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36节

  战鼓擂动,号角齐鸣。

  唐军各部四面围攻,一拥而上,根本不讲究什么次序、战术了,

  很快,贝州刺史,清河人赵君德就率先跃上了城头,挥动镔铁横刀左劈右砍,无人能挡。

  在他身后,越来越多的部众也跟着上了城头。

  城外,

  中军旗下,

  李神通眯眼看着寒风中奋战的诸军,

  “大王,我军登城了!”

  “是贝州刺史赵君德,赵君德先登!”

  几名参军兴奋大呼,李神通脸色却反而暗沉下来。

  “鸣金,收兵,停止攻城。”李神通喝令。

  身旁参军们都愣住,

  “大王?”

  “鸣金,收兵,没听到吗?”

  “可是,为何,已经攻上城头,马上就能破城了。”

  李神通冷哼道:“这赵君德不过一刚受招安的贼寇,岂能让他先登破城,那样岂不是要把城中一半财物给他?”

  “啊?”

  虽是不解,可还是传令鸣金收兵。

  赵君德正拼死砍杀,结果传来鸣金收兵之声,

  一扭头,

  本来正攻城猛烈的诸军,也都开始陆续的撤退。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这是战场上最基本的命令。

  赵君德茫然四顾,

  他和许多弟兄拿命登上城头,却要收兵?

  为什么?

  赵君德不解,

  可其它各部都已经撤退,守城军已经围了过来。

  “大帅,撤吧,再不撤就走不了了。”

  赵君德浴血肃立城头,冲着城下李神通大旗,发出了震天的怒骂:“李神通你这入娘撮鸟,贼你娘的庸奴,小婢养的”

  魏征怒气冲冲的跑到中军旗下,“大王为何鸣金,为何鸣金,为何鸣金?”

  “天色不早,将士们奋战半日,该吃早饭了。”李神通淡淡道。

  “竖子误国!”魏征听到这理由再克制不住自己,大骂。

  李神通翻脸,“来人,把此獠拉下去,关押待罪。”

  魏征被拉下去,还骂了一路,心中后悔万分,就该听师弟李逸的话,这河北是烂泥潭,李神通更成不了事,早就该回长安了。

第222章 相爱相杀一家人

  安民坊,

  杜如晦宅。

  热闹的新年里,杜宅也是到处张灯结彩,但主院的上房却很是冷清。

  杜如晦奉旨将这位祖母接回来后,特意安排在主院的上房居住,自己和妻子搬到东跨院,给她独立和宁静。

  仆妇婢女也都安排了,吃穿用度自然更不会缺少。

  可在这喜庆的节日里,郭氏却让把院门紧闭,既不受杜如晦等儿孙晚辈的拜见,也不见亲朋。

  其实也不会有什么亲朋在这个时候来拜见郭氏了。

  毕竟刺李案还没结案,这时都得避嫌。

  北房正厅,

  有火墙供暖,屋中很暖和,

  郭氏满头银丝梳的一丝不苟,没有了诰命降为庶民,许多首饰都没资格戴,她便换上了一身布袄荆钗,持一支荆杖。

  一人独坐榻上,闭目养神,一切显得静谧而祥和。

  贴身仆妇刘三娘子跌跌撞撞的冲进来,带着哭腔喊道:“老夫人,不好了。”

  郭氏睁开眼,“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以后不许再喊老夫人,叫娘子便是,还有,你也都是做祖母的人了,怎么遇事还慌慌张张的,

  何事?”

  “大公子,大公子被逮入雍州狱了。”

  “谁?”

  郭氏猛的高声道,双眼大睁,不再复从容淡定。

  “是大公子,就是四郎的长子,”

  “敬爱?他怎么了,他不是在洛阳吗?”

  刘三娘子慌乱的词不达语,结结巴巴,郭氏好不容易才听明白。

  “你说敬爱来了长安,还被关进了雍州狱?”

  “是的,而且听说敬爱公子被捉拿时受了惊吓,吐血昏死,现在生死不知。”

  当啷!

  郭氏猛的扶案起身,手扫过几案上的精致茶具,鎏金錾花仕女纹银壶银杯摔落地上,

  茶水四溅。

  郭氏浑身颤抖,瞳孔急剧收缩,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面色惨白如纸。

  “怎么会?敬爱在洛阳,他什么时候来的长安,怎么没来见我?”

  “老夫人,是真的,这是富安刚刚赶来府上告之的,他现在人就在外面。”

  “富安?”

  “就是十娘的陪房,他也是侯府的家生子出身,在侯府效力几十年,十分忠心,如今一家子都陪嫁到李家。”

  “快叫他来,”

  郭氏声音都破了,

  无边的恐惧向她袭来,

  她强撑着,

  可只觉阵阵炫晕,眼前发黑,整个世界天旋地转。

  她伸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只抓了一把空,

  整个人失去平衡,摔倒下去。

  “老夫人,”刘三娘子惊慌,奔上前搀扶,

  郭氏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

  一片惊慌叫声,

  很快一群仆妇、丫环围了上来,七手八脚的搀扶,

  “去叫富安来,快。”

  郭氏急道。

  杜富安被带了进来,

  郭氏被两个婢女一左一右的扶着,勉强坐在榻上,手里还扶着荆杖。

  “你是富安?”

  “回老夫人,奴是富安,侯府家生奴,以前曾跟着四郎,后来替十娘打理外面产业,如今跟着陪嫁到浅水侯府”

  浅水侯府,那几个字让郭氏头针刺般疼。

  “不说那些,你怎么知晓敬爱公子下雍州狱了?”

  “是浅水侯知晓此事,特让我来报之老夫人,说敬爱公子现在十分危急,随时解衣辫发,老夫人若要救敬爱公子,还请赶紧行动。”

  郭氏听到随时解衣辫发,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老夫人,老夫人,”

  奴仆们呼喊声此起彼伏,厅中一片混乱。

  有人赶紧去请大人,剩下的围在身边,掐人中的,揉胸口的,焦急的叫唤着,

  好一会,郭氏终于醒过来。

  “救敬爱,”

  解衣辫发,这是朝廷处死囚犯前都要做的,先吃顿杀头饭,然后解衣辫发,方便处决。

  到了这步,就说明要上刑场了。

  郭氏如何不慌,这可是她的大孙子啊。

  这个孙儿是她长子杜淹的长子,她的长孙,虽然侯府的嫡长孙应当是杜如晦的兄长,但郭氏可不会认那边的。

  杜敬爱打小体弱,生时就是早产,生来才三斤不到,跟只小猫似的,都说这孩子养不大,可郭氏舍不得,亲自带在身边养着,一点点的看着长大。

  虽然从小体弱多病,但这孩子聪慧又孝顺,郭氏待这大孙子,比两个亲儿子都亲,更别说没自己血脉的杜如晦三兄弟能比的。

  如果说杜十娘深得郭氏喜欢,是她掌上明珠,那杜敬爱简直就是郭氏的心肝。

  这个病秧秧的孙子,年十五,郭氏就特意挑选了娘家郭氏女,选了自己侄儿的嫡女,也是杜淹妻子嫡兄之女,郭敬爱娶的是舅父女儿,亲表妹。

  想的就是怕这孙子体弱多病,要是一般名门千金,怕是不能体谅丈夫,就选了自家人,亲上加亲。

  郭氏心中一片慌乱,

  六神无主,心绪难宁,

  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办。

  好一会,她才恢复了些理智,起身要去雍州府见孙子。

  可到了大门口,被拦下了。

  “阿婆,阿郎吩咐过,朝廷旨意,阿婆不得跨出杜宅大门。”

首节上一节236/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