,彼此之间更多的是利益交换,要说忠诚,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吧。

德国普鲁士皇室对帝国的控制力确实很强,比奥匈强多了,他们代表了旧的容克贵族和新兴资本家,皇室是他们的首领,但是也仅仅是首领而已。上层由德皇掌控,但是下层都是容克贵族和资本家控制,这种控制不能说不稳,但是存在一些隐患。

但是在巴伐利亚这段时间里,少将能感觉到巴伐利亚的王室的控制力已经深入到了这个国家的各个层面。巴伐利亚的1000多万人口,其有4成以上的成年劳动力在王室控股的企业或者单位工作,无论是巴伐利亚的硬化装甲生产厂、蒸汽轮机厂、车辆厂、亦或者其它民用工业都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企业在带给巴伐利亚王国本身超高的利润的同时,也让王室牢牢把握住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更加强了王室对于层和基层的控制,巴伐利亚本土的资本家和旧贵族面对王室堪称碾压一般的权利和经济力量,只能选择合作或者沉寂下去。现在的巴伐利亚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真的可以说是一体了!

单纯的控制是不够的,一个巩固的王国说到底还要有民心,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巴伐利亚的经济力量在急剧膨胀的同时,国内的民众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有参军的人员家至少可以安排一个人去王室控股的工厂或者单位工作。而所有参加过战争或者参加过外派任务的人员的后代可以获得皇室的额外援助,一直领到18岁。并且随后可以进入相关部门任职。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

第420章 旁观者

国内相当一部分人的福利就这样和国家绑定在一切。而这还不算完,王室还利用帝国的拨款和专项经费加紧了巴伐利亚王国的耕地土壤改良工作和灌溉设施的建设。同时在农业上的拨款也逐渐增加,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工厂工作,大量的土地闲置。并且向少量人手集。巴伐利亚王室还在推广一种“合作经营”模式。由土地所有者和国家进行合作,后者提供设备和农用物资,采用“订单化”农业。据说现在的巴伐利亚主要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德国平均水平,部分作物产量甚至略高于平均水平。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对于整个王国的控制力绝对是欧洲诸王室最强的,他们不是依靠某种利益联盟控制国家,也不是和寡头们分享国家的权利,而是以王室直接控制,也许是因为国家比较小,同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所以他们可以这样做。”在日记,丹克尔少将这样写道。

少将毫不掩饰他对这种制度的羡慕,作为一个旧贵族,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贵族力量正在逐渐消亡,无论是德国还是奥匈帝国,旧有的社会上层架构都被资本腐蚀的千疮百孔,除了一些趁机转化为资本家的贵族外,更多的贵族,尤其是过去的带剑贵族[军事贵族]失去了方向。

他们依然向效忠王室,想用自己的剑来维护国王的尊严和权利,但是国王却无法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殊荣。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变的可以用金钱来计算了,古老的荣耀和忠诚在金钱面前一分不值。那些国王们也许是忽略了这一点,或许是无可奈何,但是无论如何,贵族阶层都在消亡。只有巴伐利亚是个例外。

“出发!”当王子的车队和大部队汇合之后,庞大的车队开始向维也纳进发。两条车道车队只占了其一条,车队旁不时有马车或者行人经过。

“看见没有,那是王室的车队,我的父亲就曾经参与制造了这些大家伙,我们造的汽车比普鲁士那边造的更好。”

“外乡人,在整个欧洲,也只有我们巴伐利亚可以拿出如此庞大的车队,上次你没有看见,整个一个军团全部都用车辆机动,马匹已经是过时的产物了。我们村的农场都用上了拖拉机来耕地。”一个老伯看着旁边那个自称来自波兹南的大个子说道。

人们对着庞大的车队议论纷纷,但是当王子的坐车经过的时候,人们都自觉的停止了议论,然后向着车队行礼。毕竟因为鲁普雷希特的雄才大略,他们的生活比原来有了本质性的提高。社会福利和收入居于全德前列。王子是一个好的王国继承人,他们为未来能有这样的国王感到自豪和骄傲。

“不得不说,鲁普雷希特王子把这个国家自理的很好。我原本以为这样的军备强度已经可以压垮这个国家了。”在当地人走远后,兴登堡看着远去的车队若有所思的说道。

“怎么可能,他们每年从装甲钢、钻石上获得的收益就有上千万英镑!还没计算其它收益。那位王子首先是一名精明的商人,然后才是政客、军人。”旁边的鲁登道夫说道。

“看来,总参谋部让他们在未来承担更多的责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兴登堡想了想说道。

“但是更多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多的利益,尤其是他们重新和奥匈联系上了。央政府如果想要处理巴伐利亚问题的话,就不得不再考虑背后奥匈的态度。您不觉得,巴伐利亚加奥匈帝国已经很强了吗?”鲁登道夫对这个王国充满了忌惮。

“你知道的,巴伐利亚不可能脱离德意志,皇帝陛下也这样认为,以往两国关系不好的时候,你说说没关系,但是现在,希望你不要在公开场合说这种论调。克虏伯家族、提尔皮茨他们都吃过这方面的亏,他们都挡不住,你更不可能。”兴登堡严厉的说道。

这不仅仅是去迎亲,更是一次实力的展示!巴伐利亚王国在近十年来已经给了人们太多的惊讶和意外了,而这一次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以游历为由,以私人身份来到了这里,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这个国家。

双方出身地位不同,所以看问题会有差异,兴登堡出生自军人世家,也算是容克贵族的一员,他对王子的态度是比较赞赏的,除去能力不说,王子的行为从客观上维护了德国旧贵族的利益,接纳他们然后共创美好的未来。

而鲁登道夫出生自平民阶层。所以天生就对那些贵族有些抵触。在巴伐利亚,国王和愿意配合的新贵族以及平民阶层获得了利益。而相当一部份资本家因为无法和国家经济竞争而破产。而鲁登道夫对此不是很满意。而且他认为民众过于忠诚于某个家族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但是即使他心有不满,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鲁普雷希特王子在德国高层算是能力拔尖的人物了,你看看人家巴伐利亚的这支军队!一天行动200千米!就这速度,甩了普鲁士军队几条街啊!王子战术理论确实有其独到的地方。无论是部队的快速机动化,还是增加重炮和机枪,还有后勤供应体系对鲁登道夫来说都有很大的启发。

而在回去之后,给普鲁士总参谋部的报告,鲁登道夫就强烈要求增加普鲁士军团汽车的装备数量,并且表示一个师应该至少有一个100辆1.5吨卡车组成的运输团。然而这个举措无异于给王子殿下送钱.....。

首节上一节174/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