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第10节

  报信的忙跪在大当家马前,哀求道:“大当家,求您老人家出兵救救俺东家。现在保安团刚打了胜仗,人心必然松懈,只要好汉们一进县城,俺东家就可以率城中百姓在内响应。”

  大当家有些心动,不过又有一个哨探回来就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刘自达部已经进了城,他再去攻打县城也讨不了好。

  过了一会儿,又有哨探回报,说:“回禀大当家,俺打听到今天上午保安团在陈家沟与rì本鬼子大战了一场。”

  大当家吃了一惊,说:“这伙东北佬还真敢跟rì本人动手?那啥,他们最后谁赢了?”

  哨探凑近了小声说:“俺听说保安团全歼了rì本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大当家叹了口气,说:“不管是真是假,谁输谁赢,这平安县俺们只怕待不下去了!”顿了顿,他又喝道:“后队变前队,回山寨!”随着他一声令下,黑风寨的土匪又迅速撤了回去。

  郑卫国他们担心鬼子大举前来报复,已经在陈家沟和通平县界之间埋伏了半天。可是他们等到天黑也没等到鬼子,却等到了县城传来的捷报。

  自打得知土匪可能攻城,张海岩就一直揪着一颗心,这下总算放下心来。他想了一下,说:“团座,于副团长他们请示该如何处置勾结土匪的张家和黄家。”

  郑卫国沉吟了一会儿,说:“先把他们羁押起来,一切等我回去再说!”其实郑卫国也有些犯难,他没有处理类似情况的经验,只好押后再说。

  第二天,鬼子终于出动了。根据三溜子他们的侦察,鬼子只少有上百人,再加上三十几个二鬼子,总共一两百号人已经沿着官道扑了过来。这个时候所谓的皇协军还没建立,成建制的伪军也不多,中**民多称这些汉jiān为二鬼子,倒也生动形象。

  郑卫国皱了下眉头,斥责道:“你这算什么侦察?人数都没有弄清楚!”

  三溜子有些惭愧,说:“团座,这伙鬼子是呈战斗队形向前推进的。队伍拉得很长,前面还有搜索分队开道。俺不敢凑得太近,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应该没有重武器,最多也就是七八门掷弹筒、七八挺轻机枪。”

  早期侵华rì军装备充足,每个分队(鬼子的分队相当于**的班,鬼子的班建制还要小一些,相当于**的组)都有一挺轻机枪。一个小队一般有三个步兵分队和一个装备三具89式重掷弹筒的掷弹分队,加起来就有三挺轻机枪,三门掷弹筒。一些特别加强的部队,每个班还会额外增加一到两门掷弹筒。至于影视中经常出现的60迫击炮,那是**的装备,而且在抗战后期才列装。除了50mm的掷弹筒和工兵破障迫击炮外,rì军其它各型迫击炮的口径都比较大,最小的也是70mm的,大队以上才有装备。

  按三溜子的说法,这伙鬼子大概有两三个小队,人数大约在一百人到一百五十人之间。这样的力量当然算不上强大,可绝对不是保安团这一百多号人能匹敌的。至于附属的二鬼子,郑卫国不认为他们有什么战斗力。

  大敌当前,郑卫国身为指挥官不能慌乱,否则军心大乱,必败无疑。他显得非常镇定,说:“无妨,还是按之前说的办!李三牛,你带着侦察排和在陈家沟一带新招的兵去附近的村子,劝乡亲们火速往山里撤。其余的人马由我、海岩、双虎各率一部分头袭扰鬼子。海岩带一队人埋伏在官道左侧,双虎带人埋伏在官道右侧。大家记得不要跟鬼子硬拼,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

  张海岩担心郑卫国的安全,急道:“团座,还是让俺堵在官道前面吧!”

  郑卫国笑道:“这么好的地形我可不让给你了!大家不要拖延,立即行动!”

  几名军官忙行礼称是,迅速行动了起来。经过这个一个多月时间的训练,部队反应速度还算不错。不过鬼子推进的速度比大家想像的要快很多,虽然他们大多是步行,但已经距陈家沟不足十里路了。

  吴全福忍不住对前来汇报敌情的夜猫子说:“你们不是不搞借了,鬼子推进的速度咋这么快哩!”

  夜猫子擦了一把汗,说:“吴副排长,鬼子是急行军,一路小跑着呢!要不是那伙二鬼子速度跟不上,只怕鬼子来得更快!”

  吴全福骂了一句,有些着急,说:“团座,这可咋办?乡亲们只怕还在收拾东西呢!”

