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49节

  然后起身,

  转身向李逸走去,

  李逸看着孤身一人走出的杜十娘,心疼无比,

  他快步上前,伸手牵住她的手,

  “十娘,我来迎你过门。”

  “李郎,”十娘两个字出口,差点忍不住要哭出声来,使劲的忍着,嘴唇都颤抖着。

  “委屈你了,以后我会好好对你的。”

  李逸牵着她上了喜车,

  李德奖对着吹鼓手们喊道:“都使劲吹起来奏起来,”

  李逸上马,看着围观的街坊邻居们,

  “黑子,给街坊们撒喜钱,接上新娘,回家!”

  吹吹打打的喜庆乐声中,

  李逸带着迎亲队伍返回平康坊,刘黑子他们一人背着个布袋,边走边撒钱。

  队伍渐渐远去,

  很快杜宅前,只留下一众吃瓜的街坊邻居们,都在热议着这奇怪的迎亲。

  要不是看到杜十娘穿着青色嫁衣从杜宅走出,大家还不信今天杜宅嫁女呢。

  “这样的婚礼,还是头一回见到。”

  “可不,我都活了六十多了,以前听都没听过呢。”

  “为啥啊?这新郎官也是堂堂开国县子爵呢,长的也一表人才啊。”

  “谁知道呢,”

  “别说,这新郎官不仅一表人才,人也大方嘞,这又分喜酒又送果子,还大把撒钱,这钱没少撒呢。”

  杜宅大门紧闭着,

  内院,

  郭氏听说十娘已经被李逸迎走了,走前在大门口对着宅内下跪磕了三个头。

  满头银丝的郭氏靠在那,眼泪也止不住的流。

  仆妇婢女们一个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第140章 三生三世三生石

  “来了来了,新妇子来了,”

  平康坊东南,喜庆的乐声一路传来,街口早就在等候的罗三等高兴的喊起来。

  罗家堡的村民们早就把巷口堵的严实,看着李逸身系大红花,骑高头大马迎面走来,身旁便是喜车,纷纷高呼,

  “新妇子,新妇子。”

  杜十娘坐在花车里,听着外面喧闹的欢呼声,差点落泪。

  新娘到了新郎家门口,

  按习俗,本来新郎到新娘家时,今天新娘家女宾,都要拿棍子敲打新郎,这是告诉新郎,以后不得欺负新娘子,娘家有人。

  可今天,

  杜十娘一人出嫁,连个陪嫁丫环都没有,更别说乳娘、阿姆等,也没有半个送嫁的亲朋。

  姬氏出来,让仆人赶紧在大门前铺上红色的毛毡席,

  新娘下车到进入青庐,鞋子都不能直接触地。

  萧十三来到门前,对虞幼娘招手,“今天情况有点特殊,杜家没有安排人送嫁,

  你叫上一些妇人,就充新娘家的女宾,棍打新郎。”

  虞幼娘惊讶为何如此,但也顾不得问,马上点头去招呼人。

  很快,虞幼娘喊上了罗三娘,还有孙伏伽的娘子、王令史、王法佐他们的妻子等,

  大家临时组成了新娘家女宾,

  一人拿了根棍子拦在了大门前,

  李逸下马,

  虞幼娘等欢笑着举着棍子上来,围住就是一顿‘胖揍’,不仅李逸要挨打,李德奖等伴郎也没逃过,

  这本来应当是在新娘家接亲时的一个仪式,名叫下婿,基本上所有女宾都要打新郎,折煞新郎威风,

  其实除了下婿,本来还要新郎作诗,有催妆诗等。

  虞幼娘等拿着棍子看似吓人,但也只是装模作样的轻打,罗三娘拿着棍子走到李逸面前,

  看了眼花车,

  举起棍子很用力的打了李逸肩膀一下,“一定要好好对待新妇子,”

