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72节

  走到水泥厂工地上,被虐杀的华工丢在地上,一行人看着他的惨样只能无言。几个老兵把他抬到一边,等着他的家人过来收拾。

  等看到被捣乱过的场景时,王南有些哭笑不得。

  那混凝土上留下的铁器砍下来的痕迹,几个巨大的铁管也同样如此。

  跟过来的一些华工还说,铁楸镐头一类的工具都不见了,还有些小一些的铁配件也都找不到了。

  等了很长时间,找人传话的年青人带个本地人跑了回来。

  阿尔杰也走过来一起听他们说。

  那个本地人懂点华话又懂点英语,他来回切换着说,那些山地人说他们会用刀来道歉,并且一会就到。

  王南只能向阿尔杰摊了下手。

  用英语大声向自己带来的人喊:“生命受到威胁时允许开枪”,他说完看了一眼阿尔杰,这话就是说给阿尔杰听的。

  随后扭头跟李朝甲点了下头。

  李朝甲不用想都知道王南的意思,就摆个手势出来。

  老兵兄弟们就自顾自拿出枪械来检查武器。

  所有人带的全都是美制手枪,这时的英国法律中还允许保镖带枪,王南没管火器证这事,是张庆元在上次护卫出了问题后,为了能合法带枪,就把大家手里所有的手枪全都办了火器证,这是可以公开带出来使用的。只是20响这种卡在手枪与冲锋枪之间的武器办不下来手续,让他们的火力有些单薄。

  阿尔杰很清楚这些枪是合法的,只是把警察们都带到一边,看王南怎么处理这件事。

  不一会,山地人过来了,一百多号男人,头上扎着带子,赤裸着上身,手里拿着砍刀、弓箭、铁楸做武器。在离王南他们这些人一百多米远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管边上站着拿枪的警察,喊叫着举起手中的武器就冲了过来。

  王南看到英国的警官和印度警察们只是端起枪来做警戒,就给李朝甲一个杀光的手势。

  这么野蛮的人,要是不打服了打光了,王南在新加坡的生意也就不用做了。

  这些人跑到50米内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抬起了枪,几秒钟后,枪声由几声连成了一片,老兵们为了不留活口,都等到这些山地人冲到近前的时候,才对头部开枪。

  王南总是跟外国人打交道,身份与场合原因,早就不亲自带枪了,就站在那里看着这些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不顾一切的往上冲,很多人身上先中弹时都还跟没事一样彪悍的挥舞着武器继续往前跑,直到头部要害被打中才倒下来。

  王南有点惊讶这些人不怕死不怕痛。

  直到老兵们开始交替换弹匣的时候,后面残余的山地人这才被尸体堆吓到,放慢了脚步。

  老兵们不管他们犹豫什么,一枪一枪的射击,直到他们全被打倒后,枪声才停了下来。

  王南对着阿尔杰喊了声:“仁慈的上帝会帮助他们的”。

  阿尔杰摊开双手做了个耸肩挑眉的无辜表情,然后就对身边的印度警察们喊了声:“开工了,都动起来”。

  余下的事情,阿尔杰接手了。

  印度警察把死的抬到一边,还活着的放到另一边。

  100多人,只活下来十几个人。可看他们身上的伤,要是没人出抢救费医药费的话,多半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王南走到看着印度警察忙碌的阿尔杰身边,低声说:“我欠你一个承诺”。

  阿尔杰没动,也是低声的说:“合适的时候我会要回来的”。

  王南点点头。

  那个年青的经理人带着那个本地人走了过来,恭敬的跟王南说:“这些人在出来前,已经向他们的神灵发过誓,不死不休。他们出来前吃了神药,子弹不打中要害不会立刻死掉”。

  王南嗯了一声,开始犹豫着要不要斩草除根。

  这时山地人来的方向又跑过来一大堆人,近了些看到了都是老弱和妇女孩童,王南这边的人都戒备起来。

  可这些人来了之后,只是找到自己死去的亲人,开始做一些仪式。

  那个本地人走了过去,与几个老人交谈一番后,走回来告诉王南:这些山地人说仪式完成后,他们就会带上所有的人回到山村安葬,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他们会换种方式在神的世界里活着。

  王南不理解,这话的意思是事情结束了吗?

