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64节

所以一年一艘战舰,到开战后德国拥有至少9艘快速战列舰以及4到5艘可能尽快服役的战舰是最低要求。而如果英国人万一发现了德国的企图,并且扩大自己快速舰队的规模的话,那么这个要求还必须提高!

不过和英国人10艘bc,5艘快速bb的阵容相比,德国人纯血战列巡洋舰和快速战列舰的比例恐怕要反过来,德国快速战列舰编队必要的时候要和英国人的大舰队过两招的[毕竟北海的天气和能见度有时候很成问题。]防御和火力都是不能削减的,那么唯一可以做手脚的就只有航速了,船型和先进的动力系统确实可以减少动力系统的重量,但是想要造出高火力高防御还高航速的战绩的话,恐怕代价就很高了,所以王子对德国战列巡洋舰和快速战列舰的比例暂定为7比8!7艘战巡,8艘快速战列舰。

不过现在这只是一个初稿,具体怎么做还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反正这5年的舰队扩充计划基本上是敲定了。德国人需要时间摸索和尝试。而王子再忙活完海军的事情后,陆军方面的事情也要处理一下。

感谢书友白丁往来、慢慢游k、海有边的打赏~~~!以及书友寒羽剑心、风色幻想emiya、潜水yy、hellcat1985、hamato的月票支持~~~求订阅求支持~~~!

第395章 我们需要强大的突击力量

卡里普特的战报在漂洋过海半个多月后终于送到了柏林,这份战报被刊印了数份,分别送到了普鲁士总参谋部、德皇、鲁普雷希特以及巴伐利亚军方手。而对于这份暴揍了英国人的战报,各方的反响是不一样的。

以施利芬为首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承认卡里普特在南非的表现非常不错,将骑兵的机动性和炮兵的火力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而且这种穿过正面防线,直接进行大纵深穿插和机动作战的战法也十分优秀。但是可惜的是,这一切并不适合欧洲战场,对于德国陆军的参考价值非常的有限。

“实际上这样的战术能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或者说特殊性,在南非,英国人的兵力非尝有限,根本无法形成一条连贯的战线,而且他们缺乏火力,骑兵部队可以轻易的穿插。加上少许的炮兵之后就可以攻击英国人防御并不严密的后方。但是在欧洲这一切都不可能。”

“无论是西线还是东线,如果我们和法国人或者俄国人交战的话,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大军会挤在一条并不宽阔的战线上。欧洲的军团拥有大量的重炮、机枪。在配上要塞和堑壕体系,骑兵想要通过层层封堵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之前所有的计划都是在开战后,利用时间差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将其击败。如果战争一旦转入相持阶段的话,那么资源稀少的德意志帝国必然会陷入劣势之。”

“至于说提高车辆数量,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但是这对于兵力较少的巴伐利亚来说可行,对于兵力众多的普鲁士来说却未必可以,因为我们的军费是有限的,不过我们会尽量提高机械运力的。”

王子将施利芬伯爵的回信放到了一边,不能说伯爵的观点是错误,从1战情况来看,任何在西线想要搞突破,穿插或者远距离蛙跳的行动最终都不会成功,无它,兵力密度太大了!而火力密度同样大的可怕!

以1918年年初为例[美军大规模达到之前]德国在西线一共拥有一百十四个半师!总兵力400万人,拥有1.5万门火炮合3000架飞机以及十辆坦克。而对面的协约国呢?一共拥有一百七十个步兵师和十个骑兵师!一共拥有近500万军队、1.7万门火炮,3800架飞机和800多辆坦克!而所有这些部队都集在不过500多千米宽的战线上!一公里战线平均1万人!再加上堑壕、地雷和机枪,试问,1战什么样的部队可以将这样的防线彻底打穿?

