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刺激、考验他们,没那必要。
像现在这样,
李逸摆出来那么价值几百贯的东西,分一人八贯钱银饼,刚刚好。
收好东西,
李逸带着三人逛了下这座宅园,
确实很不错,屋不多,但景极佳,充满江南水乡味道,造的是水景园。
特别是南园,十亩南园,有着七亩的池面,还有曲折的西溪,各种充满江南意味的水榭亭台楼阁,
有很多桥,
甚至桥上还有桥亭,
这可是北方没有的。
比起平康坊李逸买的那个八十万钱的八亩宅,这里确实更雅致有味道。
可惜是冬日,
水池都结了冰,要是夏日,满塘荷叶接天碧,岸边的柳树,池中的三岛,岛上的楼阁,水边曲折的步廊,还有那些桥,得多么美丽。
返回平康坊的马车上,
李逸在想接下来该怎么办,收钱办事,他还是得讲诚信的。
当然,倒不是他能大度的放过杜敬爱,而是他既然已经知晓杜敬爱的病重的都活不过百天了,
那拿他废物利用下总没毛病。
拿杜敬爱跟杜淹换杜楚客,这能卖杜如晦一个很大的人情,甚至说不定还能安抚下杜淹,免的郭氏跟杜淹气极败坏狗急跳墙要跟他死磕到底,
甚至,
或许还能借此事做点文章,给他李逸弄个以德抱怨,有情有义的名声啥的。
名声这个东西,
看不见摸不着,但有的时候确实比金银珠宝更贵重,尤其是对李逸这样出身的人来说,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强盛的家族帮衬,那么又已经走进朝堂,甚至有了一点地位和财富,越发需要能自保的东西。
好名声,有时就是个护身符。
连乡下地主老财都知道,掏点钱修桥铺路,帮扶下孤寡,这不是在白扔钱,这钱扔的是很有回报的。平时该剥削佃户,放贷该收高利仍照旧,但每年拿点钱来做些善事,是很有必要的。
郭二郎就不太懂这些,所以他永远就只能做个郭庄村长。
董秀才也是个乡下地主,但董秀才就早跨出了那个阶层。
李逸进宫面圣。
“你要为杜敬爱求情?”李渊都有点惊讶。
“杜敬爱罪该万死,臣不敢为他枉法,只是杜淹杀了杜如晦之兄,如今又还一直囚禁着他弟,
听说杜淹此前还奉王世充之令,抓了不少暗中与长安往来的洛阳官吏,杀了一批,还一些被关押着。
其中就有独孤武都和独孤机的妻儿们,
独孤武都和独孤机都是陛下舅舅之子,如今他们因谋归长安而事泄被杀,他们的妻儿陛下又岂忍心看她们落难?
不如拿杜敬爱跟王世充杜淹交换回杜楚客、独孤修德、独孤师仁他们。
听说独孤武都之子师仁,年仅三岁,也被关押,若是不救回,只怕早晚会惨遭毒手。”
独孤武都,李渊的表弟,大业末任河阳都尉。他是李渊外祖父独孤信长子所生,先前曾与将作大匠宇文恺之子宇文儒童、河南留守柳续、河内郡丞柳燮等归附李密,
在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独孤武都进入洛阳,担任了马军总管。
前不久,独孤武都四叔的儿子,司隶大夫独孤机和虞部郎中杨恭慎、勃海郡主簿孙师孝、步兵总管刘孝元等人暗中谋划,想要回关中长安,投奔李渊。
他们计划派人找机会出洛阳,走小路去联络谷州刺史管国公任,让他到时派兵接应。
一开始是只想跑,
但后来崔孝仁却说,王世充这样的人根本难成大业,按图谶之文所说,天下应归李氏。
如今天下谁能匹敌?
现在任在新安,又是我们旧交,假如能暗中把他招来,让他们夜里来到洛阳城下,我们一起做为内应,开门纳入,那可就有大功,到时回长安,岂不是这样跑回去强?”
这群人全都是名门子弟,独孤武都独孤机,那都是独孤信的孙子,杨恭慎是隋朝宰相杨达之子,
几人都想干票大的,
结果这边四下串连,那边却迟迟没得到任的回复,拖延日久,事情泄露为王世充知道,
王世充直接把他们全都杀了,
他们的妻儿也都关押,独孤武都儿子师仁才三岁,也被下狱。
李逸现在把独孤修德、独孤师仁这两李渊的外甥拿出来说事,让李渊陷入沉思。
“独孤公等都是谋归长安事泄而死,朝廷若能接回他们的妻儿,也能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仁慈,必能更得天下人心,将来我唐军所到之处,谁不愿意归附投诚?”
“有道理,”李渊点头。
“朕答应了,用杜敬爱换回独孤武都他们的尸首,还有他们的妻儿。”
独孤武都他们也是刚被杀,长安这边还没有做出过回应,经李逸提醒,李渊当天便下旨,追赠独孤武都为蜀国公、上柱国,谥号为悼。独孤机赠上柱国、滕国公,杨恭慎、崔师仁等也都有追赠。
并下旨派使者赴洛阳,与王世充商议换回几人妻儿一事。
李逸进献良言,赐绢百匹。
出宫后直接去了安民坊杜如晦府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杜如晦。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
“一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二哥挑几个忠心的人跟着去洛阳吧。”
李逸跟他聊了会,又去见了郭氏。
“挖到东西了?”郭氏问。
“挖到了,确实如老夫人所说。”
“那我求你办的事还请抓紧办。”
“放心,我李逸说话算话,而且我已经把事情办成了。”
李逸告诉他皇帝已下旨,用杜敬爱去洛阳换几个人时,郭氏一脸不可置信。
“我说过,我向来说话算数,而且我这人办事不喜欢拖拉。”
“这是真的?”