  郑卫国道:“你派几个人去催一催!让老乡们不要啥东西都带着,拣要紧的带上就往山里撤。”

  吴全福忙安排了几名战士骑马沿途报信,又叹了一口气,说:“只怕乡亲们会舍不得东西误了xìng命!”其余的指战员都忧心忡忡,气氛变得极度紧张起来。

  郑卫国道:“大家都冷静一下,敌强我弱,想要不死人是不可能的。鬼子马上就要来了,等下都给我狠狠地打!知道吗?”弟兄们哄然应了一声,紧张的情绪略有缓解。

  不一会儿,鬼子的一个搜索分队出现在官道上。他们一个个端着三八大盖,排着松散的队形,迅速向前推进。因为这一段官道比较直,保安团的指战员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鬼子的徒步急行军能力。

  吴全福又骂了一句,说:“狗rì的跑得真快!”

  郑卫国笑道:“别看鬼子的腿短,但他们体力极好,长途跋涉的能力非常强。”历史上,敌后游击队队员常常被鬼子追得吐血。一方面是敌后武装后勤供应不上,导致士兵身体素质很差;另一方面就是因为rì本鬼子变态的体能。

  鬼子越来越近,战士们非常紧张。柱子感到自己呼吸都有急促,他深吸了一口气,说:“大哥,咱儿开打吧!”

  郑卫国斥道:“急什么?!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就你们那枪法,这么远能打的中吗?等下放到五十米以内再开火,没有我的命令就算鬼子先开火也不准还击!”他正说着了,鬼子还真打枪了。不过不是发现了他们,而是在试探xìng的攻击。有的战士们急了,端起枪就想还击,好在保险没开。

  鬼子很快离他们藏身的山梁只有七八十米了,战士们紧张得连自己的喘气声都能听见。一向镇定的吴全福也憋不住了,说:“团座,咱还是搂火吧,再近只怕就被鬼子粘上了。”

  郑卫国见大家都很紧张,有心现在就开火,但是一想大家的枪法和武器还是拒绝了。不少人紧张得流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这段时间的地狱式训练,只怕有人当场就要作逃兵。

  鬼子终于逼近五十米的范围了,郑卫国轻声道:“不许开枪,都把保险打开!”战士们紧张地有些发抖,不过还是顺利地打开了保险。只听郑卫国大喊一声打,几把快慢机一齐开火,鬼子的搜索分队瞬间就被打倒大半。其实本可以一网打尽的,但战士们太过于紧张,不少人根本没有打中目标所在的范围。

  与此同时,持长枪的战士们也向后面的鬼子大队人马开火。距离虽然远了一些,但是大家是齐shè,鬼子所在官道与山梁又是一条直线,所以还是取得了一些战果。郑卫国自己就一枪崩了一个大概是个小队长的鬼子军官。不过等他把视线往回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原来,在刚刚这一波攻击中鬼子搜索班还剩好几个活的,他们已经选择好较隐蔽的地形,一时难以消灭。

  郑卫国忙下命令,道:“撤!以班为单位迅速撤往后面那道山梁!快!”

  吴全福一边让战士们往后撤,一边靠了上来,说:“团座,您先撤,我来断后!”

  郑卫国道:“不行,鬼子的掷弹筒反应很快,再不撤就来不及了!”说着,他连续扔出两枚手雷,趁着烟雾掩护,带着弟兄们有些狼狈地撤了下来。大家来不及喘口气,又拼命向后面那道山梁跑去。两道山梁之间大概有一百多米,前面那道山梁很矮,鬼子很快就可以爬上去向他们shè击。

  就在郑卫国他们刚跑下山梁的时候,鬼子用掷弹筒发shè的榴弹就在梁子上面爆炸了,激shè而出的尘土甚至还能追上他们的步伐。掷弹筒携带方便,cāo作简单,的确是上佳的单兵火力支援武器。

  就在这危急时刻,张海岩和段双虎两拨人马终于动手了,他们突然从官道两侧向鬼子猛烈开火。不过由于距离较远,而鬼子又已经展开队形,人员较为分散,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战果。但他们迟缓了鬼子前进的速度,为郑卫国他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这个时代的rì军军官,大多都是战术高手,士官和士兵的执行能力也很强。虽然处于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但他们很快就稳住了阵脚。一队鬼子在机枪的掩护下,很快占据了一座山头。这个山头是一个制高点,rì军占领了这里很快就对张海岩和段双虎两部人马进行反压制,从而解除了来自侧翼的危胁。

  再看官道的前方,鬼子搜索分队的几条漏网之鱼已经爬上了山梁。他们很快发现了前方官道上正在拼命奔跑的郑卫国等人。如果是中**队此时多半还躲在山梁下面等待增援,但rì本鬼子不同,他们即便是一名普通士兵也有很高的战术意识和作战积极xìng。

  由于之前的袭击除恶未尽,正在官道上奔跑的保安团指战员们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他们的后背已经卖给了敌人!

