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71节

  有一支部队,是刘继业的亲信部队,因这一层关系,他们被安排在最后撤离。

  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将,王贵在听闻了营内发生的惊变后,显得气愤不已。

  “才百余骑兵,就打穿了我们整座大营?

  才百余骑兵,就敢追着我们数万大军跑?”

  越想越气愤,感觉被严重羞辱了的王贵下令部队列阵。

  杨家军纪律严明,哪怕是在撤离的关键时刻,一旦军令下达,上千杨家军还是忠实的执行起命令。

  历史上与杨业一同殉国的王贵,他的胆气自然是不缺的。

  可行军打仗,光有胆气不行。

  千余杨家军刚列阵完毕,还未见到百余澶州骑兵,大量惊慌奔逃的身影就已出现在王贵眼中。

  王贵的眼神瞬间从愤怒,转变为惊恐。

  在不断的壮大之下,营内的溃兵人数已达到数千之众。

  数量如此多的溃兵,足以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迅猛洪流,冲破阻挡在逃亡路上的任何阻碍。

  王贵还未来得及反应,迅疾袭至的洪流就“哗”的一声全涌入杨家军的阵型中,直接将杨家军的阵型冲了个七零八落。

  当阵型崩散,兵将分离之际,任何强军接下来面临的生路唯有一条加入逃亡大军中。

  哪怕王贵再如何声嘶力竭,他发出的每一道军令,都被强势镇压在了漫天的哭喊声中。

  而纪律严明的杨家军尚且如此,何况前方那数万汉军呢?

  当赵德秀率百余澶州军冲出营门时,大营的另一面,三千控鹤军的号角声已然响起。

  磨刀霍霍,当向猪羊!

第89章 上架感言

  本书于明日(7月8日)中午十二点正式上架!

  感言者,一边感谢一边瞎哔哔。

  以下感谢按先后顺序,无重要程度差别。

  首先要感谢的,是这本书的运营官火焰之星1。

  为何要首先感谢他呢?

  书友们能想象下,当我抱着老婆一起看剧时,突然一个语音弹过来的场景吗?

  “什么时候开书?”

  类似的催促,并不频繁,可虽迟但到。

  那时的我,内心真的满是吐槽。

  得亏还未买房,尚无家庭住址,不然真的可能会收到刀片。

  在多番催促下,近来颇为囊中羞涩的我,终于坐在了电脑前。

  这本书的诞生,离不开这位朋友的一直忽悠。

  可他做的不止这点。

  开书前,我曾说过我要写宋初,不料这一想法刚出,就遭到他的反对。

  “宋初不好写,因时代背景有些冷门,可能会引起不少争议。”

  “车神政治权术不差,主角难以在他的压制下出彩。”

  “政治权谋一写多,整本书可能会显得枯燥。”

  诸如此类的建议,不绝于耳。

  他看过的书,比我听过的书都多,他的每条建议说实话都很中肯。

  他的建议曾动摇过我,但我最后还是坚持己见:

  “燕云十六州,应该收回来的。

  宋初的许多遗憾,应该去弥补的。”

  我知道难写,但我想试上一试。

  最为可贵的是,他见我“冥顽不灵”后不再劝阻,而是默默分享起许多宋初素材给我。

  例如那将要开播的“太平年”,例如宋初的各类趣事.

  劝归劝,但行动上的支持他一直未曾迟疑过。

  有这样一位运营官,实在是我的荣幸。

  感谢完运营官后,接下来要感谢的便是我的编辑大大“青舟”了。

  这本书一发布,首先选的编辑就是青舟。

  而书刚刚发布,青舟大大就给我发来了签约邀请,坚定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心志。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青舟大大在凌晨之中,还会熬夜看我的书,看完后给我发了不少一针见血的建议。

