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37节

  王南在桥上冲过大半后,就把马枪端了起来做好开枪的准备,这时对面的两个伪满士兵被那个日本兵吼着,露出身子开始向王南瞄准开枪。

  可这三个人加起来的战术经验也没王南的零头多,王南看到有脑袋冒出来,立刻蹲下来,两枪下去打死一个。另一个吓得蹲在地上,好一会才想起逃跑,一起身,却又被已经跑到几十米外的王南抬枪放倒,整个桥南只余下那个日本兵。

  这个日本兵还没想明白他一个人应该怎么做,就听到了王南冲过来的脚步声,赶紧据枪迎敌,头一抬还没看清王南在哪里,耳朵里传来一声枪响,又一头扎到了地上。王南在桥南转了一圈。这才在这里向已经走在桥上的李秀二丫挥手示意安全。

  松花江南的地型稍有了变化,至少这一带有还些山林,比起双城一带都是平平的庄稼地要强上不少。

  三人下了铁路桥就沿着江南河套子的边缘往东面的小山丘走。走不远就有一条小河,河边有村民们常走的小路,顺着河边小路三个人快速的往东移动。

  三个人都知道,把守桥的人全打死了,周边的日本人都会围上来,很可能前两天追王南的人也会追过来,要尽快找到一个能藏得住人的隐蔽点。

  现实确实就是这样,四面八方的日伪军都在向这里跑。

  等南面长春的和北面哈尔滨的日本军队快速的向铁路围过来时,王南三个已经顺着河边小路离开铁路桥有10多里地远。

  先头部队的日本人从桥边的村民口中问出了王南走的方向,随后也走进了河边小路,沿路寻找自行车的痕迹慢慢的跟上王南走。

  王南本意想进入小河对面的河套子,可是走了10多里路,三个人站在那里喘口气的时候,正好看清小山包和河套子的范围,王南立刻放弃掉了这个想法。

  这一块的小山和河套子不大,没有陡峭的地势也没有茂密的森林,河边柳条通子也不大,不管三个人怎么躲藏,有几百个人乱趟肯定能翻出来。

  向南,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到十几个大小屯子,王南暗叹,这地方人还真多。

  只能顺着路继续往前再找找看,三个人累的一身汗,又走了十来里路,才遇到一条小溪,三人立刻转为沿着小溪方向向南走。小溪边上有很多杂草,不好推车,不得已只能转到村屯边上的小路上。

  三个人轮流推自行车一路向南又走了近20里地,已经到了傍晚,这一路除非躲进屯子里,在路边居然没找到一个可以躲住三个人两辆自行车的地方。

  这里向南能看到远处一带有杂树林、小山坡,三个人就一边走一边吃东西,加了把劲,在太阳落山前把自行车推进树林一带。

  后面跟着的日本人自王南三人进了小路,就不太好找自行车的痕迹,开始有岔路时还分兵。可岔路太多,只好以向南为主派了一个小队的士兵快速突进,不求追上王南,只是打通这一路就好。

  余下的一路寻找自行车留下的踪迹同时向村民打听王南走的方向,有时不太好找目击者,只能散开人去找自行车的痕迹,这就耽误了很长时间。

  王南为了向着远处小山坡有树林的地方走,在小路上换了几次方向,与那个小队分路而过。

  后面的日伪军大部队到来时,老百姓们就被吓的躲了起。就算看到王南的人也不敢讲话,日本人只能从地上的自行车痕迹寻找,速度越来越慢。

  等到天黑时,前面的王南已经在挑选合适的地方隐身了,日军大部队还在后面打着手电筒慢慢往前走。

  三个人看着眼前这片树草丛无语,一路急匆匆的赶到这里歇下脚,却发现这里树林空疏,草丛都没膝盖高,根本藏不住人。

  王南无奈,把自行车支了起来,掏出三大块巧克力,递给两个女人,一人一大块吃了起来,王南边吃边问李秀:“秀,还能走路嘛?”

