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3节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还要负责当地的安保工作,以及基础设施的维修,而税收方面可能连一年40万马克都没有!商人是绝对不会赔钱的,因为大量的基础成本都是帝国负担。”殖民地大臣摇摇头说道:“他们想要的是半独立权利,这个权利才是他们付出加码的大头!”

“那他们的利润点又在哪?他们不可能做赔本生意。”德皇皱着眉头说道。

“可能就是矿产吧,锡、铜、锰等等。或许还有种植园经济。如果按照他们的协议,当这些都建设起来,他们获得的利润会比按照比例缴纳的税赋要高一些。但是其的基础建设费用会很高。真的是否赚钱恐怕真的难说。”殖民地大臣算了一笔账。

“还有一种可能是分散巴伐利亚王国内部的人口压力,巴伐利亚工业差一些,而且土地贫瘠,如果能分流部分劳动力的话,对王国也有好处。即使不赔不赚也是可以接受的。”首相也在考虑穿越者为何要这样做,欧洲人都不愿意去落后的非洲,既然要独立开发,那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政府甚至免费给移民土地都不能吸引本土人流向非洲。那么巴伐利亚王室到底会怎么做才能弥补劳动力的缺口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方的利润点到底在哪?

“搞不清楚就算了,稍微修改一下条约,就按照说的办吧。”最后绞尽脑汁也没有想明白的德皇还是决定算了,横竖不过几百万马克的事情算得了什么?半独立经营殖民地的案例又不是没有,欧洲国家都这样做,否则哪个公司或者大家族愿意跑到鸟不拉屎的非洲?巴伐利亚的行为看似有些出格,但是也在框架范围内,而且就帝国非洲当地的殖民政府还真敢较真和帝国一个王国找不自在?把他们的职业节操看的太高了吧!

“难道您不觉得帝国对巴伐利亚太过纵容了?”在离开王宫的时候,赫伯特小心的问着自己旁边的父亲。

“纵容?不光你一个人这样认为,有的人甚至给皇室写过密信,说巴伐利亚有独立倾向,到是那有如何?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帝国本来就是建立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的。更何况,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和哈布斯堡王室关系密切。只要巴伐利亚不真的闹独立,帝国就不能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内政。而且总体来说,他们的作为确实分担了帝国的压力,真正受损的是那些商人,所以他们才会着急。”

“从根本上说,皇室更信任那些国王!而不是商人或者其它贵族,因为皇帝和国王们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统治阶级,贵族和资本家不过是助手!我们也不过是高级雇员。而他们是股东!”首相再次强调道。

“这每年几百万马克的支出真的值吗?即使种植剑麻和橡胶,我们想要做到盈亏相抵也至少要6年左右的时间,更别说开始的前期投资了!即使有矿产也不过把这个时间提前1年!”谢林看到赫伯特亲自送来的协议后有些纳闷的说道。而穿越者则毫不犹豫的将其收起,帝国殖民部已经通过,只要回去后交给老爸签字就可以生效。

“就这块了!吕德里茨湾!将周围全部都划进去,这里将成为未来巴伐利亚王国的金库!这也是****殿下的意思”穿越者在一张大比例的非洲地图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圈说道!

感谢一本名为《非洲编年简史》的书,穿越者从上面获得的好处甚至比花费了数年时间搞出来的克虏伯装甲都要多!因为穿越者深思熟虑选出的地方出产这个世界上单位价值最高的矿物——宝石级钻石!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地方的矿场开掘难度非常低,而且还是沿海和近海区域!连铁路都不用修多远!开采难度甚至英国人在南非的钻石矿都要低!

在历史上1908年的时候,这里发现了第一块钻石,并且当年就出产40000克拉!而到1913年,这里已经生产了469万克拉的钻石!价值700万英镑以上!700万英镑啊!换算成前无畏时期的战舰,大概能换来半打!即使是无畏舰,也至少能出2.5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啊!而自己的代价不过几百万马克而已!

