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446节

  戟枪森立如林,牛马络绎如川。

  尤其是在东门外,连绵不绝的元军尽皆缟素,满是白旗。

  他们不是打白旗投降,而是发丧。

  今天主攻东门的,是孛罗帖木儿。

  他以为父报仇的名义,整合了父亲留下来的遗产。

  除了散只兀氏的直属万户人马之外,还有来自云南,襄阳等地的探马赤军,汉军,当地的地主武装等等。

  兵马足有数万之众。

  从城墙上向外看,兵马之多宛如蚁群,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此时高邮城的南北,都爆发出了震天的厮杀声响。

  分别攻击这两个方向的元军,已经开始行动。

  这边孛罗帖木儿,面无表情的举起了手中的刀,猛然用力向前一挥。

  “杀~~~”

  数万人马怒吼,声震山岳。

  最先冲出去的,是担当炮灰的汉军,也就是俗称的伪军。

  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消耗。

  元朝军户之中,汉军的待遇最差。

  当了军户,就不能在改为其他户计。

  去往各地打仗或者戍卫的时候,路费还得自己出。

  这还只是开始。

  到了地方之后,军用开销同样也是要自己承担。

  若是没有,就得向家中索要。

  后来干脆形成了一种定制,那就是汉军家属,每年都要往军中输送一批军资,叫做封椿。

  名义上,肯定是给自己家的军户使用。

  可实际上,以元廷此时的贪墨程度来说,这些东西之中,哪怕是一粒粮食都不可能真的落到军户手中。

  而且各地汉军军户,长期被拖欠粮饷,很多人都已经到了活下去都难的程度。

  全靠敲诈勒索乃至于拦路打劫,以及军中赏赐与战后屠城分润物资。

  其军心士气,可想而知。

  ‘轰轰轰~~~’

  潮水般涌过来的汉军,不出意外的接连踩响了地雷。

  无数的钢珠纷飞四射,洞穿了一具又一具的身体。

  每次地雷爆炸,都会倒下一片。

  尤其是可怕的跳雷。

  踩上去的时候不炸,可脚步移开之后,浅埋的跳雷就会弹起来接近一米的高度,然后爆炸。

  内置的钢珠,钢栓,破片等向着四面八方飞射。

  一米左右的高度,大致就是在下三路。

  这个地方遭遇重击,其滋味感受之痛楚,可想而知。

  高邮城外,是连片的蛋碎声响。

  现代世界的地雷,本质上就不是奔着杀去的,而是奔着伤去的。

  一个伤残的军士,远比一个死掉的负担更重。

  不多时的功夫,高邮城外遍地都是下半身满是鲜血,躺在血泊之中打滚惨叫的倒霉蛋。

  如此凄惨的一幕,也是让后续的兵马头皮发麻,顿足不前。

  “啊~~~”

  惨叫声,从身后传来。

  孛罗帖木儿的亲兵,策马来回奔驰,手中箭如雨下,不断射杀顿足的军士。

  更有大批甲士,手持兵器步步上前威逼。

  但凡身处攻击范围之内,皆是刀枪伺候。

  汉军无奈,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

  没办法,蒙兀人多年的残暴,早已经吓住了这些汉军。

  潮水一般的汉军,硬生生的用自己的身躯,淌开了雷场。

  正常来说,他们这个时候就可以退走去修整。

  虽说不拿汉军当人看待,可毕竟是有用处。

  但是这次不同,孛罗帖木儿是铁了心要破城,硬逼着汉军决死冲城。

  扛着一架架长梯的汉军,将梯子竖立在了城头上。

  顶端安装有倒钩的梯子,卡在垛口上,下面的汉军围着一圈扶住,悍勇之辈举着盾牌咬着刀,单手往上爬。

  城头上,箭如雨下。

  缺乏甲胄保护的汉军,成群结队的坠落而下。

  马背上的孛罗帖木儿,面无表情的挥手“再上一个千户。”

  轮到的汉军,面无血色,在刀枪弓箭的威逼下,硬着头皮继续上。

  他身边有蒙兀军将劝说“如此这般逼迫,恐会引起兵变。”

  “汉儿懦弱犹如牛羊。”

  孛罗帖木儿不屑哼声“杀光敢反抗的,剩下的人只会哭泣。”

  “你也看到了,红巾贼手段众多,还有火龙未出。”

  “若是不能将红巾贼的底牌都逼出来,这些东西就会落到我们蒙兀勇士的头上。”

  一众蒙兀人与色目人,皆不再言语。

  这边另有大批民夫,扛着装满了泥沙的麻布袋,奋力前冲。

  他们顶着箭雨,将麻布袋堆积在了城墙下,逐渐堆积起来形成土坡。

  孛罗帖木儿就没指望过,能用长梯子破城。

  他选择用人命与麻布袋,在城墙外堆出一个足以前行的斜土坡出来。

  攻城战进行的非常残酷,这份残酷主要是针对汉军。

  终于有人受不了这种送死的作战方式,挥刀开始反抗。

  可很快就会被督战队斩杀。

  其余人的勇气,也是随之破碎。

  他们只能是将希望,都寄托在能破城上。

  上午开始的攻城战,持续到了午时。

  数不清的汉军与民夫,倒在了城外。

  他们的尸首与麻袋一起,被扔到了城墙下,逐渐堆叠起一处接近两丈高,宽达二十余丈的斜坡。

  高邮城的城墙,总共也没有三丈高。

  此时冲过来的元军,可以直接扒着城墙垛口翻上去。

  抬头看了眼天色,孛罗帖木儿向着几名汉军将领点头。

  这些人并非朝廷兵马,实际上是云南以及襄阳各地的地主武装头领。

  孛罗帖木儿自己是襄阳的达鲁花赤。

  他父亲答失八都鲁,是大理宣慰司都元帅。

  这两地的地主武装,都是在他们父子的支持下建立。

  战至此时,他方才投入了真正的战兵。

第306章 团练

  “火龙。”

  林道的手臂下压“不动。”

  顶盔贯甲的施耐庵,提议用火龙,也就是燃烧瓶对付冲上来的元军。

  却为林道所拒绝。

  望着城外结阵而来的兵马,林道摇头“兵甲不错,阵列也较为齐整。”

  “可看旗号,还是汉军。”

  “我要打的,不是这些炮灰。”

  炮灰杀的再多也没用,蒙兀人可以随时拉起更多的炮灰。

  只有直击核心,大量消灭蒙兀人与色目人的有生力量,才能真正的重创他们。

  所以之前的战斗,红巾军一直都是收着打。

  燃烧瓶,加特林都是留着对付蒙兀人的。

  在蒙兀人的主力上来之前,他不会动用。

  成千上万的地主武装,潮水一般涌上了尸首与麻袋铺就的斜土坡。

  最前排的那些,甚至都举着铁盾,身穿铁甲。

  地主武装有钱粮,能够武装起自己的核心兵马。

  他们的待遇也不错,至少不会缺了吃食。

  其战斗力与士气,自是远高于汉军。

  孛罗帖木儿向他们允诺,只要能破城,就为他们记首功。

  不但能获得屠城的资格,还将为他们提供包括铁甲在内的众多物资补给。

  明晃晃的好处就在眼前,这些地主武装也是鼓起了战斗意志。

  弓弩的作用不大,射在盾牌上闷声作响。

  走在最前边的,都是地主武装之中的亡命徒。

首节上一节446/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