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265节

“现在我们不能渡江。总可以西进吧?大不了逃到益州去。”

……

荆州群臣,包括之前的刘表。大家之所以能够一致决定不归顺新汉朝,抱着一个与新汉军对抗,死守荆州的念头,几乎都是为了利益。

这帮家伙,还真的是不见官财不流泪,到了现在的形势之下,襄阳城随时都有可能要被攻破的情况之下,居然还想抱着自己的利益不放。

当然,他们也有点可份的高估了他们荆州军的战力。以为他们怎么说都有着数十万的大军,就算新汉军要攻击他们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可是,人家就是偏偏那么容易。他们的荆州军,在新汉军的面前,根本就没有本点抵抗之力。

他们的大军,亦根本不敢正面与新汉军一战。

没有办法,新汉军的远程攻击力,还真的太过厉害了,投石机、床弩,弓箭兵,这些无一都不是让人闻风丧胜的攻击手段。可以想象,如果荆州军敢集合数十万的大军,与新汉军正面大战一场的话,那么,死的人肯定可以用尸山血海来形容。那样的死法,这叫他们如何能接受?死那么多人的大仗,看不到半点胜利希望的大战,叫他们荆州军如何敢打?

不要说新汉军以上的那些攻击手段了,就算是短兵相接,骑兵冲锋,步军冲击,他们又如何能抵抗得了?

很简单的,新汉军现在的猛将如云,随便放出一个来,都可以率一支骑兵杀透他们的战阵,在他们战阵当中来回冲杀,亦一样杀得他们大败啊。若是数个猛将,率数路军马冲击他们的军阵,他们岂不是连半战抵抗之力都没有?

当然,他们或者可以用计来伏击新汉军,可是,现在的战场形势,他们又如何给新汉军设伏呢?

新汉军就在宛城,他们前去攻城,却连城墙底下都攻击不到,新汉军在宛城,基本也没有什么的调动,没有机会让他们在新汉军行军的过程当中设伏。说到设伏,反而是新汉军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下一连伏击了曹军两次,杀得曹军大败。

这个,呵呵,善于设伏的新汉军,是他们的祖宗,他们又能如何给予新汉军致死一击呢?

所以,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横看竖看,荆州方面,除了投降之外,还真的没有本点可保他们身家性命的出路。

可笑,这些家伙,在自己没有本事的情况之下,居然还妄想着如何,这是在找死么?

“安静!”伊籍再沉声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再其他的有什么用?召你等前来,便是围绕着以上所言的三个选择来商议。”

说到这里,一副文弱文士模样的伊籍,此刻眼神一厉,竟然多了几分杀杀,他冷冷的道:“既然诸位都认为,死守襄阳与新汉军一战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选了,在这个时候,大家也别再多说什么的,更加不要说请援军什么的,因为,在我们襄阳襄江东岸,已经有了数十万的曹军援军,可这又如何?援军能给予我们襄阳半点支援么?连在我们眼皮底下的援军大军,都没能给予我们支援,所以,再说这个话题,已经没有了半点意义。因此,要么,就是离开,要么,就是投降!”

“凭什么?就算我们离开也好,投降也好,也论不到你伊籍来决定,你伊籍又算什么东西?别以为救了少主,便可以对我们冷眼教训,你还没有那样的资格!”

一些一直与伊籍不和的人,真的再也看不惯伊籍现在似乎已经取代了蔡瑁的地位要对他们发号施令的样子,忍不住跳出来指责伊籍。(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二百一十一章 雨夜偷渡

面对有刺头跳出来指责,伊籍不动声色,只是一招手,顷刻之间,一队殿前将士呼啦一声冲进了殿来。

这队将士,剑拔弩张,刀剑出销,杀气腾腾。

一下子,整个朝堂当中都一下子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人敢发言指责什么。

“说是商议,而是伊某已经跟少主商议过了,已经有了决定,召你们大家来,只是让你们选择罢了。所以,别的东西,诸位还是不要再哆嗦,只要你们自己考虑好自己的立场便可。”

伊籍心底里暗骂一声这些贱骨头,给脸不要脸,事到如今,他们还有什么好考虑,还有什么可想的?不过,也庆幸自己跟蔡瑁要了两千刘表遗留下来的亲兵,要不然,他还真的很难在这殿堂上掌握大局。

伊籍跟着嘴角一撇,道:“少主已经决定,率我们荆州群臣投降新汉朝。不过,考虑到你们当中,必然会有一部份人不太愿意向新汉朝归顺,所以,给予你们两条路选择。一,如你们不愿意跟随少主投靠新汉朝的,你们现在可以离开襄阳了,毕竟,你们都是少主属下,现在少主要归顺新汉朝了,归顺新汉朝之后,少主恐怕未必能保全你们所有人的利益。因此,你们如果有自己的出路,便可以自行离去,这也算是少主最后能为你们所做的一点事了。当然,你们如何离去,或者要到哪里去,这个。少主就爱莫能助,不能给予你们帮助,以及保障你们的利益。及你们的生命。一切,都看你们自己的命,投曹操,或西进投刘璋、张鲁等等,去哪里,我们都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你们离去。”

“不愿意离去的。可随伊某及少主一起,向新汉军献城,到时。各人的命运如何,便各安天命,少主投了新汉军之后,就已经不再是荆州之主。对于你们的命运如何。少主也无力顾及。好了,便是如此,你们选择吧,去左留右,自己决定!”

