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原王!”
“太原王果真来了!”
一道道欢喜的惊呼声,在帅帐内此起彼伏的响彻着。
赵德秀一进入帐内,就看到了站在帐中,进退失据的田重进。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赵德秀稳步上前朝着田重进走去。
而在赵德秀身后,左边吕端高捧圣旨,右边杨业高持虎符,宛若哼哈二将般,跟着赵德秀一路前进。
来到田重进身前后,赵德秀看到了田重进目光中的欣喜。
方才在帐外,赵德秀将田重进的处境听得清清楚楚的。
赵德秀知道田重进为何会假传圣旨。
知道这一点的赵德秀,果断伸手将田重进拉到身后,为他挡住了帐内所有迫害的目光。
老田不慌,我罩你!
赵德秀的这一动作,引得方才所有想为田重进美言的将领,都心中暗喜。
接着赵德秀将目光看向在座诸将,一声语气森寒的询问声出现在帐中:
“哪位是崔彦进呀?”
方才在帐外,赵德秀只闻其声,不识其人。
谁都能听出赵德秀语气的不善。
崔彦进被赵德秀的语气吓得色变,他瞬间用求救的目光投向赵光义。
然赵光义望着赵德秀身后的圣旨与虎符,他无可奈何的扭过了头。
还未等崔彦进自爆身份,李汉琼就起身指着他道:
“太原王,他就是!”
顺着李汉琼手指的方向看去,赵德秀的目光找到了崔彦进。
“大军军心动荡,在于东海郡侯来安之败,怎能怪到田将军身上?
陛下委你军职,身为军人,不思战场杀敌,反而用唇齿之利拨弄黑白。
今日若不惩处,军纪何在?”
劈头盖脸教训完崔彦进一顿后,赵德秀朝帐外大喝道:
“虎贲何在?”
“在!”
随着几声应和声,几位澶州军冲了进来。
当几位澶州军入帐后,赵德秀手指崔彦进说道:
“拖出去,三十军棍,狠狠打!”
赵德秀将令一出,澶州军立刻行动。
崔彦进还未来得及求饶,就被拖出了帐外。
不久后,崔彦进的惨叫声就传入了帐中。
伴随着这阵阵惨叫声,赵德秀走到脸色苍白的赵光义身前:
“起来!”
短短两个字,充满了不容置喙的语气。
我的位子,你凭啥坐?
第109章 先定军心 再施奇兵
“起来”二字铿锵有力,震得赵光义心神乱颤。
望着站在身前的赵德秀,向来善用唇舌之利的赵光义,这一刻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赵德秀奉皇命而来。
皇权威严而深重,是皇权在让他起来,唇舌再利,焉能又焉敢抵抗?
赵光义心中再多不甘,在众将的虎视下,亦不得不缓缓起身。
要是赵光义不想起身,诸将中多的是大力士,他们可以帮忙。
缓慢的动作,体现了赵光义的不舍。
帐内众将,听到赵德秀携带不满的“起来”话语后,脸上都浮现满足的神色。
这一刻在他们的眼中,赵德秀已变成赵匡胤的化身。
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匡胤,正通过赵德秀,表露出对赵光义的不满。
意识到这点后,众将脸上纷纷浮现感动之色:
陛下英明!
让众将感动的还不止这点。
赵光义动作再慢,亦改变不了失位的结局。
等赵光义起身后,赵德秀直接越过他,大大方方地站在了主将尊位上。
接着吕端就展开圣旨,在帐内高声朗读起来。
圣旨中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确认赵德秀大军主将的身份,并给他临机专断之权。
第二点是赵匡胤对赵光义的斥责之语。
赵匡胤深知以田重进的性格,连他都忍不住上书,说明军中对赵光义有怨言的人不在少数。
军队是猛兽,猛兽有怨,是容易出事的。
为散军中怨气,斥责赵光义是必要之举。
吕端语气严厉,让圣旨中的斥责之语更显几分凌厉。
听着圣旨中的斥责之语,赵光义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自从主位起身后,赵光义就灰溜溜了来到了众将坐席中。
而随着帐内响起吕端的斥责声,赵光义身遭众将,悄悄的将坐席拉远了一些。
赵德秀一直在注视着赵光义的神色。
被当众斥责,赵光义神色中自有羞愧。
说实话,得亏赵匡胤还不知“驴车”一事,不然圣旨中何止是斥责之语?
赵德秀不是没见过,赵匡胤气愤起来,挥舞着手中玉斧骂人的模样。
当吕端的斥责声停歇后,众将心中的怨气,已然消散了不少。
赵德秀坐下后将目光从赵光义身上抽回,他看向诸将,问起了一件关键的事:
“自吾入淮南,听闻我军数胜,功劳可都有记录在簿?”
先前宋军的数胜,现在想来都是李重进的诈败。
然普通士兵不懂军略,在他们看来,胜就是胜。
见赵德秀问起这一事,田重进连忙回道:
“军中都虞侯,都有记录。”
听到这一回答,赵德秀点了点头。
“滁州在望,缘何不攻?
传令三军,攻下滁州日,吾据功发赏。”
赵德秀下达了来淮南的第二道军令。
第一道军令,是杖责崔彦进,此为罚。
第二道军令就是发赏。
赏罚并举,赵德秀的用意很明显,他是想尽快稳定住宋军的军心。
赵德秀话音刚落,帐内诸将脸上流露出喜色。
“太原王英明!”
赏罚分明,方是名将风范。
见诸将喜意满面,赵德秀继而说道:
“来安一败,军中或许会有退兵之言论。
在部分将领看来,李重进困居淮南,我军退兵回朝后休整再战,并非不行。
但淮南一地归属,攸关国家东南半壁安危。
依吾所料,李重进谋逆,必派有使者与南唐相勾连。
若我军一退,则南唐认为我军胆怯,李重进可依。
一旦南唐军与李重进同流合污,则淮南千里沃土,将不再是国家所有。
自入淮南那一刻起,我军就再无退路。
不破叛军,誓不回转!”
尽管初至军中,但军队一逢失利,就会出现退兵言论是寻常的事。
赵德秀宣明利害,就是想打消军中的这一念头。
众将都从赵德秀口中,听出了他的决心。
在仔细思考了赵德秀的分析后,诸将都对赵德秀的话表示信服。
不知不觉间,赵德秀与赵光义的差别,正明显的在诸将面前显露。
面对军中的不同声音,赵光义的做法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而赵德秀是先对不同声音表示理解,然后再有理有据的提出自身看法。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做法一出,哪一个做法更能得到诸将的拥护,是显而易见的。
帐内诸将在田重进与王全斌的带领下,齐齐起身对着赵德秀拜道:
“遵太原王命!”
诸将声音响亮,听得赵德秀面露笑意。
军心尚在,此战大有可为。
诸将齐拜后,赵德秀留下田重进、潘美等人,并示意其余人等先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