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414节

现在,乐进已经到前面去了,在场守护着荀攸的人,都是荀攸自己从荀家带来的心腹护卫,刘易也不担心自己说破身份会有什么的不利后果。现在已经离许都城十里了,刘易更加不会怕被曹操的大军围捕。

“荀攸先生,不用担心。”刘易走近到亭中石桌旁,拍了拍荀攸的肩头,自顾的坐到了荀攸与程昱之间的石墩上,然后不客气的拿过程昱为荀攸倒的那杯酒,非常享受的闻了闻,赞不绝口的道:“好酒,果然不愧是五十年佳酿,不比新汉朝的怀春美酒差。”

“公达老弟,这位是……”程昱见这个荀家的护卫居然敢如此大胆,一时不禁有点呆住。当然。他的心里,亦有点疑惑。因为,他觉得此人。气度不凡。

刘易伸手止住了荀攸的张口欲言,侧头望着程昱,一脸微笑的道:“程先生可真的是贵人多忘,怎么,就认不得在下了?虽然,我们没有一起真正认识过,但是,我记得,咱们应该是见过面的。”

“哦?”程昱不禁细看刘易。可是,他却真的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当然,他还是感到眼前此人,似乎有点熟悉感。

“好了,不用你猜了,其实,我姓刘,是你们之前欲置之于死地的那个人。怎么样?看看,我像不像?”

“啊?你是……呃……”程昱听刘易说姓刘,不禁眼睛一凝,细看了一下刘易的容貌。刘易虽然经过乔装。但是却并非是真正的易容,脸部轮廓,却还是刘易本来的样子。程昱细看之下。顿时认了出来,毕竟。之前搜捕的时候,亦看过一些画师所描绘的刘易画像。所以,他认出来了,并且,一脸惊骇,冲口就要喊出刘易的名字来。

荀攸就怕让人知道刘易的名字,亭子外面的人,虽说都是他荀家的人,都是心腹,但是,难免当中会有人对他荀家不是太过忠心的,何况,不远处,还有乐进带来的精兵呢。所以,他赶紧一抢身,上前一把掩住了程昱的嘴巴。

“没错,他就是那个人,拜托你行行好,可千万别大声张嚷,要不然,我荀家怕就要交待在这里了。”荀攸一脸苦笑的对程昱道。

刘易也冲程昱拱了拱手,道:“程昱先生不要紧张,我并没有恶意,这次,幸得荀攸先生帮忙,我才可以安然的离开许都,不过,我可没有劝他归顺新汉朝哦,还请程昱先生你帮帮忙,一会,把在这见到我的事忘了。”

“咳咳……”程昱推开荀攸掩住自己嘴巴的手,连咳了几声,似是给呛到了的样子,摇着手道:“咳咳……你们放心,我程昱绝不是那种背后小人,更不会枉作小人。”

“如此就好,刘某在此感谢不尽。”刘易再拱手拜道。

“嗯……公达老弟,你先坐好吧,别站在我旁边,以免引人误会。”程昱先是对荀攸推了一把,再对刘易道:“感谢的话就先不要说,这得要看你能如何为我与公达兄解惑了。”

“哈哈,这个自然,我保证你们两位会满意的。”刘易自然是信心十足,因为,新汉朝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还有什么人比自己更熟悉新汉朝是如何发展强大的?

“好吧,那就废话少说,一会你们还要赶路的,程昱在此洗耳恭听。”程昱一脸认真的求知模样,对刘易拱手示教。

荀攸见程昱应该不会再惊讶刘易会在这里的事了,便有点悻悻的坐下,坐在程昱的另一旁。他也很想听听刘易的见解。

刘易想了想,看了看程昱与荀攸,才慢慢的指着眼前那本是荀攸的那一杯酒道:“施政就似酿酒,想要酿出好酒,就要讲究酿酒的材料,以及酿酒的手法技巧,还有,酒的存放。”

