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69节

布尔战争,德国招英国人嫉恨,而在德葡冲突,法国人先是两艘运输船意外的撞到了葡萄牙人部署的水雷,又在和德国舰队的交手被打的打败,吨位和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法国舰队被对方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这个事法国能忍?虽然表面上忍气吞声了,但是高傲到骨子的法国人无时无刻不想报复回来!

而现在机会来了,英国人找到了法国人说,咱们一起阴德国佬一把,顺便在看看能不能把意大利从三国同盟的堡垒上撬下来……。不用你出兵,你只要出钱,借给意大利人,让他们能够打这场战争就行了!

对于法国人来说,一切可以阴德国人的事情都是法国愿意做的,而现在英国人已经站出来挑头,并且站在前台,法国人不过是提供一些贷款而已,法国人自然愿意掺和一下。于是,最终的结果即使如果意大利同意采取行动的话,英国政府将贷给意大利400万英镑,而法国人则要提供300万英镑的贷款。

全部款项分三批交付,第一批200万英镑是在战争爆发前。作为意大利王国开战的启动资金,在战争打响后一个月,两国将交付350万英镑,用于支持意大利战争。同时考虑到意大利孱弱的军火工业,英法两国表示必要的时候,可以将资金折价成武器提供给意大利。而最后150万英镑则在战争落幕后到帐。全部贷款的偿还期限为三年,利率在2%。这已经比正常贷款利率低了1个百分点。

除了大批的贷款之外,英法还表示,只要意大利能登上利比亚的国土,并且能够占据沿海的重要城市,并且稳定控制,那么英法就会承认意大利队利比亚的所有权,而且英国人还保证,英国的属国埃及绝对不会向土耳其开放港口和领土,一旦开战“土耳其连一条步枪,一发子弹也比想运过去!”

英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的前期接触已经开始,而派遣张伯伦去意大利则是整个过程进入实质阶段的表现,让一个部长去意大利亲自探讨此事,这其的诚意已经不用怀疑。

“那么如果意大利人问及德国和奥匈帝国对此事的态度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在离开之前,张伯伦问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德国并不是地海沿岸的国家,他们不应该插手地海国家的事情,既然奥匈帝国可以在巴尔干扩张,甚至从土耳其人手里夺走土地,那么同为德国盟友的意大利为何不行?”

“至于奥地利吗?我想意大利人根本就不会关注奥匈的态度,一方面是双方本身就有很多的矛盾,而另外一方面是,意大利人看不起奥匈,尤其是奥匈帝的海军!即使奥匈采取行动,我想意大利人也有办法让奥匈舰队无法驶出亚得里亚海吧。”索尔茨伯利意味深长的说道。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已经成功了,只要意大利去做,无论结果如何,英国人都将是受益者!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小人物跟班、fly毁灭之锤、慢慢游k、永夜的君主、海有边的打赏~~~,以及书友寒羽剑心、人人一家、暗夜天籁、无影脚、nickky的月票支持~~~!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407章 踌躇的意大利

“英国人果然狡猾啊,早在他们将土耳其可能要发生内乱的情报送给我们之后,我就觉得这其有一个阴谋,而现在看来,果然如此。”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看了看英国驻意大利大使刚送来的情报后,长叹一声说道。

这年代做国王难,做一个列强的国王更难,做一个实力弱小的列强的国王更是难上加难!你要是一个小国国王的话,找准一个可靠的老大,安心上供就行了。只要能让你统治无忧。但是如果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列强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

能称得上列强的国家,总是有那么一些实力的。但是这点实力又不够自己自立,总要在一些大国直接摇摆游走,以便获取利益,和德意志崛起的时候那种自上而下,雷厉风行的王朝战争不同,意大利的崛起完全就是一个依靠大国之间的冲突左右逢源才得以成功的。比如说和法国人联手对付奥匈。

而现在,意大利虽然统一了,但是在欧洲列强依然是一个弱国,在美西战争结束之前,意大利的江湖地位未必比西班牙高!

