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 第205节

  这从他方才没有和王朗一起辱骂季秋就可以看出来。

  季秋方才的招降邀请,可是同时对王朗和赵昱发出的。

  而这也是季秋最终决定选择赵昱的原因之一。

  一个性格软弱,且处事相对冷静的人,自然是更加容易掌控的。

  “甚好,这世间之事,果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景兴先生的名声要比元达先生大,但在我看来,元达先生的才智眼力,却是远在景兴先生之上啊!

  既然元达先生愿意降我,那就请元达先生发挥作用,辅助我军,尽快夺取琅琊郡吧。”季秋轻笑道。

  杀掉王朗,收服赵昱的结果,虽然比不上杀掉赵昱,收服王朗的计划。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昱出身琅琊王氏。

  所以他的投靠,也代表着琅琊王氏的投靠。

  琅琊王氏的投靠,能够让季秋迅速占领琅琊郡。

  当然,在随后攻打东海郡的时候,就要废点力气了。

  尤其是攻打东海王氏邬堡的时候,因为王朗已死的缘故,东海王氏自知不能存活,必然是拼死反抗。

  不过这本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却也无需多想了。

  “喏,属下毕竟尽心尽力,让主公以最快速度,得到琅琊郡!”赵昱低声道。

  他知道,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自然不敢推辞和怠慢。

  ……

  处理完王朗和赵昱后,季秋就离开袁氏军营,返回泰山郡了。

  虽然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

  但他已经不打算直接插手了。

  季秋向来是个权责分明的人,作为主公,他只做主公该做的事情。

  如果主公事必躬亲的话,那还要属下做什么?

  同时这也不利于属下成长,和内部团结。

  历史上的蜀汉,为什么刘备时期人才无数,而到了诸葛亮时期,就人才匮乏了?

  显而易见,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做事风格,在培养人才方卖弄,是有很大问题的。

  当然,季秋认为,诸葛亮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性格。

  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蜀汉的国力,实在是经不起浪费。

  所以诸葛亮不敢弄险,不敢将重要事务交给别人。

  毕竟,既然是要培养属下,那就得有为属下教学费的觉悟。

  不过季秋目前的情况,显然是有交学费能力的。

  所以他可以充分利用机会,去玩养成游戏。

  于是接下来的战事,便交给属下们了。

  十天后,战报传来,琅琊郡全境被占领了。

  但以琅琊赵氏为首的世家大族们,仅有少数接受了季秋要求,愿意交出丁口田地,并迁徙到北海郡来。

  其余世家大族,依旧在抵制季秋。

  二十天后,东海王氏邬堡陷落了。

  东海王氏三百八十六名子弟,有七十六人死在战场上,余者尽数被杀。

  此举极大的震慑了琅琊东海两郡的世家大族。

  先前暗中抵制迁徙的琅琊郡世家大族们,瞬间偃旗息鼓,全都老老实实的听从命令。

  东海郡的世家大族更是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主动响应季秋的要求。

  不过此时季秋并没有占领东海郡全境。

  准确来说,他此时只占领了东海十三城中的六座城池。

  至于另外七座城池,则掌握在东海豪族糜家的手中。

第158章 糜家送女

  东海糜家居然能够占据东海郡的七座县城,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实际却是非常正常。

  事实上,这已经是季秋大军同糜家做过一场的结果了。

  在此之前,东海糜家占据了东海郡整整九座县城!

  东海郡的真正主人,从来不是世家,而是豪族。

  在糜家面前,纵然是当初名满天下的王朗,也要低下高昂的头颅!

  不过对季秋而言,他并不太将糜家放在心上。

  占据七座县城又如何?

  占据东海郡半壁江山又如何?

  琅琊东海两郡中的一个半郡,都已经落在季秋手中了。

  他还会在意这剩下的区区半个郡?

  糜家若是不自量力,胆敢对抗天威,那就让他们化作飞灰吧!

