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第506节

但真正让他成名的还是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他在此役中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不过,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表现,后世几十年却众说纷纭、毁誉参半。毁之者说汤恩伯在此役前后充分显露其对友军见死不救的一面:在藤县不救援池峰城部,听凭其被日军击溃,而当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正面坚拒时,汤恩伯也是坐等西北军同日军连番血战,彼此拼光了所有预备队后才动反攻,使日军大部败而不溃,顺利逃出包围圈。

而誉之者称汤恩伯用兵灵活、合宜,认为汤恩伯是台儿庄制胜的举足轻重的关键因素。所谓台儿庄反攻时不听命令、逡巡不前,是对汤军团与坂本支队迂回作战的误解。

因为汤军团现日军坂本支队已到达邵家庄,出现在2o军团的侧翼,而另一日军主力已达到官庄,兰城一带,双方相距不足15公里。

如果双方向两面推进,2o军团无疑被摧毁,所以汤恩伯认为战巢息万变、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修改了作战计划,以25师后移阻击向城的坂本支队;第4师攻击爱曲、秋湖一带的日军;89师抵达洪山镇以东,掩护25师。

这么做,可以摆脱2o军团侧翼威胁,使得其在最后的总攻没有后顾之忧,也能把肌谷师团的残部纳入包围卷,增加台儿庄的战果。只要其行动不影响大局,在军令部的最后通牒下达之前,汤部是有权决定出击的时间,就像西汉七国之乱时汉将周亚夫去救援梁国一样。总之,汤的行军路线是南下——迂回——南下的过程。虽然修改了作战计划,耽搁了三天的时间,但汤军团完成扫荡任务后,立即按照上峰的手令继续南下,对于台儿庄整体战局没有导致恶化,而且最终完成了对台儿庄之敌的合围。

不管后世对汤恩伯的评价如何,但他在抗日战承的功劳是不可以抹杀的,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道:““我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曾与汤恩伯两次交锋,再综合其他情报来看,他是蒋介石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由此可见斑驳。

但此时的汤恩伯灰头土脸,挫败无比,蒋浩然一进来,他赶忙从椅子上起身,口呼总座,挺身敬礼。

“呵呵,老长官,我们不用这么客套,您就叫我浩然得了。”蒋浩然上前握桌恩伯的右手,使劲地椅着说道。

汤恩伯苦笑道:“总座仁义,还记得卑职曾但让过您的长官,卑职不胜感激涕零,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今天的汤恩伯已经有如丧家之犬,哪里还能直呼总座您的名字?”

这话里带着的情绪蒋浩然自然能听出来,微微一笑,道:“老长官,您就不用挖苦我,说实话,此刻在这里看到您,我感觉很欣慰,说明您对我还是有感情的,我也知道您的用意,眼见这得来不易的军长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换谁都会心里难受,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安排,区区一个军长不算什么?”

汤恩伯眼神里顿时流露出一丝光彩,脱口而出道:“愿闻其详!”

蒋浩然道:“我现在就给远五集团军下一道命令,委任您为远五集团军副总司令,我就不跟您绕弯子,我希望您净切可能笼络部队,争取把顾连同挤下去萨代之,您放心,我会在他的部队里安插大量的基层军事指挥官,而这些人都会唯你马是瞻,动不了他们的高层,你可以从下面着手架空他。”

蒋浩然的直白让汤恩伯一愣,随即陷入长时间的沉默,集团军司令的高位自然让他怦然心动,但同时他也知道,真按蒋浩然说的做,意味着他从此就烙上了蒋浩然的烙印,委员长身边是再也回不去了,但如果不按他说的做,他的戎马生涯恐怕也基本到此收场了,五十多岁的人,要想再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上位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在汤恩伯天人交战的时候,蒋浩然又道:“我可是听白副总长说过,说打阵地战只有孙连仲,能攻能守的是张自忠,但打弹性最大的运动战只有老长官您,所以,我真希望老长官能继续为党国效力、驰骋沙场。”

或许是蒋浩然的鼓励起到了作用,汤恩伯咬牙道:“好,我答应。”

“嗳,老长官深明大义浩然不胜感激,事不宜迟,我这就签署命令。”蒋浩然说着就命令梅香拿来纸笔,刷刷刷写出一份委任状,签署大名盖上大印,亲手交给汤恩伯,并坦言,顾连同他是一定要拿下的,就算他汤恩伯不配合,他也会找其他配合的人,实在不行,随便找个理由将他开了,这事他蒋浩然也做得出来,但那是下下策,他蒋浩然也不想吃相太难看了。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无耻