当然,现在这还是一个秘密,如果让德国央知道的话会出事的,所以这个消息除了巴伐利亚王室嫡系成员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即使是谢林伯爵这位王室总管也是这样!

“好了,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会去了。”想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穿越者需要继续回家种田发展,德国内部的路已经铺好了,巴伐利亚在央的代表完全可以做好这些事情。而剩下的事情就是巴伐利亚和奥匈帝国的一系列合作计划了,既有传统友谊又有血缘关系的两家应该比较好谈吧?穿越者心盘算道。

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第32章 紧盯东方的双头鹰

“这是条约的副本,请陛下过目。”在冬宫,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将《再保险》条约的本送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面前。

“很好,德国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他们没有因为一个脆弱的盟友而得罪强大的俄国。”亚历山大三世点点头满意的说道。

虽然这份条约和德奥之间签署的条约内容相差甚远,只能算一种预防性、甚至是立性的条款,但是依靠这个条约,巴尔干地区可以保持现状。没有德国人的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处于劣势,他们不会主动进攻,而抽出力量来的俄国则可以把全部经历放在远东那个腐朽的帝国身上。那里是世界上最后一块还没有被瓜分的地方,俄国对这里志在必得!

“那块地方太大了,即使俄国竭尽全力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征服,不过至少我们要把这里控制住!”沙皇指了指满清疆域的东北角。

“我们虽然解决了欧洲的麻烦,但是在远东的战斗却刚刚开始,我们需要面对英国还有那个不安分的小国!他们似乎可能在帝国动手前就先从清国这个腐朽的帝国身上撕下来一块!而我们目前在远东的军力根本无法对潜在的对手形成震慑,而加强远东的力量的话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盟友的支持。“一旁的财政大臣维特恭敬的说道。

“嗯,说说你的看法。你是不是又有新的想法了?”心情不错的沙皇问道。

“我们在去年已经欠了法国银行高达26亿法郎的资金,而如果我们要修建一条横穿亚欧大陆的铁路体系的话,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而这个资金只有法国人可以给我们。“维特试探性的说道。

从他本职工作的角度来看,和法国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改啥俄国脆弱的财政状况,同时满足沙皇陛下的扩军需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问题是,现在刚刚和德国人签署了《再保险条约》又和法国人靠拢的话,会不会引起德国的反弹?所以他只能以某种委婉的语气说出来。

“帝国已经给了法国人50万条步枪的订单,这个报酬已经十分丰厚了,帝国并不是不能制造步枪,法国人应该明白我们的意思。”俄国首相有些不满的说道。身为保守派的他自然希望俄德友谊能够巩固下去。而那些国内资本家和资本家的代言人自然更希望从有钱法国人那里获得大量的贷款。

“和法国人保持合作是需要的,但是在《再保险条约》延续的情况下,我们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也应该缓和一下,和德国关系的缓和可以让我们再和法国人谈判的过程赢的更大的优势。”吉尔斯立即出来打圆场。

“德国人有我们必须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只有德国有,法国人没有!”排位相对靠后的马卡诺夫将军在首相大人的示意下终于说话了。“他们研究出来一种硬化装甲,据说抗弹能力比普通的镍钢装甲高150%.如果我们新建造的战舰能装备这种装甲的话,性能会有极大的提升。”

“这个交给驻德国大使帕维尔.舒瓦洛夫处理就可以了,相信他可以说服德国央政府优先给我们提供装甲。”亚历山大三世平静的说道。在他看来,订购装甲是给厂家送钱的行为,以俄国政府出面洽谈的话会很方便,如果有德国官方提供帮助的话,几乎可以说十拿稳。

“恐怕帕维尔先生很难单独解决这件事情。因为生产这种装甲的公司有很强大的背景,巴伐利亚皇室几乎完全控制这个企业,而且他们已经接到了海军的订单,在未来4年内至少给德国海军提供1万吨装甲钢!此外他们还收到了英国、意大利的订单,如果按照先后次序的话,我们的位置会比较靠后。”吉尔斯有些为难的说道。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亚历山大三世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身为沙皇,他自然知道巴伐利亚王室和奥匈帝国王室之间的关系和历史渊源。能不能买到新式的装甲钢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两个家族之间的接近是否会影响到俄德关系是更重要的问题!单纯的一个邦国王室没有这个力量,但是如果一个邦国加上维也纳方面一起行动的话,那么德国枢可能真要重新考虑和俄国的关系,虽然现在条约已经签署了,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实际的改善,双方的贸易战才刚刚结束,实际上关系还是比较脆弱的!

