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大中华1985 第211节

奥马尔的塔利班不仅仅打击政府军,甚至打击圣战者。因为之前一些圣战者武装跟塔利班发生了武装冲突,奥马尔宣布任何不遵守塔利班现政府法令与指挥的派系为非法武装,同属塔利班打击的目标。

初时一些人认为奥马尔这是自绝于其他“正义力量”的偏执行为,但随后事实告诉了众人,塔利班跟其他圣战者派系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只要塔利班出手就没有圣战者派系能够挡得下来。

奥马尔利用高官厚禄和各种其他好处笼络到了一批圣战者,他们潜藏在其他武装之中,通过特殊的方式向塔利班通风报信,所以当塔利班决心对他们下手的时候,这些武装基本上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都被一网打尽。

而这种战术还让很多圣战者武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些头目首领认为自己的队伍里有内鬼,所以进行了清洗和排查,也造成了大量的冲突和火并,这样一来,这些小规模的圣战者武装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不过,在塔利班势力比较薄弱的北部地区,马苏德等一批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统合了一些不愿意服从以普什图人为主的塔利班力量,并建立了北方联盟。因为北方联盟更近喀布尔地区,所以他们现在尚未跟塔利班直接开于,而是卯足了劲准备攻克喀布尔,占领首都,从而获得正统性。

今日的坎大哈已经许久没有见过硝烟和战火,这里的人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国家仍旧处于内战之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街上持枪巡逻的军人也都换成了穿着黑色短袖打着hlicf文字的警察。

塔利班治理坎大哈及其他南部地区差不多一年时间,使得当地经济和社会得到了一定恢复和发展。奥马尔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治理的才能,他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工农业发展的政策,并且开办了一些集体农场和集体所有制工厂,招募逃难而来或者是失去生计的人们做工。

为了解放生产力,奥马尔开放了大部分职业给女性,之前的大清洗中,任何反对奥马尔的宗教和社会政策的顽固分子已经被剪除,所以之后他推行的一切政策,即便是有人不满也紧紧地把嘴闭上,不敢乱说话,害怕被坎大哈的秘密警察逮捕,然后不明不白地死掉。

欣欣向荣的坎大哈的规模也在扩大中,一些人开始建造更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物,使得原本十分伊斯兰化的城市也增添了一些新的色彩。

经济的恢复给了很多阿富汗人希望,别的圣战者集团强则强矣,但是他们上台掌握权力之后会怎么样没人说得清楚,而只有塔利班在控制地盘之后,保境安民,恢复经济生机,得到了普通民众的认可。因为塔利班治下的区域相对安全,而且人们容易生存,所以很多人携家带口,骑着骆驼,远离战火袭扰的家乡,纷纷逃来塔利班控制的区域,坎大哈的人口在一年内增长了四成之多,而其他临近的城市也分流了不少难民过去。更多的人口自然推动了塔利班的发展向前。

自然仅仅有治政的能力没有保护自己政治成果的能力也不行,而真正被外界所敬畏的,实际上是塔利班的正规武装力量。

奥马尔是名义上塔利班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但实际上除了36人的“至高神圣卫队”由他亲自指挥并坐镇坎大哈以外,其他包括红警战士组成的神圣卫队在内的正规军他都委任给职业将官。这些职业将官基本上都是红警战士,也有少部分投诚过来或被奥马尔认可的阿富汗人。他们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对于奥马尔极度忠诚,并且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军队的氛围就显得十分严谨而宗教化。不过这样的思潮也使得军队战斗力和士气极端高昂。

塔利班武装基本上都是带着ak4e刂少数迫击炮这样重火力的轻步兵,他们主要由基地民兵和奥马尔收编的其他圣战者和新招募的当地人组成的。尽管训练度并不是很足,但是他们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士气和纪律性。

这要归功于奥马尔建立的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实际上这东西就是一套红色国家的政委体系,只不过在塔利班军队中,政委不叫政委,而叫做穆安津,意为辅士。穆安津最低到连一级跟政委一样,与军事长官同级。他们基本不插手军事指挥,但负责战斗人员的心理建设和思想工作。穆安津主持每日例行的祷告,定期召开讲经会,并加强战士们对安拉的信仰,对塔利班和奥马尔的忠诚。