  不过糜家显然不是这种不识抬举的货色,所以他们给季秋送来了一封降书。

  泰山郡,州牧府。

  贾诩手捧糜家送来的降书,开始阴阳顿挫的进行诵读:

  “伏惟使君威德昭彰,义声远播,虎踞龙骧,天下共仰。

  某等糜氏一门,世执商贾之牛耳,富甲一方,素怀忠义。

  然值此风云变幻之际,审时度势,察天道之归,知天命有属,故敢修笺陈诚,愿效款服。

  今麾下雄师百万,甲光耀日,旌旗蔽空,所过之处,望风披靡。某等深惧锋镝之祸,又念生灵涂炭,实非本心。

  谨奉七邑之城池,献于麾下。

  此七邑者,沃野千里,仓廪殷实,商贾辐辏,兵精粮足,可为将军霸业之基。

  更倾阖族之力,献百亿钱粮,金粟山积,缗钱若流,足资军饷十载,助将军横扫六合、席卷八荒。

  某等别无所求,惟愿得享五级之遇,保宗族之安宁,庇桑梓之黎庶。

  某家有女,生而淑慧,幼承庭训,娴于礼法,工于女红,姿容端丽,德言兼备。

  若蒙将军不弃,愿纳为夫人,使糜氏一门得托葭莩之亲,永效犬马之劳。

  如此,则将军得佳人以佐内,又获资财以强兵,某等获庇佑以存身,实乃两利之举,千秋佳话也。

  倘蒙允诺,某等当即开城迎降,箪食壶浆以候王师。

  惟将军裁之。

  糜氏阖族顿首百拜。”

  “呵呵,这糜家倒是好魄力,这是要以全部家财赌一个机会呀!诸位先生对此事如何看呢?”季秋听完信,不由轻笑道。

  糜家这封降书中,共有两笔交易。

  其一,是七座县城和五级待遇。

  这个算是比较正常的交易。

  因为按照季秋势力先前发布的公告,凡主动献城投降者,视情况享受三到五级待遇。

  其中五级待遇的内容为:

  1、除土地和丁口外的所有家族财产,全部能够得到保全。

  2、所有家族子弟全部获得正常公民待遇。

  3、州牧府以市价购买他们的丁口和土地。

  五级待遇是季秋接受新地盘百姓时,给出的最高待遇。

  通常来说,不是特别关键的势力,是不会给出这个待遇。

  不过考虑到糜家所处的位置比较关键,这七座城池刚好处在季秋势力与陶谦势力的分界线上。

  而陶谦势力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整,已经快要整顿好军队了。

  所以,为了完成在陶谦势力整顿好军队前,拿下琅琊东海两郡全境的战略计划,那给糜家五级待遇倒也不是不可以。

  其二,是糜家愿意拿出百亿钱财为嫁妆,换取季秋纳糜家女为夫人!

  这就是个比较罕见的交易了。

  百亿钱财可不是一个小数,纵然是糜家这种综合实力能够比拟城外中等世家的大型豪族,怕也难以拿出来。

  糜家能够凑出百亿钱财,只怕是连季秋赎买他们名下丁口和土地时,所给出的钱粮,都给计算在内了。

  也就是说,糜家不仅没要季秋的钱,还把全部家产拿出来,就为了让他们女儿成为季秋的夫人!

  这可真是一分天价嫁妆了!

  郭嘉轻笑道:“糜家是商贾出身,自古商贾皆好赌,最擅长的就是以小博大!

  所以糜家此举,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但若是以商贾思维来考虑此事,却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至于是否答应糜家的条件,从内部稳定角度看,属下以为可以答应此事。

  因为如此一来,我军不仅能够顺利接收糜家的七座县城,更能顺利迁移这七城百姓。

  同时糜家在经商一道上颇有建树,收服他们,对主公接下来的商业规划,将大有裨益!”

  “从军事角度讲,属下也认为应该答应糜家条件。

  距离我军击败徐州十万大军,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陶谦势力经过短暂的慌乱后,已经快要完成整顿了。

  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要对我军发起反扑。

  糜家这七座县城虽然看着规模都不大,但位置却颇为关键。

  刚好是在我们与陶谦势力的分界线。

  若是我们掌握这七座县城,就能以东海郡十三城为基础,构建东海防线,将陶谦势力挡在东海郡之外。

  若是陶谦掌握这七座县城,那我军便只能在东海郡剩余的六座县城中驻扎重兵,与陶谦进行拉锯战了。”戏忠同样说道。

  诸葛道:“从内政角度讲,属下也认为应该答应糜家要求。

首节上一节205/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