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480节

但现在。这新汉朝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他们却是相当的警惕的。听了贾诩所说的情况之后,他们没有人怀疑那些塞外关外的异族集结只是为了好玩,从他们脸上的愤怒神色当中,就可以说明,他们相信那些异族的企图是冲新汉朝来的,以现在的新汉朝的强势,那些狼子野心的异族居然还敢来招惹新汉朝?

当然,当贾诩再粗略分析了一下,那些诸侯势力,以及那些异族人大军如果联盟起来,一共有可能会有多少兵马之后,朝堂内不禁又有点沉静了下来,不少人都感到了危机。

超过两百万人同时对新汉朝发难,一齐从数个方向对新汉朝发难的话,这样的情况,是真的让人惊心的。新汉朝就算再强大,暂时也不可能同时面对如此多的强敌。何况,还有一个曹操呢,谁知道当新汉朝遭受到强敌四面进攻的时候,曹操会怎么想怎么做?

前几天,刘易已经发出了命令,已经调动了军马分别前往各个战场。可是,现在他们想到敌人如此多如此强大,他们都有点担心。

在朝堂上的每一个朝臣,他们都为现在的新汉朝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谁都不想,在眼看到新汉朝就可以一统大汉的时候,却遭受到一个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他们都担心,这是一个新汉朝不能承受之重。

刘易甚至,已经留意到一些朝臣的神色不自然的流露出一些惊慌的神色。

对于这部份朝臣,刘易是不太满意的,就算现在当真的是国难当头,众人所想的,不是惊慌,而是要想办法去与敌人一战。还好,绝大部份的朝臣,都一脸淡定,他们担心是担心,可是,他们对这个新汉朝更加有信心,对刘易有信心。

新汉朝成立到现在,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可以说,新汉朝是从斗争当中一直走到了现在,走向了强大的。新汉军创立了这么多的奇迹,早在他们的心中立下了不败的信念。他们都相信,只要有刘易在,新汉朝就不会有事,新汉军就会不败。那些面露惊慌的,应该都是一些新近才投到新汉朝来,刚成为新汉朝某个职能部门的官员朝臣,他们,对新汉朝、新汉朝的了解还不够,不够深刻彻底,所以,在听闻到有强敌在对新汉朝虎视眈眈的时候,他们才会有点心慌。

有人有这样的情绪,刘易能够了解,所以,便没有把这部份朝臣挑出来指责他们。

“嗯,情况诸位大人都已经清楚了吧?还有什么不明白了,可以提出来,可以询问。”刘易待众臣差不多消化了这个消息情报之后,便道:“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有什么的提议?”

“主公,区区一些跳梁小丑,何足惧哉!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典韦请战!”

“末将许诸请战!”

……

一众战将,却是先按耐不住跳出来请战。不过,大多都是早前没有接到刘易命令的军将。

“都给我闭嘴!没问你们。”刘易没好气的斥了一声那群武将。

然后对贾诩道:“算了,咱们也不卖关子了,相信许多大人也早就猜到了一些情况,你先把我们之前的决定通报一下。”

刘易说完,跟着抬头对众臣道:“这次朝议。其实并不是叫大家来谈如何应敌的计策的,正如诸位将军所说。区区跳梁小丑,我们新汉军根本就不将他们放在眼内。要跟诸位商议的是。如何确保我们后勤供应的问题。”

“没错!各位大人。”贾诩对殿堂内的众臣拱拳环首道:“贾某与主公商议过了,这一次,我们新汉朝有可能出现的危机,看似凶险万分,一个不好,就有可能会动摇到了我们新汉朝的根本,可是,仔细一想,实则不然。”

“试想。这些势力诸侯,他们主要是分布在西南面的益州,西面的凉州,北面的幽州。这里面,从西南到东北,相隔遥遥数千里。中间还要隔着一个已经被我们新汉朝征服的西北大漠。从大势上来看,他们似乎对我们新汉朝能形成一个合围之势,两百多万的大军,从这数个方向杀来我们新汉朝。表面看来,似的确可以让我们新汉朝顾此失彼,会对我们新汉朝造成混乱,防不胜防。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可是,我们再细想一下,就会察觉。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

贾诩一脸轻松的一挥手道:“贾诩跟主公谈论过。如果,一切都因为是那个还不知名的神秘人从中牵针引线的话。那就更好办了,因为。相隔数千里之遥,他不可能同时能遥控这些势力诸侯、异族部落。甚至,连他们同步向我们新汉朝发起进攻可能都做不到,最多,就是他从中游说,跟那些势力诸侯约定好时间,到时候,一同向我们新汉朝发起攻击罢了。如此一来,却也变成了是我们新汉军的一个机会。”

