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11节

小毛奇负责的是整个参谋部的日常工作,如果说施利芬是大脑,那么小毛奇就是从参谋部的手和脚负责执行。至于兴登堡吗?这个人不是贵族,但是经历了从普奥战争开始的一系列战斗,算是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人。一直在基层部队带兵。经验十分丰富。

感谢书友酸奶加水果好好次、xiaotang246、dzz333、冷灬色调的打赏~~~,以及书友洛萱的星空物语、kgb31、肥猩、zayrb、马桶里的小鱼的月票支持~~~,昨天有书友一下投了5张催更票--!但是这个作者实在吃不下,这样吧,作者今天三更,意思到了,希望各位书友能多多包涵~~~!求订阅求支持~~!!

第269章 到慕尼河走一圈?

750万英镑这笔钱确实不少,但是考虑到巴伐利亚的建设,和为到来的一战做的准备,这点钱肯定不够!而为了自己的发财大计,王子果断将目标锁定在了陆军和军需品生产方面!要知道,这个日俄战争不仅仅是海军的较量,陆军的厮杀同样激烈,而且消耗更大!

日本陆军在日俄战争的消耗至少是日本海军的三倍!而兵力更多,拥有火炮更多的俄国陆军的消耗肯定要比日本陆军还要大!不要忘了,日俄战争,俄国陆军在远东光75mm级别的火炮就有上千门!而巨大的弹药消耗更是让俄国人的库存捉襟见肘,甚至同时向德国、法国订购炮弹!也许火炮确实卖不了多少钱,但是弹药的价钱肯定巨大!

卖陆军装备和卖海军装备是一个道理,你必须让人看到产品的优越性,意识到这东西虽然贵点,但是物有所值那么对方才会购买!所以,为了表示对俄国的善意,也为了表示对俄国金卢布的感谢,王子殿下在会谈的末尾,邀请俄国陆军方面到慕尼黑,参观一下巴伐利亚的军队!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让俄国人感受一下先进的作战姿势,找到德俄两军的差距,然后根据自己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顺便把金灿灿的卢布送到王子的钱包!而对于这个善意的邀请,尼古拉二世自然没有拒绝。

最终,会议结束后,王子拿着750万英镑的意向合同满意的离开了,而尼古拉二世在郁闷之余还真对这支德国内部的另类军队非常感兴趣,虽然对刚才某人狠狠的敲诈了他一笔感到十分的不满,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在短时间内,如果俄国想要尽快提升实力的话,那么只能找巴伐利亚旗下的两家船厂来生产,他们是唯一可以在3年内完工4艘战列舰的造船综合体!

于是,包括陆军上将库洛帕特金在内的部分伴随沙皇来到德国的军官被召集过来,并且从选取了一些人员组成了考察团。原本弄一个考察团去巴伐利亚走一圈,然后走个过场交流一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心情有些郁闷的沙皇却想利用这个机会找个场子!

“我们必须要让德国人明白他们在和谁对话!海军方面让我很失望,亚历山大时期的被世界称道的俄国海军精锐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我们的陆军依然强大!我希望,借着这个机会人,让德国人,还有那个巴伐利亚的家伙知道在欧洲大陆,谁才是真正的主宰!”尼古拉二世声色俱厉的说道。

“我擦!”站在沙皇左手边的库洛帕特金首先感到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窜了上来,就在来德国之前,这位陆军将军还是不是的拿海军开个玩笑,嘲笑一下海军在远东的失利。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么快陆军方面就遭报应了。

老实说,库洛帕特金虽然在战术方面保守死板,但是看一些问题还是很准的,比如说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他就对远东的俄军状况非常担忧,是俄国陆军少数几个不看好战争发展的人。

“陛下,您能否把话说的更明白一些?我们将遵照您的指示。”库洛帕特金卑微的说道,他现在真的希望这是皇帝陛下一时性起的想法......。

俄国陆军什么德性,库洛帕特金可是十分清楚的,士兵与其说是服从,倒入不说是麻木不仁,和木偶一样!军官确实有厉害的,但是大部分都是渣渣,那些有才干的军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那些没本事的内斗,而不是用在正道上。

到了现在这个时代,与其说俄国陆军强大,倒不如说是俄国国土太大,人口太多,打不过对手但是能拖死对手!俄国人自认为和欧洲任何一支军队pk都不虚,但是要拉出同等规模的军队pk的话,那还是省省吧......。俄国人从来就不是玩精锐的主!

“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不管。我只要结果。”尼古拉二世的回答让库洛帕特金依然十分困惑,因为沙皇陛下依然没说具体该怎么办......。既然沙皇没说,那就看着办吧。先从近卫军拉出一批骨干,至少表明上要光鲜啊!

