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82节

  “阿郎这无极堡,南北长三十丈,东西宽二十丈,占地十亩还多一点,坐北向南,有一座堡门,内有三个大院,中院东院和西花园,中东两院,都是三进院,加上西边的前后两个花园,就是大小八个院子,”

  高高的黄色夯土堡墙内,原来无极院的大概格局保留着,

  东西两个院子没大变,只是加了后罩房,两进变三进,

  又在西面增加了个花园。

  仍是四合院的布局,没有改成唐代廊院。

  “中院正房三间带两耳,东西厢三间各带一耳,前院南房和后院倒座各五间,总共就是十八间,前院倒座有一间开门,实际是十七间。”

  两个院子一样格局,就有三十四间房。

  花园分成前后两园,里面还有几间仓库、杂物房,堡内总共有四十多间房。

  另外还有牲口院,有马厩牛栏等。

  “墙外的壕沟里,平时也可以关牲口。”

  所有屋顶全换成了小青瓦。

  黄墙绿瓦,立马更好看了。

  “原来火烧损毁的檀梁柱子全都更换了,用的料都很好,我们都是亲眼确认过的,

  这堡墙不仅高,也厚,最底下厚达两丈余,最顶上步道也宽达八尺。

  李逸从前边牲口院,沿着斜坡马道登上城墙,

  宽达两米的步道,都能跑马。

  朝外一侧,还修有护墙,高达八尺,厚达半米,墙上遍布着箭孔,两孔一组,里大外小,中间隔开,在城上的人很容易射击城下的敌人,城外的敌人却很难射中小孔后的守城者。

  而朝内一侧有女墙,遮挡了看向院内的视线,保护堡内隐私。

  在西北角、东北角建有望的巡房,部份外挑,还设有砸孔,遇敌可从砸孔掷砖石伤敌。

  整个城墙底宽顶窄,下放上收。

  采用木板做模具,填土夯实的夯筑法,

  罗三还告诉李逸,“每夯筑一段后,他们还沿墙铺垫了一层红柳枝,还在四个墙角,和每隔一段,竖向放了一些木桩夯入墙中,红柳最韧,放了可以防止墙开裂,墙内打桩,也能更稳固墙体。”

  “那些人都是朝廷工匠,长安城都修过,这墙看着高,但又厚又结实着嘞。”

  整个无极堡墙上,除了正中的堡门上有座门楼,

  其余堡墙的四角上,和其余三面墙上还一共有七座楼阁,

  这七处,都是城墙突出的墩台段,上面的楼台,既可望,也可做防御的箭楼,

  平时也能用做储物的藏书楼等,还能看风光。

  四角,四边,各有一座楼阁。

  “西墙中间是望月庭,东墙中间是观山阁,堡墙西南角上是藏书阁,也叫文楼,东南角则是武楼。

  南墙正中就是堡门和门楼,

  而北面正中与堡门遥相呼应的是无极阁,东北、西北两角上,则是巡房望楼。”

  罗三拉着李逸悄声道:“西墙中间的望月阁内设有暗道,暗道沿堡墙修建,可通往堡外河边,若遇紧急情况,可从此逃走。”

  门对青山,户迎绿水,

  很符合风水上朝山环水的讲究,

  这面向终南山,门前河流过,背靠神禾塬,确实是极佳。

  地势本来也高,越发显得居高临下,俯视御宿川原。

  要说这墙高四丈,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墙太高,让堡内显得有点压抑,但好在里面是四合院,十亩地面积够大,留有很大的花园,让堡内没那么局促,

  采光也还是不错的,但高墙多少会遮挡些光。

  郭二郎听说李逸回来了,也特意赶来,登上堡墙,对李逸一通好赞,“无逸你这庄园,上小下大,端庄周正、肃穆安静,这就像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谦谦君子,

  站在远处看无极堡,

  又好像是傲视群雄,蓄势待发的猛兽。

  门前便是河,四季水常流,水就是财,这是流金淌银,添丁进财啊。”

  “姑父说的好。”

  李逸哈哈大笑,

  郭二郎也被李逸这声姑父叫的有点满面红光,

  他们两人,从一开始让李逸喊他二叔,到后来他说要兄弟相称,如今李逸娶了他妻子堂侄女,李逸喊他声姑父,倒也可以。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妻子只是杜家庶子的婢生女,没啥地位,人家杜十娘是正妻郭夫人嫡子的嫡女,李逸夫妇不开这个口,他们可不敢以李逸姑父自称。

