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384节

现在没法开采,开采了出来暂时也没法将其变成利益。但是,现在只要将这些地区都变成了大汉的领地,那么以后大汉就不会为石油资源而担忧。

统治好这些地区的阿拉伯人,他们才能更好的为大汉守护着这些土地,保护好地表之下的那些庞大的石油资源。再待到大汉需要开采石油之时,这些阿拉伯人,也是最好的开采人员。

严格来说,阿拉伯地区,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虽然已经有阿拉伯帝国的称谓,可是,其体系制度上,其实还是以部族为主。

至于有多少部族,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刘易让汉军的大军稳步行军,暂时不会给那些刺客有机可乘。

因为这些地形地势的关系,不易对那些刺客形成反击之势。在这些湖泊草原树木较多的地区,一旦让那些刺客逃了,那就很难对他们形成有效的搜索。

刘易并不愿意看到有刺客逃了。以那些刺客的身手,一旦让他们逃了的话,汉军也不太可能分散兵力去搜捕他们。那样只是将自己的士兵派出去送死。

甚至,汉军一路所过,也并没有对那些阿拉伯小部族发起攻击。因为没有那个必要,因为另外汉军正在一步一步的肃清着那些阿拉伯部族。派出军马分散了去攻击,反而会给那些刺客机会,让他们提前动手。

这也是刘易为何就只率这十万汉军出征的主要原因。以汉军的兵力,堂堂皇帝亲征,岂会就只率了这十万军马,如此不是会引起那些刺客的怀疑么?

其实不然,因为只要对汉军稍为调查了解一下,就会知道,现在的汉军已经散布到了安息帝国各地去。数以百万计的汉军,不可能全都集中在一起混日子的,攻取了安息帝国帝都之后,马上就会进行纵深肃清行动,不可能全都滞留在泰西封的。

这些都不是什么的秘密,护国圣教方面也很容易就能查探得到这些情报。

现在的泰西封城,驻守的汉军并不是太多,不过是二三十万罢了。所以,刘易率十万汉军出征,这并不会让那些刺客感到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其实,如果罗马帝国方面,能够有办法派来一支百万大军,不用经过土耳其海峡就能直接进入安息帝国地区,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一路对分散在安息帝国各地的汉军进行反攻,极有可能,反而让他们夺得安息帝国。

起码,攻占安息帝国原首教泰西封还是可以的。

但这些也只是假设罢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诱敌入沙漠

汉军扼守住土耳其海峡,这就等于是断了罗马帝国东征的可能性。

当然,罗马帝国也早有了战船,虽然还是那种小型的战船,但也算是有了水上作战的能力。但是,罗马帝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军。他们的战船,更多的意义是作为运输船来使用,又或者说,他们的运输船就是他们的战船。

他们控制希腊、埃及等帝国,每年分别从这些地区获得大量的钱粮物资,就是通过那些船只运送回罗马帝国本土的。

如果罗马帝国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大汉帝国的大军在安息帝国的情况,并且还有着极大的魄力,马上征用他们罗马帝国的所有船只,利用这些船只,运送大量的军队突袭汉军兵力分散开了的安息帝国地区,那么他们或者可以扳回一局,能够获得一次短期性的胜利。

可罗马帝国方面,现在真正的精锐帝**马已经不多了,又哪里敢一下子抽调出百万大军离开本土作战?就算罗马帝国方面有这样的眼光远见,也有这样的魄力,但是他们帝**马的士气低落至极,远没能恢复,就算是出战,恐怕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罗马帝国方面,他们现在除了在自己的本土搞些防御建设之外,他们真的不敢再孤注一掷的搞出太大的动作了。

何况,汉军的确是分散到了若大的安息帝国地区各个地方。但真到发生了战争,遭受到了攻击的时候,汉军的军马调动也是极快的。因为汉军现在真的不缺战马。

所以,罗马帝国方面真的不敢再轻易搞出太大的军事行动。

在这个时候,罗马教廷发起的宗教的结盟,弄出来的护国圣教对大汉皇帝的刺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旦让他们刺杀成功,那么这将会是对整个罗马帝国甚至是西方世界都是一件极受鼓舞的大事。

振奋民心,激励帝**心士气,到时候,他们的教廷亦随之声威大涨,或者,到时可以直接插手罗马帝国的政权。这些,才是罗马教廷想要看到的结果。

由于汉军大军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由罗马教廷大长老伯多禄所带领的护国圣教的刺客们,他们早就已经追上了汉军的军马。

