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14节

所谓做事之前,找对突破口,总体来说,巴伐利亚军队在火力方面和普鲁士军队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拜较为充足的资金所赐,也许重炮和机枪比一般普鲁士军队要多一些,但是这不过量变,不是质变。

除了让普鲁士考察团的人感到眼前这支军队不差钱,火力很猛之外,不会有别的感觉,所以想要说我们的军队多么能打,火力多猛,这明显是走了下成,对于未来王子对方计划也并没有什么好处。

什么是质变?站桩输出巴伐利亚军队和普鲁士军队相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提升火力也只是王子这么多年军事改革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方面是什么?部队的机动性!后勤补给和保障能力!

大规模部队一天可以走多远?如果以军为单位的话,携带者一定量补给的军团可以连续三天,每天前进15英里。大概就是24千米的样子。当然,这是脱离了铁路交通线之后的速度。而且还是不打仗的情况下。

而这个速度显然是无法执行施利芬制定的计划的。因为施利芬要求最右翼的部队从多佛尔海岸开始,在25天的时间里打到塞纳河。整个路程大概在400英里左右。这个速度显然超过了当时大兵团作战的最高速度,而且这25天还包括作战时间,虽然历史上边境线作战,德国人把法国人一顿暴揍,但是前进速度也依然降低了,不少军的攻击速度每天甚至只有13千米......。

这个计算方式无论是从事实上还是从理论上来说都不可能成功。而施利芬同志就一句“右翼部队应做出极大的努力”这一句话给揭过了!意思就是,命令给你们下达了,怎么颠过去你们看着办,反正跑过去就是了!典型的军官努努嘴,士兵跑断腿。

虽然王子打心底不认为这个计划能够成功,但是对于自己能否说服普鲁士总参谋部也不确定,所以,为了能获得一个较好的结果,王子认为自己必须要让施利芬等人意识到机动车辆对行军速度的重要性,当然了,要搞试点的话,普鲁士军团是不可能的了,王子殿下只能自掏腰包在巴伐利亚军搞一个试点。王子都被自己的精神感动了......。

想要像2战一样搞成一支摩托化部队就别想了,这跟本不可能。要知道德国1914年的时候全军才4000辆汽车,而且这车不少都是1.5吨级别的小家伙,就这点车这点运力,连2战一个装甲师加一个重型坦克营的的输送任务都无法完成吧?

王子殿下对这支所谓的巴伐利亚机动师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出发之后,这个师在开始的前三天,可以每天带着装备和补给每天行进25到30英里。随后一周之内,每天推进速度在20英里左右。

所有的重炮、弹药车、野战医院、野战面包房等大件都可以用机动车辆拖曳前进。将马车削减到最低,整个师除了战士配属的前卫骑兵团之外,拥有的马车和大车数量不超过正常德军编制的4成!其它运力完全用机动车辆弥补。

也许有人说,为何削减马匹?原因很简单,这些四条腿的家伙太能吃了,同样一个军事单位,以一个军为例,普法战争时期,四个人能平均出来一匹马。而到了1战,三个人就平均一匹马。而就是因为这多出来的马匹,让整个军队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食品消耗多了50%!也就是说,军队人吃的东西很少,一个师,每天30吨食品绰绰有余。但是要是算上马匹的饲料的话,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30吨......。

而且人饿一顿,或者吃个半饱还能抗一下,但是马匹比人都较贵。哪怕分量足够,没有精饲料都不行!结果就是还没到战场,人员还没怎么减员的情况下,马匹成片的减员了......。最重要的运力没了,后面的速度只能越来越慢。

所以说,在王子看来,减少马匹等于变相的提高了军队的后勤补给要求,毕竟汽车用的燃油可比饲料、粮草什么的少多了。至于稳定性吗,其实也差不多了多少,毕竟即使开始,军队的行军速度也不过40多千米。而且欧洲的公路情况也算比较发达。比利时人能很快将铁路线搞得瘫痪,公路线还真是没办法......。

那么这样一支1.4万人的机动师需要多少车辆呢?王子殿下开始的估计大概是200辆左右。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悲催性,最大的汽油机功率才不过70hp。这点动力连后世的轿车都不如。最终,为了保证部队的需求,整个师装备了越350辆各种车辆。

其实这个数据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1914年,一个德**拥有大车1168辆,这还不算为了补充军队战斗消耗而配置的额外运输力量。即使考虑军机运输队有许多额外物资需要匀速,那么现在汽车的运力也是大车的2倍以上!