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穆安津们把奥马尔说成是安拉派来拯救阿富汗灾难的圣人,只有听从奥马尔的教诲,跟随奥马尔的脚步,才能够得救。这样神格化的说法本身就有一定市场,所以在军中一时大行其道。

短期内这种做法不会产生什么负面效应,不过如果奥马尔开始入很多领导人物一样晚年昏庸,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后患。不过,奥马尔虽然一力在阿富汗搅和,但他背后始终有一根绳子是牵在万里之外的京师齐一鸣手中的。齐一鸣也不知道红警间谍有没有犯浑的时候,但即便有,他也有方法避免出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奥马尔的强军自然引起了很多国外势力的注视,之前美国cia就曾经接触过塔利班,但是因为倨傲而,被奥马尔把那个联络人给去势了。这自然引起了美国人的盛怒,不过很显然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能够取代塔利班的势力了,美国人又不得不被打掉了牙齿往肚里咽,选择重新支持塔利班,甚至还送钱送物。

在美国看来,塔利班可以成为一个牵制苏联的绝好手段。苏联已经撤军,但影响力还在阿富汗存在,如果塔利班可以清算傀儡政权,彻底将苏联的势力赶出去,那么苏联就真的是血本无归了。美国热衷于一切给苏联使绊子的事情,所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同样,如巴基斯坦、沙特等国也对塔利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不过,毫不意外地,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还算新嫩的角色是这场赞助游戏中最豪迈的一家。

343中阿商业谈判

坎大哈在近日有了第一座外国驻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区的办事处,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一间使领馆。这间办事处自然就是中国的驻阿富汗办事处,尽管阿富汗境内现在基本没什么中国人,但是能完成这一点本身就是区域政治影响力的体现。现在大家都看好塔利班能够问鼎,虽然塔利班也是比较暴力,但最起码其解放妇女权利、恢复经济和秩序的举动,受到了很多西方政府、民间组织和人权斗士们的认可。这个时候与塔利班交好,等塔利班掌握了全国政权,说不定就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和筹码。

虽然很多人对于恢复阿富汗的和平和稳定都持悲观的态度,但是未来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完全的预料,提前布局也是正常。如果真的阿富汗恢复到正常国家的状态,这里一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商机。更融洽的政府关系,一定会便于外国企业进入到这个战争摧残、民生凋敝的国家,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大赚一笔。

更不要说,阿富汗本身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拥有世界上第三大铜矿、第五大铁矿,并蕴藏了大量的锂矿、稀土矿等高价值矿产,北部地区也出产一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另一位面中,缺资源的天朝麾下国有巨头在仍旧混乱的阿富汗大展拳脚,中冶集团投资开采当地的铜矿和煤矿资源,并打算为这些矿产外运而修建铁路

因为奥马尔是红警间谍的关系,所以中国企业在这个时候就进入阿富汗一点问题都没有。北面的地区还没法进入,因为那里是政府军和北方联盟的地盘,但是南部阿富汗的大门已经向提前进入到全球圈资源的中国企业开放了。

现阶段中国和塔利班的商业谈判实际上属于极为粗糙的程度,甚至谈判双方都是政府官方级,而不是企业级的。塔利班一方是因为没有企业,中国这边是官方能做企业的主,所以形式上就变成了直接的官方对话了。

驻塔利班阿富汗的中国办事处主任徐咏骅并不清楚自己要谈判的对象实际上根本就是自己人,他们所谓的谈判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徐咏骅带着任务而来,与他谈判的塔利班代表也带着奥马尔大领袖“振兴经济、引进外资”的任务,所以基本上算是一拍即合。

负责谈判的塔利班代表是被奥马尔任命为经济部长不久的迪米什,这个五十多岁的经济部长不久之前还是一个小军阀,不过使他与其他军阀区分开来的是这个不怎么喜欢穿伊斯兰袍子的男人,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求学于英国,学习的还是工商管理,并且他旅行过很多国家。奥马尔对他进行了一些测试,认为迪米什当军阀不怎么称职,但是却有一定经营和经济的能力,所以任命他为塔利班临时内阁中比较重要的经济部长。

