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灭倭之战,尔等军功依明军例。”
只此一句话,瞬间就让降人们眼睛放光。
林道推行军功授爵制。
有了军功,身份地位,财货田亩什么都有。
没有军功,哪怕分配到了许多田地,也只是个农户。
可以说,军功就是大明的科举,想出人头地就得有军功在身。
降人们纷纷出列行礼。
“愿为大皇帝陛下效死~~~”
为了活命而投降的,必是趋利之人。
说什么都没用,只管以利益惑之即可。
“好。”林道满意颔首“饮酒,看歌舞~”
酒宴结束,一众高丽王的妃嫔们,都被林道赏赐给了降人们。
尤其是那位来自蒙兀的高丽王妃,更是分给了李成桂。
看着他们感激涕零的带着女人们离去,林道面上的笑容,方才逐渐消散。
之前没怎么表态说话的一众大明文武们,纷纷上前行礼。
“陛下,不过是群降人罢了。”
意思是说,一群降人而已,过于优待了。
“你们,可别小看了倭国。”
林道给蓝玉打了个眼色,他立刻安排甲士们,将闲杂人等都给驱逐。
“倭国人口众多,比高丽还要多,七八百万人总是有的。”
“而且,他们现在还是处于全国一统的时期,能够调动全国的力量征战。”
“当年元军两次攻打,倭国仅仅是一州之地(九州岛)就动员起来了四五万人马,打垮了登陆的元军先锋。”
“几十年过去了,其全国的战兵动员能力,当在二十万以上。”
“极限动员的话,甚至还会更多。”
示意众人坐下说话“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说明军战斗力强横,不惧敌人兵多。”
“可倭国那里不仅仅是兵多。”
“那边山地纵横,地势崎岖,非常容易遭受伏击。”
“而且地震频发,动不动就来火山海啸什么的。”
“明军勇士的性命与鲜血,不该如此轻易的抛洒。”
林道麾下的明军战斗力强横,根源在于其提供的先进军事装备。
可军士们不可能走到哪儿,都穿戴整齐,随时准备作战。
尤其是山地作战的时候,火铳火炮的使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说战败,但是损失必然不少。
“钓鱼之前,饵料得下足。”
林道示意众人举杯“这些降兵,本就不能留。”
“正好以重利诱之,送到倭国去打仗。”
“隔着大海,他们想跑都没地方跑。”
“待到他们与倭国拼光了,大军方才跟上清扫,岂不美哉?”
从将领的角度上来看,林道说的这些都没什么用。
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军功。
能否减少损失,降低伤亡,清除隐患等等,这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也就是林道的威望能力都够,将领们不敢反对就是了。
重武的好处,是武力强横能打。
不至于落个外族入侵,亡国灭种的下场。
可坏处就是,武人追求战功,跋扈霸道以及拥兵自重。
林道在的时候,自然没什么人敢闹事。
等他不在了,那以后的事情就扑朔迷离了。
针对这一点,林道也是接受现代世界网友们的建议,筹建军事学院。
学院出来的流水线军官,威望与动员能力,无法与打拼出来的将领比较。
但是基数足够多,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当然,真正重要的还是铁路与电报。
脑海之中思索着这些事儿,林道举起了酒杯招呼。
“饮酒~”
时隔近百年,来自大陆上的军队,再度踏上了倭国。
百年前的两次攻打,首先登陆的是南宋降兵。
而这一次,首先登陆的也是降兵,只不过换成了高丽的降兵。
这些降兵,得到了充足的物资补给。
林道打蒙元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包括甲胄兵器等,他自己看不上眼,就给了这些高丽降兵们换装。
士气大振的降兵们,一经登陆就开始疯狂烧杀劫掠。
他们砍下武士们的首级挂在腰上,点燃沿途见着的房舍,劫掠一切看得上的财货,扑倒矮小的当地女子肆意宣泄。
宛如一大群的蝗虫,疯狂的到处祸害。
就像是要将在明军那儿受的委屈,全都翻倍的宣泄出来。
后续的明军也是逐渐登陆上岸。
不久之后更多民间团体,也是来到了这片土地上。
金大是高丽国一名普通的戍兵。
在开京戍卫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成了降军。
之后稀里糊涂的跟着将军们,来到了倭国。
他的运气不错,砍下了一颗倭人武士的首级,还抓获了一家老小。
“这是二十贯钱。”
勘验军功的明军文书,将铜钱银子与军票推到金大面前,一同推过来的还有确认函。
“签字画押。”
“我~”听到一旁翻译的话,金大挠头,头皮屑纷飞“不会写字。”
文书收回确认函,动笔写下了他的名字,之后再推过来“画押!”
拿到了财货,金大美滋滋的牵着被绳子拴着的战利品,走向不远处的随军商人营地。
第350章 告御状
“这个头也太矮了。”
随军营地中,来自江南的商人,用尺子测量金大送来的年轻女子。
“这可上不了价。”
紧张关注的金大,听完通译的话后,顿时有些急眼“好不容易抓到的,我都没舍得上手。”
他之前在高丽早就穷怕了。
全家都是给地主老爷干活,谁得病了谁就扛着等死。
一家人只有一套破衣烂衫,从未吃过一顿饱饭。
他是被选为戍军之后,方才第一次吃上了米糠,第一次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破烂衣服。
在开京投降之前,将军们来犒赏的时候,第一次吃上了真正的大米饭!
来到了倭国立下了军功,第一次拿到了真正的财货!
在这个残酷的人吃人时代里,其实无论哪个国家的穷人命运都差不多。
只不过中土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兜底。
别的地儿,通常都是忍耐到死。
“最多三贯钱。”
商人摆手“不能再多了。”
对于之前的金大来说,三贯钱那就是天大的数字,见都没见过的那种。
可现如今,他想要更多。
经过通译的一番交流没能取得效果,金大牵着自己的俘虏们,去寻别的商人问价。
偌大的随军商营内,给的价格都差不多,有些甚至还不到三贯。
没办法,只能是以这个价格出手。
此外还有两个半大的女孩,加起来也就三贯出手。
至于老妇则是没人要,这让金大很是懊悔。
他之前还给这老妇吃了个饭团,浪费了。
这不可笑,灾荒之年的时候,一个饭团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金大将自己缴获,或者说是抢来的东西在这边出手。
最贵的也就是一双鹿皮靴子,别的那些针头线脑破布帛什么的,商贾们也不收。
除了收货,商贾们也卖货。
来自江南的绫罗绸缎,各种手工艺品,美食美酒等等什么都有。
中土古代的商人们,其实真的是很有能力。
生意做的遍布世界。
别以为丝绸之路上都是胡商,中土的商人更多。
正是因为商人们太有能力了,历朝历代方才不断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