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39节

  手灵巧,没有半点抖动,打结什么的跟女人绣花似的轻松。

  “肠子断了真能缝合修复?”

  “金疮断肠者,视病深浅,各有生死,大肠损伤,一般只能活一天半,小肠损伤能活三天,只要抓紧缝合治疗,还是有很大几率治好的。”

  这位杨药监,还说缝合好肠子后,得用新鲜的热鸡血涂在缝合处。

  这让李逸听的感觉是天方夜潭,但杨说这样做能大大增加治愈率,细想,可能是缝好的肠道还有可能会漏,鸡血涂后可能会凝固,能加固吻合端?

  肠子出来了,但没断,拿清水清洗再塞回去就行。

  做了肠道手术,得喝二十天稀饭,没症状了才能吃食糜,百天后才能正常吃饭。

  连护理指南都有,李逸对那位巢公肃然起敬。

  “浅水侯此前献给秦王治疫灵药,仅服用几次就治愈,可是让我等医者都是既震惊又佩服,浅水侯你后来献给朝廷的几个治疟药方,我们研究过后,也发现比原有的各种方子,要强不少,”这位杨药监对李逸却也是很佩服,

  还虚心向他请教着。

  一边清创缝合一边聊天,

  李逸才知道这位看着好像十七八的杨监,其实今年已经三十岁了。

  他一身道袍,是因为他十一岁时出家为道,在大业年间,因医术很有名气,被杨广征入朝中在尚药局任六品侍御医。

  杨上善也是在尚药局认识的巢元方,跟着学习了不少东西。

  如今杨上善到东宫做药藏郎,还是六品,可却是东宫药藏局做镇的名师。别看年纪小,但江湖地位高,医术也高。

  李建成让他今天来换药,替代昨天那个白胡子侍医,不是怠慢了,而是更加客气拉拢了。

  平时杨上善是不亲自出手看病的,但他一出手,便能起沉疴笃疾,

  他如今已经在编医书了,在写《黄帝内经太素》,他在内经方面的研究,有独特见解,尤其是曾得到巢元方等人的指点。

  嗯,这位道士,还对道德经进行注解,

  一位医术高明的道士,本来他已隐居终南,还跟药王孙思邈结为忘年交,一心著书,太子李建成再三征召,他这才出山。

  李逸对杨上善肃然起敬,

  两人都曾是道士出身的官员,又都年轻,倒是挺聊的来,杨上善很谦逊,向李逸请教不少医术上的问题,

  李逸献过治疟疾的不少好方子,还刚献过治便秘的六个方子,御医们研究后可都说好。

  李逸不懂医,可毕竟后世人,见多识广,现代医学那可是集古今大成就者,有些常识性的东西,在如今随口一说,那都是了不得的大发现。

  杨上善听的如痴如醉,越发对李逸佩服万分。

  “都是家师那学来的一点皮毛。”

  “可惜无极真人意外,真是医家和道家的一个巨大损失啊。”杨上善万分遗憾。

  “原以为巢大家缝合修复肠道、金针拨障,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没想到这世上原来还有输血续命、换心换肾换肝这种医术,五脏六腑都能换,实在太神奇了。”

  杨上善身为医术高超的御医,却是相信李逸随口说的输血、换心等医术。

  新罗婢来煮茶,

  这时插了一句,“阿郎,姬姐姐早上总是恶心呕吐,要不让这位杨监帮忙号个脉,也许姬姐姐是有喜了。”

  号个喜脉对杨上善来说那是基本功了。

  “浅水侯不会号脉吗?”杨上善惊住。

  “我其实没学过医,就是以前帮着师傅整理笔记,记的一些方子而已。”

  姬令仪被喊来,

  杨上善二指一搭,便收了回去。

  “恭喜浅水侯,脉象往来流利如珠滚玉盘,此乃滑脉,正是有喜了,刚怀不久,得小心养胎,饮食得多注意,有些食物得禁口。”

  姬令仪听说自己真有喜了,激动的都快晕过去了,“请问这位杨神医,能否知道怀的是儿是女吗?”

  杨上善看了眼李逸,

  李逸笑道:“是儿是女我都喜欢,”

  杨上善笑道:“那浅水侯可就都如意了。”

  “啥意思?”

  “怀的是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

  身为神医,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连新罗婢都在一边为姬令仪高兴,李逸也是十分惊喜。

  之前说不想早早再娶妻生孩子,可如今真有孩子了,他却仍是非常高兴,特别是听到怀了双胞胎,那心跳都加快了许多。

  新罗婢跑去给杜十娘报喜,

  杜十娘闻讯马上赶来,

  “真的吗,双胞胎,一儿一女?”