迪米什一直对于奥马尔持仰望的态度,也许最早他和很多人一样对于奥马尔不以为然,但是随着他呆在坎大哈日久,那股奇怪的氛围最终也将他包围了,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现在他和很多坎大哈人一样,开口真主安拉,闭口萨义德奥马尔。

狂热的宗教氛围让迪米什一心要为领袖做好事情,如果完不成领袖的交托,那么他就会沦为罪人,这也让迪米什十分地惶恐。

所以,在徐咏骅见到迪米什和其他塔利班官员的时候,发觉他们显得异常紧张,而且一脸神圣和大义凛然的样子,这让徐咏骅颇为摸不着头脑,暗道:“坏了,这帮人可能不太好对付啊。我不是正经经济官员出身,可能要吃亏。”这一下这位办事处主任也满头大汗,如临大敌。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两边的政府间商业谈判开始了。

简单寒暄客套之后,徐咏骅拿出了自己准备的资料,说道:“各位先生,我们的地质学家都认为在阿富汗的土地上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虽然这里看似不毛之地,于旱少雨,缺乏水源和植被,但是这里的工矿资源却引人注目。”他这话是悠着说的,实际上他的资料里阿富汗什么地方有哪些矿产都是一清二楚地标注在地图上,而如果他拿出来了,别人肯定要问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么详细地资料的。结果肯定是推断中国秘密派人勘探了阿富汗,这种行为通常不被视为友好的行为,是情报侦察工作。

中国掌握的阿富汗矿产分布资料自然是另一个位面美军占领阿富汗之后,u6搞到的,存在基地的数据库之中。所以基本上在本位面,中国企业不用花一分钱去探测资源分布,就能够找到矿区,然后进行粗探,随即展开采掘的工作。

迪米什点头道:“我国经济困顿,民生凋敝,如果能够发展采矿业和其他相关工业,对于恢复我国经济,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是非常有意义的。”

徐咏骅松了口气,看样子塔利班的人对于中国开采他们的资源并没有什么意见,于是他继续道:“我们初步希望对南部阿富汗进行一定的投资,主要在矿物采掘的领域,我们也希望能够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用工和其他政策上给予帮助。”

迪米什回答道:“这些都好说,只要中国企业愿意过来,来一百家我们都是欢迎的,只不过我国缺乏一切必要的基础设施,甚至缺少道路条件,工业用电、自来水之类的东西也都比较缺乏……”

徐咏骅赶忙道:“这些都没有问题,我们国内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队伍,对于建设这类基础设施不在话下。如果能够获得塔利班政府的同意,我们也可以接手建设包括坎大哈等城市的水电市政基础设施,方便当地人的生活。”

迪米什心中欢喜,坎大哈的居民越来越多,而基础设施的缺乏和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坎大哈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缺水和缺电,很多居民不得不在比较郊外的地方搭其贫民窟,然后步行数公里去水井打水,就连领袖奥马尔都在公开的演讲中号称以身作则节约用水。用电更成问题了,夜间的坎大哈只能见到少数用柴油发电机点燃的灯光,没有电的阿富汗就如同一个二百年前的社会,而不是现代社会。

其实齐一鸣原本打算让基地的发电厂为奥马尔解决这个用电问题的,就如他在国内,大批的红警电厂为居民生活用电和工农业用电提供了大量廉价的电力。可如果这样做了,外人肯定会怀疑原本落后而缺乏工业基础的坎大哈,怎么会可以供应全城大量的电力,只能作罢。

“不过,徐大使,我国政府在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是有限制的,外国投资占股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而且我国政府对于如水利公司、电力公司、交通行业公司都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决定权。”

徐咏骅对于这样的条件一点也不奇怪,能够占股49%已经是不错的事情了,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事虽然投资比较大、成本回收时间比较长,但也就是相对的问题,能够进入到这些领域,本身就对于这个国家有了比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就算徐咏骅其他的事情没有谈成,仅仅靠着这一件事,就已经可以表彰了。

