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18节

  猴头蘑菇木耳长什么地方,松树林里的油蘑才是最好吃的之类的。

  自休息后也没看到日本人追来,之后,一路上,二丫就开始东指西点的给王南李秀说着她知道的野树野果。

  李秀只是不想搭理她,却也在听她讲的东西。

  还有很多二丫只认识和听过名字的野果野树,她也都讲了出来:红铃当、黄铃当、树梅果、野草莓、黄玉平这些野果子,还有山梨树、野桃树、野苹果、山楂树、李子树、海棠果、野苹果这些树,什么人参长什么样草参长什么样,什么灵芝黄芪冬青桔梗沙参芍药果各种药材,王南都听的目瞪口呆,李秀倒听着听着发现二丫说的多是吃的,暗自撇嘴,心想这就个吃货。

  二丫在前面比划着说,王南和李秀倒也是听得兴致盎然,他们都不是山里长大,自然很多野果都没听说过,听着新鲜有趣,身上的疲劳也觉得减轻了不少。

  再往前走就差不多走出了山沟,王南看了远方的小山岭,又看了看夕阳,决定走山沟再搭个小窝棚过夜。

  就快出了山沟,王南感觉马蜂更多了,他对这个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不要惹马蜂。

  突然看到前面的李秀站在那里不动,也不出声,手慢慢的划动着,随后二丫也站在那里,他愣了一下,就听到二丫在前面用颤抖的声音说:“别碰马蜂,也别打马蜂,慢慢往回走”。

  王南倒没什么,只是往回退。

  两个女孩子小心翼翼的退了回来,李秀忍的很辛苦,有个马蜂落在她的胳膊上,二丫头发上也落了一个,只是很快就飞走了。

  三个人退回了几十米,二丫一边四处张望着找马蜂窝,一边告诉王南和李秀:“马蜂窝是象灰泥巴团,马蜂大窝就大,你们找背包大小的泥巴团”。

  王南提着步枪说:“能打下来不?”

  二丫也不是很清楚,她看到过的都是大人们拿回来的。

  三人原地找不到,又慢慢挪着位置找,终于看到150米远一个粗壮的树枝上,有一个大马蜂窝,哪里是背包大小啊?起码两个背包堆起来可以相比。

  王南问马蜂会不会听到枪声?

  二丫还是不知道。

  李秀二话不说,就放下背包,说:“大南哥,你等下再开枪”。

  说着就扒出蚊帐。

  用枪打马蜂窝还要追到蚊帐里,这也太欺负马蜂了吧?二丫想着笑着过来帮忙,两个用步枪支着蚊帐的两个角,另外两个角就挂在边上的小树枝上。

  两个女孩子把包放在外面,就钻了进去,为了给王南让出射击的地方,两人都蹲在两边,王南也把包放下,退着进了蚊帐,把包又拖到蚊帐口,几个包正好挡住蚊帐门的下面。

  王南把马枪枪口从蚊帐口里伸出去,一边瞄准一边说:“最好日本兵不在后面跟着,要不一开枪,我们打了马蜂,他们就知道我们在这儿了”。

  李秀说:“他们应该离的很远”。

  二丫也说:“天都快黑了,就算听到枪声他们也不会在黑天跑到树林子里傻追”。

  王南也只是说说,他也不认为日本兵离的很近,安心的瞄准。

  那么大个马蜂窝,又不远,几乎是枪响就中,可王南一直没开枪。

  两个女孩子看他还在瞄,也只是奇怪,没有问他。

  王南是不知道子弹打在哪个位置最合适,不过这问题恐怕也没人类能回答。

  枪口比划了半天也没找出最合适的落弹点,王南只好对着马蜂窝的中心点开了一枪。

  子弹的速度太快了,马蜂窝中间出个洞,却没有掉下树来。

  这也是很多人讲的,军用步枪子弹的初速太快了,还没来得及在猎物身上遇阻变型留下空腔,就穿透而过。何况王南还用的是三八大盖这种子弹又细又长、转速又快、弹道笔直笔直的步枪。

  王南只好继续开枪,三枪过去,马蜂窝的周围一片蜂云,可是硕大的马蜂窝在那里安然不动。

  李秀和二丫都看笑了。

  王南实在没脾气,也没好意思拿个马蜂窝撒气,把枪塞到李秀手里:“你来练枪吧”。

  二丫说:“咱们每个人三枪,看谁能打掉它”。

  李秀白了二丫一眼,侧着身子跟王南换了个位置,把步枪架到包上,瞄准了半天,才打出一枪,子弹打低了,打在蜂窝下面的树杈上,马蜂窝有些摆晃,二丫在边上说:“动了动了,再来一枪就掉了”。