蒋浩然的坦白让汤恩伯相当无语,话里无不充满着告诫的成分,意思很直白,这事他汤恩伯办不成,随时都有可能换其他人来办。 既然准备走出这一步,汤恩伯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蒋浩然的地位和实力如日中天,势头已经压过了现在的委员长,就算将来不可避免地和委员长分庭抗礼,他蒋浩然也会是赢家,与其到时候投诚,还不如现在就疡正确的站队,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落下一个开国功臣。

这样一想,汤恩伯也坦然了,爽快地表示,一定会不负重托完成任务。

汤恩伯一走,黄杰和罗卓英望着蒋浩然不时坏笑,就差将“无耻”两个字写在脸上,但蒋浩然怡然自得,仿佛这事再合理不过,甚至在两人面前直接将这事忽略。

虽然成立了东南亚战区,但远征军司令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黄杰依然是参谋长,罗卓英也依然是副总司令,其他司令部人员也都没有变化,只不过蒋浩然却多了一个司令部在尤英帕尔,此时主持工作的是史迪威参谋长,这种局面也会是以后的常态,远征军司令部依然是蒋浩然的主场。

至于尤的英军部队,蒋浩然也做了一些调整,七个英军师也被编成一个集团军,属于东南亚战区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为亚历山大将军。

到这里,蒋浩然在东南亚掌控的部队已经过了六十万大军,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足以大有作为。

整编部队、训练新兵是当前远征军最主要的任务,尤其在百废待兴、危机依然存在的时候,就更显重要了,蒋浩然交代黄杰和罗卓英一定要抓紧,同时,安娜大桥也要马上动工,前期的战役已经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这个时间抢出来。

但罗卓英和黄杰却另有想法,他们认为,修桥和整编固然重要,但现在远征军应该把进攻放在第一位。

虽然在此役中远征军伤亡惨重,但现在增加了新三师、新五师、特战师三支基本无损伤、战斗力却极为强悍的队伍,再加上2oo师、96师、22师、55师,这些部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伤亡,战斗力不受影响,士气更是高涨之时。

而日军新败,缅甸的兵力也只剩下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和近卫第一师团残部。所以,远征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在日军援军没有到达之前,果断向曼德勒、仰光起进攻,光复缅甸全境,定然事半功倍。

不得不说,两人的提议很有建设性,以日军当前的实力,如果远征军从东西两路进攻,兵锋直指曼德勒,日军要想成功守住曼德勒恐怕绝非易事,而曼德勒一丢,日军6军再无纵深,剩下仰光一隅,再无坚守的可能,如此一来,远征军就得以顺利光复缅甸全境。

但蒋浩然却笑而不答,好整以暇地抽起烟来,装B的形象极为可耻,黄杰、罗卓英按耐不住,再次问起,蒋浩然才漫不经心地反问道:“请问两位,光复缅甸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两人面面相窥,显然有些琢磨不透蒋浩然话里的意思,光复缅甸最大的获利者当然是中国,中国再无西南后方的威胁,滇缅公路也完全畅通,国际援华物资都可以通过仰光港上岸,再经过仰光中央铁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战场,,

虽然印缅公路已经通车,但从尤绕到英多,这期间的距离远了一倍还不止,且道路崎岖难行,还要经过几条河流,最关键的是伊诺瓦底江暂时还无可逾越,物资要经过几番倒腾才最终进入中国境内,比起从仰光进入,而且运输工具是火车,不知道要慢多少倍。

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蒋浩然郑重其事地提问,显然是另有答案,两人倒是有些知道怎么回答了。

蒋浩然颇具玩味地望着两人,笑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既不是我们,也不是缅甸人,当然也更不是小鬼子。”

“难道是米国人?”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蒋浩然道:“准确地说,是米、英、苏三国。”

看两人一头雾水,蒋浩然继续说道:“现在米国人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入亚洲战场,各类物资都九我们挥霍,流入苏德战惩非洲战惩会相应减少,马上他们将再动一常战,我敢肯定,日军联合舰队一旦中计,伤亡简直不可估量。下一步,米国必然抽调兵力,开始太平洋岛屿争夺战,全力收复新加坡、菲律宾等重要的国度,如果我们在这之前把缅甸的日军全部打残了,下一步就是威胁暹罗,甚至是占领暹罗,日军在整个东南亚都会无立足之地,他们会面临两种疡,第一当然是继续增兵负隅顽抗,第二就是放弃东南亚战场,回头巩固中国战场。日军负隅顽抗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会疡第二种方案,一旦这种局面造成,米国不一定会对日军乘胜追击,因为他们已经蹿绝对安全的位置,同时,苏联失去了米国强援,此刻一定会被强大的德国收拾得十分惨,米国同样不希望苏联被德军灭亡,那么,他们的战略重心必然也开始转移到苏德战场,这时候,就会变成我们单独抗击日军,而各种物资援助都会成倍的减少,中国战场的局势差不多又会回到去年的举步维艰,所以,我们不能把小鬼子逼得太紧,让他们觉得东南亚已经没有希望而放弃,从而让米国、英国可以快在东南亚抽身。”

