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734节

崔烈这个像一个哈巴狗一般,拼命的巴结奉承的家伙,都难以在朝堂之中有一席之地。而刘易,从一开始便和他们势成水火,如果刘易真的想要在朝中站稳脚,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怕会是更加的艰难。

还好,刘易本来就无心要在朝堂上怎么样,因此,根本就无需看任何的人的眼色过活。

不过,也因为刘易这种态度,过于的自行**的关系,让朝中的所有派系,几乎都看刘易不太顺眼。

刘易被封为什么的振灾粮官,这个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官职,根本就不纳入正式朝中编制的官职,自然不会有人会对刘易有什么的想法。再说,刘易受封之后,不久便离开了洛阳,一去就是大半年,可以说,刘易几乎就快淡出了所有朝官的视线。

可是,刘易突然归来,而且,一回来便被皇上认为义弟,封为太子太傅又封候。呵呵,这个一下子掘起得太快了,这些朝官,在朝中颤颤赫赫一辈子了,都没有那么容易受封为候的,这还不让那些朝官眼红?

不过,眼红归眼红,人家刘易就是那么的强势,眼红也没有办法,有本事谁也在朝堂上打张让这些十常侍一顿看看?只是。刘易被封为太子太傅,也算是朝官了,那么,自然得要对朝中的官员有点表示才是啊。

最起码的,也得要和大家走近一点,和大家搞好点关系吧?可是,大家等啊看啊。却不见刘易来和他们走动。那些和刘易本来就有仇怨的不说,可是。和刘易没有什么仇怨的朝官,他们都希望刘易可以来向自己示好,站到自己的这一个阵营来。

刘易对他们的疏远,让他们感到有点失望,进而再想深一层。刘易可是太子太傅啊,将来的太傅,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那么刘易就是一个真正的实权人物。如果如今不能和他打好关系的话,那么以后的日子怕就难过了,与其眼看着这个刘易如此不上道。不识相,那还不如想办法把刘易打压下去。

当然,这些只是他们在潜意识中的想法,如果没有人牵头的话。他们个人是不可能主动的跳出来要对刘易如何的。

不过,如今似乎就是一个机会了。

宦官、权官,居然都联合了起来,而作为外戚一党的代表何进,经过袁家兄弟袁绍袁术的从中牵线,他总算少有的和张让、袁隗等达成了一种共识,要在刘易还没有真正的在朝中站稳脚跟之前,把刘易打压下去。而打压刘易,最好的是将刘易置之死地。刘易一死便一了百了,再也不会有这么一个潜在的强势人物在朝堂之中掌权。

如此。经过他们的一商量,却正好一击打在刘易的软肋上。

他们都有一种共识,就是都认为刘易极善于扇动流民百姓,给些小恩小惠那些百姓,然后利用那些流民百姓来兴风作浪,利用那些流民来壮大自己的势力。张让或者是袁隗,他们似乎都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们就想,如果让刘易没有机会再和那些流民百姓接触的话,那么刘易又凭什么发展起来呢?刘易之所以硬气,是因为他从那些流民之中挑选出青壮来组成了护粮官兵,再组成了什么所谓的流民护卫队,如果没有了护粮官兵,没有了流民护卫队,那么,刘易还能够拿什么来和自己等人对抗?

特别是张让,他觉得,如果刘易不是利用了那些流民的话,他的二千多死士,早就把那什么的振灾粮官府给打下,夷为平地,而刘易,他个人就算再武勇,也早就双拳难敌四手,被他们的人给杀死了。

这样一来,张让等人,竟然歪打正着,一下子击中了刘易的弱点。

刘易的确是要靠着众多的流民才有可能发展起来的,如今,如果真的说不用刘易再管流民的事,交由这个太尉袁隗来负责,那么,刘易这计划着的新基地便不可能再建得起来了。

他们这一着,让刘易一时无所招架,这些朝官,先是一翻的煲奖,然后再大义凛然的说刘易大材小用了,又说太过委屈了刘易这个太子太傅,随后,便公然的说要接手刘易的流民营,不用刘易再管流民的事了。

单是如此,就已经让刘易感到非常的不妙了,接下来,何进这个大将军推举自己领兵去清剿长江水域的水盗,那就真的是一条绝命之计了。

嗯,别看何进说得那么的轻巧,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对人说刘易是大材大能人,说得像只有刘易才能够去剿灭了长江水贼的样子。

可是,这叫刘易如何去剿灭水盗呢?