“老夫人可以去问我二哥,或者派人去郭家或是韦家等亲戚家,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下,便知晓了,我还红嘴白牙的骗老夫人不成。”
郭氏大声叫杜三,激动的让他赶紧去打听李逸所说的是否属实。
李逸哈哈一笑,也不以为意。
“事情我已经办成了,家里还有客来访,便先回了,老夫人照顾好身体,也许还能等到我丈人一家回长安团聚之日。
我相信,他们回来的日子也不会远了,洛阳朝廷,撑不了多久的。”
郭氏脸上恢复了些血色,神情复杂的看着他,“慢走,好好待十娘。”
第228章 一句话气死郭氏
李逸阔步迈出杜府。
年初二的长安城内里坊,处处洋溢着新春的热闹气息。家家大门之上,崭新的桃符鲜艳夺目,街头巷尾,燃烧竹竿爆响的声音不时响起,
饭菜香味在空气中飘荡。
街巷之中,孩童们身着新衣,奔跑嬉戏。
街坊们相碰面,拱手作揖,满脸笑意,互道吉祥话。
李逸觉得很有年味。
有钱没钱,大家都想办法让这年过的更热闹喜庆。
杜如晦亲自将李逸送至门外巷口,一直说着感激的话语。
李逸道,“一家人就别总说那些见外的话了,希望三哥能够早点回来,二哥也留步。”
杜如晦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你新年事务繁忙,也不多留你坐了,过两天有空咱们再聚。”
傍晚时分,暮色笼罩着长安城。
杜三从外面匆匆赶回,径直走进内院,前去拜见郭氏。
“儿刚又去了趟大理寺狱,见到了四郎。”杜三忙得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四郎被换到了一个单独牢房,环境干净整洁。我打点了狱卒,这才行得方便,给四郎送去了被褥、裘袄和炉子,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老仆去侍候着。”
虽说花费了不少钱财,但能花钱解决问题已然不错。这还是因为上头有旨意,要求杜敬爱务必好好活着,过些天要送去洛阳换人。
“请大夫了吗?”郭氏问道。
“无逸已经安排了大夫,四郎也用过药了,病情有所好转。”杜三感慨道,“其实无逸这人还真是不错,以德报怨。敬爱行刺于他,他却还肯出手相助。”
郭氏听着杜三在那夸赞李逸,心头陡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李逸好?那可是她千般恳请、万般哀求,甚至最后拿出了价值千万的窖藏,他才答应帮忙的。几百件金银器,价值万贯,才换回敬爱的一条命。再加上先前被皇帝抄没赏赐给李逸的那千万钱财,李逸简直是抢走了两千万钱。
而当她知晓李逸救孙子的办法后,更是惊叹这小子手段之高明。这边收了万贯钱财,却还卖了杜如晦以及独孤家、杨家等的人情;那边又做了个大人情,实在是精明至极。
越想越气,越想心中越难平。郭氏想着自己的陪嫁,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财富,甚至是亡夫预分给两个儿子的家产,还有她悉心保管的那价值万贯的金银器窖藏,一下子全都落入了李逸的手中。
十娘,甚至杜三都还这般感念他的好,说什么以德报怨。
“住口!”郭氏怒声喝斥。
然而,话还未说完,郭氏突然声音变得含糊不清,紧接着身子一歪,倒向一旁。
杜三郎大惊失色,仔细一看,只见郭氏眼歪嘴斜,口角流涎,像是中风了。
“来人,快去请大夫来!”杜三郎焦急地呼喊着。
李逸乘坐马车,缓缓朝着平康坊的方向行进。
车驾两旁,一队羽林、旅贲军前后簇拥护卫,自家的部曲家丁亦随行左右,那场面好不威风,宛如宰相公卿出行一般,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李逸自己也觉得这般行径实在是过于招摇了些,可皇帝和太子都尚未取消这些羽林、旅贲护卫,他自然也乐得享受这免费保镖的周全保护。反正无需他发放钱粮,有这么多披坚执锐的禁军环护,当真是安全无虞。
平康坊,浅水侯府。
乌头门外,一长溜装饰华美的马车依次停放,挽车的马匹膘肥体壮、雄姿矫健,一看便知皆是来自名门。
看门的阿福见李逸归来,急忙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说道:“阿郎,家中来了许多贵客,有独孤家的、杨家的,还有崔家的。都带着丰厚的礼物,有从西域万里迢迢而来的胡椒等珍稀香料,也有蜀地进贡的精美蜀锦、上乘黄麻纸等。”
通常情况下,贵族官员拜访他人,断不会贸然登门。按照惯例,都会先派人送上拜帖,提前通报一声。主人收到拜帖后,也会回帖,如此既不失礼节,又能妥善安排好会面时间。
而这种不打招呼便径直上门的行为,通常是极为失礼的,除非是关系极为亲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