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56节

  除了虚报的,几乎所有的狙击手的毙敌记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差。一个是击毙对象的信息不准,军官和士官士兵容易混浊、正规军与仆从军容易混。再个就是击毙与受伤不容易确定。同时与其他士兵协同攻防的战斗也不做计入。最让人无奈的是无佐证的战果不予认可。所以正常情况下,狙击手的击毙数字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这边的李朝甲联系不上王南就安心的做他的狙击手。

  那边的王南却处于日不能眠夜不能寝中。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异界奇梦

  在时局紧张起来的时候,王南突然间回到了恶梦连连的状态。入梦后的血腥场面,让现实中的见惯了血腥的他也反胃无比。每次醒来,他要用很长时间来恢复蔫萎的精神。

  这梦境让他感觉到恐惧害怕。当初就是恶梦连连之后,父母抓住机会就给他和李秀定婚,冲喜没冲成,却发生了全屯人被日本人屠杀焚烧的惨案。

  他倒不怕自己如何,反正除了无后,其他的都够本了。只是怕李秀和二丫出事,却又不好跟两个女人直接说出来。

  可每天王南起床的样子让两个女人也看出他的情形不对,在两个女人的追问下王南不得不说出实情。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相信梦与现实的关联互动的,上次梦境与这次梦境似乎没什么区别,却又不知道这次预示了什么,这让三人无比的压抑。

  二丫跟李秀说了几句,李秀立刻跑了出去,很快带回来一堆祭品。三人拜祭了下亲人们,希望亲人们的在天之灵能保佑这次平安无事。

  只要王南晚上入睡梦境还是每天都有,并且还在变化着。

  除了开枪杀人更真实,还多了很多过程,有坐飞机跳降落伞的过程,有潜行,有开车,有开船,有吃药包扎,还有在水里、荒野、城区、房屋内这些地方作战内容。

  刚开始时,王南感受不到声音,在一片肃静中,身体如同木偶一样被指挥着,杀人或者被杀。

  两天后,枪声车声飞机声都可以听到,可就是听不到人的声音。慢慢的他又能控制起自己起来,就自己去开枪去杀人,却又极不习惯里面的各种操作。什么枪不是配发的,要去开箱子,什么刀要很多下才能杀了人,什么枪打几下才能死人,王南醒来后被气的咒骂不已。

  又过了几天,梦境里的他已经能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了,梦醒了也能记下来梦里发生的一切,这梦,就成了现实的一部分。

  只是王南对梦中出现的很多东西不能理解,环境地形,各种不同的枪械,特别是那个毒烟出现的毫无人类的道理。

  梦里每天都有些新有感受,再后来出现一个让他选择各种枪支的画面,每把枪都是立体又透明的,放在那里就演示着射击时机械运动的样子,让他一眼就能看清各种枪械的结构和原理。他突然发现这里的枪除了有两把他见过的,其他的都比他手里的20响和三八式步枪先进很多,只是威力时大时小,经常打中要害时还能跑,明明打的不是要害却死掉了,那药也神奇的让中枪的人一用就能继续跑动,这让实战中走出来的王南瞠目结舌。

  明明大眼撸子在现实里一枪放倒,可在梦里至少要打上三四枪。

  明明那把拉栓的毛瑟步枪跟三八枪一个档次,除了狙击镜夸张的过份,两种枪的好坏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火力远不如那些自动的武器威力大,可奇怪的是很多人就喜欢拿着那把枪用。现实中什么枪打中要害也没区别好吗?

  倒是那些可以看到枪支结构的画面让王南又多了一件事,他晚上做梦,白天就把梦境里的东西画出来。

  特别是那些枪械,他反复的核对,应该是真实存在过的枪,却在现实中闻所未闻。

  这梦很神奇,白天补觉时什么也梦不到,只有到了晚上,头一着忱头,很快就进入了梦境。

  王南跟两个女人说了这梦的出现时间,两个女人就劝他白天补睡。可王南又不舍得晚上作梦时的所见所得,忍着身体无法休息的难受,梦一醒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检查又检查,直到没什么遗漏了才眯上一会儿。

  他觉得晚上的梦境肯定会告诉他为什么,所以每晚都不放过,除了偶尔急匆匆的出门打几下黑枪,其他时间都放在在做梦、记录梦境这事上。

  很快梦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他附身在一个未知时代的大学生身上,以他的视角上,观察着他的生活。

  他这才知道了他之前见到的杀人和枪支都来自他跟几个宅男同学玩的一种战斗游戏,不由的松了口气,骂了几句猪脑壳狗设定,就开始旁观起这个大学生的各种生活。

  手机、电脑、平板构成的无线与网络的世界,几乎是这个男同学的全部生活,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连他们去上课也只是换个地点去玩这些电子玩具,老师讲的东西都没有进入他们的耳朵。