带着朝中的官兵去剿灭水盗?呵呵,刘易相信,只要自己真的敢带着这些朝中的官兵,到时候连所谓的水贼强盗都没有看到,自己便被这些官兵围而斩杀了。到那时,自己一死,要怎么说就随他们了。

先用一个没法让人拒绝的堂而皇之的借口,让刘易乖乖的交出流民治理权。然后再刻意制造成一种态势,非要刘易领军去清灭水盗不可,这些宦官权臣,再加上外戚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真的让刘易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刘易还能够怎么样?刘易还能够站出来反对吗?人家都已经摆明说清楚了,治理这些流民,其实就是拿钱粮出来接济他们,就是这么简单。人家袁家。愿意承担起接济流民的事,所有的钱粮都由他们出,刘易如果还要抢着说由他自己来救济,呵呵,如此的话,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你刘易是钱多得没地方花?有人要出钱出粮你争什么争?如果非要争着由自己来接济治理那些流民,那么你又有什么的居心呢?不管怎么说。刘易都无从出言反对。

而且,人家皇上现在已经完全落入了宦官权臣。再加外戚三方实权人物的套子里。再加上,皇上本身也不欲刘易利用流民自成一股势力,还是一股并不能受自己的控制的势力,所以,皇上也觉得。既然袁太尉难得如此大方,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接济流民的事,那么又何必一定要计较是谁来接济,谁来管治呢?说是管治,无非就是把洛阳的这些流民迁走,迁到别处去让他们安顿下来而已。交由谁来做不是一样?

于是乎,他马上就下定论道:“袁太尉、张常侍以及何进大将军说的极是,如果还让太子太傅去管治那些流民的话,朕也觉得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既然何进大将军又觉得长江水盗太过猖獗。已经到了一个非要镇压不可的地步,那么就依了你们的意见。”

刘宏点着头,目光落到了刘易的身上,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那太子太傅,你就把洛南流民营的救济及迁徙事宜尽快交给袁太尉来处理吧,另外,朕任命!命太子太傅为荆州护江都尉,待交接好洛南流民营的事宜之后。便择日出发,尽快剿灭长江一带的水盗。肃靖长江两岸,还百姓一个安稳和平的环境。”

“至于派发多少官兵的事宜。太子太傅和何进大将军商议吧,这次镇压水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皇上刘宏说完,再对何进道:“何卿家,你一定要尽力配合太子太傅,要派多少官兵,事后再报上来即可。”

刘宏自己不懂得打仗,不知道应该要派出多少官兵为好,所以,他连刘易要领多少兵马前去剿匪也不好定下来,只好把一切都交给大将军何进。现在,掌管天下兵马的是太尉袁隗,直接领兵的是何进,所以,刘宏也不想过多的去操这个心,因为,他要操这个心也没有用,到底要怎么样,还得他们这些实权人物说了才算。

刘易这次在朝堂,除了一开始向皇上刘宏禀明情况之外,之后几乎就是一言不发,只能眼看着这些宦官权臣跳出来演戏。没有办法,自己这个太子太傅,在目前来说,还不足以真正的影响得了皇上刘宏,在自己及一众宦官权臣再加外戚,还有一众文武百官的摇旗呐喊之下,刘易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再者,他们这些的阴谋,勉勉强强也算是堂而皇之的一个阳谋,刘易一时间也无从化解。

没有办法,刘易只好面无表情的领了皇命。

要是正常的情况之下,刘易领了一个荆州护江都尉,那就是一件好事,有了这个名头,刘易便算是可以真正领军的将军权力了。可以正正式式的组建军队了,也可以正式的把收编来的锦帆贼纳入正式官兵的秩列。但是,刘易知道,现在自己就是只有这么一个名头,但是实际的领军权力,还是在何进的手上,自己还得一切都要听何进的。不、不是听,而是受制于何进。

如果皇上刘宏让刘易私自组建军队,组建护江卫军也自可,那么刘易也可以从洛南流民营之中,把那些青壮给纳入军队之中,这样的军队,才是刘易自己的军队。可是,他空有一个名头,去统领别人的军队,还是想一心取自己性命的军队,刘易如果真的去统领的话,那么怕就是死路一条了。

离开皇宫,刘易马上便去找到了贾诩,碰到这个连刘易也都有点束手无策的局面,刘易也只能希望贾诩这个超级谋士可以给自己出谋划策了。

在洛阳搞赌场,搞俱乐部的事,也差不多可以正式开业了。那座买下来作为俱乐部地点的官邸,已经全都装饰一新,那些下人侍女侍者,已经在接受一种新式的服务理念。还有一众主持赌场工作的各个工作人员,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训练,这些人,大多都是通过黄正、武阳招募而来的,他们本来就对赌这一个行业非常熟悉。

刘易在俱乐部找到了贾诩,把他叫到了一间密室,再把自己在朝堂的事对贾诩说了一遍。贾诩听说后,脸色也一阵慎重,觉得也颇为棘手。

刘易赖以发展的,就是靠着那些流民百姓,如果真的被这些宦官权臣来一招底抽薪的话,那么刘易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忙了。

贾诩皱着眉头,在密室内渡来渡去。刘易静静的坐着,喝着茶水,没有打扰他的思索。

“呵呵,好一招底抽薪啊,看来,这些宦官权臣的身边,怕也有不少能人,能想出这样的一招计划来对付你。”贾诩想了好一会,才突然的眼睛一亮,拍了一下手掌笑道。

看到贾诩笑了出来,刘易便觉心里一轻,知道这贾诩一定是有了应对之策。

第四百零二章 破解

刘易赶紧站起来,为贾诩倒了一杯茶道:“贾先生,你认为我要如何应对?”

