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28节

“这个,真的很难说,如果从作业面积来看,双层机库无疑要大很多,但是单层机库的高度会比较小,而且建造起来会非常复杂,因为单层机库我们可以直接在船体上直接搭个架子就行了,但是双层机库的话,至少下层机库我们必须将其融入到船体。”

“而且,双层机库在暖机方面也会有些问题,因为下层机库距离海面的高度太低,如果在高速航行时打开下层机库侧面的通风口的话,那么海水很容易涌入。而如果舰载机只能在甲板上暖机的话,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的运转效率。”贝蒂想了想说道。

“那么德国人是怎么解决的呢?”托马斯问道。

“似乎德国人也在犹豫,他们的hang kong母舰既有双层机库又有单层机库。至于具体的运作细节,我们也不清楚。”贝蒂说道。(如果说是冷战期间的hang kong母舰的话,自然单层大机库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后世的喷气式飞机实在是太高大了。以fa18为例,这款飞机高度4.7米,而2战日本的苍龙号航母的机库高度也不过这个数值,而如果要考虑折翼和预留下来的维护高度的话,那么hang kong母舰的机库高度至少7米以上。所以,根本没法双层,而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2战的话,那就不一定了,这个问题,作者君会在未来好好阐述。)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在日本人身上实践一下?”托马斯意味深长的说道。“我们现在正在给日本人建造的hang kong母舰进度如何?”

“选好的船舶已经抵达新加坡,各种配件、设备以及工人已经到位了,现在正在进行改进工作,因为这是一艘用邮轮改进的船,所以如果要改成双层机库那么工程量会非常大,我们的意思就是直接改成单层大机库就可以了。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我们最多9个月就能完成改进。”贝蒂说道。

“日本人似乎也在自行建造hang kong母舰?”托马斯问道。

“是这样的,而且吨位也不小,不过他们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性能。”贝蒂说道。

“他们现在有服役的hang kong母舰了吗?”托马斯问道。

“有1艘已经服役了,另外1艘将在2个月内完成舾装,据说,在船台上还有2到3艘,不过我认为这个消息并不算可靠,如果从现在开始算时间,以1年为期的话,那么我认为在开战前,除掉我们提供的1艘,日本人最多有3艘服役或者即将服役的hang kong母舰。”贝蒂想了想说道。

“为什么?”托马斯问道。

“我对日本海军的工业了解并不算多,但是通过我们已经派往日本的舰载机教官反馈回来的信息,他们的参训人员数量非常有限,加上之前已经训练的人再加上后续的计划,一共也只有400个机组,而这个机组数量是包括大量的预备人员的。”贝蒂说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海军的情况相当不妙啊。”托马斯说道。

“是的,如果日本人敢在脱离陆基hang kong兵掩护范围之外的地区和德美舰队交战的话,也许只要一个下午时间,日本就会失去他们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殖民地。”贝蒂说道。

“然而德国人不会倾尽全力去支援美国人的,毕竟他们还要看住我们。”托马斯想了想说道。

“结果是一样的。这场战争日本人是肯定会吐出来一部分东西的,只不过是多少而已,战场上的情况只是给双方一个谈判的契机。纵然,日本海军在战场上获得一些优势,从长远来看也绝对赢不了,德美两国的工业规模太恐怖了,他们是日本人的十几倍!日本人迷信战术,但是你我都清楚,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综合国力。”贝蒂说道。

“日本人快速败亡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有些难办啊。”托马斯说道。

“我有个想法。”贝蒂说道。

“说说看。”托马斯说道。

“我想退役,然后去远东。纵然,我之前的表现并不好,但是我相信,这一次我会做的很好。”贝蒂说道。

“如果海战失败的话,你不能被抓住。”托马斯说道。

“放心吧。”贝蒂说道。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389章 一战落幕 1

1915年10月10日,在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德意志帝国帝国元帅、巴伐利亚王储、奥匈帝国摄政王鲁普雷希特在帝国议会大厦和英国谈判代表阿斯奎斯首相最终签署了《柏林和约》。