“鲁普雷希特邀请俄国人去巴伐利亚?还是去看看他的陆军?这倒是很有意思啊。”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德皇的耳朵,而德皇对此也来了兴趣。

毕竟从1890年开始,巴伐利亚王国因为一系列的建设,工业和财政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巴伐利亚自己的财务报表,1898年的政府收入都比1890年要翻了一倍以上!这个增长速度已经冠绝德意志诸邦了。而且这还是第二大邦。

虽然皇帝陛下和王子殿下关系不错,但是在这个时候,威廉二世还是想摸一摸这个小兄弟的家底,看看他这些年来到底都攒出一些什么。当然了,你不可能直接上门查人家的流水。但是至少可以通过对巴伐利亚陆军的考察来推测一下这个王国的实力。然后再和巴伐利亚探讨一下,未来是否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德皇立即召集了德方的头头脑脑们讨论这件事情,作为普鲁士总参谋长的施利芬伯爵自然要来,作为德皇的好基友,德国最顶尖的贵族,老毛奇意志的传承者——小毛奇自然也需要来。

而第三个人则是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兴登堡。至少现在的兴登堡不是很有名,不过刚刚成为将军2年,现在担任普鲁士第四军军长。

德皇选择这些人是很有讲究的,普鲁士陆军总参谋部位高权重,到了战时就是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部,对其它各邦享有军令权。相当于整个德军的大脑。而施利芬就是这个大脑的核心,并且负责制定各个战斗计划。

小毛奇负责的是整个参谋部的日常工作,如果说施利芬是大脑,那么小毛奇就是从参谋部的手和脚负责执行。至于兴登堡吗?这个人不是贵族,但是经历了从普奥战争开始的一系列战斗,算是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人。一直在基层部队带兵。经验十分丰富。

感谢书友酸奶加水果好好次、xiaotang246、dzz333、冷灬色调的~~~,以及书友洛萱的星空物语、kgb31、肥猩、zayrb、马桶里的小鱼的支持~~~,昨天有书友一下投了5张催更票--!但是这个作者实在吃不下,这样吧,作者今天三更,意思到了,希望各位书友能多多包涵~~~!求订阅求支持~~!!

第270章 普鲁士代表团

由施利芬伯爵、小毛奇、兴登堡三人组成的德国代表团,几乎涵盖了整个德国陆军从最高战略的制定、战役的实施、以及到基层战术方面的所有项目,三人都非庸手。德皇相信,这三个人往巴伐利亚转一圈之后,完全可以将巴伐利亚王国的军力基础摸透。

“这个,是不是有点兴师动众了?”当德皇交待了任务之后,施利芬伯爵首先提出了意见,普鲁士总参谋长带队去转悠一圈,这个动静有些太大了,而且他不认为巴伐利亚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这个总参谋长去看看的。

德国陆军一共20多个军,近百的骑兵团。施利芬认为自己作为总参谋长需要将眼光放在战略全局上,而不是某一个点。巴伐利亚再强,也不过三个军的规模,在欧洲大国的国战之最多算战役层面的。自己没必要关注。

看看巴伐利亚军队有多少大炮?有多少机枪?队形走的是否严整?训练水平是不是很高?拜托,这点事情交给兴登堡去就可以了,自己是大人物,哪能管这些事情?

“但是你不觉得,作为帝国的总参谋长,对帝国下第二大邦国的军队都没有了解,难道不是一种失职吗?”德皇十分不喜欢别人顶撞自己,如果说面对鲁普雷希特,碍于对方身份和关系,有些话不好说出口。但是面对眼前这位总参谋长可就不一样了。前者是德意志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后者只是高管,高管看不顺眼,换了也就换了......。

“小毛奇,说说你的看法。据说你和巴伐利亚王国驻柏林的武官关系比较密切。”德皇压根没有征求伯爵想法的意思,而是直接对小毛奇说道。

“这个,据说巴伐利亚第一军正在准备进行换装,他们打算将大量的75mm速射炮换成了105mm轻型野战炮。从重量上来看,后者的立略大,但是弹道更加弯曲,在增大仰角之后,射程也不错,这种可以曲射,并且投射量更大的火炮很适合间接射击,而且适合在法国东北部的丘陵地区作战。”

“不过有一点我搞不清楚的是,巴伐利亚似乎在裁撤军马,他们的军马保有量这几年不是上升,甚至是略微下降。如果他们要使用新式火炮的话,那么后勤压力会增加,毕竟105mm榴弹炮的弹药更重,而大量装备机枪和半自动步枪之后,巴伐利亚人反而减少了马车的数量,这一点让人看不明白。”小毛奇说出了心的疑惑。

“他们正在尝试着用蒸汽汽车或者拖拉机来运送武器和补给。并且据说他们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一旁的兴登堡说道。作为第四军军长,兴登堡最烦的是什么?军队的后勤和速度啊!不带兵不知道,带了兵之后才知道后勤是军事第一大问题,第二大敌人啊!

双方拉开架势,火炮征服、士兵占领、突破对方表层阵地,这些都是战争最简单的事情,真正的难度在哪?如何把这些部队从家里送到前线,然后保证前线的供应,以及进攻部队能随时得到支援这才是最关键的!

