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732节

但黄叙的这两百骑兵,他们每一次都是突然从一旁的密林中杀出,进入箭程范围的时候,也不用下马,就在战马上齐射,射完之后,马上就顺势脱离双方的箭程范围,迅速的逸走,这让张合根本就没能那么快反应过来,没能令其士兵迅速的向骑兵展开对射。

张合也把握不准这支小股骑兵会突然从哪里冒出来,所以,他手下的士兵,自然也不知道要向那一个方向戒备,每一次骑兵出现,士兵们都来不及向骑兵发箭对射就让骑兵逃走了,他们一方就只留下几具或者十多几十具的尸首或者伤兵。

让张合郁闷的是,自己的人不时折损,可是对方却几乎一个也没有损伤,只有一个自己不小心摔下马,被他的士兵追上去斩杀。但纵是如此,那个落马的士兵,也杀了他的一个手下,并重伤两个士兵,另外,那匹战马竟然也没有捉到,被那些骑兵挟制着一起带走了。

好不容易,张合才想出一个办法对付这两百骑兵的侵袭,他把七千士兵,分成七队,前后左右各一千身携弓箭的士兵。这样,不管那骑兵从哪一个方向袭击,他的士兵都可以迅速和他们展开对射,一千对两百,死伤的绝对是对方的骑兵大。然后,张合再用弓箭兵开路,步步为营,往宛城进发。

呵呵,历来都是刀斧手开路的,用弓箭兵开路,这还真的是少有,如此,使得张合的队伍行军速度也慢了许多。

而黄叙所领的骑兵,在袭击他们的过程之中,发现张合已经作好了准备,便没有再次和他们接战,就只是在后面紧紧的跟着。

不过,那时候,刘易早已经离开了宛城,坐船沿河往江陵而去。

张合领着的这七千军队,是打着一些山贼强盗的旗号,他们也不敢接近宛城,或者不是不敢,而是他不能引起太大的动静。如果让官府知道了宛城一带出现了大量的山贼强盗的话,怕马上就会引来附近城池官兵的合击,那时就不妙了。

所以,张合并没有直接把军队开到宛城城下,而是派人去了解情况。

宛城里,自然也有袁家及宦官的人,他们偷偷的把情报告诉了张合。张合这才知道刘易原来早已经走了。

张合等人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击杀刘易。可是,他们一路从洛阳追到了宛城,却连刘易的影子都没有见。他虽然明知道刘易到了江陵去,可是,这么千里迢迢的。他们还能跟踪前去江陵么?张合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刘易到了江陵,但江陵那么大,他们就算到了又能如何?能找得到刘易么?再说,他的七千人马,在荒山野领里倒还可以随便他们怎么样。但是一旦到了江陵的地方,这么宠大的一支军队,肯定不能够掩人耳目,就怕他们一进入了江陵地带。便会被当地的官兵给围在那些地方。他们这七千人马,基本上没有什么的补给,没有后勤,这样的情况之下,不要说惊动官府的官兵,饿可能都会饿死他们。

再说,他们的目标只是刘易而已,总不可能真的去和官兵对着干吧?他们可是假的山贼强盗。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去和官兵作对的。

如此,江陵是去不了的。但是无功而返,灰溜溜的回去。无论是张合甚至是纪灵他们也不都不太甘心。特别是纪灵,他曾被刘易当众一拳击晕,对刘易之恨绝不亚于张让等十常侍,甚至乎,他的主子袁家兄弟,也没有他们那么恨刘易。所以,他们一致决定,让在宛城的人给他们提供补给,他们就在宛城附近等着刘易回来。

不过,在等刘易回来的时候,还得要解决了黄叙之一支小股骑兵,让他们在身旁,一不注意的时候就冒出来袭击,这让人觉得很不爽。所以,张合就集合了全军的骑兵,也组成了一支约五百来人的骑兵队,由纪灵统领,以骑兵对骑兵,寻找黄叙的小股骑兵与之决战。

当然,张合余下6000来人也不闲着,以千人为一队,也向外展开,准备包抄合击黄叙的两百骑兵。

张合自然没能把握得到刘易将会何时回来,所以就想着先解决这支小部队再说,他就只是留下了一小部份的人手,在宛城和宜阳之间盯守着,余下的人,全都开始展开了对黄叙这两百骑兵的围攻。

黄叙他们一开始不知道张合的布置,在对张合的人进行一次袭击的时候,差点被纪灵所领的骑兵缠住,不过还是凭着战马比纪灵等骑兵的战马优势,脱离了战斗,逃往别处。

如此,追追逐逐,一交缠便是好几天,最终,纪灵等骑兵被黄叙等引离张合的大部队,在纪灵等骑兵追得人泛马疲的时候,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一举击溃纪灵所率的五百骑兵,斩杀人数两三百人。如此,使得张合没有了与黄叙相抗的骑兵,完全陷于被动。

