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420节

最终,众将商定,他们还是各自为战,不必要约定时间一起进攻,毕竟,袁绍这一道防线,从西到东,足有数百里之遥,他们很难做到同步行动。

何况,他们各自所面对的防线地段地势都各有不同,所以,很难做到同步。另外,现在的袁军,已经被新汉军杀得士气大丧,除了还敢死守坚城之外,他们已经不敢再出城作战。这个时候,不管是谁,若能攻破袁绍这道防线的一个缺口,必然会动摇袁绍全军军心,到时候,袁绍就肯定只能将防线镇守的袁军调回去,调回邺城死守。

不过,唯一让人有点犯难的是,就是怕袁绍见情况不对,将他的军马撤回邺城。到时候,邺城就会有数十万的袁军。不管如何,一座城池,有着数十万的大军镇守,想要攻下来怕都是有点困难的。起码,在短时间之内怕是做不到。

戏志才之所以要召来赵云、太史慈、公孙瓒等将来商议,他就是考虑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他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数十万大军镇守的城池,如果城内粮草充足的话,守上一年半载不在话下,甚至守上数年都没有问题。历史上,许多攻城战,动辄都是打上数月数年的。很明显,新汉朝不允许有这样的事发生,刘易更加不希望打成这样。

戏志才的意思,是要消灭大部份的袁军,让袁绍最后就算死守邺城,也只能是残存的十数二十万人马,如此的话,对以后尽快灭亡袁绍会更有利一些。戏志才已经收到一些情报,袁绍目前,已经暗暗的抽调了一部份军马回邺城,此刻,正在征用民夫,大力修葺邺城城防,加固或加建一些瓮城,增建一些卫城。所以,戏志才希望,赵云、太史慈、公孙瓒三军,要尽快攻破袁绍的防线,尽可能的消灭袁绍的有生力量。

得到指示,三将各自飞马归本部,各自制定攻击计划。

之前说过,毛城,其实就是一座山城,周围的地理环境相对要复杂了许多。

赵云肃清毛城北面的一些关隘障碍,花费了不少功夫。

毛城西面,是连绵的太行山脉,东面,是丘陵地带,并且有数条河道所阻。每隔不远,都有袁军修建的一些军寨。新汉军从北而来,想绕过去包围毛城,有点困难。唯有就是从北面强攻。

可是,毛城北面,依山而建,或者说,是修建在两山的另一山上,城墙下面,是相对较为陡峻的斜坡,长达一里多。

毛城的袁军,早已经坚壁清野,如果新汉军从城面方向强攻的话,投石机、床弩、弓箭大阵、楼兵车等等,全都派不上用场。因为毛城北面城墙上,从高处推下滚石、檑木,便可直接摧毁新汉军的攻城器械。另外,用原来的土办法,就是利用下桩的办法也不太可行,因为,毛城北面的斜坡怪石嶙峋,不是一般的黄土地,很难打下木桩。

不过,毛城却也算是一座孤城,一旦让从北而来的军马渡过城东面的那数条河道,绕到南面去,那么就基本可以将毛城孤立起来。毛城一旦被围困,哪怕最终不攻破其城,也等于是打破了袁绍的防线。到时候,新汉军的军马,就可绕过毛城,直接杀向毛城之后还有三、四十里远的邯郸城。

赵云的也就是这样打算的,他不打算强行攻下毛城,而是打算绕过毛城,直接攻取邯郸。

毛城还有十万左右的袁军,兵力要比赵云现在的兵力少了近半。赵云计划,打通一条绕过毛城的通道,然后留下小部份精兵牵制住毛城的袁军,直取邯郸。

辛评与韩猛还有毛城,他们总兵力原本有十七万之多,但是,派兵袭扰新汉军,攻袭新汉军后方反被新汉军反击所灭了不少军马,现在,他们的总兵力,实际已经不到十万人马。

不过,他们又强行征兵,从毛城十多二十万的百姓当中,强行征了近三万新兵。

辛评知道毛城的重要性,他认为,守住了毛城,起码就能守住了邯郸城,守住了邺城北面,哪怕广平、阳平一线有失,到时候,邺城还能与邯郸城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守住了邺城与邯郸城,袁绍起码都还有东南方面的河内郡为其大后方,不至于完全灭亡。

