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才出乎他意料的支持,
“你们要是真肯用心去做,我是完全支持的,我可以为你们站台和摇旗。”
“谢谢老师。”
“谢我做什么,你们做的事,都是值得称赞的,说实话,当初我让你办个私塾,也不曾想到你能把它办到这个程度,而且眼看着以后会更好,我在冯家堡教书多年,却是不如你,惭愧。”
下午,继续开会。
今年的审核工作完成,李逸、董七郎等也接受了一众学会理事、监事、会员们的问询,
接着大家还通过了李逸的下一年的一些计划,比如扩招,比如再买五百亩地,比如再招十户灾民来做佃户,再比如明年计划要养二百头猪等等。
无极学会第一次年终大会,圆满结束。
李逸主持给大家发猪肉,
优秀教师,每人发个猪头两个猪腿,加二十斤猪肉,十斤板油。
优秀学生,也给发了一个猪腿加十斤猪肉,还有五斤板油。
其它老师,每人发十斤猪肉、十斤板油、一副猪心、肝、肺、肠、肚。
其它学生,每人发了一斤猪肉。
至于一众学会会员,每人十斤猪肉。
这分猪肉的场面,还是挺壮观的,人人用稻草扎着一条或是数条猪肉,学生们个个喜笑颜开,老师也都挺高兴。
乡贤们虽说不缺这十斤猪肉,但他们也高兴,因为除了十斤猪肉,李逸请匠人刻的一块碑也已经做好,今天在众人见证下,立在了无极堡前。
还特意为这碑搭了个小亭子。
功德碑上,写着这些会员们的名字,以及他们捐赠给学会的钱粮田地纸笔等,一笔一笔全都有数。
名字上碑,脸上有光。
今天列席的一众乡贤大户,原本还不是会员,没有捐赠过,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和立碑仪式后,也是都激动的要捐赠,有要捐田的,有要捐钱的,有要捐粮的,大家都很积极,觉得捐给学会,比捐给寺庙还要更积德。
何况,成为学会会员,子孙也就获得了在无极学堂自费读书资格。
第180章 贪污到了李逸头上
十天假期过的很快,
李逸还想在乡下多呆几天,结果宫苑总监樊方,就派了农圃监宇文颖亲自来接。
“化政公光临,令寒舍蓬壁生辉啊。”
宇文颖打量着李逸的无极堡,不由的惊叹,“陛下对浅水伯的宠爱,真是无人可及啊,半年三封官职,虽浅水伯俱推辞不授,可却还是三封爵位,接连晋升,
更下旨为浅水伯敕建了这座无极堡,让人羡慕啊。”
仅仅敕建二字,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含金量,奉皇帝旨意为李逸修建的堡子,还是国库出钱出人。
宇文颖今天来,主要是温室一事。
“上次监察御史弹劾宫苑监造温室,要养花种菜售卖公卿贵族之家,这事上面有定论了。
陛下说了,宫苑监这算不上什么与民争利,更不是什么有违天时。”
皇帝一句话,这事就定了性。
李逸这个宫苑副监,利用本司便利,搞点副业,没有什么要不得的,皇帝还批评窦智圆,让他监督一些该监督的地方。
于是乎,
温室副业计划重启,
樊方特让宇文颖来请李逸回去主持此事,他反正是懒得管庶务的。
宇文颖对于温室副业,是很支持李逸的,他巴不得早点把这买卖干起来,大家一起分钱。
堂堂许国公之后,却很贪,不仅贪还有点昏。
樊方曾经提醒李逸,别跟这个家伙走的太近。
想当年杨坚篡周建隋,对北周宇文氏家族大肆诛杀,清除北周残余势力,却有两个宇文家族幸存,
便是宇文恺家族和宇文述家族。
两个家族都是出自鲜卑破野头氏,两家也都不是北周宗室,宇文忻又是杨坚的支持者,故此宇文恺、宇文忻都深得杨坚赏识,他们的兄长宇文善也袭得父亲的许国公爵位,宇文忻也获封杞国公,宇文恺获封安平郡公。
直到后来,宇文忻因谋反被诛,宇文善受牵连夺爵除名为庶人,宇文恺也受牵连夺爵,
直到后来奉命营建皇陵,独孤皇后下葬后,才因功恢复爵位。
而许国公这个爵位,却被杨广后来授给了有拥立之功的心腹宇文述。
这也是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江都弑君后北上,在童山兵败跑到魏州,眼看要灭亡了,却还要喊着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称帝后建国号为许的原因。
这两个家族,
如今却是都没落了。
宇文颖仅是个八品小官,
而宇文化及虽建国称许帝,可也是没几天日子了。
倒是他弟弟宇文士及很聪明,当初他兄、弟造反弑君,他就一直对外宣称自己不知情、没参与。
宇文化及称帝后,封宇文士及为蜀王、内史令,但他却接受封德彝的建议,主动请求到济北县去征粮,在那边招兵买马。