贾诩啧的喝了一口茶才坐了下来,好整以暇的道:“呵呵,说起来可能很难,但是做起来却很容易,他们这个局,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让主公你领兵去清剿水盗之事上面。”

“哦?这又如何说?如果把流民营交给了袁隗,以袁家在大汉的名誉,在民间似乎也不错的。他们现在想要走亲民路线,怕那些流民百姓也会接受他们,毕竟,他们都是为了一口吃的,谁给他们吃还不是一样?至于迁他们到洞庭湖去,相信袁隗也有办法做得到,不只是花一点钱粮么?我刘易花得起,他们袁家更不在话下,并且,他们和那宦官以及何进都已经沉沦一气了,这些花哨,在他们的眼中,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没有了这些流民,我就失去了建立一个新基地的基本条件了。”

“哈哈,非也非也,这些人,他们接济流民,并非真心的接济,他们难不成还会像我们一样那么关心那些流民百姓,把他们迁到了洞庭湖之后,这些宦官权臣还会管这些流民的生死?”贾诩笑着道:“呵呵,流民之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流民能更好的活下去,而这些宦官也好,权臣也好,他们以后肯定会撇下这些流民不管,如此一来,到最后,还不是又落在我们的手中?”

刘易一想,觉得贾诩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十多万的流民。每天要消耗的粮食,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谁能像刘易这么不计成本,不在乎个人得失,一如既往的接济他们?另外,接济是一会事,短时间之内。这些宦官权臣也可以不在乎那么一点钱粮。接济一段时间,可是。如果他们在半年之内,还没有办法让那些流民恢复生产,自力更生,那么他们还会再救济下去吗?别说半年了,甚至是一两个月。恐怕都会让他们把通堂豉,或者,干脆便会弃之不顾。

“如此也好,就让袁家吐点血,我们也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粮。”刘易觉得,那就可以尽快交给袁隗来接济。早一天给交他们,就少消耗一笔钱粮。

“当然,他们做出这一系列的动作,其目标最终都还是你。所以,你绝对不能去领何进让你统领的剿匪官兵。”贾诩沉声道:“在洛阳,他们恐怕还不敢动手,如果一旦离开洛阳,就是他们动手的时候了。如果他们真的胆大包天的话,也有你一进到他们的兵营,就会动手。所以,你万万不能去接领何进的官兵。”

在这一点上。贾诩和刘易想到一起去了。刘易也曾想过,自己在洛阳已经被他们两次袭击了。每一次。弄派出了这么多人,如果他们真的不顾一切的话。怕自己一落单,便有可能被他们袭杀。

要知道,刘易现在就算是被他们杀了,于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的损失,皇上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死而拿他们怎么样,不可能降罪于他们,自己死了也是白死了。哪怕是皇上真心的想为自己报仇,恐怕他也没有那个能力,拿这些宦官权臣没有办法。

“不值得自己信任的兵马,领来又有何用?难道真的可以靠他们去清灭水盗?”刘易点头同意道:“不领兵马之后呢?如何?”

“呵呵,主公,难道那何进比你更加了解长江水盗的情况?”贾诩对刘易拱了拱手道:“恐怕是主公主身在局中,反而是糊涂了。既然传说中最厉害的水盗锦帐贼都让主公你收服了,再要清灭别的水盗还不是手到擒来?还用得着别人去帮忙?倒是要恭喜主公,现在你有了荆州护江都尉和官职,那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去收编那些水盗了。嗯,对,要尽快向朝廷要到官符令牌,对对,还有汉军的汉旗什么的,一应要拿到手。嘿嘿,有了这些,咱们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立护江水师船队,可以光明正大的练兵了。不过,其实什么都不重要,因为主公你在洞庭湖主持大局的话,谁又敢去招惹你呢?再说,你人在偏远的洞庭湖,别人也根本管不到你,你想怎么样,还不是你说了算?”

贾诩掳着胡子再说道:“兵兵贼贼,贼贼兵兵,还不是主公你说了算?主公也可以这样,不进何进的兵营,命他们的人自己向长江进发,等他们进了长江洞庭一带,那么想拿他们怎么样都可以了。”

刘易听得眼睛也一亮,一想便觉得对啊,就看这何进这些人可以调拨得多少兵马给自己,如果不多的话,完全可以叫他们有去无回。

首节上一节1734/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