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第144节

  其他的毛病象枪挂榴弹的挂接方式不稳定、弹匣容易碰掉一类的,只是需要改进一下。

  王南立刻把战场上检验出来的问题发给厂家。

  军工厂方面立刻参照他们的技术积累做了相关改动,又对子弹弹药做了调配,后续发过来的样枪慢慢的成熟起来。

  一批批没定型的样枪还在反复送太平洋战场试验的时候,美军各军种就都开始取消部分M1的订单,转成AK的订单。

  工厂方面就接到蜂拥而致的订单。

  下单时间最早、换装最多的是海军陆战队,他们对M1一直有着古古怪怪的要求,都快形成了对反对而反对的传统,见到可以取代的AK,立刻取消了多数M1订单,只留下了M1的狙击步枪和少量卡宾枪。

  空降部队不用说,他们要不是经费问题,都想着全员换装。

  陆军被掣肘的太多,只能按比例下订单,可基数也是非常大。

  这个队形及武器配比立刻在太平洋战场被推广开,各部队一拿到武器就开始进行相关的训练。

  在太平洋战区美军上层的偷笑声中,各部队的战斗力开始提高。

  更主要的是士兵们看到王南部队的战绩后,恢复了信心。

  一个班换装后就可以打一个连,这榜样还不够嘛?

  至于这个班跟王南在丛林里实战了多久、各种战术试验了多少次,背后又训练了多少次,他们倒是有选择的遗忘了。

  欧洲战场那边也拿到了些试验品,放到战场上试验一下,也开始下起了订单,这就让一家军工厂远远不能满足。

  美军立刻启动战时流程,一下子授权了多家军工厂同时生产。

  一时间,也不考虑战场的需求,没换装的部队立刻被评价为二线部队,不采用这种作战方式的部队就变成了战术落后。

  盟军们也跟风订购起来。

  王南这个营在一般战术有了大成效后,开始试验更小的小组行动以及夜间战术。

  他们一主动出击,就让守在岛上的日军不堪袭扰起来。

  头几次王南每次带了一个小队进行试验,后来就是美军自己单独行动。

  两个小队在出发前,居然打起了赌,看谁能进入日军机场,以飞机为目标,比谁先炸到。赌注居然是王南用的那把日制步枪。

  这让王南很无语。

  两个小队在白天合作着先把日军机场四处的碉堡、暗堡用枪榴弹炸了一圈。

  等晚上时,却又一改平时打一次就走的习惯,又从这里潜了进去。

  在里面大开杀戳后,各自炸了几架飞机,居然还安全的撤了出来。

  这让美军上层极不可思议,就下了更大的血本,让王南这支部队继续研究。

  而日军就正式下达了准备撤退的命令。

第二百五十二章 偷了第6师团的军旗

  日军在韦拉拉韦拉岛的战斗中占了些小便宜,在科隆邦阿拉岛上又损失了些人,出于保存实力,就对新乔治亚群岛各岛上的守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由于日军的撤离很有章法,王南的部队在山上都没有发觉,直到最后日军最后一股部队要登船时,才匆匆赶到码头,几发枪榴弹打过去,才截到了一点来不及装上船的重装备。

  就在日军的退却下,美军在十月初占领了全部的新乔治亚群岛。

  王南带的这个营就在日军撤退的码头上原地休整起来。

  参谋们对这个营的全部行动做了总结。

  由于武器、训练、战术、人员分工等等出彩的地方太多,虽然很多是王南拍脑袋想的,可在别的部队没见过,取得的战绩又不错,让美军上层极为满意。

  干脆就这个营独立了出来,补充兵员时,开始从各部队里抽调人员轮训,由王南带领着继续研究后续将面临的一系列岛屿登陆战、丛林战,在内部定义为‘丛林战术研究团’。

  升为团级后,美军将这队参谋都留在这个团里。

  补充完人员后,一个营变成了两个标准营。

  几个参谋制定出淘汰制的训练计划,把那些精神上承受力差的、身体不适应丛林的士兵都清理出去,以免带到战场上出现问题。

  随后又把战斗中总结出来经验定了型,开始在训练中进行规范,这才开始整训。

  这个团被参谋们安排好了,王南做为临时主官却闲了下来。

  他就想回纽约一趟,去军工厂看下枪械定型生产,再跟工程师商量一下轻机枪的选型。

  可美军指挥官哈尔西上将却把他叫了过去。

  哈尔西上将在制定下一步的战役计划时,发现没办法使用跳岛战术跳过布干维尔岛去直接攻击拉包尔。

  两者日军都占领了一年多,位于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是日本在太平洋的大本营,而布干维尔岛上更是建了6个机场,陆海军有6万人之多。

  这里还包括一个陆军精锐师团——第6师团。

  这第6师团原本是派去增援瓜岛的,可部队刚运到这里,瓜岛战斗就结束了,于是成为了这个岛的重要地面力量。

  第6师团的师团长是百武晴吉,这个人跟王南还有过交集。当年王南三口从哈尔滨南下时,他正任哈尔滨的特务机关长。

  布干维尔岛放着重兵卡在美军的后路上,美军也没办法直着攻击拉包尔。

  这要是按照当初,另一个指挥官麦克将军的拍脑袋想法,连瓜岛、新乔治亚群岛都不打,就直接去攻打拉包尔,怕美军不知道得吃多大的苦头。

  哈西尔拿着地图问王南,要是他想布干维尔岛上登陆,会选什么地方?