  “这脉象不会错的,好好养胎。”杨上善很仔细的交待了不少注意事项。

  杜十娘本来昨晚一直没睡好,因为行刺的事,因为祖母的事,可也被这好消息弄的欣喜不已。

  “素君,你可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她牵着姬氏的手激动的道。

  昨日封侯,

  今日媵有孕,还是龙凤双胞胎,

  真是喜上添喜,

  直到杜构兄弟前来给姑姑姑爷拜年,并说郭氏想要见李逸和十娘。

  “十娘,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你答应我听了别急。”

  李逸把杜十娘拉到一边,

  把昨夜杜敬爱在务本坊被查封的杜淹宅中被捕,以及他就是平康坊行刺的幕后主使,甚至他昨晚还又派出了两拨刺客,分别到李逸和杜如晦府上行刺

  杜十娘听完,

  整个人都呆怔,完全无法接受这连串的惊人信息。

  “我,我阿兄来长安了,他,他安排的刺客行刺你,还要杀我二哥?这,这怎么可能?”

  “你先冷静,我们现在去安民坊见你阿祖,”

  “我们先安抚一下她的情绪,毕竟年纪大了。”

  “稍后我来想办法,安排你和你阿祖,跟你阿兄见上一面。”

  杜十娘整个人魂都丢了,

  吓傻了。

  刚刚脸上的喜悦彻底不再。

  李逸牵着她上了马车,跟杜构兄弟俩回到了杜如晦宅。

  内院的上房,

  李逸和十娘见到了郭氏,

  才半天没见,

  郭氏整个人憔悴万分,没了往日高傲,甚至连一点精气神都没了。

  看到杜如晦夫妇领着李逸进来,

  郭氏猛的起身,

  把李逸都吓了一跳,

  可下一瞬,

  郭氏却扑通一声跪在了李逸面前,

  “无逸,求你救救敬爱,只要你肯救他,什么条件老身都能答应。你要钱,老身马上写信给洛阳四郎,让他们筹钱送来”

  “老祖母,快快起来,我可当不起如此下跪。”李逸一点也不可怜郭氏,但还得顾忌十娘的感受。

  “你答应我救敬爱我才起来,”

  李逸让十娘去扶她,自己让到一边。

  “请起来说话,我们慢慢商量。”

  “敬爱是个可怜的孩子,你就救救他吧。”郭氏恳求,真是个宠爱孙子的好祖母。

  “我和二哥正在商量对策,只是现在他在雍州狱中,都已经上报天子了,这事不好办。”李逸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

  急的刚被扶起的郭氏又要下跪。

  李逸挺烦这种动则下跪哭求的样子,太过道德绑架了。

  “我想办法,先安排十娘和阿祖先去见阿兄一面吧。”

  郭氏听了,难得的对李逸说了声谢谢。

  李逸叹着气加了一句,“也许这是最后一面了,能见就尽量见上一见吧。”

  郭氏听了这句,直接就给晕了过去。

  杀人还要诛心,郭氏实在承受不住了。

第225章 传国玉玺到手

  聊城。

  宇文化及双眼赤红,叫来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把金银珠宝搬过来,”

  投降却被拒绝,李神通摆明了既要功又要财,更不肯留他们活路。既然如此,那就鱼死网破吧。

  邹平王薄,青州李四、济南张清、徐州刘方、济宁赵三、沂州孙二等山东农民军首领被召到皇帝行宫。

  一个个箱子被打开,珠光宝气,那些金银珠宝晃的一众农民军首领心神恍惚。

  “本来,朕打算为诸位英雄好汉谋个出路,愿率诸位归附李唐,到时诸位也不失公侯、刺史之官爵,谁料李神通此人贪婪嗜杀,对赵丞相说,聊城已经是他砧板上的肉,

  攻破聊城,城中所有财宝都是他们的,我等项上人头,也都是他们的军功。

  诸公,我等已经没有退路了,既然如此,那就拼死一战吧,这些金银珠宝,今日便分赏给诸公和麾下弟兄们,”

  宇文化及咬牙切齿,说明了如今形势的危急,直接拿出了许多金银珠宝赏赐给这些新招来的山东群盗。

  这些人是宇文化及以前看不起的,但现在却只能寄希望于他们了。

  赏赐完珠宝,便又给他们加官拜爵。

  王薄等六个首领,全都赐封国公之爵,拜大将军,尤其是王薄,因他麾下兵马部众最多,有五千余人,又曾是隋末起兵第一人,曾经也是几度聚起十余万人马的,虽说几次被张须陀大败,打的丢盔弃甲只能隐藏在齐郡长白山中躲藏,可在六贼中,他江湖名头最响。

  于是封王薄齐国公、左武卫大将军,拜河南道行台左仆射、齐州总管、刺史,并许诺,等击败李神通,便要把妹妹宇文氏嫁给他。

  曾经反隋第一人,大业第一股烟尘的王薄,自称知世郎的他也只是齐郡邹平的一个乡下地主豪强,虽起兵最早,但八年过去,如今也仅五千人马。

首节上一节239/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