“没有好的材料,没有超人一筹的酿酒手法技巧,不好好存放的话,那是酿不出好酒来的。同理,施政也是一样的。”刘易道:“材料就等于人才,这人才的好坏,基本上就决定了是否能酿出好酒,是否能真正的治理得好一个地方、一个朝廷。而手法技巧,则是如何使得这些人才各展其能,各施其职,让他们的才华得到体现实施。存放吧,其实就等于是一个可以让社会安定繁荣的一些既定的准则,或者可以说是准则,法规法纪。”

“嗯……这个比喻,倒有些新鲜。那么,具体的呢?”程昱与荀攸听着,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觉得刘易说的有道理。

“具体的施政,这个却不是一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楚的,因为当中太过复杂,牵涉到太多方面的东西。因为施政,绝对不能头脑一热,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必须要是经过实地的考察,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根据百姓所需求的,慢慢的总结出一个适合施行的政策。不过,这里。要跟你们说的是,不管如何。这都要看施政者的理念是什么,如此。方有可能找到适合治理地方甚至一个朝廷的政策,也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政略。否则,想让一个朝廷强大,特别是想让这个朝廷在短时间之内强盛起来,那是不可能的。”刘易佩佩而谈。

“那、那就说说,你们新汉朝当初是如何施政的。呵呵,现在说,就不用公达老弟到了洛阳,还要像做贼一样去偷偷调查了解了。不过。太……嗯,你能否坦诚相告么?”程昱说着,又怀疑的望着刘易问。

“哈哈,刘某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请两位先生放心。”刘易知道程昱是怕自己有所保留才会如此说。

“这样说吧,施政者,或者说,朝廷或某个势力的决策者。他们必须要有一个伟大的抱负,并且,还得要有一定的见识眼界,也一定要有坚定的目标。自始至终,都要围绕着自己的目标抱负去努力,围绕着这样的事来考虑问题。”刘易指了指自己道:“刘某不才。但是,却有振兴大汉的抱负。并且,自始至终。刘某都人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的。或者,你们认为,就仅只是这振兴大汉的这四个字,太过笼统,已经概括了许多,认为这只是那些势力诸侯的口号,如果你们是这样想刘某的,那就错了。”

“额,难道不是吗?”程昱有点不以为然的道:“我家主公曹操,袁绍、袁术,还有一众诸侯,他们谁不是打着匡扶汉室振兴大汉的旗号?这个口号,与施政有何关系?”

“振兴大汉,这表面看来,的确是一个口号,是人都会常常打着这个旗号来招兵买马,收买人心。但是,如果是真正意欲振兴大汉的人,对这四个字,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或者说,会有一些更实质性的思考体现。嗯,我问问你们,何为振兴大汉?振兴大汉是为什么?是怎么样的?我们大汉,要到达怎么样的情形,才算是振兴大汉?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些问题?”刘易反问程昱与荀攸道。

“这个……恢复汉室正统,使得朝纲畅通,百姓安居,百业兴盛,天下太平……”程昱犹豫的道。

“百姓安居,百业兴盛,天下太平,这个,只是一个常态,却说不上真正的振兴。至于什么恢复汉室正统,朝纲得震什么的,你们都想错了。”刘易毫不客气的对程昱荀攸道:“这不怪你们想错,要怪,只怪你们的眼界不够开阔,怪你们根本就想不到,一个真正振兴强大的大汉是一个怎么样的。”

“额……那你说说看,一个真正振兴的大汉是如何的?”程昱有点不服气的道。被刘易当面指说自己眼界不够开阔,他还真的有点不太服气。

“一个真正兴盛强大的大汉,必须是一个政通人和,决策者开明,能容人所不容,官府廉政,政令通达,百姓安居乐业,又不缺信仰勤劳,朝廷上下,军官百姓如一家,人人齐心。当有一天,民富国强,鲜有盘剥,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四方蛮国,尽皆臣服,以汉为尊,无敢不从之时,而又可以保持朝廷官府,长久不腐之时,大汉方可以说得上振兴。”

程昱与荀攸,不禁被刘易所说的这一翻话说得有点动容,尽管,这并非是刘易所说的施政,可是,却也被刘易所描述的这样的一个大汉所向往。

“新汉朝施政,其实就是围绕着振兴大汉这个最终目标来进行的。这当中,首先要考虑到的是,要如何让百姓先能安居乐业,让百姓能够富裕起来,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才可以在这混乱的世道,确保百姓的劳动成果,不会被强盗掠夺,不被破坏。当初,新汉朝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你们说,新汉朝应该怎么样施政?”