  王南发现这个世界的生活实在太方便了,他还没见过钞票是什么样的。买什么用手机点点,就有人送过来,出去买东西拿手机一刷,就算是付了钱了,王南看了很久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有时他们还集中起来看日本人的视频。王南第一次知道日本人那么矮锉还擅长表演这东西。白天醒来的时候,他把没有试过的一些画了出来,李秀看了看就把二丫一推,对王南说:“还好你有个大玩具”,二丫反应也不慢,说:“日本女人才那样,等咱家老爷抓到日本女人,你来拍照”,李秀回答的十分坚决:“恶心,不拍”。

  这个大学生出去的时候,王南看到了巨大的城市,高耸的大楼与点缀其间的绿树花草,高铁飞机的画面随处可见,平地支起来的高架桥梁,各式车辆堵在路上,路上急匆匆的行人穿着各种更简单更暴露的衣装。眼花缭乱的商店物品太多不是王南能叫出名字来的。

  他就随着这个大学生每天刷微信、QQ、微博、看直播,偶尔K下歌,再看会免费的穿越小说,骂骂作者。这一切让王南完全接受不了,在醒来记录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或者画出来。

  等这个大学生到了考试的时候,王南惊奇看到他找来笔记抄写,又翻了很多本书,做成了小纸条,也能及格过关。这时王南看到这大学生的课程多是他没听说过的,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这类内容,他倒是把这些书的目录都记了下来。

  还记下来了一大堆的这时代人的流行概念:核心价值观、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发建设、拆建翻迁、招商引资、世界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基建狂魔、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光纤通讯、云平台等等很多名词。有的看着看着就理解了,有的百思不得其解。

  对整个世界的国家背景也有所了解,他懵懂的想着:难道以后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那时自己会在哪里?

  王南虽然不知道这些知识与见识自己能不能用上,却全盘记录了下来,几个大本子。很多内容只能用那个世界的词汇、缺胳膊少腿的中国字儿、缩写的英文字母来表达。

  直到有一天,这个大学生在玩那个战斗游戏时,终于吃上了鸡。他高兴跳了起来,脑袋却撞到了墙上,一片空白之后,梦境从此不再出现了。

  王南用了很长时间才消化掉他接受到的信息,他觉得这是看到了未来世界的一角。

  随后王南去了书店街里,按自己记下来的内容,寻找这时代的教材、资料和报道。却找不到多少,两个世界的差距太大了,只有基础的东西还有些相近。

  王南终于明白自己拿到的都是未来的内容,也不知道这几大本子的东西将来会有什么用,只能闲下来时结合本时代的知识去消化和接收,可很多东西涉及专业知识,他个艺术生的根本无从下手。

  等想明白这梦的前因后果,就在被窝里跟李秀和二丫说,他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只要传出去肯定就要遭天谴,天打五雷轰顶都是轻的,以后就是亲儿子亲姑娘也一句话都不能讲。

  还有,要把几个本子东西放好,做个封皮,上面写科学幻想小说,能不让人看到最好,看到了也不能让人知道这是梦里得来的,就让这个梦永远烂在三人心里。

  两个女人早就被这梦境吓的不敢乱说话,自然王南说什么都无一例外的应承下来。

  中日大战,他因为这个梦境,在这一个多月里除了偶尔的小打小闹也没过多的参与。

第一百一十二章 淞沪会战

  中日双方在上海打的难解难分,却已经进入中方防卫的尾声。

  王南回过神来开始准备进入战场,发现他进入退出战场十分困难,因为战场周围总是有大群的老百姓存在。

  这些人有帮着运送伤员弹药的,有送水送饭的,可也有大量的闲人就是堵在那里看热闹。

  这就给王南造成了很多麻烦,他一身的通缉令,直接让这些老百姓看到自己的脸再跑到日军阵地上,最大可能的就是回来时被各方的黑枪打倒。也不可能露出脸来报上名号从中方阵地穿过,只能等夜里想办法。

  租界里满是躲避战争的人们,很多人就在路上搭个地铺全家睡在地上。看到街道上的样子,王南出来就没带步枪,他把全套弹药背心放进一个手提包里,穿过了这些人。

  借夜色绕上个大弯找老百姓少的地方,翻过租界的围墙,再借着苏州河上的那些船,飞快的跳跃到河的北面,进入已经成了残墙破壁的市区,慢慢潜入日军的区域。

  等潜入日本人的地盘后,发现日本人已经在这片地方垒起很多胸墙,少量的士兵防守在后面。王南还不知道,现在日本人已经开始压着中方军队向外扩充着,中方军队已经抗不住日本人的火力,只能拿人命往里面填。