伊籍一说完,下面的人全都不禁有点心慌,纷纷底声交头接耳。

当然,这些荆州群臣。总算是看清楚了,现在的荆州襄阳。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下,已经在伊籍的掌握当中。

本来,伊籍这两千来人马,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掌控襄阳的,但是,荆州群臣,现在就在伊籍的刀锋之下,他们就算心里不服气,此刻也只能沉默,没敢再公然的反对或指责伊籍夺权。如果伊籍不是来这一手,将荆州群臣都召到这殿堂来,将他们都控制在这里,伊籍想携刘琮公然说要归顺新汉朝,恐怕就肯定会引起这些荆州群臣的反扑。事实上,就算是透露了一点风声让他们知道,让他们知道蔡瑁已经逃离了襄阳,让他们知道刘琮已经在伊籍的手中,他们恐怕就不是应召前来,而是率军马前来夺权了。

这些家伙,只要一天襄阳城没有被攻破,他们恐怕都不会知道放手手上的利益。

他们当中,想想在新汉朝的统治之下,要解散家丁家将,要纳财献地,他们就有如被割去了心头的肉,哪里肯干?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固执的人,还真的做得到宁愿抱着他们的财富一起去死。

“少主,伊先生,假如说,我等不愿归顺新汉朝,是否当真的会让我们离开襄阳?”

荆州群臣交头接耳,过了好一会,便有人站出列来问。

“没错,毕竟,我们也算是同朝为官,彼此是同僚,现在,环境形势所迫,大家自然是好聚好散,你们若有出路,可各奔前程,伊某自然不会阻你们前程。”伊籍肯定的点头道。

实际上,伊籍的心里更愿意将所有荆州群臣都挟制起来,挟制着他们一起投降新汉朝,但是,伊籍的心里也清楚,那是不太可能的,这些荆州群臣,等于分割了现在襄阳仅剩的三十多万荆州军,任一个荆州之臣,或多或少都能够调动得了一部份荆州军马,他们一旦真正的被伊籍控制了,难保他们会狗急跳墙,不顾一切让他们的人前来救他们。这样,就凭伊籍现在仅有的这两千余亲兵,根本就难以抵敌。

因此,伊籍也不得不同意他们离去,只有反对向新汉朝归顺的荆州文武都离开之后,他方可以顺利的向新汉朝献城投降。

“那么,我们的族人以及家族财产等等,亦一样会让我等带着离开?”

“这个自然,属于你们的东西,你们带着离开,那是当然的,难道,少主及伊某,还会贪墨你们的财富不成?”伊籍想也没想的道。

这些爱财如命的家伙,当真的要扣下他们的财富,恐怕他们立马就要反目。深知到个中道理的伊籍,自然是没有必要在这方面给予阻拦。

实际上,伊籍却更希望他们可以带着无数细软一起离开,因为带着太多的细软,他们根本就走不快,到时候,新汉军一旦追击,他们谁都跑不了。

要知道,现在他们要向襄阳东、南、北三个方向离开襄阳是摆明不可能的。襄江所隔,二、三十万的新汉军水军拦在江河上,他们还有可能逃往这三个方向,前去投靠曹操么?所以,唯有他们就向西面离开襄阳,逃进益州、汉中。

而自古便有入蜀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他们拖男带女,还携带着大量的黄白细软,能逃得远么?能逃得掉么?

只是,这些荆州群臣,见伊籍没有在这方面为难他们,都不禁心里暗喜,还不知道他们往西逃离襄阳的路途是有多难走。

“好!既然少主与伊先生不留难我等,那么,我匡义便决定离开襄阳。还望少主与伊先生莫要多加阻拦,少主与伊先生,你们亦请多加保重!”

一个武将首先大步走到了左手边。表示要离开襄阳。不过,望向伊籍的时候,却有点神色不善,恐怕是记住了伊籍,将来有机会的话,就一定会报复。

“文某亦要离开襄阳。”

“张某同样……”

……

有人牵头,跟着便一个个走向了殿堂的左手边。一会,占了绝大部份的荆州文武,都决定要离开襄阳。

另外。一小部份,尤其是与伊籍有点交情,与伊籍交好的人,则走到了右边。

“好。既然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那么,伊某亦无话可说。这样吧,现在,愿意留下来,随少主一起投靠新汉朝的文武,你们马上前去,调动你们所能调动的军马,先接手襄阳城防。而决定离去的各位大人,你们现在可派人知会自己家人。让他们着手准备,事不宜迟,明天一天的时间,你们便要离开襄阳,后天,我们便要正式献城投降,到时候,走不了的,可就别怪我伊某没有给机会你们离开襄阳了。”

“什么?才给我们一天的时间准备?这、这怎么能来得及?还有,我们不回去亲自主持离开的准备怎么行?伊先生,你莫非是想将我等都看押在这里?”

伊籍一说完,那些打算离开襄阳的荆州文武,便壮着胆子,发表他们的不满意见。

首节上一节265/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