  本地人又说道:他们说失败也是神意。

  王南有点反感这个人大喘气式的说话方式,就等着他说结束句。

  果然,这本地人说了最后最关键的一句话:以后他们只待在他们的地盘里,让王南这边的人不要去骚扰他们,否则还是被虐杀的下场。

  这种不算威胁的威胁,王南默默的接受了。

  用枪支欺负这些落后的人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还是留下一处让人敬畏的地方吧。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个接一个的喜事(三更庆国一)

  等王南回到住处时,已经深夜了。

  躺在床上,他突然觉得打枪的时候好闲暇写意,每天练拳练枪,陪陪李秀二丫,出去时也是开不开枪都由自己,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

  可做事业更多的是没完没的事情,有大有小,还得事无巨细,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到睡觉时还余下一大堆没做完的事。

  这么大一片产业啊,兢兢业业还得胆战心惊,也许要用一辈子的水磨功夫,远不如二拇指头一勾来的痛快。

  他有点怀念前几年一把黑枪恣意纵横的时光了。

  王南只是处理完了这件突发事件,却不知道这件事对整个南洋的时局有多大影响。

  海峡殖民地早就预料到事态会如此发展,倒是这个村子的人最后熊了,这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他们还以为会起引其他村子的同仇敌忾,一起对付王南哪。

  他们开始有意限制王南的发展,工商业外的领域不再给王南掺和的机会。

  而美国人认为这是可以利用的机会,亲近美国、有钱、有女人、有地位、个人好战还有个小势力,不妨帮助的力度再大些,扶持好了,也许能把英国人坐在这里的屁股撬动一下。

  日本领事馆给国内发出的电报里,要求派驻更多的人员和经费,要防备王南的报复,以外很多的情报需要重新收集。

  还有一些人正在向国内传递着最新情报,虽然关于王南这一块的内容不尽相同,结论却都是放在拉拢上。

  而华人社交圈明面还如往常,可私下里很多人心热了起来,四处活动着。

  王南很快就发现,新加坡的华人们对他都恭敬起来,虽然这样看起来象是有些疏远,但粗懂面相的王南却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

  南洋四处的华人界名流,到新加坡的时候,都会带着各种贵重礼品主动上门来拜访王南。

  虽然王南这些人还住在简陋的临时房屋中,可一时间,这片空地上那车水马龙的感觉居然不比闹市差多少。

  这迎来送往的让王面难以忍受,李正言却喜笑颜开,王南在华人中的地位越高,越值得他跟从。

  他把几个小青年都调动起来,除了大方向上的事情向王南请示外,凡是他们能决定的,都在他们几个人之间商量,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就跑去找南侨总会在这里帮忙过的那些经理人,尽量不去打扰王南。

  一个多月过去了,一个水泥厂已经正常生产,开始屯积水泥。另一个水泥厂也开始试机中。钢筋厂正在做最后的调试,所有的华工都在里面紧张的准备开始生产。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人已经开始清理港口区域。

  一切都在欣欣向荣时,又多了件喜上加喜的事情。

  二丫也怀上了。

  一个南洋大家族正悄然成长中。

  美国方面也传回来了消息,AK47如愿的在他指定的兵工厂里进行试验性的生产,厂方已经开始进行材料试验了。

  王南立刻回复电报,力求最简单的工艺,材料上够用就行不求完美。

  王南人逢喜事精神爽,带着一身的精神头见到了柔佛巴鲁的第三世苏丹。王南的产业有相当一部分都在他的领土中,虽然一切手续接近于英国人办理的,却也要这个实际的掌控者相处好关系。

  这次会面中,王南表示做好产业,安置好本地居民,做好公共设施建设,依法纳税等等一切企业家应该承诺的事情。

  苏丹则希望双方合资建立一个发电厂。

  双方都是能做主的人,这事对双方都有利,直接定下来他柔佛这侧码头的南方空地到一个小海湾的位置都给他,面积有10多平方公里。

  无论王南在这块地方做什么,他都要与王南共同投资。

  王南是真心佩服这位苏丹的睿智和心胸,王南只做了几件事,还没成功,他就愿意下这大么的本钱,这可不是一般人敢赌的。

  那个海湾更合适建造大型的港口,资料上的可用长度比王南在建的小码头大上近二十倍。以至于这个大港口的建设只能先这么定下来,等产业做大的时候,才会被启动推进。

  双方跳过了意向书,当场就签订了一份双溪湾合作计划。

  王南承诺等手里的几个工厂投入正常生产后,立刻启动发电厂的建设。现在也可以做些前期的工作,比如设备和施工的询价工作,苏丹就揽过来这个事情。

  至于这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如何规划,王南还得拿资料回去慢慢琢磨,这两块连在一起后十几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怎么利用是一个巨大的规划,搞不好连之前的规划设计都是推翻大半,这个也是急不来的。

