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148节

  看着象很有担当的样子,其实就是在纽约州签发了一大堆的居住证而已。

  就这样,这个区域从一开始,就向着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区发展,这是后话。

  王南设计好了一个发展框架,交给了林同学。

  林同学怕自己的身份压不住人,还是央求了李秀出面坐镇。毕竟人家是正牌夫人,白人们不明白,可华人之间很认这些。

  很快,中国方面也来凑起热闹。

  给各种勋章是很自然的事情,要些赞助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最后还提出来可以无偿出人帮助王南建筑。

  这就让王南有点迷惑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南洋看看

  国内说出人建筑是什么意思?

  王南带着这个疑问去了趟英国,领了荣誉勋章。

  回到美国后,又在白宫领了美国的勋章。

  虽然记者们把这两件事当成了大新闻,他却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多认识了些人。

  1944年的春节,他在来拜年的中国使节交流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国内什么都缺。远征军出征后,输入的运力大于输出的运力,便想着把一些人员租给王南,赚些外汇补贴下国内。

  王南对这种思考方式有些无语,却也答应了下来。

  春节过后,应几个战区的邀请,美军负责后勤武器这块的几个人对各处做了趟全面的考察。

  王南没有去太平洋的战场。美军一月份又夺下了一个群岛,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海陆空上都已经招架无力,只好在每个岛屿上疯狂建立各种防守工事,与美军在地面上拼命。

  他先去了缅甸。

  在这里,他看到了中国派出的远征军。

  士兵们好奇的看着王南,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战绩,有时,英军美军甚至拿王南来激励这些中国士兵。

  王南只关注他们的轻重武器,却发现这些人拿着杂乱的英制与美制武器,虽然士兵从国内战场那种没枪没弹的环境出来,这些老枪让他们很满意,可实际上比美军落后了一代。

  唯一强悍的是士气。

  王南看了一圈,心里有了数,就跟负责缅甸战区的指挥官说了一声,调来了一船美制轻武器,以战场试验的名义,送给了远征军,让他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新式轻武器的美械师。

  不管英军还是美军,对王南都有即是自己人,又不是自己人的感觉。大事也许不会理睬他的意见,可这种小事情谁也不会拒绝。

  临走前,王南的总结只有一个意见,就是多派工兵。

  缅甸的地形非常复杂。如果有专业工兵,作战不一定用得上,可后勤给养却能做的更好。

  顺便也再扩宽一下中缅公路。

  在这里,他与李朝甲用电报联络了几次,让李朝甲在马来半岛使用新武器和新战术作战。

  由于都是丛林战,他把战术总结也给了远征军那美械师一份,缅甸的事情就告一段落。

  随后就转到了下一个战区,非洲,这时的非洲已经被盟军主宰,王南在那里待了几天,拿到武器测试报告后,就转到了欧洲战场。

  盟军已经定下了在诺曼底登陆,正在加紧准备工作。

  武器看完了,王南却被作为战术专家与武器专家留了下来。

  诺曼底登陆战的战略性非常重要。

  既然大的方向早就定了出来,可细节之处,英美两军一直在争吵,各军种也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来了不同的要求,只到了士兵们这一级,才只能被动的接受命令。

  王南总算看出来,不光是国与国,那怕是军种之间,都要在保护各自的利益,寸步不让。

  他接受了任务,开始一个兵种一个兵种的查看轻武器与战术准备的情况。

  盟军动用的部队数以百万来计。只是在轻武器这块上,除了空降部队和第一波进攻的部队可以更换部分新式武器外,其他部队也没必要更换,也没能力大规模换装。

  等从美国加急运输过来的武器到位后,英美部队立刻开始适应性训练。

  两个月后,王南做完他的工作,却因为保密原因,不能在战斗开始前离开。他干脆就在盟军司令部这里做看客,观看了整个盟军登陆的过程。

  直到8月底,他才拿着空降部队对武器极度满意的评价回到了美国。

  这一出去就是半年,李秀和林同学也忙碌了半年多,长岛的那片地已经完成了地面的平整和修路工作。

  国内从缅甸那里转送来两船工人,给她们解决了重劳力不足的问题。

  林同学解释的很清楚,这些人就是国内派出来务工的,挣的钱一半个人一半给政府。

  她实行了工作时间外加班当场兑现,这些人的工作热情立刻高涨了起来,连培养这些人使用推土机、汽车这些机械工具的时间都算在内,所有的工期都实现了提前完成。

  现在海上还有两艘船的工人,到位后,就开始做各种地下工程。

  以王南在各战区的所见,他估计战争会在两年左右结束,也正好是这片区域建设完毕投入使用的时候。

  这让李秀和林同学对成片开发有了很高的预期,两个人抓着家里能用的人四处跑。

  女人们唯一闲着的就是二丫。虽然在年初时,她高风亮节的很少缠着王南,却是唯一一个怀上了的女人。这结果让林同学很无奈。

  大家族女人的地位多数要靠自己的肚子争气,男孩女孩,孩子多少,都隐隐的决定着女人们的地位。她和其他女人是没人敢跟李秀争风斗的,一个被这个正妻压迫习惯了,再个李秀连生了两个,这也让她们老老实实的。