再过几天,张合才收到宛城传来的消息,说刘易已经返回了洛阳,这让张合差点没有郁闷得吐血。

张合和刘易的交锋,一共有几好几次了,但是没有一次是占到便宜的,第一次,是和刘易产生冲突的时候。因为文丑受制,颜良为保兄弟之命,只好脱离袁家,和他反目成仇。那一次,张合的心里就已经觉得有点郁闷了,因为论武艺,颜良和文丑和他都不相上下,如果颜良要保着刘易,那么他也拿刘易没有办法,更何况,刘易的武艺也不在他之下?不过,那时候,张合的郁闷,只是袁绍带来的郁闷。以他的心里话来说,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和刘易闹得那么僵,那时候,刘易还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兵,什么都不是,可是袁绍居然为了为人强出头,生生的和刘易结下仇怨不说,还要那么不智的硬生生的逼着颜良脱离了袁家。

颜良和文丑虽然刚投入袁家不久,但是其武力已经让张合所见识,知道颜良、文丑两人绝对是不可多得猛将,可袁绍竟然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眼白白和将会成为他左膀右臂的颜、文两人失之交臂,这值得吗?

不过,张合也只是袁绍的家将。只有听从命令而没有商量的余地。而张合当时也明白,这颜良、文丑,他们是刚投入袁绍的门下,袁绍还没有对他们产生信任器重,他不顾文丑死活,一定要和刘易结怨,非要命令颜良对刘易出手。恐怕也是在试探颜良对他的忠诚程度,可惜。最终的结果,走向了袁绍最不想看到的方向,不旦奈何不了刘易,还白白的损失了两员大将。这还不算,反被刘易得到了颜良、文丑两人。平添了刘易的实力,每当想起此时,张合都感到有点闷闷不乐。

另外,在长街和刘易交锋,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张合认为刘易死定了。孤身一人,陷入了几百人的重围之中,并且,还高手如云。张合觉得,就算是换成自己,在这样的生围之中,他也没有办法再有逃生之念。可是,在他眼里,本来已经是死人了的刘易,居然可以在那样的情况之下逃生,张合他自己为杀刘易。还施展了连珠箭,且箭箭击中刘易。可是,让张合郁闷的是。刘易竟然身藏铁锅……

如果说,前两次对着刘易,张合是一直都是采取主动,只是意外才让刘易逃出生天的话,那么之后的对抗,张合就郁闷得无无可说了。他们在刘易运粮去巨鹿的途中,伏击刘易竟然反被逆袭,几百人伏击刘易的两百人,居然反被杀得丢盔弃甲,杀得他和纪灵等人落荒而逃,说出来,张合都觉得自己头都抬不起来。他和纪灵等人回去向袁绍汇报的时候,他们都不敢说是自己6、7百人袭击了刘易,而是说自己等人在夜里宿营的时候,被刘易等领军突然袭击,才会败退回来。

而这次,张合现在可是在占尽优势,只要一见到刘易,自己大手一挥,七千大军一个冲杀,那么就算刘易的命再硬,也只有被大军碾压而亡的下场。嗯,现在好了,在自己占尽优势,拥有绝对实力可以击杀刘易的时候,居然连刘易的人都没有见到,居然被刘易所派出的两百骑兵便弄得他尴尬狼狈不堪。

而正在张合恨得牙痒痒,连刘易手下的两百骑兵都难以解决的时候,突然听到刘易已经回到了洛阳。而收到刘易回到了洛阳的消息,就等于说他们这一次的行动就结束了,非常非常郁闷的结束了。这就等于张合摩拳擦掌,把刀锋都磨得光亮的时候,可是,却发现自己要杀的猪早已经走了,而一直在他身边扑腾的一只鸡,他又捉不到,这怎么能叫张合不郁闷?

他收到了刘易回到了洛阳的消息之后,只好收拢部队,在宛城附近一带休整,准备回洛阳去。张合虽然也知道,刘易可能还会到宛城来,还会从这里经过,但是,刘易再来的时候,必然是和那十多万的流民一起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张合自然是不可能再去袭杀刘易,十多万的流民,自己现在还不够七千人,想闯进十多万的流民之中杀刘易?张合还没有这么疯狂念头。

纵使十多万的流民只是一些老弱妇孺居多,可张合也知道刘易的一些事迹,知道刘易最善于扇动那些百姓的,万一那些流民被刘易扇动了起来的话,张合很难想象自己这几千人还能不能从那十多万人的围困当中走出来。

所以,张合准备领人回去向袁家家主复命。

不过,他在一心想袭杀刘易,而刘易又真的那么容易就放过他们么?