刘易似是问程昱与荀攸,但却自己说出来道:“以人为本,因为,振兴大汉,绝对少不了广大的大汉百姓的支持。如果没有人,哪里谈得上振兴?所以,当时,新汉朝要做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才可以让那些被董卓弄得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百姓生存下去。在确保他们可以生存下去的同时,亦要考虑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所以,当时。新汉朝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发展农业生产。只有农业发展起来了,那数百万的百姓方可以获得生存。

同时。军政齐下,确立军人的职责,让军人肩负使命,让他们有了信仰,慢慢打造出一支无敌的军队。这些,相信程先生与荀先生都有所了解吧?我们当时,想尽办法筹粮食,无偿救济了数百万的百姓,再利用一定的强硬手段。让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获得了他们自己的土地,激发出他们为生存而拼搏的劳动热情。如此,生产方面,就很快就搞得有声有色。没有多久,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可以自给自足。”

“嗯……”荀攸与程昱对望了一眼,忍不住点头叹道:“的确,当时,太傅你能够将一盘散沙一般的洛阳。在短时间之内整治得井井有条,并且,能够在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之内,使得司隶州的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还不算,还能打造出一支无敌的新汉军,还真的让人惊赞。”程昱由衷的道。

刘易摆摆手道:“当是这样是不行的。这仅只是能让百姓能够自给自足,勉强能养起一支大军。所以。在百姓稳定下来之后,就要将工商方面重视起来。使得工商农一同发展,由朝廷引导,让更多的百姓在农闲之余,还有别的途径赚钱,只有这样,方有可能让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的确,自古,朝廷都是重农轻商,新汉朝能够让工商农并重,这的确是容人所不容。有了朝廷的牵头引导,百姓才有方向,才有可能看得到美好未来的希望。”

“话说回来,不知道太傅,对于我们许都朝廷有什么的好建议?要如何方可以让我们朝廷如新汉朝一样,从各方面都生机勃勃的发展起来?”程昱忍不住向刘易请教要如何治理现在曹操的势力地盘。

“这个……”刘易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还是以人为本,首先,你们朝廷,哪怕是以曹操为主的也好,必须要精简朝廷官员,采用能者上庸者下的办法,淘汰一批那些无用的朝官,特别是一些贪赃枉法的朝官,必须要除掉。如此一来,起码可以做得到让朝廷政令通行,直达地方。不过……我想,你们的朝廷,想要做到如此,怕还真的不容易。”

“唉……”程昱与荀攸都不禁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这世上,不可能人人类同,不可能人人都拥有着同一样的才干。有人善于交流,有人善于育人,有人善于钻研,有人善于行政,有人善于建设……等等,不一而足。朝廷,首先就要做到节源开流,让朝廷官员,人尽其才,让他们在各自所熟悉的领域当中,尽可能的施展他们的才干。如此,朝廷开明了,层层下去,直到一般的平民百姓。

对于百姓的治理,刘某相信,不管是哪里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哪儿的百姓,他们所想要的,就是一个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地方,能够凭他们的双手获得他们的生活物资,得到他们应得的,能够看得到他们美好丰足的生活。而要做到这样,那么,就必须要废除诸多盘剥百姓的赋税,最多,就只保留百姓可以接受的税收,比如,国税、军税等三两个税收项目。并且,还要尽可能的减低税收率。这样,百姓自然对朝廷归心。”

刘易所说的这些,程昱与荀攸的心里又何偿不知?只可惜,他们认为,在自己的朝廷当中,刘易所说的,怕都难以实行的。而刘易,就是知道曹操的这个朝廷,不可能按新汉朝的政策照搬过来实行,所以,刘易才不怕跟程昱给荀攸说,也不怕跟他们说实话。

程昱神色有点默然的道:“你就不怕我们会按新汉朝的政策来治理百姓?不怕我们朝廷有朝一日会赶超你们新汉朝?”

