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418节

  现在脱脱亲自带着主力去攻打,结局如何就难说了。

  林道决定,杭州事了,就带兵去截断脱脱的粮道。

  几个月的时间足以。

  他继续翻看邸报。

  邸报上提及最多的,其实是明王,也就是林道自己。

  只不过林道看过之后就不再关注。

  直到徐寿辉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徐寿辉是弥勒教选中的人,与和尚彭莹玉等人聚众起事。

  因为红巾军的名头最大,他们也自称是红巾军。

  同时打出了白莲教,以及弥勒教的名头来。

  还大肆宣传‘弥勒佛降生,当为今世主。’

  常年遭受元廷压榨的百姓们,踊跃参加其中。

  兵力迅速增长,攻占了蕲水黄州等地,地盘上还没林道的大。

  可就这么点地盘,徐寿辉竟然称帝了!

  国号天完。

  林道看的是连连摇头“太心急了。”

  “就连人家袁公路,都知道得了传国玉玺之后才称帝。”

  “你有个屁啊~~~”

  兵不过数万,地不过二州。

  就这么点的实力,竟然急匆匆的称帝建国。

  就跟没吃过好吃的似的,有了果子就狼吞虎咽。

  “蠢货,真是个蠢货。”

  而且,虽然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可却是丝毫没将明王放在眼里,自行称帝。

  不但让自己成为了元廷的重点打击目标,更是与真正的红巾军决裂。

  也能理解,毕竟人家是弥勒教的。

  “我可不止是白莲教的明王。”

  “弥勒教的明王,也是我。”

  “你已有取死之道!”

第286章 杭州文坛

  “就差一句,就差一句啊~”

  望着面前桌子上的西湖醋鱼,林道连连摇头。

  “就是忘了叮嘱你一句,千万别买西湖醋鱼!”

  去点外卖的施耐庵回来了。

  他分别去了多家酒楼,定了二百多道菜肴,外加汤水。

  至于林道,直接给明王定了八个菜。

  众人都是两个菜,而林道却是八个菜。

  如此差距,非但无人觉得不公,反倒是对林道感激涕零。

  身份上的差距,许多时候都是进步的动力。

  钱塘县的外卖小哥们,将菜肴送来的时候,林道一眼就见着了著名的西湖醋鱼。

  这道菜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味道好吃。

  而是因为,其难吃到让著名的美食家苏东坡,都被迫自己动手搞东坡肉出来吃。

  难吃,太难吃了。

  林道抬手指着这盘西湖醋鱼“你的了,端走。”

  中土人向来讲究好事成双,林道又给他分了个菜。

  曾在这里当过官的施耐庵,自是吃过西湖醋鱼。

  一想到西湖醋鱼那外层又酸又涩,内里的鱼肉却是味如嚼蜡般的毫无口感。

  他也是连声道歉“明王,是我办事不力,一时之间竟未想到此事。”

  “别废话,我看着你吃。”

  施耐庵硬着头皮啃着西湖醋鱼,那微表情变化,让一旁服侍林道吃饭的蓝玉,看的是莫名其妙。

  吃鱼而已,至于吗?

  他以前在家乡的河沟岔道里,逮条鱼都能兴奋好几天。

  除了刺多些扎嘴之外,鱼肉挺好吃的~~~

  “行了行了~~~”

  眼见着施耐庵吃到一半,脸都快要扭曲成团了。

  林道挥了挥手“剩下的不用吃了。”

  “以后记住了,来杭州吃什么都行,就是别吃西湖醋鱼!”

  第二天一早,林道与施耐庵分头行动。

  林道去收集杭州城不同阶级的生活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逛街看热闹。

  施耐庵,则是去寻自己的徒弟,以及好友们。

  这个时代,其实也挺卷的。

  城外村镇的农夫们,早早地就推车挑担的交税入城,贩卖柴粮菜肉瓜果等。

  他们在街道两侧,各家店铺门外摆摊,也无人来驱赶他们。

  城内贩夫走卒,引车贩浆也是天不亮就起。

  沿街的各家店铺,开门倒是稍晚一些。

  门挡板打开之后,也是忙碌清扫,整理货物。

  整个杭州城,都好似活了过来。

  这个时候还在睡懒觉的,估计只有蒙兀人与乞丐。

  杭州城内有许多茶肆。

  提供各类早点餐饮服务,还有专门的台子,供给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

  敲了敲手中唐伯虎的扇子,林道迈步走入规模最大,人也是最多的茶肆。

  早上就来喝茶听说书的,必然都是闲人。

  不好说一个个绫罗绸缎,可一眼扫过去,绝无黔首布衣。

  黔首布衣们,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

  伙计热情招待面生的林道,引着来到了一处距离讲台较近桌子旁。

  这些伙计们,除了日常客人的打赏之外,还有提成收入,在杭州城内也算上中产收入了。

  他们的提成,都在于不断的引入新顾客。

  面生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嘛。

  伙计非常热情,主动介绍各式茶点。

  林道颔首点了几份“蟹酿橙,葱包桧,粢饭团,再来一壶龙井。”

  “老爷稍等~~~”

  四周喧嚣声不绝于耳。

  众人皆在言语,好在无人高声放话。

  林道倾听一番,却是好几次都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那明王林道,虽说占了江都,可却并未断绝漕运。”

  “只要交税,商船依旧可行。”

  “我家有一船,自北地收了皮货回来,路过高邮府的时候,正好赶上那明王林道攻打高邮府。”

  “本以为是连人带船还有货,全都得没得了。”

  “未曾想,竟是被放行了。”

  “侬是不晓得,我见着船回来的时候,人都傻掉了~~~”

  “这明王虽是反贼,可却是个有原则的反贼。”

  “如此人物,将来必然能成大事。”

  听闻有人夸赞明王,一旁服侍的蓝玉,也是与有荣焉。

  至于林道自己,则是默默听着默默喝茶。

  他是造反,不是当山贼土匪。

  只要不是蒙兀人色目人的船,正常来往的商船,他当然不可能去劫掠。

  历朝历代为了方便统治,都是严厉抑制商贾。

  林道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他觉得将这股力量向外引导,去赚取全世界的财货,远比压制更加有用。

  不多时的功夫,众人的欢呼声中,有说话艺人上台行礼说书。

  所谓说书先生,指的就是这些人了。

  这些说书先生们,通常也兼任杂剧作家,说的都是各自的作品。

  “解州关汉卿,今日言四折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三折。”

  “哦?”喝茶的林道,抬眼看过去。

  这剧名真的是太熟悉了,三国演义里的名场面。

  “山西解州的?关羽老家?”

  “关汉卿,这名字~~~”

首节上一节418/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