  李秀和二丫休养保胎,家里有医生有护士,她们每天教下家里这些妇女孩子们学些文学、偶尔斗斗嘴倒也是其乐融融。

  林同学就成了王南的专职秘书,她严谨心细,天生喜静不爱动,专注起来在商务法律这块上成长的很快,有了这个基础,她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

  她很享受这样的学习和工作,唯一让她纠结的是肚皮没动静,却她又怕有了动静只能在家里养胎不能出来工作。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王南又根据需要从美国购买了一大批二手推土机和汽车,这时可没几个国家有二手多余的设备,不仅如此,美国人还给了不少优惠。

  自进入1939欧洲各家都有点心慌慌的,相信战争马上到来的人越来越多,有这能力的国家都在面临着战争的压力,也没心思四处跑着推销,英国人都是这样。只有美国躲在新大陆上四处推销着他们的各种产品,努力的发展国内经济。

  王南也用善意回报了美国人,他把发电厂询价的事儿告诉了美国人。

  柔佛询价找的都是英国人,也没有公开,拿到的全是英国人给的报价,王南就让美国人自己去活动。

  几天后,美国工程师发来电报,AK47的制造比较麻烦,全手工造出来的样枪试枪结果非常好,只是生产成本高的离谱,工厂方面正在想办法降低成本。所需要的子弹更是需要反复的试验。

  这个工厂几个主要的设计师对AK47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过程都非常感兴趣,全手工的样枪和临时制作的子弹都是因为他们的参与才被制作出来。

  王南准备这时候开始提出以这个设计方案换取M1912散弹枪的全套技术授权与设备,做不出来的配件先进口,待自家的技术水平提高后再本地化生产。

  在林同学的建议下,王南发电报到美国,让两个律师在美国注册了一家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开始正式商洽AK47设计图及一系列复杂的授权兑换一套M1912生产线及生产授权,那些现在还不能生产的M1912配件和只能进口的原材料,暂时都由对方供货。

  谈判一展开就飞快的推进着,对方原则上同意了,再细节的谈判就需要王南到美国去做后期的谈判和签字。

  这让王南喜出望外。

  他立刻开始安排新加坡的事宜,准备去趟美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亲(三更庆国二)

  李秀和二丫是去不成了,就让林同学和渔女两个女人一起去,再带上两个保镖。

  随行的商务谈判人员有点难找。

  李正言已经忙不过来了,不能动,就从筹备银行的人中调出两个经理人,再带上一个年青人做为培养。李正言推荐了那个跑去打探山地人消息的小伙子。这小伙子姓符,叫符发清,小的时候随家人从海南来到了南洋,人很机灵。

  李正言带着一大堆人把最后几个需要王南拍板的文案送了上来。

  其他的王南都有印象,只有从码头到新加坡市区的公路是新增的。

  原先是有条不宽的土路,现在发现走不了重载汽车,需要重建,顺便取直。取直后大概要40公里这样。到底是怎么修需要王南拍板。

  王南看到修水泥路的成本的确太高了,就定下来还是修土路。唯一的要求是把路上的桥要按水泥路的标准修去重建。

  随后,建筑师们把按王南思路做的柔佛港口一带的规划图拿了出来。之前王南已经改了很多次,这次只稍做一点小修改,就让他们开始修主干道。王南仅知道后世的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不知道为什么。等自己做工厂时才明白路的重要性,没路人和货就困在原地没法发展。

  他去美国有段时间,回来时这些路应该修的差不多了。

  路的事安排完了,就是其他建筑材料的事,李正言已经让人在地盘里做了不少建筑材料的工坊,还不成体系。王南就让他们在建厂房时,先占用一些生产着,等试出哪里生产合适时,再建整个建材的体系。

首节上一节72/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