“我方接受贵国的条件和依法监管,希望能够对当地人民有贡献。嗯,我国初步计划投资南部阿富汗地区的一个金矿和一个铜矿,如果进展顺利,我们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的。另外,考虑到贵国交通不变的问题,我国希望投资建设中巴铁路上从巴基斯坦奎达至坎大哈的线路,未来如果喀布尔也被贵方解放,我们或许我们还可以再建设白沙瓦到喀布尔的线路。”

迪米什没想到还会有这种好事,一条铁路对于阿富汗经济的改变会是极为巨大的。如果能够搭上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这条线,最起码正常贸易能够进行起来,那么阿富汗就不会像如今这么困顿了。外界的货物可以借助这条铁路运进来,而阿富汗出产的矿石、山羊毛织物都可以出口。

中巴铁路是齐一鸣西出战略的重要一环,从克什米尔进入中国的一段崇山峻岭,修筑比较困难,齐一鸣主要征调了精悍的施工队伍,甚至调配了一台钻地采矿车为他们开山造路。而从瓜达尔进入巴基斯坦的一段路并不是特别难修,进入阿富汗也不成什么问题。

徐咏骅看来,这种对塔利班的支持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但实际上比给上百万支ak4k厉害得多。他对于这么早就进入仍旧战乱的阿富汗还是比较没底,但上面交代了,他就需要务必完成。以他的战略眼光自然能够看得出来,中巴铁路修到阿富汗,基本上能够确保在经济上,阿富汗受到中国经济圈的辐射,对于政治外交的影响也不言自明。

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是如果真的搞成了,他也算是功在千秋了。

344夺取辛丹德

阿富汗的四号分基地现在基本上与塔利班没太多关系了,塔利班进入了正轨,并且有了自己的步调,而且随着力量增强,塔利班也受到了世界的瞩目,齐一鸣再三考虑后,还是不打算让阿富汗和中国那么显得靠近。

这几年他在周边搞风搞雨已经够欢实了,而且随着苏联的快速败落,一些美国的有志之士已经将眼光放在了跟在自己后面摇旗呐喊的中国身上了。如果他的动作过于直白和剧烈,美国的警觉心会更加的强,从而造成他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话说塔利班也不怎么需要基地的支持了,齐一鸣基本上见证了一个阿富汗/苏联版的运输大队长,整个苏阿战争期间,苏联给纳吉布拉的傀儡政权输送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不仅仅是ak47一类的武器,甚至包含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如战斗机攻击机20m2im2,这十年之间苏联给了阿富汗傀儡政权几百架之多。各类装甲车坦克,包括htb66070、bnp-/2t544526等几千辆。

虽然政府军使用这些装备的战损也相当可观,但仍旧是留下了大量的装备。初时齐一鸣还老老实实地给塔利班提供基地产的装备,后来发现这么做实在太傻了。基地的产量虽然大得惊人,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能够造99坦、天启,来造59b简直就是浪费。而发现了阿富汗政府军运输大队长的本质之后,齐一鸣授意奥马尔开始发动他的军队在阿富汗全国范围内进行对政府军军备仓库和军事基地的突袭行动。

甚至胆大包天到在苏联还没撤走之前,突袭苏军的营地夺取他们的物资。而苏军也显得十分脓包,他们一心想要撤退,领导体系基本上已经完全失去了指挥,下层官兵也没有了士气,面对比他们弱很多的塔利班,甚至基本上就是闷着头跑路。后来发现塔利班的目标不是他们而是他们手里的装备时,大批的苏联士兵扔掉自己的武器,不开走坦克和飞机,乘坐速度更快的卡车、装甲车等快速离开驳火地带。

这种情况就连齐一鸣都有些难以置信,当初中苏边境战争的时候,虽然以3沛为首的pla全面获胜,但是苏军的斗志齐一鸣认为还是不错的,除非到了崩溃的地步,不然抵抗还是比较顽强。他也根本想不到,原本算是精锐的40军已经到了如斯地步,让他不仅慨叹。

首节上一节211/4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