[这一点作者是推算的,作者找到的资料是1903年梅赛德斯的跑车发动机输出是70hp。卡车的实在找不到。不过到了1905年法国人搞出了第一款v8发动机,输出功率200hp......。并且打破了当时汽车的速度记录,最高每小时120英里。因为穿越者的到来,就当1898年就有70hp的汽油机吧......。]

感谢书友叶重2015的打赏~~~,以及书友爱看历史小说的男孩、马蹄铁的月票支持~~~!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77章 巴伐利亚军团的轮子2

不过好在这个位面同样没有什么过于沉重的装备,师一级装备最终的不超过150mm重榴弹炮,放列重量一般不会超过5吨,[法国人的m1917放列重量甚至只有3300kg!]如果在公里上以每小时15千米速度前进的话,70hp马力的发动机也勉强够用了。

至于说105mm榴弹炮这东西重量更低,一辆70hp的拖车直接牵引一门105mm榴弹炮和一个弹药车一点问题都没有。根据之前的演习结果,在行军状态下,一辆汽车理论上走200千米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说没有太大问题标准是什么?按照工程师威廉.迈巴赫的标准就是3个小时内修一修可以凑合着用。

花了大量的钱准备了硬件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车辆同样是个问题,毕竟你的军队不是摩托化,根据木桶理论,大量步兵的行军速度才是决定一支部队行军速度的短板。

大量的火炮、弹药、各种后勤大件用汽车拖曳的问题勉强解决了,那么步兵和基层连队的负重问题怎么解决?要知道,随着重机枪、掷弹筒和迫击炮的装备,连营级的装备重量也大大增加。

根据历史上的数据,如果以师级单位来看,每把步枪配属280发子弹根本不够用。[这些子弹当然不是全部有士兵携带,是分散到了士兵、营团大车、军级储备的各个方面。]而加上机枪和迫击炮的话,部队携带的弹药辆就更大了,而且沉重的机枪本身携带就有些困难。

不过好在,王子的叔叔利奥波德亲王不愧是一路打过来的宿将,从基层做起,思维也够开阔,经验和想法理论都很给力,他重新设置了车辆的分配。将原本下放到营连的部分重装备单位临时组成数个火力支援足,这些支援组配备独立的车辆,一般不跟随普通营连机动,只是交战时临时配属下去。

而作为穿越者,王子同样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受到了巴伐利亚军队大部分士兵的好评,首先,在于伙食的改善。虽然这个年代搞不出什么自热食品,也不可能搞什么一包管一天,四菜一汤外加香烟牙签的套餐。但是各种压缩饼干和外带全家桶什么的还是可以学习一下的。

外观上烂的和一滩泥没啥区别的肉糜状副食、味道不咋地但是吃了管饱,硬度也不是很高吃了不饿的压缩饼干。成为了巴伐利亚机动师的标准士兵应急食品。而特意搭配的蔬菜粉更是弥补了士兵的维生素不足。倒不是说这些东西多美味,关键是能量高容易消化营养较为均衡......。

至于携行装具方面,王子直接参考了另外一个位面的产物,在结合了德国人现有身高和体能之后,重新优化了一下重量和容积,并且将装满物品的偕行装具的重心维持在腰部稍微靠上的位置。原有复杂被褥被相对简单的野战睡具所取代。各种物品也尽量标准化。

经过一番从硬件到软件的优化之后,这个被作为样板部队的巴伐利亚师别的不说,至少行军速度和逼格是绝对给力的!根据去年的演习情况来看,巴伐利亚机动师的第一天极限机动速度可以达到35英里以上,当然,这个代价就是不少人员需要临时“购买”挂票。而跑了三天之后,车辆的完好率直接下降到了7成左右。

对于这个速度,巴伐利亚军上下还是比较满意的。而再自己达到了快速部队第一期计划之后,王子殿下现在开始考虑是不是搞一下坦克、自行火炮什么的。毕竟这些才是一战先进战斗力的究极体现啊!看看1战英国人的坦克,丑到了一定境界了,但是谁能否认这东西就是nb?