辛评也看到,死守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在必要的时候,率军出城袭击新汉军。毕竟,袁绍构建的这一道抵抗新汉军护卫邺城的防线,并非是当初荆州刘表所构筑的那一道长城式的防线。他们现在,是凭据着地形优势,据守着各个险要的城镇以抗新汉军的。如果当其中某一城一地受到了新汉军的攻袭,附近的城镇没有出兵往援的话,那么就等于是一座座的孤城,等着被新汉军一个一个城池的取去。

所以,辛评利用那三万新兵,以及约三万的原袁绍军精兵镇守毛城,另外两万军马,分别调出城外,在一些险要的地段山岭构筑防御关卡,一个,用来示警,二个可以稍为抵抗一下新汉军的进攻势头。余下约五万人马,全都组建为骑军,由韩猛亲率。一旦发现新汉军有从东面绕过毛城的迹象,五万骑军就马上对新汉军发起夺袭,在新汉军渡河之时,向新汉军发起攻击,坚决抵抗新汉军的进攻。

新汉军的探子,已经将毛城内的袁军情况告诉了赵云。

赵云细细的考虑过后,他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毛城的西面,那一片几乎与毛城接连着的连绵山脉,毛城袁军似乎有所疏忽,防守稍为较宽松。

赵云与太史慈所交换的那一军混合兵种的军队,依然还有帐下,赵云觉得,如果能率这一军从太行山脉当中绕到了毛城的背后,那么就一定可以使得毛城袁军军心大乱。当然,最主要的是,韩猛所率的那一支五万的骑军,并非是在毛城城内驻扎的,袁军为了方便接应别的军寨,以及为了方便奔袭新汉军,他的这五万骑军,在毛城南面离毛城约四、五里的地方驻扎。如果可率一军绕过毛城,偷袭袁军那五万骑军的军营,一举消灭了这五万袁军骑兵,那么,毛城就不再是新汉军的威胁,到时候,自己的骑军,便可以安然的从毛城东面绕过,奔袭邯郸,一举而下。

心中有了这个念头,赵云就蠢蠢欲动,马上召来下面军将,一同商议。众将士认为可行,虽然以一军两万多将士偷袭袁军五万骑军的军营有一定的危险,但是,打仗哪里会有不危险的?富贵险中求,如果此能一举灭了袁军五万骑军的话,也是大功一件。(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百三十六章 毛城之战 二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其山脉呈北南走向,而东西两边,横脉纵横,地势复杂。

如果不熟悉地形的,走进了太行山当中,肯定会迷失方向。

不过,有特种山林士兵的引路,以及当地的向导引路,新汉军不至于会迷路。

赵云与一众军将商议过后,当机立断,他决定,亲率一军深入太行山,然后绕过去,绕过毛城,偷袭辛评、韩猛的那五万骑军。

为免被袁军士兵有所觉察,赵云率着一军,从远离毛城十多里的北方进入太行山,大军一早就出发,进入太行山之后,在山间绕来绕去,不时又在山林特种兵的引领之下,翻越一些山岭,直到下午时分,大军才勉强到了毛城往西面二十多里的山岭当中。却还没有算正式绕过毛城。

由此可见,原本直接从山外到毛城,就只有十多二十里之遥,直接行军的话,最多不过是两个时辰,可是,从山里翻山越岭,却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

个中的行军辛苦,就不用说了。这还要是从太史慈的混合军当中调来的一军,如果让赵云的骑军步行进山的话,那怕就更加困难了。

实际上,太史慈当初是夺取了上党地区之后才组建起来的混合兵种,这些军士,本来就接受过在山岭行军的训练,否则,一般的军士。进入了深山之后,就算是让他们翻山越岭走二、三十里的山路。怕都要一天的时间。

赵云一马当先,不。赵云亦是步行的。进入太行山当中,有些地方,的确是要攀爬上去,不管赵云的战马如何神骏,怕也不可能在山间行军的。

不过,步行的赵云,在山间依然如履平地,要不是要等后续部队跟上,他早已经走到前面没影了。

军将是太史慈直属的将领。叫苏城。不过,现在他得要听从赵云的命令。

能够成为军将,武力方面,绝对不会是低手,一般,最少都要达到二流武将的水准,而谋略方面,也不能太差,起码得要有一定的军中阅历才有可能晋升为军将。一军二万多人马。这个,要是放在大汉黄巾暴乱左右的时期,这绝对是名震一方的人物。