  无极堡隐匿于这乡野,却十分霸气。

  “上次咱要是有这无极堡,那咱也用不着去冯六郎庄园躲避,甚至乱兵来了,咱们站在城头上就能狠狠的干他娘的,根本不用怕。”郭二郎兴奋道。

  其实亲眼看着无极堡一天天修起来,郭二郎是羡慕万分,

  他郭二郎还只能住窑洞呢,上次兵灾,他窑洞前院里的十几间草房木屋全被烧了,害他又得重新修,而人家李逸都不用在乡下忙活,

  皇帝下旨敕修,自己不掏一文钱,

  就得了这么大的堡子,还附送一个小堡子。

  堡墙上绕一圈,足足三百米,

  下了堡墙,

  李逸打量堡内,

  堡门进去,是东西两个外院,西边是草料房、磨坊、马厩,东边是家丁护院、车夫、长工住房。

  堡门沿甬道向前,才是原来无极草堂东院,现在是居正中的正院,堡门对着正院的前院大门,正院三进院,十七间房。

  东边是东跨院,也是三进十七间房,西边则是花园,前后两院。

  布局的很规整,保留了原来东西两院,堡墙修建时,就是以原来的东院为中心轴修建的,

  正院跨院六个院子,花园和外院各两院,其实应当是有十个院落。

  另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的暗道、夹室、地下秘室等。

  小无极堡占地六亩,少了花园,两个三进院落,没有外院,总共六个院落。

  回到熟悉的东院,

  布局基本不变,连那些榆树、银杏、枣树、柿子树等也还在,只是门窗家具换新,烧黑的墙壁也重新涂涮过,

  一些窗子居然用上了蛎壳明瓦花窗,

  原来的西院,是学堂和作坊一起,现在学堂搬到小无极堡,西院就都做了作坊,正好这段时间也扩大规模,增加了锅灶、人手。

  闻着那熟悉的豆香味,

  李逸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朗朗读书声还是什么?

  “喵!”

  一声猫叫,然后一只狸花脖子上吊着根绳,长绳一端绑着个小石锁子,这猫居然就硬拖着石锁子从后院追了出来,

  在他前面,一只胖乎乎的狗子正在撒腿而逃。

  李逸惊讶的看着这一幕,

  那狸花大概七八斤?居然拖着差不多重量的石锁,一路叮叮铛铛的从后院冲出来,追着一只五六十斤重的獒犬,

  偏偏这黑亮的胖獒犬,还很狼狈的在逃跑。

  “招财?”李逸试探的叫了一句。

  狸花猫停下,望向李逸,

  “喵?”

  “招财,真是你啊,”他又望向那只逃向外院的黑狗,“那是来福?”

  这时,从后院又跑出来一只十来斤的黄狗,

  “你是旺财?”

  刘黑子的女人从后面追了出来,看到李逸他们,连忙停下。

  “黑子新妇,这是怎么回事?”李逸指着招财。

  曹延秀一脸无奈的道:“我也是没有办法,这只狸花上次走丢了,后来过了好久才回来,结果喂饭喂菜都不吃,一不注意就又跑了,总是隔好些天才回来,

  我们都知道这猫是阿郎养大的,生怕丢了,后来便给拴了根绳,但拴不住,到处撕咬做坏事,不知弄坏了多少东西,

  只好拴了个八斤的石锁子,这样每天拖着石锁子在院里走动,才没乱撕咬。”

  “那只胖狗是我之前买回来的来福?”

  “嗯,那狗极能吃,长的也快,都五六十斤了,就是喜欢招惹招财,可每次都被打,”

  李逸走向招财,它没动。

  小家伙身上的斑纹更深了,毛也更油亮了,个头长大了不少,还认得他。

  抱起招财,解开了绳索,它也没跑。

  “早知道,我让人来把招财接到长安去住好了,”

  旺财跟着曹延秀,却好像不记得李逸了。

  至于那个喜欢挑衅招财,然后每次都被揍的獒犬来福,又在内院门口探头,鬼鬼祟祟的。

  “招财,你可真牛逼,六七斤的猫,天天敢追着五六十斤的獒欺负,最牛逼的身上还拖着八斤的石锁子,你说你怎么这么牛逼呢。”

  “喵!”

  招财神情高傲,对门口的来福一脸不屑。

  李逸抱着狸花,问起罗三和黑子他们,“家里一切可好?”

  “好着嘞,咱们腐竹作坊现在有上百号人开工做事,虽说现在腐竹豆泡这些售价便宜了,但咱们现在也是名声在外,销量可比以前多,还要供长安两市的铺子,

  就是现在冬天,腐竹得进烤房烘烤,影响了产量。”

  东院现在一边是腐竹作坊,一边是柿子酒的初加工作坊,两坊各招了一百多人做事,招的都是罗家堡村民,以及李逸招的那些灾民佃户家的,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每天能开工干活,一天包两餐,工钱也是月月按时发,因为生意好,还有奖赏,那些不请假的,还有满勤奖励,一个个都天天念叨着李逸的好。

  罗三现在也还在收柿子,不仅是他,罗五等好几个罗家堡村民,甚至郭二郎也都在带人四处收柿子,收来的柿子送到罗家堡作坊,或是直接送到长安两市的酒铺作坊,

  这事只是辛苦一些,但李逸给他们留有利润空间,还是很有干头的。

  冬日村庄外的田野,白雪茫茫,一片萧瑟景象,

  但李逸的无极堡里却是忙碌的热火朝天,旁边小无极堡也还没放假,冬日闲来无事,已经改一天上半天课为整天了,还多免费供一顿饭。

  现在还开了村民扫盲识字班,每天晚上教一会识字,村民愿意去的都可以。

首节上一节182/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