  李秀身体状态很不好,人很难受,可这这时间地点不对,没法休息,只能强忍着。王南问她的时候,她一个手捂着小肚子,只是点了点头。

  王南看出来她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就让她过来,抱起来放到自行车大梁上,又扭头问后面推车的二丫用不用休息一会?二丫也累,只是咬着牙说:“我没事”。

  三个人又继续往前走。这一夜,三个人走走歇歇,二丫累的满身大汗,李秀好一些时,就去替换下她。王南体力还好,就让二丫也过来坐一会,二丫话都懒得说,摆着手往前走,她怕前面再碰到的日本人,想让王南多保留些体力。

第七十六章 一天一夜80里

  半夜时,星光灿烂明亮,落在地面上却也只能看清眼前的小路。王南开始看星星还能大概知道是在向东南方向,到了后来又累又困也不关心方向了,只希望快点找个能休息的地方。

  走过一片低洼的地方时,王南心动了下,停了下来,借着星光仔细看,这地方杂草够密,只是四周都是庄稼地包着,不合适躲人。

  只能失望的咬把李秀叫过来,抱上车,推着越来越重的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在黎明时分三人走进了一片小丘,绕过两个小屯子,三个人终于找到了个可以隐蔽休息的地方。

  一天一夜,三个人在野外推着自行车走了80里地。

  三人用尽最后的力气把自行车推到一处小山窝子里。

  李秀双手捂着肚子蹲靠在了树上,二丫把自行车靠在树上,就一下子就瘫坐在了地上,王南赶紧把她拉起来,让她先靠在树上。这时候可不能这样坐在地,不管男人女人都会坐下病的。

  两个女人都不能动弹,王南只好先喘上几口气,就打开了包把油布铺在地上,上面再铺好被褥,扶着李秀先坐下来,再把靠着树站着的二丫也扶过来坐好,开始简单的做了下隐蔽。

  把周围稍微清理了一下,就回来把蚊帐架好时,随后也累的钻进了蚊帐里。

  李秀又痛又累还有些拖后腿的愧疚,抱着王南就呜咽起来,二丫也坐在边上掉眼泪,王南把李秀和二丫都搂在怀里,强忍着困意哄着她们,李秀哭了一小会就在他怀里睡着了,二丫靠在王南也慢慢滑到了铺垫上。

  王南再也坐不住了,把两个女人放下来,也倒在铺上,准备养会神,可眼睛刚闭上人就睡着了。

  下午时,王南才醒了过来,他有点吃惊,三个人一点防备都没有,抱在一块就在蚊帐里四仰八叉的睡过了一个白天。

  这实在是太累了,在哈尔滨住的最安稳的时候,三个人也没这样失去警惕性过。

  左边的李秀头对着王南的脸,压在了他的肩膀上睡着,手横抱在王南的身上,只是脸有些绯红,眉毛时不时还皱上一下。

  王南以为她发烧了,赶紧把手放在她头上,感觉只是有点热这才放下心来。

  在野外要是有病还真不知道怎么办。王南记下了以后得准备些药的想法。

  再扭过头来看了下二丫,二丫只是枕着他的胳膊,两个手抱着他的右手按在胸前,却又睡的那么香甜。

  两个老婆,两个不管是风里雨里都会跟着自己走的女人,这辈子该知足了。

  听着两个女人的呼吸声,王南就静静的给三个人的前景做起规划来,他想来想去,最后认真的琢磨起三人在关内如何生活的可能。

  晚上的时候,两个女人也醒了。三人靠在一起偎依了一会,王南这才起身,到周边查看。

  这一片已经是山区了,王南不知道这里离公路多远,也不知道离南方的城市有多远,只是这的位置太正,日本人过来必定要看一眼,得再走远一些。

  两个女人看出了王南的担心,主动开始收拾东西,王南看到她们体力恢复了一些,就开始给自行车加油加气紧螺丝。

  三个人收拾了一下,连夜走了20里地,同样又是在清晨找到了一处地方,好好做了个地坑。

  下午时王南尽量不发出声音的收集了一堆木柴,晚上两个女人开始点火做饭,可新买的小铁锅的铁耳朵不知道什么时候断了,就勉强做了锅稀饭。这是从哈尔滨出来,吃上的第一顿热乎饭。