“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单独和巴伐利亚王国进行接触,他们除了装甲之外,还设计了一款非常好的巡洋舰。我认为对于我们的海军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另外,从维护条约的稳定性角度来看,分化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也是十分必须的。”首相说道。

《再保险条约》虽然保证只要俄国不动,那么奥匈改变巴尔干现状的布局将得不到德国的帮助,但是当俄国主力东进之后,奥匈主动挑战怎么办?而且这个条约不过是延续,延期3年而已!如果到期后,德国不签了,自己已经准备到一半的东进大业是停止呢还是不停止?

虽然沙皇对俾斯麦的能力很认同,认为他能够把握德国政局,但是他毕竟只是个首相,联邦议会开幕后也不过是个旁观者。德皇的老婆是英国大公主,现在英德关系也不错。奥匈是德国的小弟,英奥对俄国都不友好。俄国现在也是很孤立的,沙皇不是没想过俄法靠拢,但是要那样的话,俄国等于和英、德、奥、意都成敌人了!这个代价太大!

“先接触一下,另外,我们可以知会驻柏林大使,俄德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考虑结束了,我们对特种钢材的税率可以下调到之前基准线上。”亚历山大三世想了想说道,俄国人从来对自己的军队建设是舍得花钱的,从1890年开始的每一艘战列舰使用的都是硬化装甲。历史上开始使用的是哈维硬化装甲,而这一次,俄国人提前三年用上了kc!好吧现在叫巴伐利亚硬化装甲!

而就在俄国人考虑着如何让俄德关系更加靠近,进而保证自己东进的时候没人打扰的时候,维也纳方面反应可比俄国宫廷反应强烈的多!毕竟《再保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德国在俄奥之间的争端依然处于近乎立的地位,在巴尔干地区,奥匈依然要独立面对俄国的压力。这对于老弗里茨国王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当他看到德国外交部送来的照会后,这位国王气愤说道:“奥匈帝国从来没有朋友!普奥战争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

1889年王子的自杀、以及在罗马尼亚危机以及塞尔维亚的背叛让这位国王受到了太多的打击,自从普奥战争后,维也纳方面接受了匈牙利贵族提出的2元帝国条件后,老国王越发感觉到奥匈帝国的无力和脆弱。现在看似庞大的奥匈帝国无法经受其它大国的重压,在外部的压力压垮这个国家之前,帝国内部就有可能首先分崩离析!

“我们必须要改变,寻找一些可以依靠的力量!”老弗里茨国王咬牙切齿的说道,看了看北方那个沉默的大国和巴尔干地区日益的离心离德,奥匈帝国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感谢书友zhouyu1976、风宇15、这个夏天有点热的打赏~~~,收藏情况还是不乐观--!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33章 北方的亲戚

曾经辉煌的哈布斯堡家族啊,曾经利用联姻和手腕将整个欧洲掌控手的强悍家族啊,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沉浮之后,到了19世纪末,奥匈帝国已经沦落成了2流强国。没有了梅特涅的雄才大略,没有普鲁士帝国的军事改革,没有英广袤的殖民地和数百年来的积累,奥匈帝国只能窝在欧洲的一角,借助大国的力量来平衡各方面的压力。而普奥战争的战败又让这个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虽然皇冠得以保全,但是国家的裂痕依然明显!

弗里茨国王环顾四周,周围似乎没有别的朋友了,老皇帝对《地海协定》并不算放心。而俾斯麦依然拒绝在奥匈和俄国之做一个选择,意大利和奥匈那是几百年的仇恨,现在不过是面和心不和。法国?洗洗睡吧,英国?也靠不住。老皇帝悲催的发现,在大国俱乐部,似乎、也许、大概,奥匈还真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盟友。而偏偏脆弱的奥匈还有向外扩张的打算!