“我们先说那些异族人,他们为何要进犯我们新汉朝?数年前,大漠霸主匈奴人被我们所灭,现在的那些异族人,他们凶悍又及得了匈奴人的凶悍?他们都被我们灭了,难道他们就不怕?还敢来招惹我们新汉朝?我想,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游说得动他们向我们新汉朝进犯的。估计,那些异族人,他们现在的确很难过,天灾的关系,他们面临着一个粮食危机,极有可能,今年的冬天他们都难过。所以,他们必须要通过掠夺过冬物资,方有可渡过这个冬季。面临着这个部族的生存危机,恰好,这个时候有人找上了他们,挑唆他们的部族首领,向我们新汉朝发起攻击。为了说服他们,那个神秘人,最少得要先用粮食等物资收卖说服那些异族部落。以前跟他们谈好结盟的事儿,与他们约好对新汉朝用兵的时间。”

“那神秘人,据我们的情报所示,最先应该是出现在益州刘璋的身边。也就是说,他应该是先说服了刘璋,或者原本就是刘璋的人。要知道,我们解决了冀州袁绍,收复冀州之后,跟着下来,必然就是要对益州用兵,收复益州、汉中。所以,不能排除,那个神秘人是刘璋的人的可能。但不管如何,估计,一定是刘璋用粮草为媒,供应粮草给那些异族人,如此,方能让那些异族人听从那神秘人的调动,同时集结,同时向我们新汉朝发起进攻。如此,可以断定,刘璋不愿归顺我们新汉朝,他现在,只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

“而我们看,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这两个诸侯,他们应该共有数十万的大军,两个诸侯加起来,应该不会超过八十万人马。可是,不管他们有多少人马,就地势所限,他们不可能对我们新汉朝形成威胁,最多,就只是挡住我们向益州的进攻,不会直接危及到我们新汉朝的势力地盘。因此,看似两百多万的敌军,一下子便可以剔除去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的人马。跟着就是西凉一众小诸侯及氐、羌等异族。”

“要知道,氐、羌等异族,近数十年来,在西凉就没有安份过,可以说,我们近十多年来,大汉的动乱,其源头就是在这些西凉的异族身上。按理说,这些异族,应该就是我们新汉朝首先要灭了的异族。可是,按贾某的观察以及了解。贾某发现,其实,氐、羌等族,他们却是所有异族人当中,对我们汉人的文化最为了解的部族,受我们汉人文化影响最大的异族,他们的骨子里,其实是最为向往我们汉人的文化的。但为何,他们总是作乱呢?嗯,这个问题,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贾诩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有点嘴干,顿了顿。

刘易示意一些内侍,给贾诩送上茶水,接过话来道:“嗯,没错,因何对我们汉人文化最为了解,最为向往,也汉化最为严重的氐、羌等族,却总要作乱呢?这个,刘某心有所感,倒可以谈一谈。”

“抛开种种原因不谈,有一个情况,却是一个相当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不管是氐、羌等族也好,还是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等等,这些塞外异族,他们都存在着一个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就是他们常常作乱,数千年来,不停侵犯我们华夏的一个客观的主要原因。”刘易神色认真的道。(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百九十章 不是防御而是进攻

异族人,或者的确有可恶恶劣之处,但是,刘易所说的这个,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他们,或者天生就具备一个侵略性,天生就是凶残的人。可是,就算是这样,如果让他们生活在一个不会缺衣少食,不会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环境当中,他们,还会如此恶劣,总要进犯大汉么?

西北大漠,都是一些不毛之地,难以种植,全靠放牧过日。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的文明,时刻都要面临着生机的危机,而,数千年来,异族人因为天灾而整个部族的消失去世上的,又有多少?

西凉的异族,他们归顺大汉,初初,或者得到了大汉朝廷的扶植,让他们学会了汉人的文明,懂得了耕种,能够自给自足,或者,个别异族部落,也总算有了一个固定的族人聚居地。可是,大汉朝廷,要向他们征税,汉人官员也要盘剥他们,慢慢的,让他们也难以生存下去了。他们不造反,就活不成了啊。

事实上,刘易也知道,当初,西凉的那些异族人,许多的确已经汉化,在他们的心里,已经以汉人自居,并且,对大汉朝廷有着忠诚之心,不少西凉异族人,都以能为大汉效力为荣。这一点,是不可置认的。后来,也就是三国历史中后期的时候,不是有不少异族部落为三国政权效力么?

反正,刘易认为,西凉异族,氐、羌等族人,他们应该也是迫于生存才造反的。生存环境。让那些异族人对我们华夏一直骚扰不停,也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后世。为何要建西藏铁路?那就是为了搞好西藏经济。让那些地区的人的生活,能够更好过一些。否则。随着发展,贫富悬殊加剧。原本就不安份的那部份人,还不对富裕起来的东南面地区的眼红妒忌?同为华夏人,为何那些地区的人就可以过得那么富裕?他们又为何贫穷?