  王南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就接到了李朝甲的邀请电报。

  是的,邀请电报。

  马来半岛上的日军已经被太平洋战场抽调的,只能占据几块重要的经济地区,可后期从国内调来的一批批新兵不愿打仗,实力上也无力抗争,多数地区就让给了这些游击队。

  华人与马来人都在日本人占领不了的地区组织起了政府。

  李朝甲让王南过去,即是真心的想见下师父和家人,也是想利用王南的关系得到更多的资源。

  王南不知道他是想多占地盘,还是想拿到马来半岛的话柄权,毕竟电报需要几次中转,里面不可能去说这些东西。

  他准备了一下,就带人从美国开始出发。

  就这样,一个夜里,王南带着李朝甲的老婆孩子,在绕过半个地球后,又在缅甸与盟军派来的几个马来半岛军事观察员汇合,一起坐潜水艇转到马来半岛上岸。

  李朝甲接到师父,看王南身边换成了小姑娘宋红,很想开个玩笑,却被他老婆冲上来抱头痛哭,只能尴尬的向众人打个招呼。

  对于马来半岛的局势,王南与这些军事观察员商量了下,大家觉得这个时期,先把各自的活动区域分配好,不要发生内部纠纷比较重要。

  王南跟李朝甲商量了几天,就决定在李朝甲只管建设好吉隆坡与新加坡之间的华人大根据地,在此伺机打击新加坡和柔佛的日军,把兵力从其他地区撤出来。

  至于战争结束后,他愿意去美国也好,愿意在这里也好,如何发展由他自己决定。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华人特战队

  等这些事情处理完,王南就让李朝甲和张庆元在华人中挑选精锐,组建特战队,开始学习新武器和新战术。

  第一次只挑选了五十个人做为教导队。

  要求是会游泳,身体素质好,服从命令。

  人员到位后,王南就开始传授新武器的使用。

  AK突击步枪、轻机枪、狙击步枪、火箭筒、枪榴弹、手枪、小口径迫击炮、手雷、地雷等等,每个人都得学会使用。

  武器掌握后,又进行战术训练。

  这回王南不止拿出了丛林战的战术,还尝试了城市战术、平原进入防守战术、山地战术等各种场景下的应用,从班级到排队都做了战术的配合演练。

  半个多月下来,这些已经战斗了一年多的战士们就掌握了大概。

  看到这些战士基本内容都已经掌握,根据最新的情报,王南就带着这个小部队开进了佛柔。

  日军在佛柔集中了几千人,并且还在集结人手中,他们准备发动一次大的扫荡行动,打击马来人组建的一个大型游击队。

  傍晚时,王南带着人潜了过去,看到日军整整驻满了一个小镇,就让多数战士在远处观摩,他带着李朝甲、张庆元和一些老战士先冲了过去。

  这一次主要演示的是武器的综合使用,并不与日本贴身战斗。

  在镇子外面,几把狙击步枪先开了火,日军的军营里立刻混乱起来。

  半自动步枪在超远距离时会影响射击精准,但是半自动的火力却又比栓式步枪强大了很多。

  几把狙击步枪打出了一个排的火力,这让日军摸不清人数,便派了个中队冲了出来。

  这下倒好,在300米的距离上,日军连续不断的倒在了地上,镇子里的日军指挥官立刻派炮兵出去助战。

  不等炮兵跑出来,看到日军在里面设动人马的样子,王南便带着这些狙击手开始撤离。

  炮兵没有找到目标,打了几炮示威了一下,就派出一个大队上千士兵,在炮兵的掩护下,向周边搜索。

  王南这些人在撤离前,就在原位置上埋设了地雷。

  这个日军大队在查看袭击者留下的痕迹时,踩了上去,地雷的爆炸让日军感觉到不妙,收好伤亡,立刻在炮兵的掩护下退回了镇子里。

  见这些日军不上当,王南只能让轻型迫击炮在最大射程处开始快速射击,在日军炮兵反应过来前,把镇子里打的四处冒烟。

  日军不得不炮火快速反击,大部队也开拨出来,试图把王南这伙人赶走。

  在日本大部队开始向迫击炮方向追击时,王南带着小部队移动到日军的边上,攻击他们的侧翼。突击步枪、轻机枪、枪榴弹、火弹筒一起开火,只看到日军的队形立刻被咬下去了一块。

  仅仅几分钟,小部队就完成了一个基数的火力投入,转身就退出了战场。

  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日军见袭击的人已经跑掉了,为了救治伤员,不得不打开手电筒。

  可马上,在远处,东一声枪响西一枪响的,狙击步枪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日军这一下扛不住了,在请求上级进行战术指导时,立刻在镇子边上建立起一个防御圈,开始固守起来。

  可是他们忘了,王南还带了轻型迫击炮,入夜后,这东西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很难找到发射阵地所在。

  几个操作新手兴奋的把所带的炮弹全都打了出去,扛起炮就往外跑。

  日军实在没办法,只好灰溜溜的回到了镇子里,架起炮兵开始防守。

  王南这边没有了炮弹,只好撤了出去。

  回去总结了一下后,立刻派人重新扛炮弹过来。

  等天亮了,日军检查作战痕迹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所有的装备都与太平洋上美军的一样,他们立刻知道了美军与本地的游击队已经勾结到了一起。

  本地的游击队不但得到了武器,很可能还被专门训练过

  这个扫荡行动立刻暂停了下来。

  他们立刻给本土发电,要求提供能够与美制武器对抗的新式武器。

  王南待所有战士明白了各种武器的性能后,开始分兵。

  王南、李朝甲、张庆元三人各带一个小队,开始向佛柔那些中小据点开始进攻。

  有了火箭筒和弹榴弹的帮助,中队以下规模的日军据点连续被攻克。

首节上一节148/1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