不过很快,现实的残酷性就如同一场暴风雪一般彻底浇灭了王子的雄心,这年代任何打算搞履带行走设备的战斗装置都不靠谱啊!发动机不给力,悬挂无论从设计还是生产方面都不过关。于是大受打击的王子殿下开始老老实实的研究装甲车这种实际上最早集攻击、防御和机动为一体的机械化兵器......。

不过还是因为悲催的发动机和基础工业水平。这个年代的装甲车也不可能指望有多高的防御力和攻击力,70hp的发动机就在哪摆着呢,你的车辆能有多重?于是废了半天劲,花了十多万马克之后,王子殿下搞出来的东西也不过是两种,一种是装备了机枪的车辆,而另外一种则是自行迫击炮,没办法,这东西初速低,后坐力小一些。技术难度自然比较小。

总之在花费了大量金钱之后,王子能得到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这支利用各种运输车辆拼凑起来的快速部队,而另外一个就是包括戴姆勒公司在内的一些列公司的股份。没错,是股份,因为这个年代真正能认识到汽车重要性的人很多,如果仅仅是民用的话,汽车的性价比并不比马车高,毕竟汽车的采购价就是很大的一块,而一般平民在维修和保养等售后方面也是无能为力的。

除了贵族们会买一些刷时髦之外,1900年的汽车销售量和产能是非常少的。而后世那些闻名的汽车巨头在现在看来其实和小工坊没什么区别......。总之现在的戴姆勒公司很缺钱,很缺人......。

不过没关系,鲁普雷希特王子这两样都不缺,不就是人员和资金吗?作为王子的头号跟班,谢林伯爵用一张价值500万马克的支票在2天之内搞定了戴姆勒和他的合作伙伴威廉迈巴赫,然后成功的获得了汽车厂高达40%的股份以及在奥匈帝国销售的独家代理权。虽然在董事会没有绝对多数,但是却又一票否决的权利,毕竟这个时候整个戴姆勒公司也不值这个数啊。

而作为戴姆勒公司的技术骨干,威廉迈巴赫也来到了巴伐利亚,担任南德意志汽车集团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而威廉迈巴赫的儿子卡尔迈巴赫则接替了父亲在戴姆勒公司的地位。

和戴姆勒公司不同的是,南德意志汽车集团的主要研发项目是载重汽车和特种车辆,说白了就是完全的军用车生产厂,而且是有政府包买包卖的厂家。正是因为巴伐利亚王室的扶持,以及威廉迈巴赫等人的努力。王子殿下的巴伐利亚机动师才有了今天这个规模。

感谢书友xiaotang246、1982、承诺壹芈孑的打赏~~~,以及书友我是我意、书友16033110、赢子夜、曾不想离开、同学都谈恋爱了的月票支持~~~,今天依然三更!求订阅求支持!!

第278章 施利芬的担忧

“叔叔,您先请......。”别看鲁普雷希特王子殿下可以和德皇谈笑风生,但是当正规的军事会面上,自己还要夹着尾巴做人,比如说,这次会面,巴伐利亚方坐在首席的自然是巴伐利亚目前最能打,历史上也最能打的利奥波德亲王。然后是王子本人,第三位是施密特子爵。

现在的施密特子爵也算官运亨通了,有了在远东的战火历练,又回来补充了一下军事高等教育,现在也总算做到了师长的位置上,目前的职位是巴伐利亚机动师的师代理师长。这支部队算是试点部队,在经过和普鲁士方面协调之后,这个师的编制算临时性的,并不算入帝国作战序列之。