  这时看出来出来前买来的象小铁锅小水壶在野外都不实用,王南又记下来,回头还得从日本士兵手里扒些。

  吃完饭,两个女人商量几句就开始发面,把带来的面粉都发成了面。估计柴火不够,又让王南再找了些,王南就拿起斧头,在周围又砍了一堆树枝拖了回来。

  夜里,两个女人爬起来升火,把带来的面粉都做成咸味的发面饼,用来做路上随时可吃的粮食。

  忙到天亮时,才又开始睡觉。

  军犬没在第一时间跟上来,自行车留在深秋的硬土上,踪迹时时隐时现,日本人着急的没办法。已经散出去了不少部队,可大部队全散出去又不合适。

  只能在深夜里一点一点寻找自行车的痕迹,一点一点往前移动。

  等日本人跟着自行车的痕迹走到那个地洼处之后,天已经大亮。

  清晨返的霜铺满了路面,早起的村民和牲口在路面上又留下了一片片脚印。

  日本人一时间就失去了王南三人的踪迹,就派兵进去低洼地里搜查,无果后通过电台向上请示了一下。

  随后开始全面分兵,以小队甚至分队规模散开着向前面的山区围了上来。

  可时间早已浪费过去。

  三人在这个白天好好休息了一下,王南看到他买来的那些在路上随时可以吃的巧克力饼干罐头什么的都快没了,就决定晚上出去一趟。

  他得看日本人追到哪里了,不管远近再开枪捣乱一下,打乱日本人的搜查,顺便抢回些日本人的罐头、面包、饼干、调料什么的,还有军用的水壶与饭盒。

  晚上,王南带着马枪和20响向北摸黑跑出了十几里,只兜了个小圈子就找到了一股日本追兵。

  借着微弱的月光星光把先把乱叫的军犬打死,再打倒哨兵,等半个小队的日本兵冲出来时,王南用20响打倒一片,日本兵无力组织反击,只能向后集结等待周围的援兵,王南就潜入几个空空的大帐篷里开始扒吃的。

  把日本人随身带的各种食品集中在两个背包里,再各挂一套饭盒水壶,打了个结,顺手又从日军的弹药箱里拿了几百发子弹,扛上就往回跑。

  回到隐蔽处,告诉李秀和二丫日本人离这里只有十几里,两个女人闻言二话不说就把东西都打好包搬上车,王南走在前面开路,顺着山路继续往前走。

  走不远就出了小山,过了几个小屯子就变成条马车路,三个人推着自行车一路向前,周围有人家把狗放在了外面,远远的就叫,可当三个人走近了,狗又蔫萎了下来不敢出声。

  王南一身的杀气,狗是能感受到的,远的时候狗还敢叫两声,可近了,天生的直觉会让它老实下来。

  走了不到10里地,就看到一条小溪,离天亮还有段时间,不过为了照顾下两个女人,王南就在这小河河套子里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准备白天就在这里睡觉。

  不远处有个小屯子,三个人没敢出动静,静静的在小溪河道里的杂树深处支起蚊帐,用杂草树枝盖好,把下河道的痕迹处理掉,天蒙蒙亮的时候,王南和二丫出去又收拾了一圈,这才安心的躺在里面养神。

  日本人大部队从被袭击的小队那里往南搜索,天亮时进了山,随后找到了王南三人第一个过夜处,又看到了自行车通过野草地留下的痕迹,随之追到了第二个过夜处,看到了生火做饭的痕迹。再又跟着自行车的痕迹走上了马路,可没多远痕迹又找不到了。

  日本人就开始飞快的布兵,大部队顺着马路一段一段的驻守,每个小屯子都留下一些人马搜查,几条小溪也留了人手。

  搜王南三人所在的这条小溪的几个日本士兵,只顾着找自行车的痕迹,并没有钻进树林草丛一处处的仔细查看,沿岸搜了一圈就冲向了不远处的小屯子。

  三个人刚躺下休息没多久,日本人过路的声音传了过来,王南小心翼翼的出了蚊帐,直到日本人离开,这才再躺回去。

  李秀身上还没干净,经历了这两天亡命的逃离过程,也不再对二丫严防死守,在王南躺回去来时,就把三人睡觉时她独占的中间位置让开给了王南,王南把两个女人都搂了过来,当然这时也做不了什么,只是上下其手一番。

