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365节

  所有的后勤物资,全靠林道的支持。

  “子厚兄。”

  亲眼目睹林道带来了数千石粟米精米豆饼,见过多次已然不再震撼的李二凤,主动上前言语。

  “有子厚兄相助,此战必胜。”

  “我现在烦恼的是,战胜之后当如何处置草原。”

  “草原上的部落,就像是野草一样,总是一茬一茬的冒出来。”

  “千年已降,历朝历代都是无可奈何。”

  “这有什么好烦恼的。”林道递了瓶怡宝给他“既然能一茬接一茬的冒出来,那就能一茬接一茬的干掉。”

  “别用什么羁縻,就用最简单的办法。”

  林道顿住脚步,伸手指向不远处的一辆自行车车轮。

  “划分大草场,安置小部落,禁止随意迁徙。”

  “规定每个部落的人口上限,每年定期去往各处部落,哪个部落的人口超过规定的上限了,该部落超过车轮的男丁,皆斩!”

第249章 舌尖上的唐军

  “可汗~”

  梳着辫子的契丹贵人策马而来,向着阿史那什钵询问。

  “已经在这里守了好多日了,一个唐人的鬼影子都没见着。”

  “还要继续守下去吗?”

  阿史那什钵,就是突利可汗。

  当初他父亲始毕可汗死后,本该是他继承可汗之位。

  可因为年幼,可汗之位落入了叔父处罗可汗的手中。

  之后颉利可汗继位,将长大了的突利可汗,安排去了东边,管理契丹等部。

  突厥内部,称其为小可汗。

  这次与李唐大战,他也得到了颉利可汗的征调,从遥远的幽州以北赶过来。

  突利可汗没回话,而是蹲在地上看车辙印。

  “如此之多的车辙印。”

  他皱着眉头,目光之中满是不解“唐军究竟是带了多少大车来?”

  “这么多的大车,为何不见牛马蹄印?”

  他起身看向秦直道,上面同样只有车辙印记,而无牛马蹄印。

  唐军行军路上,坚定执行坚壁清野的策略。

  但凡是行军范围附近的部落,统统都是处置掉。

  而更多的部落,则是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就使得远道而来的突利可汗,完全不清楚唐军的情报。

  只知道是几万大军。

  他的王庭就在幽州北方,与罗艺接触较多。

  而且娶的是隋朝的淮南公主,接触汉文化较深。

  他读过汉人的兵书,知道长途行军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线。

  行军路线越长,补给线就越发重要。

  若是能切断补给线,则大军不战自溃。

  前隋征讨高句丽,就是输在后勤补给上。

  为此,突利可汗主动带着人马来到唐军后路,准备截杀唐军的运输队。

  可等了许多天,别说是运输队了,连个唐人的影子都没见过。

  “可汗~”

  契丹贵人过来言语“莫不成都是沿着大河,用船运的?”

  “没有。”

  突利可汗摇头“大河两岸日夜都有人盯着,就算是一条羊皮筏子过去,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没有运粮?”

  契丹贵人挠头皮“难不成,一路都是抢了牛羊吃?”

  翻了个白眼,懒得回应的突利可汗翻身上马“撤,去跟大汗汇合。”

  ‘契丹人真是有够蠢的。’

  ‘小股人马还好说,几万唐军,得多少牛羊才够他们吃的?’

  ‘再说了,唐军残暴屠戮,附近的部落早就去了阴山脚下,与大汗汇合,唐军想抢也抢不到东西。’

  ‘可这几万人,究竟是吃什么活下去的?’

  越过库结沙(库布齐)的唐军,来到了秦汉时期的九原郡。

  望着眼前奔腾不息的黄河,唐军将士们欢呼雀跃。

  他们纷纷脱下衣衫,裹着兜裆布冲入河岸边,冲洗身上的风沙尘土。

  哪怕是李二凤,也不例外。

  他光着膀子,穿着兜裆布来到河边。

  先是捧起水漱口,将嘴里的沙子吐出来。

  这个时候的库结沙,面积还没后来那么大。

  秦直道通过的距离不算长。

  可风沙很大,刮起来的时候,也就越野车上的林道悠然自得,其他人都是一身的沙尘。

  解开挽着发髻的带冠,油腻的头发散下来。

  李二凤抄起河水,就往头上泼。

  李神通跑过来,将一袋袋装的海飞丝递过来。

  之前已经用过多次的李二,熟练的找到缺口,撕开包装挤出洗发液,抹在头上洗头发。

  黄河岸边的众多唐军,都是如此。

  除了洗发液之外,每个唐军士兵,还都分到了一块硫磺皂,用以清洗身体。

  成千上万的唐军,在这里一起洗澡。

  原本清澈的黄河,在这一段逐渐变的浑浊起来。

  落下车窗,吹着空调喝着红牛的林道,探头招呼魏征“你不去洗洗?”

  灰头土脸的魏征,抬头看了眼天色“要为将士们准备餐食。”

  以往,唐军出征在外,吃的都是干粮。

  主粮从秦汉时期的麦饭,转为了保存时间长的粟米。

  粟米炒熟之后磨成粉,制作成糜饼。

  再有就是胡饼,盐块或者醋布,以及硬度堪比石头的腌肉咸鱼等。

  这些食物,现代人看来,那是猪也不吃。

  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生产力低下,赶上天灾人祸饿死人的时候,能有的吃就已经是幸运了。

  这次出征的唐军,待遇上则是与以往截然不同。

  林道打包了他们的后勤开支,也让唐军体会到了想都不敢想的伙食标准。

  开锅造饭,先是烧柴点火。

  草原上有树,但是很少。

  主要燃料来源是干草与粪便。

  林道自然不会用这个,他直接上铁皮炉子与蜂窝煤。

  蜂窝煤烧的时间长,做完饭还能烧水。

  饮用烧开冷却的水,与洗澡一样,是避免疾病传播的重要方式。

  军士们去打水,林道高声招呼“去上游!”

  那么多人洗澡的地方,水都浑浊的不成样子,当然是要去上游打水。

  大锅煮米饭,主粮是粟米与精米。

  粟米是林道从永和时空运来的,精米则是现代世界里,从阿三那儿进口的长粒米。

  之所以买阿三的粮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便宜。

  他们为了赚外汇,是真的不管自己国家饿死人,买多少都卖。

  林道对此毫不在意,这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阿三饿死人,跟他可没关系。

  付了钱的!

  之前唐军横扫贺兰山的时候,只有牛马被商队买走。

  缴获的羊,除了吃掉的,其它都是去皮剁碎了交给林道运走。

  林道将这些羊肉送去现代世界租用的冷库。

  每当吃饭的时候,就运一部分过来。

  剁碎的羊肉铺在米饭上,浇上灵魂汤汁焖煮。

  此外还有脱水蔬菜做的蔬菜汤,浓稠的装满了锅。

  分批洗澡的唐军,也是分批来吃饭。

  他们端着铝制的饭盒,拿着不锈钢做的筷子排队打饭。

  满满一饭盒的米饭,加上一大块的羊肉,浇上一勺灵魂汤汁。

  唐军将士们取出随身携带的胡凳(折叠凳)坐下,大口吃米饭,啃羊肉。

  米饭松软香甜,羊肉美味可口,这可真的是一种享受。

  尤其是与以往吃的那些干粮比起来,简直就是不能比。

  吃完了米饭羊肉,军士们端着饭盒去打上一盒的蔬菜汤,稀里呼噜的喝干净。

首节上一节365/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