第十九章 一追一逃

  噗、噗、噗,一阵歪把子机枪的声音传了过来。正在奔跑的保安团战士们都被吓了一跳。不过他们很快就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对面那道山梁上传来的,是自己人在打掩护。

  山梁上的鬼子也被吓了一跳,慌忙趴到地上。可惜使机枪的是个新手,一个鬼子都没能打死。不过,此举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为郑卫国他们再次争取到了一点时间,他们很快就能冲到后面这道山梁了。到时候顺着山脚下的官道绕到山梁后面,就不怕鬼子在背后打黑枪了。

  呯,一声轻响,山梁上的机枪手闷哼了一声,身子软软地趴在了机枪上。他的眉心处多了一个血洞,显然是前面山梁上的鬼子动手了。一百多米的距离,对鬼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郑卫国突然转身用那大沽船厂制造的大号快慢机朝山梁上打了一梭子。子弹带起不少尘土,不过还是取得了一个战果,一名正在拉枪栓的鬼子应声倒下。

  吴全福也反身朝山上打了一梭子,让鬼子们一时无法偷袭。不过鬼子很快也弄上来一挺歪把子轻机枪。由于鬼子藏在反斜面,山梁上的战士们连续打了好几枪都没有效果,只是稍稍把鬼子压制了一会儿。但随着鬼子的机枪开始扫shè,他们很快就被鬼子反压制了。

  郑卫国忙用一个短点shè打死了一名机枪shè手。由于设计的缺陷,使用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时,机枪手上半身要探出很大一部分来,对于郑卫国来说,这是极好的目标。鬼子们也是悍不畏死,前面的鬼子刚倒下,又有鬼子扑了上去,而且他们的后援也快要赶到了。真要让鬼子的机枪冲郑卫国他们扫shè起来,那倒下可就不只一两个了。

  嗒、嗒,郑卫国已经尽力了,他连续打死了两名鬼子的机枪手,可鬼子的机枪还是响了起来。最后两名战士瞬间就被打倒,后背上都绽开出两道血花,因为子弹穿透力大,每粒子弹都是连穿两人。

  吴全福大骂道:“我cāo!”他转身就是一梭子扫了过去,子弹打在山梁激起几股尘土,但并没有命中歪把子机枪。驳壳枪虽然在一百五十米以外还有杀害力,但是作为手枪超过五十米就很难命中目标了。

  虽然没有命中目标,鬼子的轻机枪却打了个打盹儿。吴全福有些疑惑地往后看了一眼,郑卫国眼疾手快,忙拉了他一把。几乎就在同时,鬼子的机枪又响了,一粒子弹擦着吴全福的脸颊飞了过去。灼热的子弹在他的脸上烙一条红疤。

  吴全福吓得连跑了好几步,一个侧滚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见暂时安全了,他怒骂道:“狗rì的小鬼子,居然还用诈!”

  其实他真的冤枉鬼子了,歪把子机枪就怕尘土溅入供弹斗,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让机枪暂停一下。再说鬼子刚才已经瞄准了他,直接扫了过去就行了,又何必使诈呢?

  战士们终于逃过死神的追杀,一个个满头大汗,躺在地上喘息不已。和子弹赛跑的滋味可不好受,大家脸sè都有些发白,浑身酸软,好像刚才那一路奔跑已经耗尽了身上的力气。

  郑卫国见士气有些低落,打趣道:“知道小鬼子的厉害了吧!昨天我们不过是占了偷袭的便宜,今天才是跟鬼子真刀真枪的干。我说你们几个,垂头丧气的,别是被鬼子给吓怂了吧!”

  柱子最受不得激将,怒道:“俺才没怂哩!就算要死也得跟鬼子拼个同归于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郑卫国笑道:“没怂就好,鬼子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赶快撤。全福你拎着机枪,带一班撤到后面那道山梁,然后不要走官道,径直上山。”

  吴全福忙道:“我留在这里打小鬼子一个伏击再走吧!”