  王南来过这一带,先费了点时间从房屋上跑到跑后的看了看,然后才从街边房屋顶上行动,对着地面的一个掩体一个掩体开枪清理日本士兵。

  等他清掉了这一片区域,日本人的增援部队也开过来了。王南就顺着街道方向往北方移动,在他的印象中,北方应该是日本人与中方军队做战的地方。

  日本人的主要部队都压在与中方对抗的一线,后面并没有太多的兵力,对王南的骚扰来不及反应,王南如入无人之境般一路通过,再顺手就把街面上的日本巡捕和少量的士兵清扫了个七七八八,等到进入上海的郊区时,才又看到日本人的阵地。

  这里属于日军阵地的后方,王南就绕着有灯光的地方四处查看有没有合适下手的目标。

  现在王南不是当初的菜鸟,他对日本人的部队名称、人数、作战方式、指挥体系都有了相当了解。有的是从报纸上了解的,有的是打出来的经验,更多的是在一些专门介绍战争的书里看到的。

  在中日关系紧张时,就有人为了让中国人了解日本的军队,特意出版了几本书,里面除了介绍些战争中的一些自我保护常识,还有部分内容专门讲解日本军队编制和武器配置。

  日本人的指挥体系远比书籍中介绍的复杂,佐官以下很少离开大部队,将官以上又都在合适的位置以无线电、电话的方式指挥部队。

  王南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前线和后方的中间区域,多是炮兵和后勤部队。王南找不到指挥部的位置,就钻进了日本炮兵阵地里。

  日本炮兵里除了大队级的小山炮,大点的火炮就开始口径混乱、型号不一。说实话,这时代日本炮兵也就是欺负中国人的存在,无非是多打少,有打没有。

  在中日刚刚开战的时候,日本人一度被打的苦苦支撑,只是随着日本空军海军的支援,这才反手把中国炮兵压住。中方的火炮都是费尽周折才进口了一些,数量也不是很多,随时战事的进展慢慢的消耗,却也只到这时日本人才完全占了火力的上风。

  炮兵可能是忙了一整天了,多数人帐篷里在呼呼大睡,只有值班站岗的人还在那里硬撑着。

  王南慢慢的找着,他知道炮兵最重要的兵种是计算兵,这些人的作用是计算出火炮射击参数,一定要文化人才能担任的。

  可日军的大帐篷里一躺就是一地人,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是什么兵种,又小又挤的帐篷里就算是用刀剌杀也容易惊醒旁边的人,王南只能躲着哨兵继续找合适的目标。

  等王南看到电话线的时候,这才顺着电话线的走向找到了个人少的帐篷。

  里面只五个人,地面中间还放个小桌子,上面隐隐的看出还摊着地图,帐篷周边一地的工具箱和炮兵专用的一些仪器类的东西。

  王南心中暗喜,总算找到了值个的目标。看四周没有哨兵出现,就钻进去,两刀一个,没有多大声音就处理了这几个人,随后就把桌子上的地图收了起来。这东西他已经很久没看过了,有这地图进出就方便很多。

  趁着日本人没发现死人前,王南离开炮兵阵地,又潜入了前面步兵的阵地。

  进了步兵阵地,他才感觉到进来的有些匆忙,日本人设置的阵地很讲究,战壕有半人深,或挖的或堆的,死角不多,后半夜了,也有不少士兵还在那里担任哨兵防备着对面的中方军队。

  黑夜里模模糊糊的也能看得到满阵地的人,都蹲坐趴躺在地上,这让王南发现他没办法开枪,阵地里有轻重机枪,他一走动就会成为阵地里唯一站起来的人。只能又潜出日军阵地,拿着短刀收拾了几个离阵地远远的地方睡觉的日本士兵。

  王南在日军的阵地中间忙活了大半夜,也只有这点战果,就这么回去有点不甘心,就又跑到一堆堆物资的日军后勤部队里。

  躲过外围的哨兵进去一看,这后勤部队确实松散,一个个士兵也不睡帐篷,随意倒在成堆的物资里睡觉。王南绕过哨兵的视线,连杀了十几个人,过足了手瘾。又找了一圈可以点火的东西,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煤油灯,找了一大堆衣物布料细软的物资点着,等火着起来了又对着四处的哨兵乱开了一阵枪,看到火势起来了,这才收了手往回走。

  转到苏州河边时,天都快亮了,王南赶紧借着船只跃过河面,跳过租界砌的围墙,在小弄堂里把弹药背心放到包里,又打扫了下衣服,稍化了点妆,这才往外走。走到正街时天色已经清亮了起来,不少没事做的老百姓又开始找地方看热闹了。

  可以说有很多王南可以帮上忙的战事,都被这些老百姓堵着不能伸手。毕竟他是各方一起通缉过的人,公开走在街上拿着枪再穿上弹药背心,不用走出半条街,整个上海都能知道王南在哪里了。

  回到家里,王南大叹这些老百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秀却认为民心可用,二丫帮王南说话:“民心再可用,也不能围的死死的看热闹,找死又影响别人”。

  李秀就跟二丫争:“很多人都上去帮忙了,看热闹的只是帮不上忙的人”。

  二丫说:“他们往哪里一站就说明哪里有中国人的军队,就差用手指给日本人看了,真想帮忙回家做几锅馒头送上去啊?”