蒋浩然的话音一落,黄杰和罗卓英望着蒋浩然一言不,脸上的表情却更复杂起来,。

是的,这话说得相当无耻,甚至比起刚刚用来对付顾连同的那一套更无耻,无耻到两人都觉得有些不认识蒋浩然了。

别人眼睛不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拼命地表现,就希望别人眷顾你一眼,好吧,终于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他们给你提供军费、武器装备、各类物资,甚至是带上自己的军队,屁颠屁颠地过来和你并肩对付共同的敌人,你倒好,一家伙不动了,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先发制人

“干嘛啦你们?”蒋浩然眼珠子在罗卓英和黄杰脸上滴溜溜地转动。? ?

“咳!”黄杰假咳了一声,手不自觉地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讪讪地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能战无不胜,也明白日军为什么会在你手里败得这么惨,你眼光长远到别人根本想不到的高度,而且也比任何人都要狠。”

“呵呵,达云兄、尤青兄,你们心里一定都认为我有些无耻是吧?”蒋浩然笑道。

罗卓英和黄杰相视一眼,并不回答,但表情里已经基本认可了蒋浩然的猜测,蒋浩然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我最大的优点并不是我有多聪明、多高明的手段?而是我永远都能敝清晰的头脑来看待眼前生和将来生的一切,就拿眼前的事情来说,你们都觉得我这样对待友军有失偏颇、甚至是有些下三滥对不对?”

黄杰似是鼓起勇气说道:“是有这么点意思,毕竟他们的确是全心全意地在帮我们,虽然这也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我们在背后使阴招、放冷箭,好像做得有些不地道。”

“呵呵,达云兄,如果我用这种方法对付炎黄子孙的军队,那我认同你的观点,的确是有些不仁义,但是鬼畜?哼哼,你可别以为他们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对中国人民的伤害也是罄竹难书,从最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到逼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再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侵略和分赃,随后亲自出马帮助日本侵略台湾,再到直接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往后再就是支持日军侵略东北、破坏辛亥革命,北洋时期,支持军阀割据、破坏国民革命,到最后支持日军全面侵华,他们在中国制造了多少流血事件?又从中国捞走了多少金银财宝古玩玉器?简直无法统计。在日军历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他们都在扮演着帮凶和分赃的角色。这一次,如果不是日军炸了珍珠港,威胁到他们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利益,他们能帮我们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没有友谊,只有利益。我敢肯定,如果我们提前解决了缅甸危机,那下一步就会等着被米国抛弃。中国人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科技潜力,足以让他们坐立不安、如芒在背,他们更希望日军在中国再折腾几年,所以,我们应该先制人,将他们拖在东南亚战场,让他们深陷其中,而我们则趁着这个机会全力展工业,建设狐、空军,壮大6军,等我们什么时候脱离他们的援助,也可以自给自足将这辰役打下去,那就是我们全力反攻的时候。”

蒋浩然一路滔滔不绝说了几分钟,只把黄杰和罗卓英说得心服口服连连点头。

事实上,蒋浩然所说绝不是空穴来风,那都是有凭有据的,岛国侵华战争开始,米国不仅没有援助中国,反而成为岛国侵华的帮凶,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1931年岛国侵略中国东北,米国只是在口头上指责岛国以掩人耳目,暗地里却与岛国密商谅解。当年他们的胡佛总统在当时就宣称:“岛国方面也有些道理,我们与它的友谊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我们应该友好地考虑岛国的处境岛国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这他娘的是人说的话吗?

同年,在米国政府的支持下,岛国三井集团以9o多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杜邦公司氨炸药的配方。米国还把价值14万美元的枪炮弹药,6oo万美元的军工设备,7ooo万美元的钢铁,16oo多万美元的石油卖给岛国。从1931年到1932年底,美国向日本供应了1.81亿美元的军火。美国对日贸易额从1932年的64oo万美元上升到1937年的6.3亿美元,5年间增长近1o倍。

[—自铁血社区 ]

岛国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米国的对岛国贸易,尤其是对岛国战略原料的输出仍不断增加。自1937年到194o年,米国输送到岛国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占7.o39亿美元。米国金融家与企业供给岛国大批军火物资,用来屠杀中国人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访美演讲时说过:“我回国参加抗战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弹炸死,请你们不要忘记,我身体的百分之五十四点四是被你们美国炸死的。”有时间的读者看看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吧,可以感觉一下陶行知先生这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演讲。)

首节上一节506/10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