  王南看了下指挥部里的大比例军用地图,地图上标的最明显的是岛上的六个日军机场。

  他发现,这些机场不是在岛的南面就是岛的北面,日军主要兵力也是围着机场布置的,中间部分很空虚。

  得,别的也不用细看了,他就指向岛的瘦腰处。

  哈西尔哈哈大笑,拍拍他,说:伟大的思想总是相同的(英雄所见略同)。

  他的想法是在布干维尔岛西南方的海湾的一角登陆,进攻时间定在10月底。

  旁边的军官把军情通告给王南时,王南这才知道这里居然是日军第6师团,从中国战场上调过来的精锐。

  王南听着这个师团的番号,觉得好象在南京杀过这个师团的士兵。

  哈西尔上将希望王南带上那个营尝试一下斩首行动。

  他这个想法源自美军水下的运输能力,他的参谋团在跟他汇报时说了句:港口停靠的这些潜艇可以一次偷运过去一个连的兵力。

  他就想起了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是一战时的理论,二战期间大小也有所实施,但象哈西尔这样以战区指挥官的身份提出来,王南还是有些头痛,毕竟这种斩首行动他也没做过。

  这也是哈西尔对他带出来的士兵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却也只是希望他们能把日军的指挥体系打乱,当然也不会把成功寄托在他们身上。

  王南想了一下,就说如果能掌握对方指挥部、通讯中心这军事核心部门的精确位置,他带上一个连就有一半的可能实现斩首计划。

  他也怀疑美军能否有这样的情况来源,如果知道日军指挥部和指挥官的精确位置,轰炸机早就飞过去了。

  果然,美军只能提供一个情报,他们知道第6师团布置在布干维尔岛的南部布因这一带。

  哈西尔希望在十月底总攻的前两天,王南能带人到布因一带寻找日军的指挥部,把日军的通讯系统瘫痪两三天也行,实在不行,扰乱一下日军的视线也好。

  这对王南而言是个新课题。

  他没有犹豫,接下这个任务,回去开始准备。

  这种行动,一个排可能是最好的,人再多不好隐蔽,人再少火力和携带量又不足以攻克及炸掉通讯系统。

  美军在几天内就按王南的要求准备好了一切,从士兵的作战背心到大背囊,以及一切所需的武器弹药和炸药。

  他们的信号将会专人24小时监听,轰炸机及掩护的战斗机群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到达他们的上空。

  至于给他们空投补给的飞机,随叫随起飞。

  他们这些人身上最重要的是几个小型电台,如果不能用炸药炸掉日军的通讯设施时,可以放下一个电台,按下特定按钮,就可以给轰炸机群指示方位。

  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定位装置了,一个小电台发出来的信号,美军会起动多架专用飞机跟随轰炸机进行方向定位,当然,最后的精确轰炸还得需要地上的引导。

  王南挑着一些老兵组成了这个排,战斗人员之外只有一个作战能力不错的参谋任副官,另配了一个翻译。

  可他们携带的东西却又重又大,只好一个班安排两艘潜艇运输。

  潜艇里又闷又热,空间狭小,王南和士兵们忍了十几个小时,绕过了水雷区域和日军监控的区域,这才来到距离布因30多公里外的一个河口。

  费了很大的劲儿,人和物资才安全上岸,一队人马就从河口三角洲里冲进了丛林里。

  这一切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夜里,丛林给人的感觉是暗无天日,在全员都有50公斤的负重下,三十多个人披荆斩棘,艰难的前行着。

  出发前,参谋们给制定了一份行动方案,他们将在丛林里横穿过四条河流,然后接近布因这个大镇子。

  可王南只在丛林里走了一公里远,发现所有人的体力都无法承受这几十公里的丛林奔袭,立刻命令向日军在岛上修建的简易公路方向前进。

  跟他一起作战的士兵都算是老兵了,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一公里远,三十多个人走了一个多小时,都负重,又在寸步难行的丛林里,开路的人两三分钟就得更换,连王南的耐力也承受不了。

  清晨时,众人总算是接近了简易公路。

  可丛林实在太茂密了,想看到公路上的情况,只能走到公路边上。

  王南带上几个人慢慢的走近了公路。

  日军在这里并没有象在中国那样,处处防守,公路上很长时间连个人影都没有。

  几个人干脆站在了这条公路上,发现简易公路上前后视野很开阔。

  王南一咬牙,命令全体人员从公路上走,只是前后都放了观察哨,前行到拐弯处观察。

  一行人在公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前面才传来了隐蔽的信号。

  不一会,日军的两辆汽车开过。

  王南忍住动手的机会,带队继续前进。

  就这样,躲了两次汽车通过,又从丛林里绕过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到深晚时找了个地方开始夜宿。

  这一路虽然走的是好路,却也精疲力竭的,搭好帐篷后,也没管警戒,个个都倒在地上大睡。

  第二天夜里,他们就行军到了布因的外围,一条小河的河道里。

  在白天里,他们看着不远处的有飞机起起降降,又听到了坦克汽车的声音。

  一整天他们在休息,养足精力等待夜色的降临。

  到了夜里,王南让美军士兵原地做好战斗准备,他带上一部电台先潜了出去。

  他要在先侦察日军的指挥部和通讯部队的位置。

  按照战斗计划,先引导轰炸,轰炸不成再改由他们地面进攻。

  步骤是:如果日军防守不严密,他就一个人把电台放在日军通讯部门那里,再带人到附近引导轰炸机轰炸。如果不能潜入进去,那就确定位置后,电台引导轰炸机。轰炸的效果不理想,再做攻击的安排。

  至于指挥部的位置,等先完成了破坏日军通讯再说。

  这个夜里的视线还不错,王南看到日军已经把这里建成了日式的大村落,四周还开了很多田地。

首节上一节144/15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