意大利很不老实,就在不久前,德国和葡萄牙发生冲突的时候,意大利官方舆论还暂时站在了葡萄牙一边,当然随后在德国舰队到意大利访问,以及鲁普雷希特王子的劝说下,意大利的官方不再对这件事情做评价,但是从内心深处,意大利对于德国的表现还是不满。

翁贝托从来没想过忠于某一个国家集团,他现在相的就是如何保证意大利的利益最大化,同时站在胜利者一边,作为一个国家领袖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而现在,他们就在评估如果意大利对土耳其动手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对岸的那片土地并不肥沃,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适合耕地的面积不超过3%。矿产资源也不是很丰富,更何况基础设施很落后,如果我们要开采的话恐怕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片地方也是对于意大利来说最好的殖民地!虽然贫瘠,但是依然拥有一定的铁矿、锰矿、铜矿、铝矾土。而这些东西都是本土所没有的,如果我们能占领那里,那么我们每年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开始虽然需要一些投入,但是最多5年,我们就可以做到收支平衡。这对于我国低迷的经济来说很有帮助。”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意大利的强大以此来回击德国人对我们的蔑视。”意大利首相权衡之后,希望国王能够接受英国人的建议。

“但是就在不久之前,德国人访问了土耳其。并且在相对友好的氛围和土耳其签署了合作协议,我们这样做一定会招致德国人的不满甚至是报复!”外交大臣还记得那位王子来意大利时咄咄逼人的气势。

“因为德国人不高兴,所以我们就不做了?意大利是德国的合作伙伴,并不是附庸,在外交方面我们的余地比奥匈帝国都要大,后者只能依靠德国,而我们还可以选择英法。”

“我一直认为三国同盟条约对于现在的意大利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当初签署这个条约我们是为了应对英国和法国。而现在,法国人被德国死死的压住,英国也忙于布尔战争,并且隐隐和德国交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没有外患,那么自然也不需要这个条约。”意大利首相寸步不让的说道。“甚至我认为意大利能够脱离这个条约的话会更好一些!”

“我们在条约本来就签署了,对于英国的特殊条款,我们不会为了德奥和英国交恶。虽然现在法国已经不再可能和我们敌对,但是在整个体系内,奥匈帝国不会对我们采取行动,如果我们退出的话,奥匈会怎么样呢?”外交大臣顿了顿继续说道。

“现在俄国正忙于远东,巴尔干地区也处于守势。哈布斯堡皇家重新和巴伐利亚王室进行联姻,德奥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如果这个时候我们退出三国同盟,奥匈帝国很有可能在德国人的支持下采取行动,而法国肯定不会为了意大利和德奥交恶,至于英国人?如果他们有余力的话,早自己干了,还需要我们插手?”

“看看英国人在南非的表现吧,我不认为他们的表现比在古巴的西班牙人更好,对付一支游击队性质的土著武装,居然损失了上万人!呵呵,这样的国家给出的保证,您也能当真?”外交大臣的话语充满了讥讽。

“听着,德国不会放弃我们的,和我们比起来,土耳其简直是太落后了,根本不值得扶持!而我们则位于地海的央。我们站在那一边,地海就属于那一边!意大利和奥匈联手可以压制法国,而如果我们和法国联手就可以压制奥匈,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政治家都知道该选择谁!”意大利首相有些恼羞成怒的说道。

“如果我们采取行动的话,多长时间可以拿下利比亚?”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说话的翁贝托一世突然问道。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是如果土耳其发动政变的话,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将其拿下。”意大利陆军大臣想了想说道。

“说说你的理由,我可不想让意大利军团再次沦为笑柄!”翁贝托本能的对意大利的军事实力有一种不信任,毕竟在1896年意大利刚刚在一个叫阿杜瓦的地方被埃塞俄比亚人好好的收拾了一顿!

此战打的叫一个激烈啊。意大利军团1.77万人,面对埃塞俄比亚军团多达10万人的部队,虽然其不少人的武器装备堪称世纪的产物,但是毕竟人数多出了5倍以上!最终,英勇无畏的意大利军团以死亡7000人,4500人被俘的代价换取了对方死伤4000到6000人,8000人受伤,如果看伤亡比的话,意大利略占优势。[这段来自网上,数据存疑。]

第二更奉上~~~!最近作者君订阅不咋地,也只能反盗版了--!希望大家体谅一下--!求订阅求打赏~~~!

第408章 决定动手!

“我们很早以前就展开了情报搜集工作,土耳其在这一地区的驻军并不多,只有700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和贝都因人组成的部落骑兵,这些人加在一起只有1.5万人左右,他们装备落后,甚至不少人依然在用大刀长矛,缺乏火炮和机枪。我们只要2万人就可以非常迅速的击溃对手!”陆军大臣信心满满的说道。老师说,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好歹有巨大的兵力优势,但是这一次,对面连兵力优势都没有!意大利有什么好怕的?

也许是觉得陆军大臣的话没有说服力,就在国王表态之前,海军大臣也表示即使战况出现波折,意大利海军依然可以压服土耳其!