所以说,王子殿下对施利芬伯爵的想法认同一半,即,西线想要获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所谓的快速兵团也不行。但是这种快速兵团的打法如果用于东线的话,却是大有可为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东线的战线太广阔了。第二俄国的军队无论从人数还是装备上都无法和西线相比。比较容易打穿。第三,俄国的铁路网非常稀疏,一旦攻破一个点,会导致相当长的一段战线无法获得足够的补给,即使正面攻击很难奏效,但是缺乏物资的俄军也必须选择撤退!

历史上东线是个什么模样呢?先说俄国,俄国一线兵力[参战人员、作战部队]一直维持在300万人上下。这样规模的军队部署在长达1625俄里的漫长战线上,这样的兵力密度和英法在西线的兵力一比完全不成比例。而且如果以单位面积上德国的铁路密度为10。奥匈帝国的铁路密度为6.7来计算的话,那么俄国的铁路密度只有1!

无论是1战还是2战,俄**队的补给都完全依赖铁路,俄国人兵力有限,装备更是没法和英法相比,而战线长的可怕,这就意味着他们的防线十分好突破。快速突破的机动兵团在俄国人后方还是大有可为的。不求打出类似2战水平的闪电战和大纵深合围,只要能把战线后方关键的交通枢打掉,规模庞大的俄军自己就完了,因为不管如何坚强,饭总要吃吧。

为了能以最小的代价,尽快搞定俄国,王子认为单纯的地面平推作战效率太低。俄国人知道他们打不过德国,所以俄国人采用的对策就是,拖字诀,就和历史上对付拿破仑那样。必要的时候,瞅见德军主力不在东线了,就发动一两次大规模攻击,好好敲打一下奥匈。[比如说勃鲁希诺攻势]不过可惜的是,历史俄国最终没能耗死对手,在内忧外患下挂掉了。

而在王子的时间表里,在开战2年内必须解决俄国!然后才能从俄国抽身,解决奥匈帝国、以及西线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从俄国获得的赔偿也是支持德国打下去的关键。各种物资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粮食!

正面推进加有限度的机动穿插作战就是王子未来在动线谋划的战术框架。前者好说,依靠德军的素质和装备优势,不可能做的比历史上还糟糕。而后者弄起来就麻烦了,因为这个年代的物质条件十分茶几啊

这个机动兵团可不是只是跑得快就可以了。拥有大量的车辆和较强的运力只是让这支机动兵团成型的第一步,这是仅仅解决了部分后勤问题。最关键问题——如何持续的突破对方的防线还没有解决。

说道这个这个问题,大家第一想起来的就是坦克。没错,必须有坦克,装甲车都不行,原因很简单,装甲车通过性不行。而历史上德国人的坦克堪称悲催,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无法和英法去比。而这个位面,王子想要闪击东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坦克问题。

不过好在,现在,第一批坦克已经在巴伐利亚军方的试验场进行测试了。没错,为了应对那场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王子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尤其是在关键技术兵器上更是如此。第一批坦克招标项目都有两个备选项。

当王子认为普鲁士在短时间内不会对建设新式大规模快速突击兵团感兴趣后,便果断离开了柏林,回家忙自己的事情了。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396章 摇篮中的巨兽

“王子殿下,按照您制定的计划,我们这次坦克招标一共设计了两类坦克,第一类坦克被称为突破坦克,拥有较强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能抵御敌军一般火器的攻击,可以摧毁对方的火力点,引导部队突破敌方防御阵地和筑垒区。”

“第二类坦克是突击坦克,这类坦克武备较差,防御也比前者要差一些,但是行程足够远,稳定性也比较好,其作用是在突破坦克打开缺口之后,能够带领骑兵和快速部队向着对方纵深穿插。并且为步兵提供力所能及的火力支援。”

“而巴伐利亚南方工业集团针对这两个项目,根据您的建议一共提出了4个方案,突破坦克和突击坦克分别有两个方案,目前四辆样车都已经在测试场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测试,您随时可以去参观。”施密特少将汇报道。