不得不说,有时候,环境亦是决定他们一些想法做法的因素。所以,把西藏地区的环境建设好,让他们也能看到一个富裕的希望,他们的心里才有可能平衡啊。否则。早晚会出大问题。

刘易给朝臣,分析了一下恶劣环境的因素,再谈了一下十多二十年前,大汉朝廷及官府,还有一些地方土豪对那些异族的压迫。据一些史述,当时,西凉的官府,估计也不会把那些氐、羌等异族当人看,每一个在任的官员。怕都是能压迫就压迫,能利用手上的特权,可以搜刮多少财物便搜刮多少。

那个,别说是那些凶性未脱。身上还保留着他们异族人的悍性的氐、羌等族的小数民族人了,就算是汉人被压迫得太甚,还不是奋起反抗?

跟众臣说了这个后。贾诩也回过气来,说道:“西凉氐、羌等一众异族部落。他们其实都分得很散,都不是全都聚居在一起的。想要将所有的西凉异族召集在一起。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这些西凉异族,他们内心向往我们汉人文化,但是,因为经过归顺我们大汉,却被我们大汉压迫得也一样难以生存的事,他们现在,对我们新汉朝朝廷充满了戒备心,一般都不会轻易的相信我们。他们更相信他们手上的武器。同样的,他们也绝对不会轻易的相信益州刘璋或汉中张鲁。只是要汉人,他们怕都不会轻易的完全相信。所以,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机会。”

“之前,因为西凉太过混乱,我们不容易派人找到西凉异族人的部落,难以见到他们的部族首领,所以,一天西凉的势力诸侯没有消灭,我们都有点难与他们联系上,难以说服他们归顺我们新汉朝。但是,我们如何对待归顺我们新汉朝的塞外部落的事,估计肯定传到了那些西凉部族的耳中。如此,贾某认为,我们新汉朝还可以争取一下,说服那些异族部落归顺我们新汉朝。如此一来,西凉方面的危机,自然是不存在的。”

“贾大人,现在的情况,我们又如何能说服西凉异族部落呢?”当下,有些朝臣疑惑的问。

“此次朝议之后,贾某便会回西凉,前往异族部落,求见他们各部族的首领,劝服他们归顺新汉朝。”

“什么?贾大人,你亲去?这可太危险了,这不行。”

“呵呵,多谢各位的担心,但是,贾某已经跟主公谈好了,不碍事的。

不少与贾诩交好,甚至是由贾诩提拨起来的朝官,都有点为贾诩担心。

“西凉局势,如果抛开那些异族人不谈,那些诸侯势力,其实并不会是我们在西凉的新汉军的对手的。哪怕他们已经结成了联盟。现在,颜良、文丑、秦颉将军,将会率军随贾某进入西凉作战。他们,一来,可以对那些西凉异族形成威慑,二来,更是提防贾诩劝降不成,他们要向我们进攻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有力的反击。”贾诩一脸淡然的说完,退回朝列当中。

“都清楚了吧?”刘易道:“益州、汉中、西凉方面,其实都不用我们担心太多。关于西凉的问题,就算我军暂时不敌,亦可以退回天水一带,把那些异族大军挡在西凉。可是,诸位大人,你们何时见过我们新汉军会有不敌敌军的时候么?所以,最后,我们就只剩下了幽州长城关外的乌桓异族、鲜卑等族的异族人了。这方面的异族人大军,亦是军兵最多的一支敌军了。”

“主公,益州、汉中、西凉方面的敌人的确不可虑。可是,单单是幽州长城关外的异族,就足可以让我们头痛啊。”有朝臣带着担忧道:“乌桓族人,单论人数,他们不会比当年的匈奴人少。甚至还会有更多,尤其是辽东的乌桓族人。北方草原,生存环境要比西北大漠好得多了。他们的族人,似乎也更加容易召集起来。这次,他们极有可能一下子出动近百万的异族大军啊。”

“上百万的乌桓大军,再加上,听说比起匈奴人来更加凶悍的鲜卑族人,还有许多小异族部落。我想,其兵力怕都可以和我们新汉朝的总兵力相当了吧?如果我们不能将他们抵敌在关外,一旦让他们闯进幽州,那么……”像对北方异族比较清楚的卢植。此刻亦有点担忧。

他所担忧的,就是万一异族人杀进幽州的话,那么就会势不可挡。要知道,他们几乎全都是骑兵啊。一天之间,就有可能从幽州杀到冀州。新汉朝才刚刚收复回来的冀州,就有可能在异族骑军的铁蹄之下颤抖、哭泣。

其实,如果当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到时候莫说了幽州、冀州了,青州、徐州等地。都会有可能沦陷,都会遭受到那些异族人的蹂躏。三国历史当中,就有过异族人杀到青州劫掠的事儿。

后世的小日,便是先夺得东北三省。进关之后,被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就席卷了大半个华夏。不过,现在的异族人。并不是后世的小日人。

“呵呵,没错。卢植大人所说的,极为可虑。”刘易笑了笑道:“不可。这何尝又不是我们新汉朝的一个好机会。”

“哦?”一众朝臣带着疑问望着刘易。

首节上一节48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