“德国那边有什么其它事情吗?皇帝陛下看了看候在一旁的爱德华.塔夫伯爵问道。作为帝国的总理大臣,他已经为这个帝国奔波忙碌了20多年!深得皇帝信任,遇上一些烦心事,皇帝都愿意和他商量一下。

“巴伐利亚鲁普雷希特王子访问柏林、拜会了德皇陛下、皇太子殿下和俾斯麦首相。”伯爵回答道。

“呵呵,我们这个本家倒是挺有面子的。”皇帝陛下笑着说道。自己的老妈和老婆都出自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旁支,说一句本家,还真不算错!

“不仅仅是颜面问题,德国海军将要建造一批新式装甲巡洋舰,而这些战舰的设计和所用的装甲钢都出自巴伐利亚王室控股的企业。据说他们搞出来一种新式装甲钢,防御力是现有产品的2倍左右!”伯爵解释道。

“这个是一笔大买卖!”后世的美国总统帮忙卖军火,法国总统帮忙卖飞机。这个年代也不含糊,俾斯麦还帮忙卖过铁轨......。(真事,大家别笑)更何况,装甲钢这种大家都需要,目前还算垄断的东东!要说硬化装甲现在有2家,一家哈维,一家巴伐利亚,先不说后者质量不错,前者算上到欧洲的运费后竞争力直接归零。这个买卖目测自己的不可能拿到专利或者专卖权了,但是从分一杯羹还是可以的!

“巴伐利亚之前并没有做过军用装甲钢。虽然他们搞出来了硬化装甲,但是硬化装甲的基材还是需要进口,而我们的镍钢装甲无论从价格还是从品质上来说都很有竞争力!算上关税也不会比克虏伯这些巨头差!”塔夫伯爵果然不愧为“铁环”的称号,人家能在奥匈帝国政坛上晃荡这么长时间,还是有本事的!

“还有火炮,巴伐利亚似乎研究出了一种新式的火炮。他们的速射可以达到通常火炮的4到6倍!虽然现在依然有些问题,但是包括克虏伯在内的德国工业巨头已经和他们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一点我们也需要注意。”

传说的穷亲戚一夜之间变高帅富了?弗里茨只是稍微问了一句,自己的总理大臣就一股脑的都交待出来,几年不见,沉默的巴伐利亚居然也翻出了新花样!这不正常啊!巴伐利亚那群农民什么时候能搞出来这么高大上的东西了?老国王意识到,随着自己亲戚地位的变化,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有必要加强一下,过去的传统友谊加血缘关系似乎还不够!

“我们可以和他们商讨一下这些问题,甚至可以再巴伐利亚开设合资工厂。另外有必要加强一下和巴伐利亚王室的关系,毕竟我们血脉相融。”对于塔夫伯爵,老皇帝还是很信任的。自己点明一下,剩下的交给他做就好了。

而几天后,在新天鹅堡,自己的便宜老爸将弗里茨皇帝的亲笔信递给了穿越者,草草的看了一下之后,穿越者感受到了奥匈皇帝对金马克的热切期待,和将双方的关系更上一层楼的急迫心情!

“干!当然干!为什么不干!斯柯达的军工、泰拖拉的卡车和拖拉机!这些都是好东西啊!”穿越者内心深处在不断的咆哮!要是论拔尖技术,奥匈帝国还是有一些的,虽然总体水平比不上那些列强,但是对于巴伐利亚这种级别的邦国来说还是足够用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我们可以将硬化装甲的基材生产让给哈布斯堡家族一部分,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生产新式速射炮,但是他们同意需要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工厂必须要建在巴伐利亚。”穿越者强调道。

“这个问题不大,弗里茨要的钱,而我们除了钱还要解决国民的生计问题,如果我们做一些利益的让渡的话,应该是可以的。”****点点头表示赞同。“那么我们就只做这些?”

首节上一节1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