魏征奉旨到山东招抚,联合宇文士及,宇文士及就暗里派了个家僮去见魏征,还跟着萧十三郎回了长安拜见李渊,并给李渊献上一个金杯。
表明有意归附之意。
其实宇文士及的种种操作,并非真的跟他兄弟唱反调,只是名门豪族在面对危机时的一种保全之策。
宇文化及注定败亡,宇文家族总得留存一部份,于是这个时候他们就让宇文士及公然跟兄弟唱反调,
甚至脱离宇文化及跑到济北,又跟李渊暗里往来,都是为保全宇文家族,实际上,宇文智及也跟洛阳那边在暗里往来。
不管将来李渊还是王世充得天下,
宇文家族起码能保全一支。
宇文颖其实也一样,他原本在洛阳为司农少卿,李密进逼洛阳,势力正盛的时候,他立马跑去投李密。
可后来发现李渊更有可能得天下,便又弃李密奔关中投李渊。
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但对于宇文颖来说,为了宇文家族,他也只能如此反复摇摆。
他绝不甘心带着家族给失败者陪葬的。
虽然回到长安,李渊仅给了个八品小官,但他也还是得忍着,大丈夫得能屈能升,哪怕面对才十六岁的上司李逸,也一样得时刻微笑。
李逸没怎么招待宇文颖,直接就跟他回长安了。
杜十娘等则在无极堡再呆些天,
和宇文颖一路回长安,有禁军骑兵护卫,还有庶仆随从,宇文颖很羡慕李逸的当红得宠,窦家的窦智圆弹劾李逸,居然还被皇帝斥责了,那可是皇亲,益州总管、邓国公之子。
一路上,
宇文颖有意跟李逸拉拢关系,但李逸牢记樊方的话,对他不冷不淡,仅是客气。
回到长安,
温室已经又开工了,
而且李逸发现温室比原计划增加了十几个,要种的菜、花也增多了,
“这是下官安排的,既然圣人支持副监,那咱们这次当然得大干一场,这冬日漫长,新鲜蔬菜奇缺,鲜花也缺,
但长安贵族官员多,愿意买温室蔬菜、鲜花的有很多,只要咱们能种的出来,就不用愁卖,
咱们这回就大干一场,”
看着宇文颖那兴奋的样子,听着他野心勃勃的赚钱大计,这家伙是真的很贪婪。
李逸搞温室,本意是给宫苑监的官吏和花匠园丁等增加点收入,给大家搞点福利,甚至是增加点公廨本钱,
但宇文颖想的却是要借此发财,甚至都想着赚了钱后,拿这些钱充做公本,拿去放公廨钱贷,赚高利息。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赚的这些钱,要怎么分。
总监拿多少,副监拿多少,他这个农圃监拿多少,留给公廨的钱不多,更没打算给花匠、园丁们多少。
等李逸看过这个家伙给的建造的一些单子后,更发现他是钻钱眼里了。
温室建造的材料费人工钱等,都是虚报乱报。
李逸只是简单的扫了几眼,就发现这家伙好多处都是虚报,
仅是建温室,起码多报了数倍的钱,胆子是真大。
宇文颖见他一直盯着那些数字,小声的解释了一句,“这是暂时记的数,回头会弄的更整齐一些,一般看不出来。”
李逸扭头望着他,
他却嘿嘿两声,“浅水伯你当知道我叔父是宇文恺,长安、洛阳两京,都是他主持设计并营建的,建点这温室,对我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
看着李逸面色不好看,他赶紧补充道:“请副监放心,规矩我都懂,总监和副监的那份,我绝不会少。”
“你和总监先拿一半,”
李逸看着这个家伙,魁梧粗壮,看着像是个粗鄙武夫,满脸大胡子,看着好像很忠厚,
谁能这家伙如此贪婪,心眼子这么多。
鲜卑破野头氏,
但这家伙除了长的胡相一点,还真看不出他和汉人有啥不同,
事实上,现在鲜卑族基本已经跟汉人融合了,
真正的鲜卑族,可能就是遗落在塞北,或是当初迁到青海的鲜卑慕容吐谷浑一部了,如今的吐谷浑国上层。
李逸很想往这个家伙脸上吐口水,
他这样胆大的拿,还要给李逸和樊方分一半,李逸并不会感激他半分。
他李逸缺这点钱么?
用的着从这里贪?
贪了这点钱,就留下了一个洗不去的污点,他才十六,早晚会被人翻出来。
“化政公,你的这个单子是手下哪个书令史弄的,当时是喝醉酒了吧?这有一个像样的准确的数字?还是说他虚报账单,要贪污克扣,中饱私囊?
你知不知道,监察御史窦智圆上次就弹劾我们搞温室,现在还这么蠢的搞这些,
那不是把刀柄递到人家手里,请人家来捅我们?
这种混账手下,化政公怎么就没看清楚,这是想被他害死?”
宇文颖没想到李逸是这个反应,在他心里,李逸野道士出身,人又年轻,据说为了攀附杜家,娶了个杜十娘,还赔了门望钱一百万,彩礼又一百万。
这样的人,应当很喜欢钱钱,有机会贪,岂能不高兴。
谁知道被李逸这么破口大骂,虽然他说的是他手下书令史,可宇文颖也不蠢,知道他指桑骂槐,其实就是在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