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390节

  “总比这么憋屈的去死要强!”

  这话说的,林道心头也是微震。

  元末之时,天下各地流言蜂起。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白莲花开,明王出世,白莲降生~’

  ‘明王出世,普度众生~’

  ‘弥勒下生~’

  无数的流言传遍天下,表达着缺乏舆论传播途径的百姓们,内心那急切的期盼与渴望。

  简而言之,叫民意。

  民意,想让大元灭亡。

  甚至于,离寺游历(传言一路卖钩子凑路费)的朱元璋,都记下了这些民意。

  大团的政治经济全面崩溃,天灾人祸的轮番蹂躏之下。

  普天下的百姓们,都在盼着大元赶紧的灭亡。

  拿起一盒炸鸡递给解说的民夫,换来他感恩戴德的行礼。

  林道起身离开了棚子,步行前往远处的河滩。

  “独眼石人的流言,已经传开了。”

  “也就是说,刘福通与韩山童等人,快要动手了。”

  “我得抢在他们前边,先把首义的红利吃下去。”

  刘福通与韩山童,最先发起了红巾起义。

  可也别因此,就当他们是什么好人。

  真实的刘福通,本是颍州豪强巨富。

  其祖上,实际上就是跟随忽必烈北上攻克哈拉和林,南下灭宋的汉家军阀之一。

  之后蒙兀人,逐步收走了他们的兵权与政治话语,就只剩下财富了。

  到了元末,他们的财富也被蒙兀人给盯上。

  就像是这次贾鲁来修河,就是向刘福通索要巨额财富。

  刘福通不给,贾鲁就改了河道,直接将刘家的田地全部淹没。

  当年祖先给蒙兀人当狗,打遍了天下。

  现在贪得无厌的主人不够吃了,就开始杀狗吃狗肉了。

  不甘心被宰杀的刘福通,走上了祖先曾经的道路。

  至于被推到前台的韩山童,是白莲教的教主。

  还被按上了一个宋徽宗赵佶八世孙的身份。

  “呸!”

  想到这里,林道也是忍不住的骂。

  “那混球,除了女儿们漂亮之外,一无是处!”

  “冒充他的子孙?”

  “脑子里装的什么玩意。”

  一路走向自己之前选好的河滩位置,林道打算将独眼石人给埋下去。

  未曾想,距离河滩还有一段距离,就见着自己选定的位置那边,有许多火把在晃动。

  他当即皱眉,奔向一旁不远处的乱石堆。

  “嗯?”

  林道顿足,拔出了格洛克握在手中。

  枪口指向了乱石堆,低声喝斥。

  “谁?出来!”

  本想藏身查看远处情况的。

  没想到,竟然遇上了同行,乱石堆里提前藏了人。

  “阁下莫要冲动,当心手铳走了火。”

  早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手铳出现,当然数量不多。

  此人竟然能认出类似手铳的手枪,想来也不是寻常人物。

  乱石堆内,传来了低声回应。

  “老夫只是路过此地,绝无恶意。”

  蹲身的林道,丝毫不为所动。

  “举起你的双手,让我看到你的手!”

  不多时的功夫,乱石堆里果然是伸出了一双手来。

  里面的人也是蹲着身子,一步一挪好似鸭子一般晃悠过来。

  一边挪一边低声言语“阁下别冲动,老夫是好人,莫要惊动了河滩边上的人。”

  “别动!”

  林道并未中计,目光微冷的盯着来人的靴子。

  此时两边相距只有七步。

  若是林道下意识的看向河滩方向,那边之人必然猛扑上来,拔出靴子里的匕首捅他。

  同样的,林道若不是担心惊动河滩上的人,早已开枪击杀,扼杀风险。

  枪口指向了来人藏着匕首的靴子。

  “一只手下去,慢慢的把靴子脱掉。”

  林道的另外一只手,则是摸向了电棍。

  为了分散此人的注意力,还开口询问。

  “你叫什么名字,这么晚了跑这里作甚?”

  “老夫兴化人,姓施名耳字肇瑞,别号耐庵。”

第267章 你的石人?是我的石人!

  摸着电棍的手,停了下来。

  林道神色愕然“你说你叫什么?”

  盘算着如何分散林道的注意力,好趁机跨过七步距离的施耐庵,也是闻言发愣。

  “老夫施耐庵,阁下莫不是知道施某人?”

  “江苏兴化的施耐庵?”

  “正是老夫。”

  “你怎么在这?”

  这话问的施耐庵有些惭愧。

  “老夫出门游历四方,未曾想在此为官军所掳,只好留在了河工处做个文书。”

  林道笑了“你被抓过来,没去当苦力,反倒是做了文书?”

  “这~~~”施耐庵苦笑一声“老夫二十年前,曾登进士。”

  他出生于元贞二年,如今已经五十五岁了。

  虽说上了年纪,却依旧身手矫健,健步如飞。

  身体不行的话,也没办法游历天下。

  而且两年之后,还跟着张士诚一起起义反元,亲自上过战场的!

  看看《水浒传》里那些详细的厮杀描述,像是武松换刀,金银器皿要踩扁,杀潘金莲之前先扯她衣服等等细节。

  就知道身为作者的施耐庵,绝对是有着相关的经验。

  他科举那一科的同榜之中,有一位名人。

  名字叫做刘基。

  感受到林道身上的杀意渐消~

  施耐庵干脆坐在了地上“老夫二十年前中进士,任了钱塘县尹。”

  “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看透朝廷黑暗,辞官回家。”

  “这些年闲来无事,就到处走动游历四方。”

  “被军士抓着来到河工上,得知老夫曾经为官,就混了个文书的工作。”

  他抬手指向远处河滩处不断晃动的火光。

  “老夫偶来河滩走动,想些过往故事。”

  “未曾想,却是撞见了一群人,在那边鬼鬼祟祟行事。”

  “老夫躲在乱石堆里,想要看看他们究竟是在做什么。”

  “之后就是小兄弟你过来~”

  他大概是来河滩散心,思索水浒传的情节。

  想到这里,林道心头微动。

  “施先生,我有句话,想请施先生解惑。”

  “哦?愿闻其详。”

  “话说,一群山贼年终开会。”林道后退一步,笑言相询。

  “种粮食的山贼说,今年粮食没赚钱。”

  “开酒店的山贼说,今年也没赚钱。”

  “打渔的山贼说,今年他们也没赚钱。”

首节上一节390/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