  郑卫国摇摇头,说:“你当鬼子傻啊!等下肯定会先用掷弹筒轰击的。你们快撤,然后好掩护我们。”

  吴全福忙带着一班撤了下去,向第三道山梁跑去。

  郑卫国又道:“二班长,你带着二班向陈家沟方向撤退,让没走的乡亲们尽快撤离。”

  二班长说:“团座,要是乡亲们不愿撤可咋办?”

  郑卫国愣了一下,说:“你们尽力了就行!我们没办法救所有的人!”

  二班走了以后,郑卫国又道:“其余的弟兄们跟我上山,快点!跟上!”他们沿着山脊迅速爬了上去。

  郑卫国他们没撤多久,鬼子的榴弹就噼里啪啦地落在山梁上。随着一阵急促的爆炸声传来,原本就有些荒凉的山坡很快就变得一片狼籍,连野草、枯藤也给炸没了。

  柱子骂道:“鬼子真它娘的狠毒!大哥,俺们也放两炮吧!”他们也有一门掷弹筒,是在陈家沟缴获的。一些战士给这种50毫米的89式掷弹筒取了一个浑名,呼之为“小钢炮”。

  这个时候大名鼎鼎的60炮还没有正式投产,这种重掷弹筒倒也当得起小钢炮的称呼。因为同时期很多迫击炮的口径还不到50毫米呢!像红军以前就造过35毫米的微型迫击炮,川军中常用的是45毫米口径的小炮。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这里会使掷弹筒只有郑卫国一个。别看他是穿越来的,但他用过类似的轻迫击炮。事实上,直到他穿越前夕,解放军还有部分部队装备有掷弹筒。

  郑卫国斥责道:“快跑,哪那么多废话!”他们不得不跑,因为鬼子的大部队已经顺着官道绕过了第二道山梁,眼见又可以追着郑卫国他们的屁股打了。

  这次鬼子的运气要差一些,刚一露头就遭到了吴全福部的火力突袭。他们不得不缩了回去,又从山梁的反斜面爬了上来。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不少功夫,郑卫国他们趁机逃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鬼子分出一个分队占据了山梁,主力还是沿着官道向前推进。郑卫国瞅了鬼子一眼,见山梁上的鬼子相对密集,二话不说,一枚榴弹噗得一声就飞了过去。刚才打了半天,鬼子也没见着掷弹筒或者其小型火炮,都下意识以为郑卫国他们没有类似武器,所以鬼子们大多松懈下来,没防备这个事儿。

  趁鬼子被炸得一片混乱,郑卫国又趁乱开枪,连续打中了好几个鬼子。战士们都纷纷叫好,只要柱子埋怨道:“大哥,暴头啊!哎呀,又没打准!”

  郑卫国笑道:“你懂个屁!打伤一个鬼子,就得两个鬼子去抬,等于一下子让敌人减员三个。”

  柱子听了心里服气,嘴上却不服,说:“谁知道你是不是没打中,故意这么说的?”

  郑卫国没好气地说:“滚一边去,我还有打不中的时候?”

  他们正在上面开心地聊着呢,鬼子又派了两个班过来增援了。这个时候大约一个排的二鬼子也在鬼子军官的催促下赶了过来。

  郑卫国见敌人势大,连放了三枚榴弹,趁着烟雾又往山里撤了一段路。刚走不远,鬼子的榴弹也噗、噗、噗砸了过来,把他们藏身的小树林炸得土石乱飞。

  一个鬼子军曹(一般担任分队长,相当于**的班长)拔出军刀,指着郑卫国他们逃走的方向,嚎叫道:“杀给给!”

  郑卫国放下掷弹筒,准备一枪撂倒这个鬼子,岂料竟然还有人跟他抢生意。待在他的旁边一名战士闻言大怒,说:“杀你妈!”一枪打过去,竟然正中军曹的额头。这绝对是超常发挥了,接近两百米的距离,保安团没几个人能打得准。

  柱子奇道:“李富贵,你行啊你!”原来开枪的正是前任税丁李富贵,现任三班班长。平rì里较量枪法,他比柱子还要差点儿。没想到这次竟然得了个头彩,让柱子好不羡慕。

  郑卫国见鬼子又在比比划划,知道他们准备打榴弹了,忙扯起二人继续向山上跑去。鬼子死了指挥官,对他们恨之入骨,榴弹一枚接一枚,追着他们的屁股炸个不停。

  柱子埋怨道:“富贵,你看你,捅了鬼子的腚眼了吧!给咱们招来这么多榴弹。”

