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66节

至于说长航程水上飞怎么回收的问题?这个啊,很好解决,让水上飞飞一晚上呗,或者在某个海域降落,由驱逐舰补充燃油之后再飞回去。就算万一损失了,那也是战争的需要啊……。很冷血,但是也很现实!

“我认为,目前我们没有必要采取这样的行动,海军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登陆场的火力支援以及安全,而我们现在不过是刚刚在海滩上站稳了脚跟,在陆军建立起巩固而强大的火炮阵地之前,我们不应该过早的执行有较大风险的任务,您是知道的,在今天,我们的无畏舰队也参与了火力支援,这对于我们的海战能力是一个消耗,而您和您的舰队是保证这次战役海上优势的重要支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些许的胜利而冒险是不恰当的,毕竟,纵然是500架飞,也没有一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值钱。”本森犹豫再,还是用委婉的语气拒绝了苏雄的计划。

本森不是不知道一直拖下去,美日双方的海上力量对比会朝着不利于美军的方向发展,但是本森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美国陆军能在新爱尔兰岛站稳脚跟,建立足够强大的炮兵阵地来压制日军的远程火炮,然后进而在一些地区建立飞场的话,那么美国海军就可以从繁重的对地支援任务脱离出来,同时还可以依托陆基飞来弥补海上力量的不足,这样一来,纵然舰队的整体状态是下降的,但是因为承担的任务少了,那么用来应对日本舰队的力量反而就多了。

所以本森的办法可谓是四平八稳,先集力量保证陆军能够站稳脚跟,然后再考虑其它,你不能说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符合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个战略目标的原则。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陆军到底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而对于这个问题,苏雄不知道,因为他不是路局,卡尔斯少将也不好说,毕竟他们对日军的了解太少了,于是,这个问题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将军阁下,我想要提醒您的是,如果日本人派遣装甲巡洋舰来执行破交任务的话,那么贵国的海上运输线可能会非常棘,到时候可能需要我的舰队去处理一下。另外,日本舰队可能会在黑夜发动进攻,而我们的战场铺的非常大,如果只是被动防守的话,并不好,我们需要让日军同样感觉到压力,进而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苏雄决定最后劝说一次。

“日本人的装甲巡洋舰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那4艘装甲巡洋舰只剩下2艘了,而且就算他们派出来,我们新的装甲巡洋舰也足够应对了,这一点不劳阁下担忧。

“至于说第二点吗?我认为纵然是日军有整体舰队航速的优势,他们也不敢和合众国舰队进行决战,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如果是小规模舰队的话,我想阁下的舰队足够应对了。我能理解阁下在进攻方面的天赋和才能,但是我想说,我们的交战环境并不是当初您在印度洋上那种不用考虑别的情况的破交战,我们的核心是保证陆军的安全。”本森上将说道。

“呼。”苏雄长出了一口气。“那好吧,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其实,刚才苏雄准备说日本人在俄国远东缴获的那几艘留里克级战舰的,但是奈何这种说法没有依据只能是猜测,贸然说出来,美国人不会相信,而如果仅仅是装甲巡洋舰的骚扰的话,美国人也确实足够应对。至于保守政策和主动进攻政策到底谁更对?陆军到底能不能站稳脚跟这些东西更多的只是判断和猜测。

军事上很多的决定是建立在不完全的情报基础上的,有的时候一些决定没有充足的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还真是感性的感觉。所以,苏雄说的话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最终没有说服本森也在预料之。

“在战争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我们都在寻找能改变战场形势的杠杆,我找到的是主动出击,开始以攻击日军场为主,然后逐渐扩大到港口,纵然无法真正重创日军,我们也能延缓日军进攻计划,并且消耗对。从而改变在这场海上消耗战对美德联军不利的局面。”

“然而美国人的想法是先稳住,随后利用陆军巩固的阵地来反补海军,毕竟如果陆军能拥有巩固的场的话,那么限制美国海军航空战斗力不足的限制就没有了,你不能说它是错的,因为我没有证据。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分析,我不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其它兵种身上,尤其是,这个希望还有些遥远的时候。”