就拿现在的兴登堡第四军来说吧,一个军将近4万人,拥有1.2万匹军马。平均不到4个人就有一匹马,这些马带着全军近百门各种火炮和能维持最多不超过5天的辎重前进,如果不依靠铁路的话。即使不打仗,每天的行军距离最远不超过25千米!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始终在寻找解决的办法。但是无论是对编制进行优化,还是增强管理,他发现军队的行军速度和补给难度依然是两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德意志帝国不是一个可以打持久战的国家,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对手的话,陷入消耗战的德国最终会被拖垮。而巴伐利亚人的做法给了他一点启示。

“呵呵,那位王子可能希望能用这些东西代替军马?但实际上能操作这些车辆的不是一名驾驶者,而应该是一名机师!他们太容易出故障了。”施利芬笑着说道。

“但是这是我们在离开铁路之后,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军马已经被证明了无法保持军队的行军速度,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其他的办法。”兴登堡沉思片刻后说道。

双方的认知上的不同不仅仅是因为军事观点的差异,同时也和阶级立场有关系。兴登堡是草根出生。一步步打到现在这个地位的,但是施利芬可不一样,人家是容克贵族,容克贵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军事地主阶级。他们掌控着军权和土地。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为了这一点,德**方甚至在1900年前反对扩军,因为扩军后会增加很多新的职位,而容克贵族数量有效,这些新的位置只能留给其它人。这对于容克军官团对军队的掌控来说无疑是不利。

为了这一点,他们绝对不会放弃马政,而对所有对马政有冲击的事物都会持否定的观点。比如说汽车......。巴伐利亚可以搞是因为本土的贵族力量十分弱小,而拥有土地的更少。但是普鲁士不可以。因为这些原因。施利芬不自觉的就对巴伐利亚的一些做法持怀疑态度。

“现在不是下结论的时候,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然后好好的过过脑子,而不是在这里瞎猜!”皇帝陛下略带不满的说道,随后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立即准备一下,去巴伐利亚吧。

“这群家伙,真的不让人省心啊。”看着远去的三人,威廉二世嗤笑道。难道这次让整出这么大的阵势真就是为了摸摸小兄弟的家底!根本没那么简单!德皇上台后对普鲁士总参谋部已经忍了很久了!

陆军总参谋部在德**的地位简直是说一不二啊。他们制定的计划就是战时的计划,即使皇帝想改也不可能,不是说皇帝没有这个权利,而是因为军事这东西不能凭个人权利直接篡改,而且德皇毕竟不是专业军人。要是没了一群参谋,真让他拍板,他还真没这把握......。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酸奶加水果好好次的打赏~~~!以及书友62592299、**人、哈佛街、马蹄铁、饿疯龙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下午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271章 德皇的心思

所以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德皇考虑的是政治目的,而军人只考虑军事行动,双方之间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错位。所以德皇想要拿德军总参谋部开刀,但是开刀的前提是,有人能够做好这件事情。

威廉二世和鲁普雷希特王子的关系好啊!而且大家都是国王或者国王预备役啊,有共同语言啊。有的时候双方就会谈一些其它方面的事情,国王和贵族是一个阶级吗?如果是封建社会确实是这样,国王是贵族的一员,依靠贵族并且为贵族提供保护。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国家的老大,统治阶级除了原有的军事贵族之外还有资本家啊。前者是枪杆子,后者是钱袋子!对于控制自己钱袋子的资本家,国王们自然是提防,而对于控制军队的帝**官团们,威廉二世和王子也不是那么放心。

军官团的忠诚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军官团他们只管军事上的事情而不考虑他们所谓的军事准备和政治需要的冲突!军队是作为国家工具使用的,代表国家的国王需要的是一柄听话的利剑,而不是一柄可能会影响自己判断的武器。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就出现过,在1890年左右,德国总参谋部就试图制定一个针对俄国的部署。但是随后被俾斯麦叫停。而现在,随着俾斯麦离开政坛,德国政府除了皇帝之外再也没有可以对总参谋部形成稳定震慑的人物了,皇帝虽然有权利,但是他本身对军事了解的有限。

早在登基之前威廉二世就在考虑自己上台后,如何能用好德**事力量这柄利剑,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组总参谋部!在过去,普鲁士总参谋部几乎就是军官团的自留地。这些绝大部分出身自容克贵族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把持王**务,在战争时期直接指挥4个邦国的军队。

这个位面,德国国内各王国之间的关系和合作要远好于历史,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关系日益紧密,萨克森早就被打服了,符腾堡一看南德意志老大都这样了,自然也就收起了一些小心思。再加上皇帝和王子较好的私人关系,以及普鲁士的绝对优势,皇帝开始考虑让巴伐利亚军方力量进入高层,将普鲁士总参谋部变成帝国总参谋部!

首节上一节111/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