他们就有如是幽灵一般,远远的潜伏在这支军马的后面,随时都可以突然向汉军发起攻袭。

在数天之中,他们还多次出手,将往来递送情报的汉军骑兵给捉住。然后由一个懂得催眠的教派长老进行审问,基本上,已经被他们掌握了大汉皇帝在汉军当中的情况。

还幸,这些往来递送情报的汉军信使,并不知道汉军的核心机密,要不然还真的会被他们获知汉军这一次向阿拉伯进军的行动是为了针对他们的事。

这其中,就算是刘易也没有料到,在这个古时代,西方的宗派高手就懂得了催眠之术。

其实嘛,催眠巫术在西方还真的不算什么,不说现在的罗马帝国了,传说在数千年之前,埃及王国的某个法老王就擅长精神控制的巫术,不仅仅只是催眠那么简单的一种巫术。

若非他们的相貌特征跟汉人完全不一样,否则他们都想要利用所催眠控制的那些汉军的士兵带他们混进汉军大军当中,对刘易实行近身刺杀的计划。

他们一边弄清楚现在大汉皇帝的情况,另一边,则在不停的寻找着刺杀大汉皇帝的时机。

他们其实也准备了许多的方案,包括了绕到前面去,在前方某个地方潜伏起来,等着汉军行军经过,待到大汉皇帝的马车从他们潜伏之处经过时,他们就暴起行刺。

其中,潜伏的方法也各有手段,比如可以潜藏在汉军必然会经过的一些湖泊的湖边水里。

不过,总的来说,似乎都非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汉军整体上都比较警惕,尤其是大汉皇帝的身边,有着数千非常精锐的卫兵,这些卫兵,人人披甲,身上除了携带着精良的各种武器,当中,有一种强力的手弩,这种弩箭,虽然射程不远,但全都是精铁打造,穿透力极强,哪怕他们有着高深的法力护体,但也防护不了那种强力的战弩。

更让他们可虑的是,就算是那些一般的汉军士兵,其中也有不少士兵装备了这种战弩。也就是说,他们一旦发起袭击,那些反应过来的汉军士兵,不要说那些精锐的汉军将士了,就是一般的士兵,都有可能要得了他们的命。

这些,都是他们从汉军的那些传递情报的汉军士兵口中获知的。这种武器,也成了他们深深忌讳的东西。

心有顾虑,他们觉得在情况还在自己的掌握当中的情况之下,他们并不想当真的以身犯险,不想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大汉皇帝的性命。

他们这些超级高手,要不是他们教派当中的教主就是长老。可以想象,一旦他们在刺杀大汉皇帝的过程当中,不幸被杀,那么所涉及到的就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性命的问题了,而是关乎到了他们整个宗教的兴衰成败。失去了他们的教主或长老,对他们的教派本身就造成很大的动荡,尤其是他们所持有的圣器,一旦随着他们的身亡而丢失,那么就等于可以宣布他们的教派也玩完了,要不是内乱,就是自动解散,要不就是被别的教派给吞了。

所以,不是万无一失的计划,他们都得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才会执行刺杀行动。

其实,他们认为最为稳妥的,是汉军一路对阿拉伯地区发起战争,沿途分兵去攻击那些生活在各处的阿拉伯部落。此外,那些阿拉伯部落的人马,跟汉军战在一起。如此,在混战当中,他们才更方便出手,一击即走。

但很可惜,这支汉军这些天居然一直都在行军,根本就没有要出击的动静。

对于他们这些西方护国圣教的的人来说,他们对于这些阿拉伯地区的民族人还是有着几分期待的。因为这些阿拉伯人,论身形,远不及他们西欧人强壮高大,但是,却始终都有一股子凶悍之气。

打起仗来,的确也是很疯狂的那种。罗马帝国方面,对于阿拉伯人的了解颇深,他们可以对埃及帝国进行了控制,但其实一直都没能真正对阿拉伯地区进行彻底的控制统治。那就是因为那些阿拉伯人有着一股疯狂的劲头,并不惧他们罗马帝国人。

事实上,安息帝国当中很大一部份人也都属于阿拉伯人。罗马帝国跟安息帝国的争战当中,罗马帝国方面也的确吃到了不少那些阿拉伯士兵的苦头。

如此,他们也希望,汉军在跟那些阿拉伯的部族军马发生战争的时候,那些阿拉伯人可以给予汉军一定的麻烦。如此,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对大汉皇帝下手了。

很可惜,汉军并没如他们所愿。

他们不知道,汉军方面也早就获知他们潜伏追随在汉军后面。更不知道,他们对汉军的那些传递信息情报的士兵抓捕审问,或是暗杀了个别的汉军士兵的时候,也等于是同样暴露了他们的存在。

汉军方面军纪严厉,对每一个汉军士兵都有着仔细的行动记述。

首节上一节1384/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