不过,赵云对苏城有点陌生。哪怕早前与太史慈换军过来到现在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赵云本身亦有亲信心腹了,十八个武勇的亲信作为亲兵,近些年。一直追随着赵云出生入死。也不知道是否是仿效当初刘易的十八亲卫,现在。军中的军将,一般都喜欢在身边带着十八员武勇之士。

另外。还有一些军中副将,亲将,师将、营将等等。

这些人,除了基本的,要在行军过程当中督促军马行军事宜的,基本上都被苏城给召来,跟在赵云的身后,走在军列的前面。

前方,是一条防似突然裂开来的山谷险道,为了免得被山外的袁军发现,大军就要沿着这山谷险道通过。而据前方的斥侯所探,在山谷险道的尽头,是绝路,然后就得要全军攀上山崖,那山崖,数十丈高,相当的险峻。

赵云在进入山谷险道的山角之处停下,认真的观察着前方幽深的山谷险道。

实际上,这样的山谷险道,让人望而生畏,假如说,敌军事先知道自己军会从这些地方经过的话,那么待自己军完全百入了这裂谷险道,然后他们在后面从上面推下大石,就能阻断自己军的退路,同时,在裂谷当中的将士,也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一开始进入太行山,翻山越岭而来,赵云并没有太过小心,也没有太多不安的感觉。可是,也不知道为何,现在到了这里,看到这样的地势,心底里居然有点发寒。或者,从这里,直出山口,就离毛城不远的关系吧。

到前方去探路的,是山林特种兵的老兵了,他回来报告,除了报告了眼前的裂谷山道的情况之外,他还报告了裂谷崖顶上,极可能会有袁军士兵在暗中盯防着这些地区。只不过,他不敢攀爬上去搜索,一来,他不想暴露目标,二来,在赵云军中的山林特种兵并不是太多,他们数个人,就算潜上去了,碰到袁军的话,他们也难以将袁兵消灭,反而会因此而暴露了自己军队的踪迹。

赵云下意识的觉得,这一次潜太行军,要绕过毛城,攻击毛城后面的骑军军营,现在这里,应该就是对自己军的最大的一个考验,能无声无息的潜过去,这次伏击袁军骑兵的事,就起码会有八成机会成功,如果现在暴露了自己大军的踪迹,也就等于失去了这一次作战的意义。自己军的意图被袁军察觉了,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前进了。

机会其实也只有一次,错过了这次机会,引起了袁军的警觉,下一次想来,怕就是更困难了。

赵云观察了一下地形,心里也就释然了,不用考虑,这一段裂谷的崖顶上面,绝对有袁兵把守着的。因为,类似这样的形势,险要雄奇,根本就不用派出多少人马,就可以灭了所入进入裂谷当中的敌军,来多少灭多少。这天然的绝妙伏击地势,哪怕明知道不可能在这些地方伏击到敌人的,也会下意识的派出一些士兵在这里准备,何况,就算不打算在这里伏击敌军,也要留下人马盯哨,警防。

要如何通过呢?

赵云正在思索之间,苏城却笑嘿嘿的上前对赵云道:“赵将军,下令吧。”

赵云却一愕,望着苏城带上来的一众军将,有点莫明其妙。

“嘿嘿,子龙将军有所不知,子义将军训练我们的时候。曾经进入过太行山脉当中拉练,嗯。就在上党地区。子义将军觉得,太行山脉。是一个非常好的战争之地,不过,在这些地形里作战,对于敌我双方都是平等的,对谁都有利有弊。当年,我们假想敌人与我们在太行山脉当中交战。并且,我们各军也分别作为假想敌,看谁能在这些复杂险要的山地环境当中取胜。后来,我们大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这些的环境当中,兵力其实是次要的,最关键的,就是有精锐,一个精锐的士兵,可敌十人,甚至,一人可弄死上千上百的敌人也说不准。”苏城有点得瑟的样子,又似回忆着的样子。对赵云道。

兵种的不同,训练方式也大多有不同,各个兵种,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作战。所发挥出来的战力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赵云的骑军,如果进入了这样的险要山地当中作战。其战力怕发挥不出在平地上作战的战力一成。在这样的地势里,骑兵如何冲锋?

首节上一节420/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