“我有成以上把握保证我的舰队可以全身而退,纵然不成功,本森将军也可以执行他之前的计划,但是最终,本森上将决定放弃,然后以稳为主,而这种举动在我看来等于把最后的主动权拱让人,战役不能说失败,但是很显然,巨大的代价也许会让这场战争导致一场皮诺士式的胜利,战役的结果可能会动摇美国人的战争决心。”在回忆录,苏雄上将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本章完)

第2517章 航空三巨头 1

第251章航空巨头1

就在太平洋上烽火连天的时候,在遥远的巴伐利亚王宫,鲁普雷希特王储正在忙着另外一件事情,就在几天前,王储以自己的名义向着德意志帝国内部的各大飞制造商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函的内容是畅谈未来的航空业发展,形式上属于非正式的研讨会性质,但是无论是举办者,还是被邀请者无疑都非常重视,因为除了鲁普雷希特为代表的巴伐利亚王国之外,已经升任奥匈帝国交通部部长的埃斯特哈齐亲王也参与了,这场会议由一个帝国和一个王国作为背景,那么谁又能小视呢?

所以,在这次会议正式召开之前,受邀请的德国家著名的飞制造厂的总裁就提前赶到了慕尼黑,并且准备和巴伐利亚航空局技术顾问恩斯特海因里希亨克尔进行了交流。而在和官方联络之前,这些大名鼎鼎的航空巨头们首先进行了一次内部的闭门磋商。

“抱歉,两位,让你们久等了。”伴随着厚重的橡木门被打开,容克飞制造厂的创始人,德国航空工业的先驱者,曾经担任著名的齐柏林伯爵技术顾问,并且建立了德国第一个风洞的胡戈容克斯出现在了门口,而此时,在会议室,福克公司的创始人安东尼福克,以及道尼尔公司的创始人克劳德道尼尔已经等候多时了,对于后面两位来说,出生于1859年的胡戈容克斯是不折不扣的前辈,而他设计建造的德国第一个风洞也造福了另外两家公司。

当然,还有一点,容克斯比两个人更nb的是,人家不光是飞制造厂的厂长,还是发动制造厂的厂长!容克斯发动制造公司生产的jumo系列发动是德国大发动之一,另外两家分别为戴姆勒公司的db系列发动,以及巴伐利亚飞制造厂的bm/>

“现在还没有到约定的时间,您不用表示歉意。”克劳德道尼尔笑着说道。

“各位可以先看看这个,这是巴伐利亚方面给我们提供的会议备忘录,这一次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未来的民用航空业,覆盖范围为客、货运飞、水上飞。当然,其也肯定会涉及军用运输的内容。”容克斯说道。

“民用大型飞吗?这个是两位擅长的地方,容克斯公司生产过运输,而道尼尔公司擅长水上飞,而我的福克公司不过是一个生产单发战斗的小公司而已,而且我的身份有些难堪。”安东尼福克苦笑道。

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说,容克斯公司和道尼尔公司至少生产过双发飞,而且在大战期间,这两架飞制造厂还生产过巴伐利亚飞制造厂设计过的诸多飞,可以说是经验丰富,而且这两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

而安东尼福克呢?他是荷兰人,虽然在战争帮助过德国生产战斗,但是因为荷兰人的身份让德国人有些顾忌。并且发生过德国政府要求福克改国籍的事情,不过后来随着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的侵略,造成了德国和荷兰的进一步接近,这件事情才作罢,但是不管如何,在航空领域,福克的身份确实有些尴尬。

“安东尼,你想多了,至少在巴伐利亚,绝对不会有人因为你荷兰人的身份而给你找麻烦的,作为一个巴伐利亚人,我对我的国王和政府非常的有信心,他们愿意接纳一切有能力的人。当年,缔造了巴伐利亚船舶设计局的辉煌的委托里奥尼伯蒂伯爵就是一个例子,也许,你会成为第二个呢。”克劳德道尼尔笑着说道。

“总体来说,我认为对于目前的私人企业来说,形势并不好,因为战争结束了,飞的总体需求量会大幅度下降,而至于件提到的一些项目,比如说邮政、货运飞完全可以用退役后的轰炸来代替,k8和k6就是很不错的运输。而要是客的话,我认为如果不是必须的话,我还是倾向于乘坐汽车或者火车。”道尼尔苦笑道。

虽然他本身就是搞水上飞的,也准备搞客,但是怎么说呢,现在的飞的舒适性真的很糟糕。密封不好,外面什么温度,飞里面也什么温度,飞的高一点就要自备防寒衣物,故障率偏高,乘坐一次飞对于乘客的勇气也是一次挑战,而且经济性也不好,木制飞虽然制作简单,作为战争消耗品没什么,但是要是考虑民用维护的话,那是非常的繁琐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政府买单支持的话,搞民用航空几乎就是赔本的!