“我方将最后一次重申条约内容,请贵方利用这最后一次机会核实,如果没有异议的话,我们签字,并且条约即时生效。”德意志帝国首相霍尔韦格的声音在大厅回荡。当英国人表示无异议之后,霍尔韦格首相开始宣读条约内容。

“介于大英帝国对德意志帝国在战争造成的损失和犯下的错误和罪行,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大英帝国绝对对德意志帝国进行如下赔偿。”

“第一,大英帝国放弃所有位于非洲及其近海的殖民地和岛屿,并且保证将这些地区的所有财产和公共设施完好无缺的移交给德意志帝国。在移交过程大英帝国保证所有财产和设置的完整性,如若造成损失,大英帝国照价赔偿,最终以德意志帝国接收团队确认为准。”

“第二,大英帝国放弃对埃及的宗主国地位,放弃苏伊士运河,放弃马耳他岛和直布罗陀海峡等所有沿地海地区的殖民地、属地以及特权。以上地区的所有设施,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都不能转移或者损坏,一切原则与第一条相同。”

“第三,英国从波斯退出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向帝国移交锡兰岛、迭戈加西亚岛等英国在印度洋上的部分岛屿。岛屿具体情况参看和约附录。”

“第四,大英帝国需要向德意志帝国zheng fu支付45亿英镑的赔款,其第一笔赔款15亿英镑必须在3年之内支付,剩余的赔款可以在12年之内支付,每年赔款的具体利率在4%左右。”

“第五,大英帝国承认在所有英国殖民地、自治领和附庸国,德国人拥有和英国人一样的权利和商业机会。”

“第,英国将设得兰群岛以及奥克尼群岛移交给德意志帝国。并且英国保证,不在欧洲大陆上常驻任何军队,英国放弃对比利时的保护和支持。”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德国人逐一合适了《柏林和约》的所有内容,虽然主要内容只有6条,但是在随后的议定书足有40多页,其详细的描述了条款几乎所有可能引起歧义的细节和漏洞。在经历了如同最终审判一般的感觉之后,阿斯奎斯首相代表英国zheng fu表示同意和约内容,并且在上门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加盖印记。

然而,在《柏林和约》敲定之后,今天的事情并没有算完,随后,双方又签署了《关于xian zhi英国军备的若干条款》这个附加议定书,在这份议定书,德国着重对英国的海军、空军以及人员培养做了非常严格的xian zhi!而这份议定书还包括了海军和空军两个方面,其海军内容如下。

“第一,英国皇家海军在未来十年之内不得建造新的主力舰,所谓主力舰的规格界定是超过1万吨以上的所有战舰,包括战列舰、hang kong母舰、战列巡洋舰、以及装备了超过210mm火炮的水面战舰!”

“第二,主力舰数量可以保持现在的情况,但是,在对主力舰进行改进之后,新式战舰的吨位不能超过3万吨,所有尚在船台上的主力舰应该予以拆毁或者做无害化处理后转售。所有主力舰十年之后才可以退役,而关于替代舰的标准,将在十年到期之前再次进行商讨。”

“第三,英国皇家海军潜艇数量应该降低到12艘,潜艇总吨位不能超过1万吨。在十年之内,英国皇家海军不得更新新潜艇,排水量大于500吨的驱逐舰数量不应超过45艘,总吨位不能超过5万吨。驱逐舰只有在服役期满15年之后才可以进行同等吨位更换。”

“第四,英国皇家海军轻巡洋舰数量应该在10艘以下,更换年限和驱逐舰相同,同样以同吨位进行替换。轻巡洋舰在服役期间可以改进,但是改进后的轻巡洋舰单舰吨位标准排水量不能超过7000吨,总吨位不能超过6万吨!火炮不能超过210mm。”

“第五,英国皇家海军官兵数量不能超过3万人,其军官数量不能超过6000人。所有海军兵工厂在十年内不得研制新式鱼雷、水雷和大于8寸的舰炮,海军所属hang kong兵的飞机数量不能超过300架,包括舰载机和陆基飞机。关于飞机的性能xian zhi详见细则。”