  李富贵还沉浸在枪毙鬼子军曹的快感中,只知道呵呵傻笑。

  鬼子炸了一会儿,又派了一队人马沿路追了过来。不过,这次他们也学jīng了,让一队二鬼子打头阵,当炮灰。二鬼子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一个个磨磨噌噌哪里肯全力追赶?鬼子的督战官一怒之下,连劈了两人,他们才战战兢兢地追了上来。

  郑卫国作了一个简易的拌雷等着二鬼子,他们只注意看前方和两侧,根本没留意脚下,结果碰了个双响,四五个二鬼子和一个鬼子督战官一起报销了。

  鬼子们又恨又怕,架起机枪冲着附近的草垛子、灌木丛一阵猛扫。郑卫国有心再给他们一下狠的,不过鬼子的好几具掷弹筒正等着他呢!只要郑卫国这边一暴露目标,就会迎来了一阵狂轰乱炸。

  二鬼子不敢全力搜索,郑卫国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鬼子则不希望给郑卫国他们以可趁之机。三股人马一时相持起来,谁动谁死!当然,如果双方都往后撤自然没有问题,可偏偏鬼子和郑卫国又都不甘心。二鬼子倒是想撤,可他们的干爹不让啊!

  山下面的鬼子在追击吴全福部未果之后,也不愿意继续前进了。因为他们一路上已经折损了不少人马,又受到保安团各部的牵扯,能用来攻打县城的兵力已经不多。但就这样收场,鬼子军官又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他恶狠狠地带着部下扑向了离他们最近的村子。

  柱子惊恐地指着山下,说:“大哥,你看!”

  山下一处村庄已经冒起黑烟,村民的惨叫声不时传了过来。鬼子像野兽一样嚎叫,时而还发出可怖的狞笑声。这个原本宁静详和的小山村很快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第二十章 保安团的逆袭

  柱子看得心头冒火,嚷道:“大哥,咱们冲下去跟小鬼子拼了!”说着掏出驳壳枪就要往下冲,却被郑卫国喝住了。

  听着百姓们临死前的悲鸣,郑卫国心如刀割。他双手紧攒,捏得手指发白,狠不得马上就跳下去与鬼子拼个鱼死网破。可作为保安团的指挥官,他不能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不要冲动!鬼子堵在下面,我们就一个班怎么冲得下去?不能让弟兄们白白牺牲。”

  柱子急了,说:“可鬼子正在屠杀村民,俺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不管?”

  郑卫国没有说话,他紧紧闭上眼睛,但眼泪还是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又想起了小宝刚满月的那天,他和父亲从地里回来,远远看见家里冒起黑烟……

  柱子跟了郑卫国七八年了,从来没见他哭过,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好在郑卫国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刚才东北军老兵的记忆突然冒了出来,让他深陷破国亡家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郑卫国见柱子和弟兄们都关切地看着自己,自嘲地笑了笑,说:“我没事,只不过回想起一些往事来。”他停顿了下,又道:“我知道你们很想下去跟鬼子拼命,可我们不能这样白白牺牲。抗战可能还要打七八年,咱们要好好活着,不能死在鬼子前头。”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这将有五有危说的是将领容易犯的五种错误。其中第五点就是不能过于爱民,否则敌人会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你。

  这第五点表面上似乎与我军爱护百姓的原则相违背,其实是统一的。就像眼下这样的情景,如果郑卫国不惜一切代价救护百姓,那以后鬼子可能会经常攻击无辜百姓,从而达到逼迫保安团与之决战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但军事上会处于被动地位,还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

  当然,在实战中这个度很难把握,救与不救全在指挥员一念之间,孰对孰错也很难评判。八路军大多数情况往往选择牺牲自己保护百姓,为此经常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典型的就是河北省肃宁县薛村之战,一个主力团为了掩护百姓转移,被迫与鬼子硬拼,团长和政委双双阵亡,所部几乎全军覆灭。

  呃,扯得有些远了。战斗还在继续,鬼子分兵扼守住几处要地,使保安团各部无法继续袭扰。其主力则继续在官道附近的几个村子实施烧杀yín掠。现在还没有三光政策这个说法,但事实上自甲午战争以来,鬼子就经常这样干。这种兽xìng已经深埋在rì本人的血脉之中了。

  目前能对敌人构成危胁的只有侦察排和jǐng卫排二班,但他们正在掩护好几个村的百姓转移。这些村民拖家带口,行动迟缓,一旦鬼子被吸收过来,后果不过不堪设想。

首节上一节10/35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