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401节

  林道没去发作,转而询问刘福通“刘顾问,你觉得接下来,红巾军当如何行事?”

  昨晚想了一夜说辞的刘福通,低着头盯着脚尖。

  声音略带颤意“听~听明王的吩咐~”

  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就是案板上的鱼。

  少蹦几下,还能少挨几刀背的疼。

  老老实实的等待命运的决断,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就像是出轨被抓了,还想要蹦,只会被揍的更惨。

  林道沉默片刻,目光转动落在了韩山童的身上“圣子是怎么想的?”

  “明王如何想。”韩山童同样低头行礼“我就怎么想。”

  他的声音低沉,目光泛着血丝,很明显的意气消沉。

  毫无疑问,这是齐齐认输认栽,任由处置。

  是真的没办法。

  这府衙内外,皆是郑成功的八百亲军。

  别说八百了,八十个上来,就足够将他们全都剁成剁椒鱼头。

  “我的意思?”

  在这些人的面前耍威风,林道没有丝毫的快意。

  唯有在蒙兀人色目人的面前耍威风,才是真正的痛快。

  “我心中只有一事。”

  林道垂目,语气平静“灭元!”

  “只要能灭元,无事不可为!”

  “只要愿意投身灭元大业,皆是伙伴。”

  “过去的事,就让他留在过去,现在我来说说红巾军的未来。”

  这方世界的核心,就是反元。

  在这个大前提下,些许内斗心思,个人抱负理想什么的。

  林道都可以暂且按下。

  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整顿。

  成者王侯败者贼,灭元之后什么都好说。

  “想要灭元,只靠我们不行,得发动全天下的百姓们,一起加入进来。”

  “要将灭元的星星之火,传遍天下。”

  “我的意思,是我亲自前往江淮之地,发动当地反元之力。”

  “至于你们。”

  听到这里,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皆是抬头看过来,目光之中满是惊愕之色。

  “你们。”林道微微一笑“你们留下,从这里出兵向着周边发展。”

  毫无疑问,这番表态与刘福通等人所想截然不同。

  本以为明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忌日来着。

  “怎么,不愿意?”

  “愿意愿意~”众人连忙行礼“尊明王命!”

  本以为是死局了。

  未曾想,竟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但顺利分家,还能得到正式的明王令。

  以后顶着明王的大义发展,必然顺畅许多。

  这边林道目光,望向了施耐庵。

  施耐庵行礼,捧着书册上前分发。

  “刘顾问。”

  “圣子。”

  两份书册分别递过去“这是兵册,物单。”

  这就是分家产,毫无疑问的关键时刻。

  两人急忙翻看,看完之后脸色都是不太好看。

  刘福通分到了三千人马,主力是他自己的族人亲族,家中佃户护院什么的。

  至于韩山童,兵马多了些,足有近五千之众。

  可同样也都是以白莲教徒为主,且多为跟随他多年的老人为主。

  在他们两人看来,兵马分的太少了。

  这些是真正的兵马,能行军,能舞兵,能穿甲,能上阵的。

  不算那些只能摇旗呐喊的炮灰。

  这样的兵马,那是有多少要多少,没人会嫌多,除非是宋明时期的大头巾们。

  毕竟在大头巾们看来,自己的一张嘴皮子,就足以胜过百万大军。

  待到刘福通与韩山童看到了军资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军资方面,林道大方的很。

  两人都分到了差不多够麾下兵马使用两月的钱粮。

  不算多,但是作为启动资金足够了。

  除此之外,林道还赠送了一批裁断的螺纹钢,安装了枪头的无缝钢管等。

  至于最重要的甲胄,包括这次在颍州城内缴获的,各自获赠了数百副之多。

  “人可以招。”

  “苛捐杂税,水旱蝗灾之下,活不下去的人多了去了。”

  “钱粮可以自己找。”

  “蒙兀人色目人的家产都是钱粮,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都是钱粮。”

  林道侃侃而谈“对这些人,无需客气,只管拿来就用。”

  韩山童等人,纷纷行礼“领命!”

  施耐庵带着他们离开府衙,去分配各自的兵马物资。

  这边杜遵道问出了憋着许久的话语“明王,给他们的东西太多了吧。”

  别的东西还好说,可那么多的甲胄~

  那可是几百套的甲胄啊,而且其中有许多都是铁甲!

  蒙元知道自己奴役汉家子,所以不许汉儿有铁器,防备的非常森严。

  哪怕是做菜用的菜刀,也是十户之家共用一把。

  这等严防死守之下,铁甲是何等稀罕的宝贝。

  明王这大手一挥的,竟然给出去了那么多,被任命为军中司马,负责物资管理的杜遵道,太心疼了。

  “无妨。”

  对于坐拥数个世界资源的林道来说,这些东西真心不算什么。

  给刘福通他们,也是为能更好的反元。

  至于以后~

  “待到离开颍州,我自会重新补充一批军资。”

  等到施耐庵回来,林道召集自己的心腹们,开启真正的军议。

  “明王。”

  施耐庵主动开口“去往兴化,最近的路就是从颍州出发,走安丰路入扬州路再入高邮府,最多二十余日即可抵达兴化。”

  这边杜遵道,当即开口反驳。

  “肇瑞兄所言,某不敢苟同。”

  施耐庵当即行礼“请指教。”

  “走此路,有官道可行,的确是便捷。”

  “可扬州路的南边,过了江就是集庆(南京),北边则是泸泗等地,皆有大批元军驻扎。”

  “且,扬州路河网纵横,并不利于大军行动。”

  “一旦为元军拖住,恐有不测。”

  “这~”施耐庵略做沉思“兄有何高见?”

  “明王~”

  杜遵道向着林道行礼“下官觉得,当走归德府过徐州,自徐州南下淮安路,再入高邮府。”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绕行高邮湖,还可途经治河地,招揽河工。”

  “可这绕行太远了。”施耐庵反对“路程太远,恐粮草不济,生出诸多变故。”

  一旁的郑成功,忍不住的问道“明王,为什么一定要去高邮府啊?”

  他是个单身汉,可毕竟也是颍州人。

  反元就在颍州反呗,何必千里迢迢的跑去高邮府。

  “你可知。”林道望着他询问“元廷为何要治水修河?”

  这话问的郑成功有些愣神“这~是为了治水患?”

  “哈哈哈哈~~~”

  施耐庵与杜遵道皆笑。

  他们帮忙解释“蒙兀人掠夺天下数十载,期间黄河多次决口,年年都有水患。”

  “之前为何不修?如今经济崩溃财政困难了,反倒是要修?”

  “那是因为,他们需要江南的钱粮,用来维持运转,供应他们继续奢侈的生活。”

  “以前都是用海运,来运送江南的财货物资。”

  “可是现在,海运荒废之后,就只能是走漕运。”

首节上一节401/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