  这还是真事儿,看热闹除了是中国人的劣性,还有很多日本人的间谍和用金钱收买的线人混在其中,有的中国人只为了拿到几块钱、十几斤小米,就给日本人提供情报,被他们看到的重要目标,往往几个小时内就会遭遇日本人的炮击。

  王南看出实在是不能绕不过这些老百姓,只能另想办法打击日本人。

  于是王南就盯上了日本人在租界里的银行。几次踩点之后,发现这家日本银行在这段时间里基本不开正门,但他们的业务也没断过,时不时有人过来,绕到楼后面的后门进到里面办事。他还发现可以从楼后面的三楼以上的窗子进入楼内。

  王南就在深夜里潜了进去,一直在楼里躲到天大亮,等在日本银行的职员接待一伙开车过来办事的人时,他从楼上冲了下去,把正在办事的这些人都打倒在地,这些人留给他一大袋子的钱币。这日本银行的客户也不知道是取钱还是存钱,几十万法币就落到了王南手里。

  王南开了枪不能久留,就扛着这一袋子钱从银行后面翻墙穿过胡同,慢慢转回了家里。要说这还是王南一家到上海几年来的第一次意外之财。

  法币这个词有些古怪,取自法定货币的意思,要是按后世的人词境习惯,不加民国两个字任谁都会以为是指法国的货币。现在的法币还挺值钱的,5元能兑换1英磅,王南抢这一次,足够这日本银行和他的储户肉痛很久的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海巷战

  九月十日开始,中日双方进入了绞肉机一样的巷战。

  李朝甲那边还是当狙击手帮着中方军队打。

  王南就冲到日本军队的防区内,直接近身突击。他的身法又有所突破,为了适应巷战的快进快退,就把双手持枪的方式改回了单手持枪。双手持枪不方便快速更换弹匣,单手可以一手拿枪,另一只手配合着换弹匣。

  这把枪打烫了就插到腰上的枪卡座上冷却,另一只手同时再抽出一把枪来继续射击,两手交换着开枪和换弹匣。

  这种射击方式是他换了战术动作后总结出来的。巷战中,他时常潜入日本人的后方,或从房顶开枪或跃墙而出冲到胡同弄堂里,对着正在休整的成队日本士兵连续枪毙式开枪,而后飞快的闪身跃入墙内房内。双手持枪只能一时火力很猛,等换弹匣时却要停火一段时间。为此,他还让女人们把弹药背心改了几处,散弹放在后面的包里,胸前全是压满子弹的弹匣,还在后面多放了一把20响备用。

  王南一次次利用身法结合地形发动袭击,日本人想不出应对的办法,只能对自己的军队提出各种要求以防止王南的突近袭击,可这又防不了王南在远处开枪。这种长短枪结合,近处得不到机会,就在远处拿起步枪东一枪西一枪,打的不是军官就是军曹士官,日军被逼的只能大量的使用掷弹筒来驱赶王南。

  王南还是有点怕掷弹筒、火炮这些威力大的火力,所以总是快速的打上三五枪,趁掷弹筒还没反应过来时,就跑位走开,要是遇到有火炮的地方,宁可绕开也不开枪。

  日本人也只能驱赶不敢追击。因为追了几次,人冲过去了,往往就听到20响连串的枪声响起,等枪声停下,后面的部队只能去收拾那一地的死尸。

  数次之后,他所在的日本防区军队只能以团队的方式前进,大炮小枪随时支援。尽管如此,王南也总能躲在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开枪袭击。

  这一带的日本士兵减员非常严重,只能不断的叫援军上来,用掷弹筒对着可疑的目标清理过了才敢进入胡同地带。

  日军试过很多次用拉网的方式找王南,可这时王南又成了标准的狙击手,偶尔打一下重要目标,其他时间都隐藏起来,反而拖累着这些日军迟滞不前。

  有时王南袭击的过于频繁,被打的一肚子窝囊气的日军就用大口径火炮覆盖他所在的区域。

  可王南利用身法和地形闪开后,等炮击结束,又跑回来照杀不误。

首节上一节56/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