而正因为这个临时编制或者说算是王室的私兵,完全受王室自己管理,所以可以不受帝国原有军事架构的管束,王子殿下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就像威廉二世历史上自己掏腰包给近卫团装备机枪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财大气粗王子给自己的这支部队买了一批汽车。

而对面一行人自然是总参谋长施利芬、小毛奇以及第四军军长鲁登道夫。双方这一次会议自然是要讨论一下普鲁士参谋部的行程问题以及对某些军事问题的看法。和王子没事和德皇瞎扯不同,这次可是正规的,德**方决策机关和执行机关的最高级别的交流。

“一次脱离铁路的机动演习?”施利芬伯爵看着利奥波德亲王递过来的件后皱了皱眉头。铁路、部队机动性。这无疑是伯爵的g点啊,要知道人家当了十几年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制定施利芬计划,并且易其稿,单纯就这份执着来说,说是着魔也不过分啊!

“非常有意思的演习内容,我很想知道,贵方是如何想到这个题目的?”施利芬伯爵放下手的件说道。

“部队的机动性一直是一个战略性课题,我认为德国陆军在军队的火力和战斗编组上已经十分成熟,甚至可以说对其它国家形成了巨大的优势,新式武器和战术的采用让我们不惧怕和任何对手正面交手。”

“但是在机动性问题上,我们却和对方没有多大差距。普法战争时期我们利用铁路的方法已经被世界所熟知,并且被包括法国在内的其它强国所模仿。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改进。”利奥波德亲王笑着说道。

“呵呵,但是我认为军事运输的主力还是铁路,公路运输的运力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从亲王的回答,施利芬伯爵感到了一丝异样。

“但是铁路运输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或者说,铁路运输可以很好的胜任防御战的需要,但是不可能作为一种进攻武器。而德国如果和对手交战的话,应该是一场进攻战,不是吗?”利奥波德亲王若有所指的说道。

“看来,皇帝陛下应该已经和各位说过一些什么了。我以前的一些计划各位应该也已经看过了。”一滴冷汗从施利芬伯爵的脑袋上流了下来,

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德**是高度保密的,按理说像利奥波德亲王和鲁普雷希特王子是不应该接触到的。至少从总参谋部是不可能留出去的,但是考虑到德国的体制,只要德皇陛下愿意,巴伐利亚方面是完全可以了解这个计划的大概内容,至于细节?有些地方施利芬自己都没想好,自然也无从谈起。

巴伐利亚方面了解到情报虽然让伯爵有些不满,但是也无可指责,毕竟巴伐利亚军团也是德军的一部分,弄出来一个计划光普鲁士知道,别人不知道显然是不可以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演习太有针对性了!直接直指计划的核心!铁路兵力输送问题!

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是什么?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进行防御,左翼以极少的兵力吸引法国人的主力,然后右翼集绝大部分的兵力,[两翼兵力比例是15比100]依托德国国内良好的铁路线快速集结进攻,直接席卷荷兰和比利时这两个国家,并且接管他们的铁路系统,进而进行战略迂回,彻底包围法军主力,在42天的时间里干掉法国。

在这个计划,施利芬的一切设想都是建立在可以平稳接管铁路系统,并且可以通过沿途征集粮食和物资来弥补部分不足,然后让军队以超高的速度机动。而再刚才的谈话,利奥波德亲王直接指出了铁路不能作为一件进攻武器,这等于从根本上否决了施利芬的计划。

当然,从理论上巴伐利亚军方无法影响普鲁士总参谋部的运作,即使有不满,在战时军令权的压迫下也只能接受。甚至德皇也无法干涉,毕竟计划已经拟定,停不下来了。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如果在和平时期,德皇认为这个计划不可行,那么直接宣布废止就可以了,总参谋部就必须重新制定,如果参谋长表示反对的话,德皇甚至可以直接换人。

首节上一节114/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