  李逸点了点头。

  三娘收起棍子转身离去,

  每人象征性的打了一两下,这一关就过了。

  若是在女方家,这关可没那么容易过的,经常有被弄的狼狈不堪的。

  罗三这时拿来了一把弓和三支箭。

  “无逸,按习俗,你要用弓箭对着新娘花车顶射三箭,然后新娘下车。”

  李逸接过仪式专用的柳木弓桃木箭,箭已去箭镞,这三箭既代表男人尚武,也是驱邪,驱走新娘路上可能沾上的邪气。

  李逸挽弓,

  对着花车头顶天空,连射三箭。

  大家欢呼,

  于是都对着花车高呼新妇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众人欢呼声中,杜十娘终于从花车上下来,青色连裳、金银花钗,她手里举着一支团团似明月的团扇摭面。

  三娘和兰香上前搀扶迎接。

  “新妇子,新妇子,”

  国栋国梁国强国盛几个蕞娃,叫的最大声,领着一群孩子上窜下跳的,李逸笑着让伴郎们撒饴糖、红枣、莲子、铜钱等,

  引的娃们更是兴奋的争抢,

  十娘踩着红色毡席往前走,

  路长席短,

  便还有人专门负责转席,前面走过,马上把后面的席拿到前面铺接。

  过乌头门,

  来到了大门口,

  这里摆了一副马鞍,新妇要在这行坐鞍之礼。

  “新妇马鞍一坐,象征平安与吉祥,寓意婚后生活和谐也安宁。”

  十娘在兰香、三娘姐俩的搀扶下,坐上马鞍,完成这个仪式。

  火盆也已经烧起,

  也不知道是哪个,把火烧的很旺,姬氏赶紧又让阿贵家的女人往上加了一把柴,把火苗压下去,

  这才让十娘顺利迈过火盆。

  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

  十娘踩着毡席一路到了内院西南角吉地的青帐之中,

  师兄孙伏伽笑着让夫妻对拜,行拜堂之礼。

  唐人婚礼当天,不用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直接夫妻对拜,次日新娘再去拜见姑舅。

  青帐很宽敞,

  里面装饰的喜庆又温馨,大红的喜被,大花的蜡烛,箱柜等也都贴上了大红喜字。

  “夫妻对拜!”

  李逸笑看十娘,轻声道:“你今天很美,”

  十娘微笑,

  夫妻对拜,净手,共结镜纽。

  “夫妻同食共牢,合卺而!”

  随着孙伏伽话落,姬令仪端上羊肉,牢,祭祀之牲,夫妻俩共食一牲,同饮一杯酒。

  李逸和十娘各自拿起筷子,各吃三口,

  这羊肉是昨日祭祀天地祖宗的,做成了冷切羊肉,味道还行。

  等两人放下筷子,玉漱奉上酒壶、酒爵、瓠瓜和红绳。

  ,以酒漱口或少饮。

  前两次,用爵,李逸和十娘以酒漱口,

  第三次,用瓠瓜对剖而成的瓢,以彩线联结双杯,两人喝交杯酒。

  饮完交杯酒,

  杜十娘接过玉漱递上的红绳,把两个半边的瓠瓜合二为一,是为合卺。

  众人纷纷祝福,

  夫妻同食共牢,合卺而,意味着结为一体,同甘共苦,也代表着婚礼礼成。

  礼成后,姬氏又提示十娘,把合卺的两半瓠瓜放到床底,俗云大吉。

  “礼成!”孙伏伽高声宣布。

  “却扇、却扇!”

  众人喊着新娘子却扇,从进门到礼成,杜十娘一直都以扇却面。

  虞幼玉笑道:“要新娘子却扇,那得新郎先做首却扇诗来,咱们新郎可是写出三字经名动长安的大才子,这却扇诗不仅要做,还得足够好才行。”

  她这一说,大家纷纷喊着让李逸做却扇诗。

首节上一节149/297下一节尾节目录