  李秀推上子弹,继续瞄准,半天后又是一枪,打偏了。

  王南把一排子弹递给了她。

  李秀拉栓,一板一眼的压上子弹继续瞄准。

  第三枪响了,三个人都没看到子弹落在哪里。

  李秀倒是把二丫说的每人三枪当了回事,把枪让给了二丫。

  二丫有些激动,拿起枪来瞄准,结果第一枪打飞了。

  这时马蜂已经四散开寻找袭击者,蚊帐的周边也都是嗡嗡嗡的马蜂,二丫就抬头四处看,李秀催着二丫:“瞄啊,瞄好了再打”。

  二丫的第二枪还可以,打在马蜂窝的边上,一小块土片掉了下来,只是蜂窝仍然屹立在那里。

  二丫自己笑了:“不带这样的”。

  她笑着瞄准,结果第三枪又飞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李秀忍着笑,推着二丫说:“去那边,咱们再来”。她在二丫开枪的时候还有点小担心。

  二丫把枪让给李秀,二人换了个位置后,李秀开始瞄准。

  还没等李秀开枪,三个人都发现,大量的马蜂冲向马蜂窝的侧后面。

  三个人在嗡嗡声中听蜂窝那边有动静,象哗啦哗啦的扫动密草杂枝的声音,接着就看到一个大黑瞎子(黑熊)冲到蜂窝下面,不管大群的马蜂在他身上起起落落,直立起来,一巴掌接一巴掌的拍着树。

  马蜂窝已经被子弹打中了几次,一人高的大黑瞎子几巴掌下去,马蜂窝和树都在剧烈抖动中,随后马蜂窝就这么掉了下来。

  黑瞎子用两个前掌捧起马蜂窝就往回跑,身后拖着成一片疯掉了的马蜂云朵,一溜烟的就都不见了。

  王南三人在蚊帐里看傻了眼。

第三十二章 世界大国都吃憋

  等蚊帐周边的马蜂也跑去原来窝的那边时,天色也暗了下来,月光与星光淡淡的照着,四处只能看个大概。

  三个人的位置即没东西搭窝棚,也没树枝拢火。有心想挪到边上的树林里,可四处都是黑乎乎的,黑瞎子的出现又让他们不敢往乱走动,三个人就在蚊帐里面面相觑,只能坐在那里拿饼干当零食解闷。

  小蚊帐四围也没有大的遮挡,肯定不合适过夜,三个人开始考虑轮班端着枪放哨与睡觉,就在这里将就一夜吧。

  可这地方怎么端枪放哨啊?出去是给蚊子小咬送肉。躲在蚊帐里又啥也看不见,这放个什么哨哪?

  三人无奈的时候,月亮升起来了,至少能看得见身前的几米。

  王南就带着两个女人背起大包小包,往边上的树林里钻去,一边走一边拿着木棍打着四面的草木。

  在一片矮些的松树林里,三人勉强做了个小窝棚,点着了火,围边撤了火灰,只是没有做热食。

  二丫给三人烤了面包片,三人吃过就疲倦的躺下睡觉。

  这一夜,他们听到了狼叫,听到了黑瞎子的嚎叫,还有不知名的野兽叫声,周围还时不时的有什么东西走过。

  三个人半睁着眼睛迷糊到了天亮。

  等天大亮时,二丫先爬起来,钻出小窝棚吓了一大跳,窝棚周边一堆野兽的脚印,不知道是什么野兽踩过了火灰坑留下来的。

  喊起了王南和李秀,三个人查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是什么野兽,脚印倒没踩到王南丢到小窝棚周边的拌脚树枝上,包也没有被咬到。

  这把三人吓的够呛,王南想了半天,估计自己搭的窝棚挡着了人家的路了。

  三人说以后要早早的选好位置,把窝棚搭起来,周边清好,再也不干这种黑灯瞎火的乱搭乱建了。

  李秀开始拆窝棚做饭,水壶里的水勉强够做顿稀粥,配着面包吃正好。二丫烤面包的火候不错,这天气面包也放不了两天了,再不吃就会坏了。

  王南在两个女孩子做饭时就端着枪四处查看,白天搭蚊帐的地方看了,往回走了两三百米看了,树林边上看了,甚至还爬到一颗高树上向来的方向张望,都没有发现人影和人活动的痕迹。