(这确实是事实,历史上,到了20年代末0年代初的时候,世界上一共有100多条航线,但是这些航线的平均寿命只有一年多点,而且在dc2这个级别客出来之前,飞人员运输都是不赚钱的!)

“从经济上来说确实很不划算。如果说远程运输的话,现在的飞经济效益还不如飞艇。但是你我都知道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飞取代飞艇将是历史的必然。而我们的王储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殿下表示愿意帮助我们渡过这段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容克斯说道。

“政府会给与我们财政支持或者补贴?那么这种补贴会是什么形式呢?是直接给飞制造厂?还是给航空公司补贴?”福克问道。

“可能都会有,也可能会给航空公司,但是直接给工厂的可能性不高,我们的王储喜欢充分竞争,他希望各个公司能拿出他们设计的最好的产品,然后通过订单给予我们回报。”容克斯说道。

“要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认为,我们可以划分一下彼此的业务范围,容克斯公司可以做运输,道尼尔先生的公司可以做水上飞,而我想试试民航业。”安东尼福克笑着说道。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本章完)

第2518章 航空三巨头 2

“福克先生,类似这种话您在我们这里说说就好,我们可以当成一句玩笑,在德国,至少在南德意志以及奥匈帝国,国王们是讨厌商业垄断的,更讨厌所谓的地下利益划分,作为国王,他们在国内问题上的利益和我们是有分歧的,我们是要赚更多的钱,而他们要的是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产品。”胡戈.容克斯十分严肃的说道。

他还记得当初他自己开办发动机制造厂的时候获得来自巴伐利亚政府的第一笔贷款的时候,鲁普雷希特对他说的话:“容克斯先生,我之所以支持你,只是因为你的才智和能力足以为德国航空工业打开新的纪元,虽然金钱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但是充分的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更重要,我由衷的希望有一天,贵公司设计的发动机能够在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中生产。但是我同时也需要提醒一下阁下,这种待遇不光是给你的,是给所有有能力有志向的人,如果有一天当容克斯公司的行为让我失望了,那么这种待遇也将终止,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两点,那就是非垄断的竞争以及优良的产品!”

胡戈.容克斯可是从飞艇时代就已经闻名的航空业大拿了,当飞机制造业兴起的时候,容克斯也准备建立自己的飞机场,然而可惜的是,他虽然在技术上颇有些水平,但是奈何囊中羞涩,而且当时的环境也非常不友好,在发动机方面,戴姆勒奔驰和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比他起步更早,有更完善的技术团队,而且还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年代可不是广凭技术就可以开工厂的。

而且不说位于符腾堡王国的戴姆勒奔驰,也不说巴伐利亚本土的地头蛇,就连在普鲁士,德皇成立的普鲁士飞机制造厂也是有相当雄厚的实力的,在这三座大山面前,胡戈.容克斯可是非常难的,纵然开办了工厂,他也没有能力竞争过这3家已经成了规模的公司,所以,如果意志不那么坚定的话,恐怕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去给别人当技术人员了。

然而容克斯这人头比较铁,没有资金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借贷啊。然而最终他没想到,获得的最大一笔借贷资金居然是来自巴伐利亚王室的,而且这笔自己不附带任何限制条件!而胡戈.容克斯在获得了这笔贷款之后,也确实打开了局面,比如说德国军方使用的侦察机以及海军使用的鱼雷机、攻击机就是容克斯飞机制造厂生产的ju5系列飞机,而jumo系列发动机更是成为了德国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

而对于王储殿下曾经提供过的帮助,胡戈.容克斯是非常尊敬的。而到了现在他这个程度,其实单纯的经济上利益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更看重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所以,当福克试探性的提出了大家要么分配一下市场的想法之后,容克斯直接给予了警告!这不仅仅是因为福克的想法犯了王储的忌讳,更因为他本人也不喜欢这样!