“很好,将相关技术件交上来,然后安排一下,我后天上午9点准时到场!”王子沉思片刻后说道。

一战时期虽然坦克处于摇篮时期,各方面技术储备也十分有限,但是作为穿越者,王子对于1战坦克性能还是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动力方面,别的不说,至少一台100马力的柴油机问题不大。重量方面,根据英国人的mk1型坦克来看,造出一辆25吨到30吨的坦克也是可以的。当然,在这种极限重量的情况下,坦克的时速就不要有多高要求了,在公路上能跑出普通自行车的速度,在野外能跑出步兵不行的速度就不错了。

王子当然不会按照这种极限数据来设计坦克,一方面是没必要,另外一方面是与需求不符。这种坦克主要是用在东线,如果放西线的话,无论是法国的75速射炮还是各种其它口径的火炮、密集的地雷、亦或者近炸的大口径榴弹炮都将是这个位面坦克的噩梦,虽然历史上英国人西线的坦克取得一些不错的战果,但是那也是在优势空军、优势炮兵、优势兵力的综合情况下取得的。德国人这三个方面都是劣势,王子认为,有了坦克恐怕情况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对于火力堪称bt的西线,东线的情况就好很多,一方面是俄国人的火炮少,另外一方面是战线长,火力密度估计直接下降到西线的分之一以下!防御方些许3寸级别火炮很快就会被集起来的坦克摧毁掉。所以,以俄国人为目标的坦克设计一方面要强调便宜,适合大量生产,另外一方面则是要稳定,毕竟俄国的交通情况十分糟糕。而为了适应俄国悲催的道路情况,坦克重量本身就不宜过大。没有太过强大的火力威胁,却需要较高的稳定性,最终,王子对两种坦克的技术如下。

突击坦克,正面装甲至少要有45mm左右的厚度,并且最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理论上需要能挡住俄国人大量装备的3寸速射炮的榴弹攻击。至于说穿甲弹,这东西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至少现在没法说,因为别的不说,王子不知道历史上俄国人的76.2mm速射炮到底有没有穿甲弹,也不知道这些穿甲弹到底能打穿多厚的装甲......。而侧面同样也要有一定的防御力,侧面至少要能防御诸如47mm级别小口径火炮的攻击。

而火力方面,王子一共有三个备选项,一个备选项就是德国海军现在使用的50mm火炮,重达280公斤,身管长度40l。炮弹重量1.75kg。射速一分钟10发。具有一定的反装甲能力。虽然这个能力并不是很重要吧。

第二个备选项就是装备一门75mml24火炮!没错,这就是巴伐利亚速射炮将炮管截短后弄出来的轻型火炮,虽然初速很低,但是炮弹重量足够大,7.5kg!因为使用了新式炮架,即使在比较封闭的作战室内,射速也有一分钟6发以上。能很好的兼顾反装甲和反步兵任务。唯一的问题是火炮比较重,炮重430kg。[这个数据是作者君杜撰的,作者君查到了英国海军使用的12磅炮l40火炮炮重是510kg,所以这里估测一下。]

而第三种选择就是直接使用陆军部队的75mm速射炮。基础数据和第二种方案一样,除了初速更高一些,对付硬目标效果更好。

除了主武器之外,这种突破型坦克还将装备2挺机枪作为辅助武器,其一挺将布置在炮塔顶端,另外一挺原则上布置在车首上。或者和火炮并列。考虑到1战机枪的重要性,每挺机枪备弹在1500发左右。

这种坦克最终定位的吨位是15到18吨左右。使用的动力现在是80马力发动机,悬挂方式为板簧悬挂。公路最大时速在10到15千米左右。而越野速度目测不超过5千米。最大行程目前据说大概差不多能到50千米......。

另外一种突击坦克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类似ft17的小型坦克,重量不超过10吨,装备机枪或者小口径速射炮。这种战车基本不具备攻坚能力,但是重量较小,便宜,关键是要求稳定性比较高,行程在150千米左右!这种小型战车的速度其实也并不快,基本上和突破战车性能相当。而防御的话,正面最多也不过10mm的装甲,侧面和后部的装甲厚度为6mm。只能防御机枪火力和榴弹弹片。