  一大群日本兵可不是说藏起来就藏起来的,日本人应该是不追他们了。

  吃着早饭,王南说出自己的看法,两个女孩子明显都吁出一口气,轻松了下来。

  李秀说:“咱们慢点走吧,往前走点就搭起窝棚歇一天”。

  二丫立刻说:“嗯,昨天就没怎么睡,早点歇着补个觉”。

  王南也在犯困,打着哈欠说:“就这么着吧,就是得小心点黑瞎子”。

  三个人收拾了一下,背着包从树林里走向山沟的出口。

  带着一身的东西爬了两道小坡,没解过乏的三人就累的气喘吁吁。

  王南咬着牙说:“见到沟口就搭窝棚歇着了”。

  等三个人好不容易站在山沟口的树坡上,王南看到前面有条小河汇向汤旺河,小河边上都是草甸子、疏疏散散的杂木林和水泡子,一屁股坐在地上。

  “前面的河不过了,就在这里搭个窝棚吧”。

  李秀想了半天,哄着王南说:“大南哥,我看还是过河再搭窝棚吧,这边有黑瞎子”。

  二丫也害怕黑瞎子,就跟王南讲:“要不开枪吓走它?”

  王南有些委屈和无奈,他昨天看到黑瞎子时就觉得跟老猎人讲的不一样:“我们昨天开了哪么多枪,它还是冲过来把马蜂窝拍下来抱去了,谁说它怕枪声?”

  二丫想想好象也是那么回事,就站在山坡上跟李秀开始研究从哪里过小河。

  其实枪声是能赶走黑熊的,只要你不站在它对面,或者威胁到熊崽子,人叫一声它都会跑掉。那个捧走马蜂窝的黑熊是在下风头,枪声离它有些远,又只是听到的声音,还没有到惊走它的程度,当时它也在远远的看着马蜂窝,而蜂窝破了之后,蜂蜜味道就让它不管不顾的冲了上来。

  王南那知道这些?

  十几分钟后,二丫领路,李秀跟在后面,王南横端着枪,三人向一个能趟过河的位置走去。

  临到河边时,声音惊起两只野鸡,王南眼睛一亮,这可是上好的移动靶子,立刻瞄准射击,谁知一枪打过,野鸡尾巴上掉下两根羽毛,就飞过小河一头扎向密草处。

  “哎!?”王南不知道怎么说好,这是打中了还是没打中?

  看着王南脸上那个莫名其妙的郁闷,李秀和二丫都快要笑出声来了,两人互相使着眼色赶紧转身往前走。

  野鸡一类的鸟儿,被惊吓到,或者不是被子弹命中要害与影响飞动的地方,都会在钻进深枝密草深处,区别自然是活的等没动静时还会出来觅食,如果在里面死了自然也不会再被人看到。

  王南这一枪注定看不到结果了。

  三人在河边先把水壶加满了水,才踩着石头过了河,在河边绕了一会才走到了对面的山脚下,都是不高的山岭,三个人找了半天,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搭窝棚。

  忙乎到中午时,简单的窝棚搭好了,二丫又干起了烧火丫头的活儿。

  午饭自然还是以面包为主,王南毕竟在大城市生活过,对面包的各种吃法还知道些。三人煮了点干菜汤,等二丫把面包片烤好,王南拿出几个小罐头,示范了下用面包片夹着罐头里菜和肉吃,三个人就吃了顿别有风味的西式午餐。

  成功做了战术转进的中尉昨天晚上是在汤原县城过的夜,今天早上,他就带上一个分队赶回了佳木斯的日军驻地。

  在把战斗过程向佐官仔细的汇报后,佐官想了半天,只能认为这种处理还算妥当,如果更早的就撤回士兵,损失可能会小,但战术评估可能会不全面。如果再晚些,又有全军覆灭的可能。虽然损失了大量人手,可换了他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两个人讨论了一下这次战斗中出现的狙击与反狙击战术,都感觉纯步兵战术受限环境后几乎无法破解。

  这种情况不光他们无奈,就是几年后,苏联军队在遇到芬兰狙击手后也抗不住挨揍,甚至几十年后玩上立体攻击的美国也一样在特定的环境下损失惨重。

  佐官将这次的战报上报,在战报的后面他强调到:该支那阻击手经验丰富,各部队在不能使用火力压制战术时不要追击,以免被其利用环境各个击杀。

  并特意请求将战报转给各处驻军。

  王南就这么成为了日本人眼中的经验丰富的狙击手。

第三十三章 大老婆立家规

首节上一节18/1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