“哈哈,我刘……嗯,我就怕你们做不到,说真的,假如说,你们朝廷,能够按照新汉朝的一些政策来治理百姓,我马上派出官员前来,把我们的政策一字不漏的给你们带来,让你们去实施。不仅你们这个朝廷,别的诸侯亦同样如此。我刘易,更加希望可以看到我们大汉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假如说,你们主公曹操能够做得到,能够让天下百姓都真正的富裕起来,让我们大汉真正的强盛,我刘……马上将新汉朝解散,奉曹操为主!”刘易神情坚决,神色坦荡的望着程昱道。

“……”

程昱与荀攸相对无语,亦为刘易的这个真正为了大汉百姓的胸怀而感到佩服。望着刘易的神色,他们并不怀疑刘易有那样的决心。只不过,他们都知道,曹操不可能真正照搬新汉朝的治理政策的。起码,他们认为,曹操就做不到像刘易这样,似乎整天都不在朝廷,能够如此放心的将朝廷交在一些朝臣来治理。

第三百三十章 程昱、荀攸的深思

刘易并没有给他们讲述太过详细新汉朝的施政方针。

但是,程昱与荀攸都听明白了,新汉朝的施政方针,其实就是以人为本,一切,都围绕着治下百姓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政略。并且,他们也知道,新汉朝的这种施政方针,是对的。

看看现在的新汉朝,治下百姓对朝廷高度归心,对新汉朝的认同归属感,绝对不是他们朝廷以及一般的势力诸侯的势力范围当中的百姓可比的。像曹操现在的势力地盘当中,虽然说,足足拥有了数个大州,拥有着广阔的势力地盘,可是,这些势力地盘上的百姓,有多少百姓是对许都这个朝廷认同认可,有归属感的?有多少百姓,能够为了保护许都而像新汉朝的百姓保护洛阳那样敢与直接参战的?莫说参战了,就算是有人敢站出来为许都的曹军加油呐喊就算不错了。

听了刘易的讲述,程昱与荀攸才真正的知道,原来他们做的还远远未够。尤其是,对于治理百姓方面,对于免除一些苛捐杂税方面。人家新汉朝是如何的?他们的朝廷又是如何的?这一对比之下,高下立见。可是,偏偏,他们这个朝廷,却是永远都难以做得到如新汉朝那样的。

比如,现在曹操治理地方,拿当初取得徐州。治理徐州的事为例。当时,的确免除了不少徐州百姓的苛捐杂税。个别地方,甚至还或得了三年的免锐鼓励。可是。却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收脱项目压在百姓的头上。朝廷所收取的粮锐,军队要收取的粮锐,地方官府要收粮锐,地方豪族地主亦要收取粮锐,另外,还有田租税,耕牛税,等等,这些数税齐下。百姓哪里还有什么的余粮?一般的百姓想要丰足?怕是不用想了。其实,程昱与荀攸也知道,除了以上所述的脱项之外,还有许多他们不得而知的收税项目,那些,是地方的地主私下收取的,他们也鞭长莫及,管不到。想到这些,他们也才明白。刘易所说的,为什么他们的朝廷要先进行精简的原因了。

“不知道跟你们说了这些,你们心里是否有所解惑?是否明白,我新汉朝为什么能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刘易一脸诚挚的望着他们道:“程先生。荀先生,你们都是智者,为了我们整个大汉。为了让我们大汉得到真正的振兴,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的想想,我们都是汉人。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不能自家兄弟斗得一个昏天地暗,斗得一个你死我活。不管是哪一个朝廷,能够做到政通人和,能够做到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百姓有出路,有美好未来的。我刘易就服。我不想我们两个朝廷发生太大有伤我们汉人元气的大战。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站在大义的立场上看待我与曹操之间的斗争。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要招揽你们,想你们背叛曹操为我效力。但我希望,有朝一日,你们能够识得大体,选择一个正确的选择。万勿做出一个有损我们大汉元气的事。之前,你们所说的什么针对我新汉朝的计划,我想,应该是一个有损我新汉朝稳定繁荣的计策吧?我不想知道,但是,希望你们真的能够认真的考虑,万莫做出天怨人怒的蠢事。言尽于此,请两位先生能够认真考虑。”

首节上一节414/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