“我们海军完全可以阻断土耳其的海上运输线,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炮轰贝鲁特、以及达达尼尔海峡沿岸的土耳其炮台。土耳其沿海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将是意大利海军舰炮的打击目标!而且,意大利海军还可以占领土耳其的岛屿,逼迫他们答应我们的条件。”海军大臣说道。

总之,按照土耳其陆军和海军大臣的话说,那就是,我们的优势很大,直接a过去就赢了,大王,您赶紧下命令吧!

“那么我们现在的经济能否支持这一场战争呢?”翁贝托还有一点担忧,虽然英法政府表示他们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但是在真金白银放入口袋之前,这位国王还是有些担心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情况!

“英国政府已经表示了,如果我们同意对土耳其采取军事行动的话,那么在展开军事动员后就可以为我们提供50万英镑的贷款,法国人也表示可以提供30万英镑的贷款,而当我们正式向土耳其宣战后,我们可以获得另外120万英镑的贷款。有这笔资金,完全可以支持我们打完整个战争,甚至还略有盈余!”意大利首相立即说道。

虽然英法两国愿意为这场战争提供多达700万英镑的贷款,但是这是他们的底线,如果能尽量少的掏钱,那自然更好。

“最重要的是,支持和土耳其结盟的巴伐利亚王子鲁普雷希特即将和奥匈帝国玛丽公主大婚,他们从年初就开始操办这件事情了。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干涉我们在非洲的行动。这是最好的机会,如果失去了,恐怕再也不会有了!”首相幽幽的说道。

“呵呵,那个巴伐利亚的狮子啊,我还记得他去年来到意大利时趾高气昂的样子!这是意大利的耻辱。而现在呢?如果我们在他大婚的时候送上这样一份厚礼的话,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我还真想知道啊!”翁贝托一世冷笑道。

王子的行动让意大利人大丢颜面,而王子的老婆又是意大利宿敌的公主。这两件事情碰一起足够让意大利人怒火烧了。而在鲁普雷希特大喜的日子里突然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就成了翁贝托一世报复对方的手段了!

“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翁贝托一世说道。“我们必须要抓住它!当然,最为盟友,我们在战争爆发之前可以提前提醒一下德国人和奥地利人。”

当最终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意大利人决定对土耳其采取行动。但是在采取行动的时间点问题上,意大利高层又出现了分歧。意大利军方希望在土耳其发生内部动乱之后再采取行动。而意大利政界希望尽快发动攻势。双方的考量都有道理,只是思考问题的方向有所不同。

为了减少军事上的压力,意大利军方自然希望让土耳其乱起来之后再动手比较好。但是意大利政界认为,土耳其内部什么时候动乱没人知道,但是他们知道鲁普雷希特王子的大婚什么时候完成啊。要是等这位“亲土”派德国大佬忙完了自己的事情,和哈布斯堡王朝成为一家人之后[其实本来就是一家人]。德国干涉意大利行动的可能性就更高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自然要越快越好!

“部队动员需要多长时间?”翁贝托问道。

“那看需要动员多少军队了。如果是3万人以下的话,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征调和物资储备。”陆军大臣想了想回答道。当然,这是在不发动全面动员的情况下的速度,如果发动的话,速度会很快,不过对付土耳其这样一个国家自然不需要这么费事。在陆军大臣看来几乎手到擒来啊。

“我们战胜土耳其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是吗?”翁贝托一世如有所思的说道。

“是这样的,意大利军队所向披靡,罗马帝国的荣光必将重现。”一众大臣躬身说道。你还别说,这还真有那么一点气势。

“那么好了,既然不用担心土耳其的军事力量,那么就尽快去做吧,德国人的反应我们是必须要考虑的。两者相比,我们选择更容易一些的。”翁贝托一世命令道。

意大利军方的调动开始悄无声息的展开,而此时,按照王子和青年土耳其党的剧本,发动政变的时间也在逐步逼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在1900年9月发动。之所以选择这个世界,也正是因为最近王子很忙。而对于巴伐利亚和奥匈帝国联姻的事情,德国高层也很关注,英国人猜对了一半,王子现在是不想惹什么事情。

毕竟结婚可是人生大事啊,冲王子的地位,和自己未来老婆的地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自然要好好对待。更何况这份联姻背后浓的几乎抹不开的政治意味更是让人伤透了脑筋。

王子已经从心认同了玛丽公主的观点,如果一切按照历史进行,鲁普雷希特的王冠最终会跌落凡尘,而如果德国赢了,巴伐利亚又没有改变的话,那么王子的未来同样暗淡无光。为了能活的更好。王子需要认真思考这件事情!

首节上一节16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