而空军方面德国人不仅仅对英国空军规模进行了xian zhi,甚至连一切能飞的东西都进行了xian zhi......。

“第一,英国皇家空军是除了海军hang kong兵之外唯一可以拥有军用动力hang kong器的单位,英国陆军不得拥有任何自带动力的hang kong器,包括联络机、矫射飞机、运输机等。英国皇家空军保持的飞机总体数量不能超过500架,其双发飞机不能超过200架。英国不能拥有双发以上飞机。”

“第二,英国皇家空军现役飞机使用的发动机功率不能超过德国同类发动机功率的70%。英国不能从第三国获得发动机技术或者进行技术合作。英国飞机不得安装增压器。”

“第三,英国皇家空军人员总规模不能超过1.5万人。民间hang kong俱乐部数量必须严格xian zhi,注意,此处的民间hang kong俱乐部不仅仅包括英国本土,还包括所有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详细情况可以见相关细则。”

和之前相比,德国人对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做了更细致的xian zhi,在相关细则甚至对各种类型飞机的重量、航程、武器,甚至连机关炮和ji qiang的弹壳长度都做了xian zhi,比如说,英国战斗机上不能装备20mm以上的自动武器,而自动武器的弹壳长度被限定在70mm以下!对于舰队威胁巨大的鱼雷更是如此,不但不能研制新的hang kong鱼雷,同时英国皇家海军和空军的飞机也不能搭载机载鱼雷甚至连相应挂架都不能生产。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390章 一战落幕 2

而较小的弹壳长度无疑是n了n的初速和杀伤力,看这个条款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历史上英法对德国装备的阻击枪枪管长度都做了n!这一次,德国人算是找回来了!而为了避免英国人以后随便将陆军或者海军的武器按在飞机上,德国人同样对陆军和海军的自动武器规格进行了n。

最终德国人还对英国的军工产业和研发进行了n,德方将对英国目前的军工企业以及其中的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对于部分对德国有用的设备,德国人直接没收。对于其它设备也规定不能转移到其它国家或者殖民地。并且严禁英国所有自治领独立研制高水平的武器!

相对于英国海军和空军,德国对于英国陆军的n非常有限了,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海军的战舰、空军的飞机发动机,这些都需要一个完整工业体系才能支持,德国人只要对其中几个关键节点控制,就能压制英国人相当一段时间。但是陆军就不一样了,陆军技术复杂一些就是火炮和坦克了,然而怎么说呢,其实吧,一战火炮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大批的火炮弄到2战也能凑合用。至于坦克呢?说实话,对于鲁普雷希特来说,n不n问题不大,因为英国人的坦克水平从历史上来看就不行。英国人长于分系统,短于整合和整体设计,用一流的子系统搞出2流装备的事情比比皆是!

至于说其它装备,比如说n、通讯设备、运输设备这些要么技术水平不高,要么就可以借助民用的名义研制。所以说,真要想n的话有非常大的困难,甚至于对于军队数量也没有办法,毕竟德国不可能派遣大量的军事观察人员进入印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去吧?

所以,最终对英国陆军的n更多的集中在了火炮、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发,军队n方面规定了英国本土陆军数量不能超过10万。而殖民地和自治领不能装备超过一定重量或者规格的武器,比如说坦克和装甲车重量不能超过15吨,火炮不能拥有射程超过15千米以上的加农炮等等。

最终,在这一天中,德英双方最终签署了至少7份合约和议定书,涉及到了未来英国的方方面面。这些合约和协议被后世称为柏林体系。

“我绝对算的上大英帝国有史以来最屈辱的一任首相了,我感觉我罪孽深重,在我出生的时候,大英帝国如日当空,在我当上首相的时候,大英帝国傲视群雄,而现在,我却目睹了帝国的落日,亲手签署了一系列足以让帝国分崩离析的协议,在这一刻,我的心都要碎了。”事后,在阿斯奎斯首相的日记中,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首节上一节1028/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