  二丫面红耳赤的任凭他的爪子乱抓。

第七十七章 日本人认怂

  长春,关东军参谋部里。

  日本人把各处有关王南的各种情报放在一起汇总,在作战室里推演着王南的路线,具体的参谋人员一致认为王南一行人是前往长春或沈阳,甚至有向关内移动的意图。

  现在日本人还没有自信到三个月占领中国,可在敌我实力评估上都认为日军打遍中国无敌手。

  除非,遇到王南这种专门打黑枪的人。可也正因为打黑枪,一些正经的军人愤愤不服,希望动用大部队直接趟平这一带,解决这个肉中剌。

  关东军高层对用大量作战部队围剿王南一个人的争议还是很大。

  一个参谋低头不语,拿笔飞快的计算着,他做了个统计,从王南的战例上看:不利地形下的遭遇战,有独自正面全歼一个分队加5个骑兵的记录;主动利用地形地势的话,野外有全歼三个分队的能力;城市巷战,这个都不用说了,王南最多时一个人拼掉了一个小队的兵力。而王南除了那次遭遇战,不管是市区还是野外从来都是利用地形的专家。

  他的结论是,参照以上记录,日本士兵如无准确的情报支持,战损一个中队规模的关东军才有可能换掉王南一个人。

  参谋们把已知的王南作战能力列在了纸上,送给在场的专家和大人物们:步枪300米内精准速射;毛瑟手枪100米内精准速射;10公里以上的武装越野能力;市区里的视黑暗如白昼和飞檐走壁的能力;野外与市区的潜行能力等等。每条下面还有些具体现场数据,佐证了王南一个人换一个中队关东军的能力。

  场上有些静默,一个参谋在上司的示意下,说起各地义勇军的活动情况。

  在王南折腾哈尔滨的日本人时候,四处的义勇军开始适应没有重武器没有后援的东北抗日战场,抗日活动搞的轰轰烈烈。

  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开始象王南那样打起了黑枪,甚至还搞出了假汉奸真黑枪。

  东北抗战14年话题性不好是因为这14年中留在东北的精英层几乎全盘覆灭。

  14年独立无援的抗战过程中,真抗日的人面临的是四面八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敌人,从日本人数起,再到朝鲜人、白毛子、红毛子、汉奸、叛徒,再到老蒋、小张、各种内部矛盾和运动等等,直接要命的间接要命的扯后腿的甚至抓着你反抗的手给敌人当靶子的,整体又都经验不足策略不高明,就算精英们长了三头六臂也难以抗衡。

  再加上日本人用金钱收编真正的胡子土匪,用集团屯方式断掉普通老百姓们的支持,这些还不够,还要再加上东北的一年只产一季粮人要定居下来靠大量的存粮才能度过恶劣冬季的自然环境,14年下来,抗日的精英们成长起来的与没成长起来的就这么直接断了层。

  所以才有三大难的说法:长征,南方红军和抗联14年抗战。难到什么程度?55授衔时抗联中只出了7个少将,不是从红毛那里回来的就是到了关内,多达几十个军师级以上必吃将果果的人都在这14年里折在东北白山黑水的大地上。

  而现在,正是义勇军最活跃的时期,王南吸引了大量日军,给义勇军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日本人中早有明白人发现只盯着王南一个打黑枪的人在战略上本末倒置了。

  这个后来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战犯在用事实告诉在座的人,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会议的最后,关东军不得不认怂。

  一些大人物松了口,建议关东军的日本士兵在王南经过的时期加强警戒无命令不得出击,一线追击的改用伪满部队和伪满警察去围剿讨伐,能打死抓住最好,不能就赶王南往南走,让他去关内。

  为了减少关东军大日本军人无谓的损伤,当场就下达了命令:调动一部分军警前去追捕王南,而现在守在松花江南至长春周围的日本关东军的士兵们,继续执行原定向哈尔滨北或其他地方的清剿义勇军的任务。

  这个时期,伪字号基本在东北传开了。伪满、伪政府、伪军,当然还是在义勇军和其影响的范围内口口相传。

  王南在小溪的河道里休息了两天,这才开始准备继续往南。

  等他在晚上出来时,发现周围活动的基本都是伪满军和伪警察,他们成群结队在各路口处装模作样的站岗。

  王南绕着这些心不在焉的汉奸们向西跑了十几里地,随后找到了一队在路口上设着卡,人却都躲路边大土棚子里睡觉的伪满军。

首节上一节37/1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