刘易回到洛阳,并没有作过多的停留,马上就着手准备迁徙流民的工作。

本来,刘易也打算要拿张合这些人开刀的,可是,回到京第二天,上朝去见皇上,向皇上禀明一下情况,禀明洛南流民营的流民马上便可迁走,以及迁往何方的事宜。怎么说,要走了,还得要向皇上说一声,告辞一下。

在朝上,刘易才发现,原来袁家家主袁隗已经再返朝堂,并已经为太尉了。

作为太尉,那就等于有了可以调动天下各地兵马的权力,刘易虽然也记得这袁隗的确会官至太尉,可是,却不知道他现在就已经普升为太尉。

如此,让刘易感到了有点不妙,猛然的想到了这袁家的势力似乎要比历史上的还要大了许多。刘易想到,现在宦官和袁家联合来对付自己,单是张合现在所统领的,就有了七千人马,如果袁隗再使一些手段的话,怕连在宛城的南阳太守秦颉都得听从袁家的调遣,南阳太守如是,那么江陵的呢?别处的城守的将官呢?由太尉袁隗下命令,宦官再配合着弄来圣旨,那么就足可以调动任何一地的官府汉军,可以命令他们做任何的事。

刘易可以避开张合这七千人的追杀,可以绕开他们突然回到洛阳,可是,自己的基地却不可以啊。刘易就怕,自己的新基地都还没有开始组建,他们就会集中兵力来对付自己。张合这七千人马,既然可以在宛城一带活动,那么自然也可以开到那洞庭湖一带活动啊。

第四百章 大阴谋

第四百章大阴谋

在洛阳,无论是袁家的人或者是张让这些宦官,都不会摆在明面上对付自己,只会遮遮掩掩的来进行,可是,如果在那偏远的洞庭湖呢?

特别是在谁都知道盗贼丛生的地方,那儿又山高皇帝远,在基地没有正式建起来之前,这些宦官及袁家会不会干脆发动兵马来攻击自己所建的基地呢?

这些宦官,还有袁家的人,已经三翻四次的对自己展开多次的袭杀,这一次,更是出动了七千多人马,几乎就要到一万人了。种种的迹象表明,不管是宦官十常侍也好,还是袁家兄弟也好,他们是非要杀了自己不可了。而且,随着自己的声名鹤起,特别是做了太子太傅,和皇上结拜成了皇上义弟之后,自己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

刘易知道,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就是他们的银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想必也绝对不会放任自己的坐大,放任自己的发展了。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得出,经自己之手所建立起来的流民聚居地,其实就等于是自己的地盘,别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插手进去,这些,都成了自己隐性的实力在所。

所以,刘易越想,就越觉得这袁家和宦官他们绝对不会就如此善罢干休,一定会有随之而来的行动要打击自己。

就在刘易担心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果然,那袁隗便走出列班,嗯,其实也就是上前一步,因为,他作为太尉,是三公之首,他的上首,就是皇座了。

这袁隗,颇有富态,但并不胖,应有五十来岁,但保养得很好,头发胡子还是乌黑光亮的。他的面容饱满,可能是重返朝堂,并更进一步的关系,怎么看,他的脸色都像隐发红光,精神抖擞。不过,这袁隗,向来都非常谨慎沉稳,没有表现出太过得意忘形,站出去的时候,还是一副沉稳老道的样子,有几分道貌岸然的神韵。

“皇上,太子太傅为了洛阳流民的事,真的是劳心劳力,劳苦功高啊,现在,洛阳内外,流民锐减,几乎不可再见那些终日在城内流浪乞讨的百姓,使得城内的治安秩序顿好,市容市貌也清整了许多。要说治理流民的功劳,非太子太傅最大不可。”袁隗语言诚恳的跪拜道。

“哦?太尉也觉得太子太傅劳苦劳高?”皇上刘宏对刘易虽然已经没有了那种一心想收为心腹,借刘易之手铲除宫内宦官的心思,但刘易毕竟也是他的义弟,怎么说,都是他一手促成了刘易做振灾粮官,让刘易治理洛阳流民。如今,这旧臣,新晋的太尉居然在朝堂上当众如此诚挚的称赞刘易,这也让刘宏的心里感到有点高兴。因为这样,也可以从侧面向文武百官表明他这个皇上也是一个慧眼识人的皇帝。这不,连和刘易不太对路的太尉袁隗,都称赞刘易,这还不能证明自己的圣明?

“嗯,太子太傅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微臣觉得,不应该只把太子太傅用到这个仅仅是治理十来万流民的事上,这样,臣觉得太过大材小用了。”袁隗转头看了一眼刘易,再转向皇上道:“其实不只是臣觉得太子太傅有点大材小用,恐怕连朝中也有不少朝官也有这样的感觉。”

“哦?是吗?”皇上听闻,不禁又觉得有点奇了,还有谁觉得自己用刘易用得好的?

“皇上,太尉说的极是,现在,我们大汉天灾连连,到处都有恶贼作乱,弄得大汉民不聊生。此时,正是大汉需要良才的时候,而太子太傅,现在正是我们大汉所急需的良才啊。”

让所有人的都奇怪的是,那十常侍之首张让,居然也站出来说刘易的好话。

刘易自然知道他们这么说不会安什么的好心,刚才那袁隗转头看一眼自己的时候,刘易分明是看到了他眼中的嘲弄及寒意,现在,这袁隗和张让一起说自己的好话,一定是有什么更大的阴谋。只是,刘易一时也猜不透这些家伙想怎么样,只好装作没听见一样,静静的等着他们的后着。

首节上一节1732/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