而在武器方面也有两种搭配,第一种搭配是安装2挺机枪。用作专门的反步兵火力,备弹4800发左右,乘员为2人。而第二种搭配则是安装一门37mm炮,发射0.5kg的炮弹。备弹在120发左右。

当然,这一切都是王子的要求,实际上到底如何还要看后天在巴伐利亚国家试验场的情况。而在第二天,王子还收到了施密特的报告,据说除了王国正常的招标产品之外,巴伐利亚南方工业集团还专门设计了其它几款车辆,等待着王子的检阅,这让王子感到兴趣盎然。他很想知道,戴姆勒和迈巴赫这两个未来的发动机巨子到底能搞出什么样的东东!

感谢书友白丁往来、第一坦克近卫旅、慢慢游k、小人物跟班、fly毁灭之锤、海有边的打赏~~~,以及书友马蹄铁、今年戒烟、arken、暗夜天籁、大大斑的月票支持~~~,求支持求订阅~~~!

第397章 巴伐利亚的野兽们 1

“这就是你们的突破坦克的2号方案?”王子来到试验场后,首先将他目光吸引住的就是那个颇像后世三号突击炮的战车,早在定下最初的设计方案的时候,王子就曾经在方案的最后用堪称简笔画的画工画了若干战车的三视图。要求设计师尽量按照三视图上的要求设计战车的外形。

这些简图分别是后世苏联的t34、ft17雷诺、以及三号突击炮。当然,这些东西只是外形接近,实际上性能当然差的十万八千里,不要说t34的v2铝合金引擎了,就是三号突击炮使用的300马力汽油机,王子都搞不出来啊!1战开片的时候能有150马力柴油机就烧高香了!没办法,技术基础太差。

突击坦克的2号方案就是参考历史上三突的外形设计的,不过正面的装甲师倾斜的。而且变速箱和发动机一起后置。外形方面更加低矮。而正面的装甲则是柳钉固定的。靠近一看,给人一种多柳蒸钢的感觉。

而旁边的一辆坦克“据说”是参考那个名为t34的外形设计的。但是明显比t34要小上一圈,唯一类似的恐怕就是倾斜装甲,后置的传动轴和发动机舱布局,以及上面顶着的一个小型炮塔。这就是采用了50mm火炮的有炮塔坦克方案,也就是突破坦克的1号方案。

在距离这两辆坦克稍远的地方,是突击坦克方案。本着可靠耐用、便宜的原则,王子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能把雷诺坦克收拾妥当就可以了。所以突击坦克的两个方案几乎都是用的一个地盘,唯一不同的就是换了一下武器,一种坦克的武器是2挺机枪,另外一种坦克的武器是一门37mm火炮和一挺机枪。

“王子殿下,您是否先休息一下。”施密特少将走上来在王子耳边低语道。并且用手微微一指远处的突破坦克,然后轻轻的摆摆手。

“我擦,还没有拾掇利落?”王子心那叫一个郁闷啊,然后看了看不远处正在兴致勃勃的评论这些新家伙的利奥波德亲王,在巴伐利亚军,最大的还是亲王。这些造价昂贵的钢铁巨兽能否进入巴伐利亚军团,还要取决于这位亲王的态度!

“先让那些小豆坦克跑几圈,然后打打固定靶子什么的。”王子对施密特说道。

“没问题,这些小家伙可要比那些突破坦克好伺候多了。”施密特点点头下去安排,而王子则陪同利奥波德亲王走上了观礼台。而与此同时,突破坦克的总设计师迈巴赫带领着技术人员正在和坦克乘员一起对两辆战车进行最后的检查。

“记住,我们的战车转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整两边履带的转速,不要太快,动作一定要平滑,爬坡的时候使用低档,否则一个小小的斜坡可能就会让我们的战车熄火,而要是熄火的话,你们只能自己重新启动战车了。”

“开车的时候最好带上防毒面具,机枪射击时的弹壳和火炮射击后的火星很有可能灼伤你们的脸。对了,还有发动机排除的废气。”

首节上一节164/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