“说实话,我很难理解作为一个商人不以赚钱为主要目标,我也有些理解为何北德意志的工厂主和金融家们对巴伐利亚王国十分不满了,毕竟这是断人财路的事情,但是我很难理解,为何您和道尼尔先生、戴姆勒先生却对这位十分尊敬呢?从您的表现来看,这不仅仅是权力的震慑力,而是发自内心的。”福克问道,一方面他是想缓和一下气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好吧,你是一个外国人,即使你在为帝国生产战斗机的时候也依然不忘你是个荷兰人,那么站在你的角度来说,你一定会对自己的国家有很深厚的感情吧?你是这样,其实我们也是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产业和帝国的繁荣休戚与共,看看现在的英国,他们本来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航空业,站在中立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只是在战争的最后一年才在总体上超越了英国航空业。”

“但是看看现在的英国,他们战败了,那么作为战胜者的德意志帝国就可以肆意的摧毁英国人的高端工业体系,不仅仅是航空业,造船业、汽车产业、光学仪器和化工产业,哪一块都跑不了。可以预见,纵然能剩下一些残余,在国家困窘,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大英帝国的航空工业也将辉煌不在了。看到现在的英国人,我们就担心,如果有一天,帝国失败了,那么我们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的事业、财富甚至是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和帝国的繁荣是休戚与共的!只有强大的帝国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而帝国也需要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才智。”胡戈.容克斯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帝国现在正在从欧洲走向世界,而同样道理我们也将走向世界,在国内,你可以凭借关系、或者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获得利益,但是如果到了国外呢?你除了要面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之外,还要面对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他们可不会坐下来和你们讨论,咱们如何分配利益。商场就是战场,有的时候我们退无可退,只能拔枪一战!而这个时候,性能优良的产品才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武器!有的时候自己懒惰的时候,就需要外力来鞭策自己!”一旁的道尼尔说道。

最终任何跨国企业都要走向国际扩张的。而到了这一步,垄断就变的非常困难,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各个强国都有自己拿的出手的技术和产品。有些采购确实会考虑政治因素,但是最终还是要以产品质量说话的。所以,无论是容克斯还是道尼尔,他们都不惧怕竞争,甚至希望在国内的竞争中将自己手中的长剑磨炼的更加锋利!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m.

第2519章 航空三巨头 3

亨克尔先生给我们提出的补助方法是这样的,第一种,自然就是给航空公司补贴,以便让他们可以购买我们的飞机进行运营。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拿下订单。第二种方式就是提供补助,然后当某一款飞机中标之后,我们每卖出一架飞机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额外补偿。第三种办法就是将飞机的设计和生产分离开来,由政府直接下达订单要求,然后让各个飞机设计院来负责设计,其中需要的材料和资金由政府提供,如果未来中标的话,设计院可以按照协议获得一定的抽成。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容克斯说道。

“我不喜欢第一点,我们没有必要让航空公司再在中间抽一次利益,政府愿意补贴航空公司那是那么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单独的资金补助,从我个人的公司角度出发,我之前生产的是战斗机,而战争结束之后,战斗机的需求量大减,我的公司已经处于销售低谷,而如果让我自己掏钱走完飞机的研发、实验和生产的全流程,这个压力有些大,而且一旦我们失败了,那就是灾难性的,也许一次失败就足够让我的公司万劫不复了。”安东尼.福克说道。

和道尼尔以及容克斯不一样,福克公司是混的最糟糕的,因为他的经营范围实在是狭窄,就是单发战斗机,而且和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j6系列战斗机高度重叠,之前,普鲁士为了保证有自己的战斗机企业,所以有福克公司的订单,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再有大量存货的情况下,订单数量肯定少,所以福克公司的资金流是比较困难的,让他直接进入一个全新领域参与竞争,而且要完全自掏腰包,这个难度有些大。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研发过程的风险有政府提供的贷款作为保证,而一旦中标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拿到财政补贴,没有第三方经手,我们的利益也是最大的,整个过程非常平滑,要是我的话,我就选择第二种。”福克说道。

首节上一节1066/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