  提出建议的同时,各类推荐一直尽心在帮忙争取。

  这本书能上小喇叭及三江,与青舟大大在背后的提点有着很大关系。

  我很幸运,在新书的道路上能遇上这样一位尽责的引路人。

  最后压轴要感谢的,自然是广大可爱的书友了。

  从重要程度来说,书友才是这本书能够一步步PK晋级的基石。

  发书至今,这本书拥有的书友已达两万有余,因篇幅所限,我无法一位位感谢过去。

  然每当更新完后,我都会一人喝着茶,慢慢品味着诸多书友的热心评论。

  我老婆时常见我,因评论而皱眉,又因评论而傻笑,身为医生的她,眼中狐疑满满。

  许多一路追过来的书友应该会知道,我在章节评论中是很容易出现的。

  这可不是我爱唠嗑,我本人是颇为内向的。

  时常冒泡,在于珍重。

  我很希望,喜欢这本书的书友们,能继续支持这本书。

  而我亦会用,更多精彩的剧情来回馈书友们的支持!

  哔哔了这么多,求首订大事还是不可或缺的。

  如章首所言,这本书明日中午十二点上架。

  首订对一本书的重要性,书友们大多都是知道的,我现在心情是很忐忑的,也不知道明日数据会怎么样。

  而数据高低,全凭书友们的支持。

  明日上架后,请求可爱的书友们,轻轻那么订阅一下发布的新章节。

  当然光请求,无付出,那就是耍流氓。

  明日上架,更新量保底万字以上,章节会在中午十二点后放出。

  至于首订日后的更新量,若首定数据小于2000每日保底两章,一章3000字。

  若首定数据大于2000,每日保底2章,一章4000字。

  首定数据会在后续章节公布。

  更新保底量的话,主要看这本书的首订成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有钱不挣,我老婆就第一个不会放过我。

  至于加更一事嘛:

  每一千张月票,加更一章(4000字)。

  目前这本书的月票数在450左右,既是新书上架,那么这450亦包含进正常1000月票的加更中。

  每一位盟主,加更一章(4000字)。

  至于白银盟主和黄金盟主,嗯,暂时就不妄想了。

  凡加更章节都在完成以上两点的5日内发布。

  该说的都说了,诸君明日见!

第90章 从后及前,溃不成军

  数万的汉军撤退队伍,在潞城外的官道上行进着。

  官道曲折。

  行走在官道上的绵长汉军队伍,宛若一条硕大的巨蟒般,扭动着疲惫的身躯朝着巢穴归去。

  为早日回到北汉国内,刘继恩美其名曰“为大军开路”,亲率军中万余精锐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在刘继恩心中,离宋军距离越远,自身越安全。

  而处在队伍尾部位置的,是在刘继恩看来“死不足惜”的辎重部队。

  在一些汉军的监督下,大量民夫们顶着烈日的炙烤,汗如雨下的拉运着大军的辎重。

  天气太过炎热,加上多日未曾饱食过,有一部分上了年纪的民夫,还未走出多远就不由地摔倒在地。

  当他们的痛呼声传开后,引来的不是一声声关怀,而是一顿顿鞭打。

  “想害死我们吗?

  还不快点起来!”

  鞭打之余,一道道带着担忧的喝声在队伍中不时响起。

  若有办法选择的话,这些汉军并不想接下监督民夫的任务。

  数万宋军将攻未攻的态势,让每一位汉军都心怀惊疑。

  内心中这一焦灼的煎熬情绪,在外界热浪的炙烤下,正愈演愈烈。

  当下每位汉军心中都时刻紧绷着一根弦。

  那根弦要是一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在连着被鞭打几下后,倒地的民夫颤抖着身体艰难的爬起身来。

  爬起来的民夫们正欲继续推车,这时他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他们身前几位手持马鞭的汉军,突然嘴巴大张,双目圆睁。

  惊恐的神色,正如蛛网延伸般,快速的将几位汉军的脸给彻底覆盖。

  他们这副神色,与方才的凶神恶煞截然不同。

  之所以会有这变化,在于几位汉军不断放大的瞳孔中,正出现着可怕的场景。

首节上一节71/1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